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外名著阅读的有效评价策略
2022-03-17程钊奋
程钊奋
名著阅读指导是语文教研活动的重要课题。如何对学生的名著阅读进行有效的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课外阅读教学的重难点。中学生课外阅读,尤其是名著阅读是提升语文素养非常有效的手段。鉴于大部分名著篇幅冗长、情节交织,阅读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所以,整本的名著阅读难以在课堂上进行。常见的名著阅读教学一般都以课内推荐、课外阅读为主,但现行的阅读评价方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对学生的名著阅读进行推荐、点拔及评价,以点带面开展名著阅读活动,是当下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一项课题。推荐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点拔是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而评价则是检查学生阅读效果。缺少跟踪评价的名著阅读,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教师应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根据中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行之有效地对中学生的名著阅读进行评价,规范名著阅读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名著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从而提升语文素养。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及课题研究实践,总结出了以下检阅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指定章节复述
故事复述能力是中学生一项基本的语文素养。小而言之,就三言两语概括故事情节;大而言之,则需要抓住文章的精髓,凭个人阅读体验评价人物、概括内容。中学名著阅读推荐篇目中有大量的长篇名著,这些名著大浪淘沙,是穿越了时空仍能熠熠生辉的名篇。考虑篇幅问题,要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全篇的复述检查是不现实的。而指定章节来复述则能以内容抽查的形式,精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如《水浒传》一书通过精彩的故事,塑造了许多英雄好汉的形象,而故事(或人物)既是互相联系,又是各自独立的,这就便于复述故事情节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检查本书的阅读情况,可抽查学生复述“鲁智深倒拨垂杨柳”“武松醉打蒋门神”等情节 ,概述“林冲的主要事迹”等事件。
复述的要求也可以根据名著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可以在复述情节时对字数或时间设置要求,限定80个字或是120秒等。这样既有效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也让课外阅读课堂富有趣味。
二、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用于检阅学生的名著阅读效果,既简单又高效。如检查《西游记》的阅读成效时,学生把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的路线图画出来。绘制路线图就必须了解整部名著的内容梗概,懂得唐僧师徒四人一路经历了哪些磨难,一张思维导图显示了学生的阅读深入程度。《鲁滨逊漂流记》一书塑造一个在野外独立求生的硬汉形象,根据文章内容学生绘制出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各种求生技能,罗列出这些求生技能也能看出学生对于名著的掌握情况。
阅读思维导图既是对内容情节的梳理,也是学生对名著阅读成效的充分展示。学生要想完整、精彩地勾勒出思维导图,得有通读、理解名著的基础。教师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于名著的具体阅读情况,还能及时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探究延伸解读
随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生活阅历的丰富,引导他们根据一定的环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来给名著阅读润色,也能检验出他们的阅读效果,评判他们的阅读收获。
许多名著的故事性强,情节不但吸引人,而且交织错接,教师可根据情节的不同,开发一些拓展性的解读。如:《骆驼祥子》中祥子在第二次落魄时如果没有去找虎妞,他的人生轨迹会有怎样的变化?你的这种解读有什么依据?根据学生的解读来分析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性格、环境。探究性解读让学生有足够的的参与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学生阅读后的探究性解读,既了解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又能判断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昆虫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生物学百科全书,法布尔对很多昆虫有细致的观察,对于昆虫的外形、习性等做了科学的叙述,这些对于中学生来说都是有益的借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昆虫,在课堂上进行延伸讨论。通过讨论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也能评判出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掌握情况。
四、闯关升级游戏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乐于挑战是中学生的特点。闯关游戏这种快乐有趣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闯关升级后的成就感也是激励他们大量阅读的动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著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这就给游戏等级的设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闯关游戏分为10个等级,从易到难根据名著内容理解由浅入深设计。由学生答题的情况来评判学生对于名著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辨析及主题思想的归纳情况。
比如《朝花夕拾》一书中涉及了哪些人物?鲁迅对这些人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这些人物对鲁迅先生有什么深远影响?《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都经历了哪些难?这些难涉及到哪些妖精?这些妖精都有什么背景?这些难都是考验谁的?运用这些问题进行闯关升级,通过闯关游戏,教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也在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五、展示读书笔记
我们提倡名著阅读一定要留下痕迹,阅读一部名著就像是经历了一回人生一般,留下阅历和成长。为了尽可能地达到这一目的,在名著开篇阅读指导时,我们就强调了做好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同时也为阅读之后的评价做了铺垫。
中学生的名著阅读应源于情节,发于思考。语文教师在推进名著阅读指导时,应强调在阅读过程中留下痕迹,留下阅读时迸溅的思想火花。这些火花可能是流泻于笔端的优美文字,可能是阅读时从脑海里冒出的层层疑问,可能是阅读带来的精神的满足。我们应倡导学生积极把这些阅读带来的瞬间感悟记录下来,可以摘录在读书笔记上,或是直接书写在书籍上。这些由阅读带来的收获是很好的评价方式,也是学生阅读感悟、深层思考的展示平台。
除了读书笔记,还有读书方法的交流与评价。名著的篇幅都比较长,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阅读才更有效率,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方法交流,借此来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比如设置 “如何克服长篇阅读的恐惧”“如何反复阅读经典名著”等话题,通过学生的交流来评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
“行百里者半九十。”名著导读工作,不应只是停留在读的阶段,阅读之后的跟踪评价才是收获阶段。有效的评价既能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提升阅读的有效性,达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目的。中学生名著阅读的评价策略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名著的内容、体裁等选择适合的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