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常态防控背景下“互联网+医疗”诊疗模式的实践与分析

2022-03-17王晨宇赵学萍贾玉梅黄晓梦武亚楠黄先涛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医疗疫情

王晨宇,赵学萍,贾玉梅,黄晓梦,武亚楠,黄先涛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中,传统医疗系统在救治事故灾难伤员和疫情预防方面暴露出一些不足,如个人防护设备短缺、各项防控措施无法有效落实及医护人员精力不足等。借助“5G网络”、“智慧医院”、“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互联网+医疗”模式成为疫情防控期间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1]。现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例,对“互联网+医疗”发展模式在医院的实际应用进行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互联网医院建设,拓展服务内容,线上线下结合为公众提供医疗支持的效果,为“互联网+医疗”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设性的策略和建议。

1 国内外“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

以日本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医疗信息化水平发展较快,互联网医疗起步早,商业模式也更加成熟、规范,且细分领域很多,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如美国Epocrates移动医疗公司可为广大患者提供“手机看病”的服务,全美半数以上的医生在此系统注册执业。ZEO是一家提供移动睡眠监测和个性化睡眠指导的公司,可为需求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睡眠服务指导。

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部分医院借助互联网技术和远程服务实现会诊,拓宽医疗服务,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服务特定人群。第二阶段从90年代到我国信息网络化建设发展时期,开始逐步构建跨区域的网络医疗综合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的构建使医学人员的交互学习和信息交流变得更加便利。第三阶段从2000年到现在的医学信息网络推广和服务阶段,借助互联网通讯的高效性,各大医院实现了医学诊疗信息的沟通交流,医疗服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医疗可帮助患者节约大量时间,提升医疗诊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2]。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各级医疗机构预防院内感染提出了更高要求,疫情对公众理念及行为的冲击都成为患者改变就医习惯的加速器,民众对互联网医疗市场接受度、需求度将逐渐提高。

新冠疫情爆发前“互联网+医疗”在我国发展缓慢,2012年起我国国内一些规模较大的医院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积极筹建互联网健康服务体系,但服务内容还不够多元化,对专业人士的依赖程度也较高,普通患者无法享受高质量的服务。2014-03月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移动医疗专委会成立,医院开始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有些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内部发展需求,将移动医疗服务委托给第三方专业化互联网公司,但因医护工作者日常工作十分繁重,导致他们对互联网医疗需求的关注度不够[3],互联网医疗的应用有限,大众信任程度较低,有些互联网医疗甚至逐渐成为医药公司销售产品的广告平台。

2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疗”诊疗模式实践应用

为满足患者医疗服务需求,推进互联网+工程体系的建设,实现医疗资源线上线下的高度整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19-05月正式提出在线问诊服务,包含智能导诊服务、视频问诊活动、移动缴费服务等,受到患者认可。

2.1 构建“互联网+”智能化诊疗平台

依托App、微信公众号及多种支付服务窗平台,搭建官方信息门户端,服务流程涵盖患者就诊全过程,可实现将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影像学信息系统(PACS)、临床信息系统(CIS)、企业微信系统等数据整合、信息共享、流程协同,根据患者就诊流程优化设计并构建体系。智能导诊服务、预约挂号服务及视频问诊服务是该平台核心亮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41个专科的六百多名医生可在该平台为广大患者提供在线门诊服务,满足慢性病患者以及复诊患者的基本需求。缺乏医疗专业知识的门诊患者很难精准找到所需就诊的科室,医院构建基于患者症状的智能化分诊平台,提供以具体躯体症状为判断依据的线上智能化预检、分诊服务,系统知识图谱涵盖心血管科、呼吸科、消化科等12大专科4 000余种疾病,实现典型到非典型症状、常见病到罕见病的全覆盖,实现“预检分诊+预约挂号”的一体化门诊服务模式。新冠病毒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开展“线上门诊”,可以减少患者暴露机会,规避感染风险,降低公众盲目焦虑及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2.2 电子票据系统提升患者就诊效率

医院推行门诊患者就诊“线上一体化”体系,实现从预约挂号、线上缴费、票据获取全流程闭环的自助服务模式,建设成为张家口市首家实行门诊电子票据的医疗机构。门诊就诊付费的患者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获取就诊电子票据,通过医院信息门户端集中保存患者就诊信息及电子票据信息,电子票据保存至个人信息端,方便患者随时查看、下载、发送、打印及报销使用,便于保管,避免丢失风险,减少原来需要到窗口完成的票据打印流程,避免重复排队时间,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通过电子票据系统可以减少人员接触,防止疫情传播。对有纸质票据获取需求的患者,可通过门诊自助机服务平台及人工窗口获取。

2.3 围绕就诊流程做好患者诊后疾病管理

以慢病管理为基础的线上诊疗平台,围绕慢病患者的服务及管理,在线上诊疗平台对患者身份及就诊信息进行梳理汇总,向符合复诊条件的患者提供依托既往病史为基础的在线一对一复诊,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在线续方及开具预约检查、检验等服务。

2.4 通过线上健康教育推进健康理念实施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推行,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通过科普宣传加强健康常识普及,推广防病重于治病的理念,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在诊疗后获得专业医疗知识。“互联网+医疗”这种全新的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实现了内部流程的变革和创新,推动了医院在互联网时代、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的转型升级,调整内部流程,医院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端口前移并加重。

3 “互联网+医疗”诊疗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互联网医院发展的政策环境亟需规范

互联网医疗行业能否获得长远发展与制度规范是否健全完善密切相关。为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制度规范和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备,医疗纠纷问题频发[4];医院自身也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此外,患者主体、互联网端口的医生主体及当地医生主体间法律关系尚不明晰。互联网端口医生主要承担网络咨询后医疗相关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由当地医生承担,互联网端口医生和当地医生间缺乏信息交流,直接影响诊断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3.2 医患主体双方对“互联网+医疗”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互联网+医疗”模式下,患者和医生不需要见面,可借助网络端口进行病情讨论,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医疗效率。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务人员对“互联网+医疗”没有明确的认识,使用上存在问题,宣传推广热情不高。部分患者认为只有和医生面对面交流才能更好地诊断病情,患者对互联网医疗服务不认可、不信任也是影响该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5]。

3.3 优质医疗人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为促进“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需引导高水平的医护人员参与进来。目前大型公立医院拥有较多优秀的医务人员,但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医生没有多余时间进行网络问诊;且“互联网+医疗”对医生的资质审核只限于证书,医生个人的职业道德和技术水平是否达标,是否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基本诉求等,都没有严格的审核程序,这也引发公众质疑,降低对“互联网+医疗”的信任度[6]。重视程度不够、经济扶持不多,制约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4 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管理,明确医疗责任

制定一套基于“互联网+医疗”的优化体系。首先明确“互联网+医疗”中患者、医务人员及网络平台负责方的法律关系。其次明确医疗责任,遵循公平原则确认当事人双方的法律责任。再次制定针对医疗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对某些平台端口的工作人员私自修改医疗信息的行为,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对其进行规范约束。要对“互联网+医疗”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确保人员资质,培养一批精通“互联网+医疗”的服务和管理人员,同时提升“互联网+医疗”准入门槛,让那些具有较强实力的医疗机构能够在这一领域中大显身手。

4.2 提升宣传力度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不仅和技术有关,也与宣传有关,广泛的宣传能够让患者更加了解“互联网+医疗”模式,并增强信任度。积极推动医疗机构认识“互联网+医疗”模式在优化医疗服务中的价值和意义,以使更多的医疗机构合理应用这种新型诊疗模式。

4.3 制定健全、规范的制度标准,为“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和进步需要统一的操作规程、信息传输模式作为支撑,注重网络资源整合及信息传输。可设立“互联网+医疗”调度管理中心,明确不同机构的权利和责任,制定标准化的制度,不同区域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制度的优化完善。

4.4 加大资金投入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提升行业效益。在新冠疫情期间,经济发展受阻,医疗系统开展新型诊疗服务模式可成为“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的一个突破点[7]。加大对“互联网+医疗”的投入,消除行业效益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科学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扩大“互联网+医疗”整体市场需求。从长远利益出发,以大众基本诉求为出发点,实现运营模式的优化完善,采取多种方式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开支。

“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新型诊疗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了互联网优势,实现医疗覆盖领域的拓展和延伸,为患者提供更多便利,提升了服务质量,降低了医疗成本。“互联网+医疗”立体化、多层次的发展可使患者享受到更加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并促进我国医疗行业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互联网+医疗医疗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