文化如何自信
2022-03-17周桂钿
周桂钿
(北京师范大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875)
要弄清楚什么是文化,中华文化有什么特点,与西方文化比较有什么优势。这些问题如果弄不清楚,那就谈不上自信,而所谓文化自信就是一句空话。
一、什么是文化
简单地说,人的精神化成文字保存在载体上,就成了文化,也就是精神文化。历史上,文化的载体不断变化,先有甲骨,即甲骨文,后来有竹简、帛书、纸张、石碑、金属,现代科学又创造了许多复杂先进的载体。文化开始与文字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当时认识文字的称为文化人,不识字的被称为文盲。后来表达人的精神的东西都统称文化,如颐和园长廊上有的有文字,有的没有字只有画,都被视为文化。泰山顶上的无字碑也是文化。各地的风俗习惯,有的也被称为文化。例如在深山老林中,群众不识字,但他们知道尊老爱幼,受到孝文化的影响,也是文化的内容。总之,文化是非常广泛的概念,各种字典中收集起来文化有一百多种定义,各有自己的合理性。
二、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科学没有民族性,没有英国的物理学,也没有德国的化学。而文化则有民族性,有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日本文化……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能保存传承下来,说明它有优越性,否则就会被历史所淘汰。一般地说,传下来的文化越丰富、越悠久、影响面越广、越深刻,说明优越性越多。
中华文化有三重:重民、重德、重史。三重又是互相紧密联系,构成完整的文化基因。
古籍记载,商代开国君主汤在山中,看见有人用四面网捕鸟,他认为这种做法不好,他拆去三面,留一面网捕鸟。他没捕到鸟,别人认为他对鸟有爱心,有若干国的平民投奔他。这些平民不是奴隶,因为奴隶是奴隶主的财产,没有自由。中国所有典籍没有记载奴隶社会。范文澜写史说商朝是奴隶社会,资料不足,理由不充分。
三、什么叫民本
在中国传统中,人在动物中地位最高,人为万物之灵。平民地位低,也比鸟类地位高,因此,平民看到汤对鸟类有爱心,就认为他会更爱人类,都主动投奔他。汤虽然没捕到鸟,却得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因此,他创建了商朝。后来,关于民的重要性有了很多说法:“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大意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这一根本巩固了,这个国家就安宁了。秦始皇打天下,吞并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又修了长城……,他以为秦江山可以巩固,传之后世。秦二世认为自己可养尊处优了,要天下人民为他一个人服务。结果,手无寸铁的徒役数百人就把它推翻了。这个教训非常深刻,那么强大的政权就因为不得民心而被推翻了。后来,贾谊写了《新书》总结了这一教训,得出结论:“民无不为本。”民是国家的根本、国君的根本、群臣的根本。在官场上从事政治活动,不以民为本,早晚要倒霉。一些官员很贪心,想多捞一些钱,留给子孙,让他们过上富裕的日子。子孙钱多了,养尊处优,变懒了,腐败了,最后让父祖后悔。唐太宗当了皇帝,他吸取前人的教训,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经常想到前代亡国教训,“不敢纵逸”(《贞观政要·君道》)。
中国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民本思想,这一思想以后逐渐变成民主思想。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是实质的民主,不是形式的民主。《荀子·大略》:“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这是说,天立君,为了民。按天意,君是为了民而设立的。如果君不为民服务,就违背天命,就要受到惩罚,甚至灭亡。唐代柳宗元以为:“吏为民役。”(《送薛存义之任序》)因此后来黄宗羲《原君》说:“古者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就是天下人民,这是主人,而君主是客人,即仆役。道理说清楚了,但是后人没有透彻理解,经过几代养尊处优,祖先的功德和教训逐渐淡忘,不得民心,只好改朝换代,因此,中国有“二十四史”。流行的一句话:“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实质的民主。
再举两个特殊的例子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本来不难理解,但有人在“文革”时期作了曲解,导致混乱。
春秋时期,齐国公子争权,管仲支持公子纠。鲍叔支持公子小白。小白杀了公子纠,支持公子纠的一些人自杀殉难,管仲没有自杀,孔子弟子有疑问,认为管仲不守忠信。孔子认为管仲有才能,不应自杀,死去没人知道,认为他帮齐国称霸诸侯,又为后代谋福利。(以上见《论语·宪问》)说明管仲所作改革,孔子有切身体会,这是“民为贵”。齐桓公称霸诸侯,是管仲出的力,这是“社稷次之”。当了国君还是“为轻”,而公子纠还没上台,那就更轻了。孔子的意见和孟子的说法是一致的。
孔孟的说法是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也得到后代事实的验证。
唐代李渊看见李世民英勇善战,屡立战功,曾表示要立他为太子。胜利后,在别人的劝说下,立长子为太子,这就导致了内乱。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了兄弟两人,自立为皇帝,开创了盛世。后人评价李世民,不应只看见他杀兄杀弟,于是全盘否定,更应看到他开创的盛世。唐以后的学者将管仲和魏征看作背主事仇的小人,也是因为不太了解孔子儒学的精神实质,忘了儒家最根本的民本观。
四、如何实践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因素,不是喊一句空口号,就可以实现自信的,也不是讲几句大道理就可以达到自信的。如何才能实践自信,要研究古代的经验、教训,并在现实中不断运用、总结,才能逐渐达到。《韩诗外传》卷三记载:周公封于鲁,因为他要辅助周成王治理天下,让儿子伯禽去鲁国任鲁公。临行前,他告诉伯禽要谦虚,不要傲视士人,并说自己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是现任的天子相,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要认真听取士人的意见。“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洗一次头发,多次握发回答士人的问题,吃一顿饭,要多次将口里的食物吐出来,回答别人的提问。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些士人在乡校议论政治,有人提出禁止,但子产说他们议论政治,是我们的老师,他们意见正确,我们就改正,这是好事,怎么能禁止呢?子产“不毁乡校”的消息传到孔子那里,改变了孔子对子产的看法。过去孔子听别人说子产的坏话,后来听到这种议论,认为别人说子产不仁,是不可信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后来儒家认为子产是仁人、惠人。
当政者要倾听群众意见,但不是都完全按群众的说法照办。群众意见各色各样,必须进行分析、选择。中国古代也有过类似投票的形式。《左传》哀公元年记载:吴国要打楚国,派人拉陈国参与。陈国是介于吴国、楚国两大国之间的小国,怎么办?陈怀公没主意,召集群臣商量。大家意见不一,争论半天,没法决策。陈怀公提出站队,支持楚国的站在右边,支持吴国的站在左边,数一下人数,右边人多,他按人数,决定支持楚国,战败了吴国。人数多的不一定都正确。《左传》成公六年载:楚军侵犯郑国,郑国向晋国求援,晋国派栾书带兵去郑国。他们到郑国,楚郑谈判解决,楚军已经撤退。这时晋军有三人认为,楚军已退,郑国没有危机,救郑的任务完成了,可以撤兵。主战的有八个将军,认为应该去追楚军,不能白跑几百里,无功而返。最后,栾书认为意见都是好的,应该采纳多数人的意见,意见有善不善的差别,应以善为主,不迷信多数,他决定撤兵回国。如何分别善与不善,主要靠摆事实讲道理,加上决策者的智慧。
还有一种情况,被否定的意见中也可能包含一些合理因素,可以选择,不一定全盘否定。对于意见被否定的人,也要保护,以后可能会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关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分析评价,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定性。
孔子根据民本观,提出大同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没有能力,又失去依靠的矜寡孤独废疾者,我们主张由社会把他们养起来,因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孔子主张传了两千多年,后人仍然主张“天下为公”(孙中山题字)、“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题字),说明没有中断。到现在为止,全世界只有中华民族仍然传承这种优秀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了独一无二的瑰宝,这是最值得自信的因素。明代郑和下西洋,当时这是一支实力最强的舰队,七下西洋经过许多国家,有友好交往,没有开辟一块殖民地。而英国哥伦布航海比中国晚八十七年,只有郑和舰队的三百分之一那么大,开辟了许多殖民地,因此,欧洲有人说:“大海迎来了中国人,中国人不知道用掠夺和奴役的办法强化自己,失去发展的机会。”中国人不是傻,因为认为掠夺和奴役来发展自己是不义的,不肯发不义之财。中国在几千年中都是强国,从来没有什么殖民地。在近代,西方人发了不义之财,开始侵略中国,使中国成了半殖民地。中国在三千年前有民本思想,而两千多年以来重视历史,积累了“二十四史”,总结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教训,成了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瑰宝,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