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单篇任务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以《声声慢》教学为例

2022-03-17

语文天地 2022年4期
关键词:声声慢朗诵会脚本

张 静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下面以新课标部编教材第三单元中的《声声慢》教学为例,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任务型阅读教学分析与设计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阅读鉴赏古诗词,可使学生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感受多样的人生、增强人生的感悟,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情操,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同时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充分展现了她遭遇人生变故后的愁苦之情。本文始终是高中生学习古诗词的抓手。教学设计时,笔者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验李清照愁苦的词心、感受她孤苦的生命状态上,让学生获得一种生命的感受,进而获得精神成长。新课标下的《声声慢》教学应有所创新:一是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其中;二是设置系列学习任务,在真实的情境中来学习。适逢学校举办古典诗词朗诵会,于是笔者设计了以选拔最佳朗读者为主线的总任务,在总任务下又设置了几个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诵读和设计朗读脚本来自由地涵泳感悟,期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产生情感共鸣,掌握古诗词朗读的技巧,学会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目标。

二、多样化诵读教学过程与反思

1.用真实任务情境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

【任务】开课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总任务:“2020年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内容之一是古典诗词朗诵会。每个班可派一位代表参加,我们班选择《声声慢》这首词作为参赛作品。今天这节课,我们将选出一位同学代表班级去参加诗歌朗诵会。”

【反思】真实的任务情境极大地优化了本课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00后”的这一代学生,极具个性,表现欲强烈,他们都极其渴望被认同。辅仁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诗词朗诵会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固定项目,所以面对这样一个表现机会时,学生都心动了。他们都希望能更完美地表现自己,即使选不上,也能在阅读技能上前进一步。师生互动合作,共同还原到李清照的那个时空,沉浸于李清照的精神世界,尽量能读懂李清照,理解词人愁苦的词心。这样一个真实的任务情境,很好地实现了学生对古典诗词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2.把自主语言实践融合语言建构与运用

【分任务一】在学生齐读后,请一位学生朗读整首词,同学点评并示范读。

学生点评示例: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应读准节奏。“寻寻觅觅”停顿长一点。“冷冷清清”声音则彻底降下来。

②“三杯两盏/淡酒”要停顿,突出“淡酒”。“淡”和“敌”要重读。“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二字可以运用颤音的技巧来增强感染力。

③“雁过也”应语带惆怅,读得轻缓并作适当停顿,而“正伤心”要读得低沉落寞,“却是旧时相识”“却”表示转折,声音要扬上去。

④“独自”和“黑”应有稍长停顿,并作重音处理。另外,“黑”字可做哽咽的技巧处理。

⑤“愁”字必须重读,语调上扬,“了得”二字,宜放慢语速,轻声传出。为了增强感染力,可运用哭腔,“了”字适当拖音,“得”字如在喉咽,颤音强吐。

师:注意声音的长短、停顿、轻重、疾徐和抑扬,必要时可运用哭腔、颤音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分任务二】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上阙或下阙,仿照学习案例,给整首词写一个朗读脚本。思考每一句的朗读应怎么处理,并写下你这样处理的理由。

提示:注意点见分任务一中老师的提示。说明处理理由时可结合诗意、意象及手法的使用。

【反思】课中两个分任务的设计,无论是学生点评,还是写朗读脚本,都是一种主动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形式,而且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3.以多样诵读活动达成审美鉴赏与创造

【任务】笔者设计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任务:①初读,感词意。全班齐读,初步读出这首词中作者无限的愁苦之情。②再读,明要求。学生单个读,同学进行点评并示范读。③三读,写朗读脚本。再次齐读后,考虑如何写朗读脚本。④创读,教师示范读。教师示范读后,引导学生朗读时还可加入一些创造性的变化,如重复一些情感表达浓郁的句子。再让学生创造性地朗读。

【反思】笔者设计的“四读”过程,引导学生在多样化诵读和自主性评价过程中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通过该教学方式,学生既能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和方法,又能举一反三运用到其它诗词的朗诵中,这恰恰就是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的过程,且还是表现美、创造美的尝试。

4.在文本体悟和感知中提升与发展思维

【任务】创作朗读脚本,要求结合诗意、意象及手法的使用来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处理?

学生赏析词中的意象:“淡酒”“黄花”“雁”,联系李清照前期相关作品,体悟作者前后期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为说明朗读脚本的处理作铺垫。

①淡酒:前期作品《如梦令》“浓睡不消残酒”,也是借酒消愁,但消的是闲愁,喝一点就醉了。而这里的酒是“淡酒”,是因为愁很浓。

②黄花:前期词写花,如《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是一首夫妻间的唱和诗,虽写的也是对丈夫的思念,但体现出了夫妻间的情趣。如今写“黄花”,丈夫已不在了。写出了她如今的孤苦。

③前期《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曾经给她带来丈夫的音信、带来希望,但现在丈夫再也回不来了,她也等不到希望了。

【反思】该任务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来鉴赏作品,体悟情感来写脚本,恰到好处地将朗读技巧处理和对文本的感悟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和深刻性思维品质的提升。本课设计的创读活动环节,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融入一些创造性的变化,这能提升学生独创性思维品质。而让学生参与点评本身就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总之,这堂课是对诗词的单篇任务型教学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整堂课自始至终贯穿着发展学生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理念。最后通过组内人人读、小组代表读、全班评选读,选出了参加学校古典诗词朗诵会的人选。笔者认为,与其说这位同学是优胜者,不如说他是集体智慧的代表,因为全体同学都在《声声慢》的阅读教学中获得了进步。

猜你喜欢

声声慢朗诵会脚本
中华诗词学会“纪念孙轶青先生诞辰百年诗词朗诵会”在学会会议室举行
酒驾
安奇奇与小cool 龙(第二回)
浅谈高校图书馆展示区的应用
快乐假期
小编的新年愿望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讨
柯蓝散文诗朗诵会隆重举行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