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师成长路径研究
2022-03-17李涛
李 涛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2014年、2019年、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六要”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新要求、善用“大思政课”等重要论述,给思政课教师进一步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殷切希望。立足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新起点,结合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重要活动,探寻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为什么、融什么、怎么融”三大问题,对认清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新形势、厘清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思路、谋求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取得新进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师成长的目标原则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好坏事关社会主义接班人能否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思政课教师,率先学好讲活党史;学深讲明党史;学实讲细党史;学清讲透党史,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发展,以党史学习教育打造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先手一招;这也是为什么着眼于党史学习教育要融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原因。
(一)学好讲活党史,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进驻教师心田
历经百年,中国共产党正值芳华。究其原委,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2]党根据时代任务的变化和要求,守正创新、实事求是,积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然而,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诸多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造成了部分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混乱问题。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模糊认识与史观错乱。于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而言,是选择何种发展道路的问题;于西方多党制思潮而言,是选择何种政治体制的问题;于人道主义思潮而言,是如何正确看待曲折发展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于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而言,是如何科学对待传统文化、警惕文化保守主义问题;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而言,则是如何正确看待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反对歪曲、丑化党的历史等问题。
“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3]。换句话说,就是要把党的历史学好讲活,深挖党的历史发展背后蕴含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只有立足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2],加强自身学习能力与思辨逻辑,增强抵御诸多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能力和本领,教学相长,才能真正做到党史学习教育入头脑、驻心田。
(二)学实讲细党史,打造“四有”“六要”高素质教师队伍
思政课教师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的人才。1921年建党翌月始,党创办了诸如湖南自修大学、平民女校、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等一大批“第一所”学校,涉及资政育人工作各层级各方面。以平民女校为例:“早期的共产党人李达、陈独秀、陈望道……都在学校任职。”[4]可以说,党最早的思政课教师就是党的领导人及骨干成员。他们作为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从一开始便承担着为中国革命事业立德树人的历史重任。
因此,思政课教师一方面必须能学懂弄通党史原委,能学实讲细党史始末,另一方面必须达到“四有”标准、满足“六要”要求,成为一个高素质传道授业解惑者。百年后的今天,全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力打造具有“四有”“六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历史传承的必然和时代发展要求的统一。以华东师范大学王建新[5]的观点来讲,就是要以“虔诚之心”学习党史、以“专注之心”研究党史、以“精业之心”讲授党史、以“坚韧之心”传播党史。以“四心”为抓手推动思政课教师“四有”“六要”标准的高质量实现,是提高思政课教师自身整体素质的根本,唯有胸怀“四心”,方能培养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高素质,构筑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新形象。
(三)学深讲明党史,把准历史发展主线,牢记育人育才使命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学深讲明党史,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成效的实然之需和必然之态。然而,由于部分思政课教师的学习经历、兴趣爱好、研究方向等原因,还有相当一部分思政课教师,对百年党史的发展主题、发展主线、发展本质等问题了解得并不全面、并不系统、并不透彻,甚至部分教师对党史的学习理解还停留在零散化、碎片化、混乱化状态,对某一问题多为一知半解,毫无深入研究可言,更不要说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学生学习始终。历史细节浩如烟海,历史脉络盘根错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2],才能更加科学、准确、深刻地学深讲明党史,讲明党史,利用好党的历史学习的中轴线和定盘星,否则就会一叶障目,陷于历史细节的汪洋大海而不能自拔。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6]。“立德”就是要立有中华优秀传统、有党的红色基因、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丰富内涵之德;“树人”就是要树有中华文化底蕴、有党的红色精神传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等优良品质之人。立德是最高的境界,树人是最终的目的。明确立德树人任务就是要为党的事业培养更多胸怀初心、勇担使命的人才,这是思政教育的特定内涵与使命意义。思政课教师从根本上学清讲透党史,理解感悟初心使命的关键点,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切入点,也是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培养优秀时代新人的突破点。
二、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师成长的主要内容
党历来“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2]因此,以大历史观研读党的百年历程和贡献,方能有效提升教师的历史素养、以历史智慧诠释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方能有效锻造教师的炽热情怀、以实事求是深推优良的师德师风建设、方能有效践行教师的使命担当。
(一)以大历史观研读党的百年历程和贡献,提升教师历史素养进阶
党史是一个政党及其治下的国家形成发展状态的真实记录,凝结着党在发展中积累凝结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百年前的小小红船“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7],已然带领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千年梦想。研读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有益于认知党情国情世情,梳理党的百年伟大贡献,提升教师历史素养,有益于培养思政课教师的大历史观。
大历史观,“一是指中国历史的长时段,一是指世界历史的宽视野”[8]。把党史学习放在不同时期的历史长时段中,以不同历史时段乃至世界历史的宽视野考察和研究党的历史在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或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解决好党史学习“为何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等问题,有利于我们从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历史基础上将中国发展道路与党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将中国发展历程与世界发展历史联系在一起、将中华民族文明与人类历史文明联系在一起。
“为何学”就是要学会探寻党的历史蕴含的发展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辩证统一关系、探寻党的历史蕴含的实践逻辑与社会演进变化逻辑的辩证统一关系、探寻党的历史蕴含的人的发展的哲学逻辑与人类文明发展内在逻辑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建党百年的重大时间节点,把握“两个百年梦”交汇之键节点,继承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学习型政党的鲜明特征。“学什么”就是要挖掘党史反映的时代特征、反映的人民意愿、反映的历史走向,深入理解党的历史发展新起点,将党的发展历史与现实社会发展作比较,把握历史发展态势,深刻总结历史发展经验,传承发扬党的革命精神,确保团结统一步调一致。“怎么学”就是必须要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努力提高思政课教师自身历史素养进阶,给学生讲清讲明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教会学生在不同历史时段的比较中看清社会发展的实然之举与应然之态。
(二)以历史智慧诠释立德树人初心,锻造教师育人炽热情怀
诠释党史故事智慧,强化党史育人实效,就要以初心汇聚筑牢教师信仰根基,以如山信仰讲明党史脉络;以党的作风发挥教师示范作用,以如铁信念讲细党史经验;以党的智慧培养教师炽热情怀,以如石信心讲透党史精髓。“人民”是党安身立命、为之奋斗、孜孜以求的根本所指,也是党百年来能走得稳、走得好、走得远,不断从胜利走向下一个胜利的根本所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党坚守初心,持续推进事业前进的动力源泉;“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是思政课教师以史鉴今,培育自身家国情怀的精神需求,也是思政课教师以史育人,以炽热情怀做好教师本职工作的信仰保障。
讲明党史的发展脉络和史实内容,有助于广大思政课教师筑牢信仰根基。信仰是党的历史持续推进的理论源泉,是党的发展不断向前的实践追求,也是贯穿党的发展全过程的价值旨归。思政课教师就是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筑牢信仰根基,厚植育人育才的真挚情怀,将思政课教学落脚在“人民教育”的价值旨归中。明确讲细党史的成就经验和挫折教训,有助于广大思政课教师发挥党的优良作风,以实事求是、自我革命的作风,明确教育事业“何事可为,何事必为,如何为之”,以史为镜,用历史经验知道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的每一步路。明确讲透党史的核心要义和智慧精髓,有助于广大思政课教师培养教书育人的炽热情怀,以满腔热忱投身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事业,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明事理、知是非、学做人”。
党的历史是助力爱国主义教育发展最好的营养剂。温故党的历史成就,学习党的经验启示,深刻感悟百年党史中的初心宗旨和伟大精神,学好百年党史就是要将其中蕴含的初心宗旨代代相传下去,将具有强大感染力和影响力的精神谱系续写下去,让广大思政课教师不忘来路,不负精神,为凝心聚力培养可堪时代大任的新人而不懈努力。
(三)打造优良的师德师风,践行教师育才使命担当
综观党的百年发展史,党的自身道德建设是党的领导人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以德建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共产党人道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坚持树“德”建党,克服和消除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也提出了“以德育人”的规范和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重将道德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紧密结合,把道德建设从治党提到了治国高度。
在形成理论成果的同时,也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宝贵经验:一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二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推进理论守正创新;三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实践经验教训。师德师风是教师之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化党史反思,从党的道德建设中凝练德育智慧,既是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一招。
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排头兵、研究员、急先锋的思政课教师,带头掌握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是更好推进立德树人任务落实的重要途径。作为排头兵,思政课教师要率先通过学习党史来提升自己的历史修养和理论素养,要把党的理论成果和宝贵经验讲给青年学生,涵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与理想信念;作为研究员,思政课教师要重视通过学习党史来明确自己的党性修养和史学修养,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善用“大思政课”,把初心使命和红色基因讲给青年学生,培养他们的直面苦难的勇气和直面责任的担当;作为急先锋,思政课教师要坚持通过学习历史来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要把党的发展逻辑和精神谱系讲给青年学生,使得他们在学思践悟中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等重点问题。
三、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师成长的实现路径
在党史学习教育视域下探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核心在教师。协调好党史学习教育与教师主体性建设的关系,关键在于抓住四个方面:教师的党史底蕴、教师的科学精神、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师的责任担当。通过这四个方面加强思政课教师主体性建设,可以在培养和提升党史学习教育质量实效方面大有作为。
(一)夯实思政课教师党史底蕴,注重提升政治素养
“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9]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思政课教师起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这需要其本身首先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与强烈的政治觉悟。相比其他学科教师,思政课教师的使命不仅是教书和育人,而且是教“好”书和育“好”人,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关键。因此,思政课教师必先要有“正人先正己”的高度自律要求。思政课教师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培养人,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人才。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构筑起雄厚的党史底蕴,以党的历史讲述党的创新理论,以党的坚定拥护者身份传播党的意识形态,更好地担起学生成长成才领路人和铺路人的重要责任。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需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站位。思政课教师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有很强的政治坚定性,作为宣传党的意识形态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定中国共产党姓“马”姓“共”,而非其他什么。其次要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必须要有极强的鉴别力,分清讲什么、为何讲、怎么讲的问题。二是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觉悟。思政课教师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对党的各个方面要有十分清晰的认识,要对党的一切历史活动的认识、理解及其蕴含的红色精神要有高度的把握与理解。三是深化思政课教师的思想认识。思政课教师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认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深刻认识党的理论精髓、要进一步认识党的发展历程的整体性。
(二)加强思政课教师党史研究,注重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党史必须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必须熟稔于心的历史内容,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必须具备敏捷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中共党史学不同于其他历史学科,党史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门史学。另外,因党史是一门涉足当下且仍在继续发展的学科,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既要严肃对待史学理论与史实著作,也要考虑部分研究成果中的“历史沉淀期”影响因素。因此,在坚持构筑党史学习底蕴,提升政治站位的基础上,更应严格遵循党史学科的学科要求与基本原则,以时代背景与历史语境为分析前提,恪守党史研究的学术规范,以求实的态度对待党史研究,以严谨的方法开展党史研究,以真理的精神深入党史研究。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需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多元开展思政课教师参加培训与研修。培训与研修是提高和加强思政课教师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国各省市县都有不同层级的红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们是党的历史活在当下的生动证明,是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历史底蕴、理论水平的最佳实践课堂。二是多方支持思政课教师提升学历与学位。学历学位不仅指的是求学经历与求学成果,更多的是指在求学过程中积累的理论知识与习得的理论素养。支持思政课教师提升史学学科的学历学位,是深化教师对党的历史的深入认识与深刻理解,有利于思政课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学好讲活党史;学深讲明党史;学实讲细党史;学清讲透党史。三是多面激励思政课教师参与教研与科研。研究是深入学习的一种方式,教研与科研是思政课教师对研究过程中认识与思考的成果性转化,也是思政课教师主动寻求历史真相、规律、本质等问题的积极探索,是思政课教师深化专业认识、拓展专业视野、提升专业素养的根本途径。
(三)深推思政课教师党史反思,注重培育教师职业素养
反思是哲学概念,是对历史的思考与总结。党的历史孕育了中国教育的红土地,形成了以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教育资源;红色资源刻画着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内党的历史印记。时间和空间的交集形成了党史中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红色资源。紧密结合党史学习与红色资源,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练就娴熟的教学技能,打造红色精神课堂,深推红色历史育人实效,提升专业教学评价能力,构建红色教育体系,明确“教什么”“为何教”“怎么教”三个重要问题,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培育良好的职业思想、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实现教师角色职能到位,让广大青年学生从学习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成长为堪当时代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什么”指的是从党史中发掘红色教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课程,推进全国各省市党史资源进课堂、进教材,以政治引领与价值塑造为导向,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打造思政小课堂与历史大课堂紧密结合,双管齐下,达成育人育才目标的最终实现。“为何教”指的是明确党史学习教育的根本目的与价值旨归。党史学习教育是青年学生政治启蒙和历史思维塑造的重要途径,是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政治认同和正确“三观”的关键一步,是实现红色基因在青年学生中传承与弘扬,确保江山红色不变的必然选择。“怎么教”指的是创新红色教育体系,有效结合历史发展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把党的历史精髓与学生认知特点有机关联,实施有创新性、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反思,帮助他们真学真懂、多学多悟、深思深想,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共产主义使命感。
四、结语:开展思政课教师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百年党史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力量,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既是广大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使命,也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作为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关键角色,积极自觉地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自身成长,一是有利于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示范引领效应,帮助教师厚植家国情怀;二是有利于打造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深度,帮助教师传承红色基因;三是有利于促进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帮助教师守好红色根脉。“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师成长路径研究,不仅要探寻“为什么、融什么、怎么融”,关键是要做到“融进”“融深”“融透”。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是一堂生动鲜活的“大思政课”,是加快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契机,是推进党的历史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信念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合格接班人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