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散文单元整合阅读教学设计

2022-03-17

语文天地 2022年4期
关键词:紫藤萝荷塘月色写景

周 燕

随着高中语文部编版新教材的推行,以单元为模式的教材编写引导我们在单篇教学外,更多地关注语文学科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以写景抒情类散文为例,人教版必修二的篇目为《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而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第七单元,还编排了《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等文言文中的写景名篇,更有利于学生纵观古今,体会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有利于学生站在更为广阔的视角阅读文本。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如何利用现有教材进行整合和补充,给学生创设更为有效的阅读文本?在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对课内文本进行了合理的补充,通过细讲课内文本,范读扩充文本,创设合理情境,合作探究文本的方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思路

在散文单元的处理上,我将课内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和其它版本语文教材中老舍的《想北平》、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以及初中课本中学过的《紫藤萝瀑布》《昆明的雨》,没有选入语文教材的宗璞的《哭小弟》整合为一个主题单元。这样的选择,既考虑了课内和课外的连接,同时将学生初中学过的文本整合进来,不仅考虑了写景抒情的经典散文,更将宗璞的《哭小弟》这篇写人记事类散文引入,从而配合《紫藤萝瀑布》,以期让学生旧文新读,生成不同于以往的阅读体验。

二、设计方案及实施过程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正是散文家独特的笔触,让这份自然天地的大美变得可言传,可感知,可体悟。创设情境,让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阅读任务1:高一年级要举办一场散文朗诵比赛,请你在《荷塘月色》等七篇散文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你朗诵的句子或段落并展示给大家。

这个环节给学生一个用语言感悟文字美的机会,学生在诵读文本的时候,会挑选更能引发自身感触、更适合自己表达的段落。较之统一的诵读,这个环节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用自身的“这一个”进入到散文的“这一篇”。 诵读是我们走进文本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学生在诵读的时候用不同的方式处理节奏、情感,这其中就带着他对文本的独特的理解和领悟,而在这个过程中的小争议和小火花,也就让文本不再只是停留在文字上,而是在唇齿间重新唤起了生命力。

阅读任务2:人教版语文课本为何将《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两篇放在同一个单元?试想如果你是语文教材的编者,请说出你的理由。 老师又为何在这两篇之外另加了《想北平》《江南的冬景》《紫藤萝瀑布》《昆明的雨》《哭小弟》这五篇放在一起让大家阅读呢?请猜猜老师的想法。

诵读环节调动起了学生分享文本的积极性,而这个环节的设置意图让学生站在更广阔的视角,跳出单篇学习的模式,看看教材整体设置的缘由。具体在课堂教学中,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谈到了两篇文章的共性、各自写景的特色、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和写作背景、作家共同的审美体验和不同的审美表达。可以说,这个环节真正让学生明白了本单元写景抒情散文和而不同、同中有异的特点。

针对第二个小问题,学生大多能从整体考虑,认为这五篇文章虽然各具特色,但都是通过细节来打动读者。《想北平》《江南的冬景》《紫藤萝瀑布》《昆明的雨》这四篇文章写景虽然各具特色,但语言都非常形象、饱含深情,让读者看文就有身临其境之感;而《哭小弟》则是更为深情直接的表达,虽然不是写景散文,却能和《紫藤萝瀑布》相呼应,阅读起来就更容易理解写景背后的深情。可以说,这七篇文章都是饱含作者深情的文章,而这深情的表达对象,或是身边人、或是身边事,看起来并没有宏大的叙事,却能让读者在静静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

阅读任务3:校刊要收录写景的经典散文,但篇幅有限,本单元七篇散文中只能有一篇入选,主编犹豫不决,你会推荐哪一篇?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思想情感、写作技法等,说服主编。

一个真实情境的设置,一个可能面临的真实的抉择,一个真实的身份,这个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热情。这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真正过了一把探究的瘾。这样的探究不再是“假装探究”,不再是学生小心翼翼地猜测老师想要什么答案的探究,而是真正立足于自身的感悟和解读,去大声地表达,去畅快地抒发。在小组讨论分享的环节,学生不仅要表达出自己为何选定某一个篇目,同时还要驳斥其他同学的不同看法,思辨性学习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

阅读任务4: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写景散文重要的就是写出景致的特征,因此《想北平》中难以成为诗人的遗憾、《紫藤萝瀑布》中对于人生不幸的感悟、《荷塘月色》中想起江南采莲的场景、《故都的秋》中的议论段,都应当删去,你怎么看?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热闹的课堂一下子冷静了下来,给了学生一个和自己的思维“独处”的时间。这个问题,让学生换一种视角看文本,在一番思索后,他们从更为理性的角度,看到了写景散文中“非写景部分”的作用,看似和写景无关,但缺失了这个部分,文章立刻失色不少,也许是空间上的局促,也许是情感上的苍白,也许是内容上的简单。而这样的结论正是学生通过思考后自然而然的生成。

阅读任务5: 用文字书写天地大美:自然的景致一定也引发过你内心的感触,请以“那片天地”为题,写出独属于你的“天地精神”。

只有在思想形成文字的那一刻,我们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真实的学习,而通过这七篇文章的引领和课堂上非常充分的讨论,学生自然将目光转向了看似平凡普通的生活。可以说,这阅读正像是给他们的双眼擦去了一层白雾,拨云见日,使他们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三、教学后记

怎样的语文课堂才能让审美鉴赏和探究这件事情真实地发生在学生的身上?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的这个教学设计其实只有特别简单的几个问题,但这几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课堂不再仅仅属于经常回答问题的固定学生,而是属于参与在这个课堂中的每一个个体。

单元整合阅读在课本外加入了大量的篇目,如何处理这些篇目?现今很火的群文阅读更多的是看似给了学生大量文本,其实40分钟的课堂上,学生囫囵吞枣,甚至连其中的一个都没有细致阅读。因此我在单元群文阅读课前,先对两篇文章进行细致讲解,让学生明白了散文阅读的基本技法,为以后的探究打下基础,真正有的放矢。精讲和泛读相结合,只有精讲的部分老师做到位了,探究的部分学生才能绽放更大的光芒。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大概就是给学生打开缺口,留下接口。打开缺口,让他们窥见不一样的天光;而留下接口,则为他们今后的阅读和审美留下可以对接的空间。这次的散文单元整合阅读的尝试让我明白,只要教师能找到那个合适的缺口,窗外一定有温暖的朝阳,绚丽的晚霞,或是璀璨的星光。

猜你喜欢

紫藤萝荷塘月色写景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景的妙招
美丽的紫藤萝
美丽的紫藤萝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荷塘月色
紫藤萝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