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贫困地区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

2022-03-17梁燕飞宋鹏蔚

陇东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庆阳市体育产业助力

梁燕飞,宋鹏蔚,王 晶

(陇东学院 体育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阶段,在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新时代,在加快体育强国的建设道路上,把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体育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自身优势,尤其是实现健康中国的本质特征,渐渐地成为助推贫困落后地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其一就是在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中发挥本质功能,其价值远大于医疗、教育、兜底保障的巨大投入;其二就是根据当地的基础性条件,以“体育+、+体育”元素的助推,以体育为内涵元素,其他产业为辅助,实现直接和间接的社会效益,发挥体育行业的自身优势,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其三就是高层次意义,在检验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高阶段行为意识,其实也是社会发展所形成的高层次思想自觉阶段。因此,“体育+、+体育”发展理念对助推甘肃省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地方差异及不均衡性,在思想认识,政策措施,制度保障和发展上存在着差距,各地对体育助推功能发挥不够。因此,本文拟就庆阳市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进行探讨,发现问题与不足,提出建议,以期为体育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提供参考借鉴。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庆阳市7县1区体育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调研。通过对中国知网等网站检索、图书资料查阅和政策性文件的整理,搜集庆阳体育助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效益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整理,形成基础性理论文献资料。

2.访谈法。通过实地走访和提纲性访谈的方式对庆阳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区县教育体育局负责干部、体育协会负责人、政府职能部门人员、行政村组从业人员等进行了走访访谈,就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展情况及带动发展的问题咨询并听取相关建议。

3.田野调查。根据体育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从7县1区中选择部分代表性体育产业项目,开展实地调查研究。

4.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数据处理,清晰地展示庆阳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真实数据状况。

二、庆阳市现实状况及甘肃省体育扶贫现实概述

(一)庆阳市概况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周围与陕西省11个市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4个区县、本省的泾川县相连,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辖庆城、环县、华池、合水、正宁、宁县、镇原和西峰区7县1区,116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75个社区,地形北高南低,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和丘陵区,习称“陇东”。全市有10万亩以上大塬(董志、早胜、宫河、平泉、新集、孟坝、屯字、西华池、盘克、临泾、春荣、永和)12条,而董志塬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的黄土塬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塬”。这里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被誉为“永远的红区”。这里是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盛产小麦、玉米、油料;荞麦、小米、燕麦、黄豆等特色小杂粮久负盛名,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这是“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的故乡,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出土地,中国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甘肃省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长庆油田主产区,国家级陇东大型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被誉为“红色圣地、农耕之源、岐黄故里、能源新都”。

(二)庆阳市贫困状况概述

庆阳市总人口265万,其中农村人口223万,全市7县1区均属于六盘山连片特困片区,是甘肃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3年全市贫困发生率为26.58%。环县、镇原是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区,共有39个乡镇,466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302个,深度贫困村197个,而且环县贫困发生率39.28%,为全省最高,镇原县贫困人口17.23万,规模居全省第三;其他6个非深度贫困县,除西峰区属“插花型”贫困区外,共有77个乡镇,784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235个,深度贫困村33个。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多方面原因,自然条件严酷,生存生活环境恶劣,北部地区水资源奇缺,长期干旱缺水,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像这样一句顺口溜:“走过古肖关,吃水比油难,宁愿给炒面,不给半碗水。”真实地展现了当地缺水情况,“雨养农业”格局制约大;基础设施欠账多,产业发育不足,贫困村大多数位置偏僻、土地贫瘠和干旱少雨的山区,特色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规模较小,产业培育难度较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复杂,常年举家外出户、家庭结构残缺户、重度残疾户、大病困难户“四类特殊群体”占比高,地方财政压力很大;群众参与意识不强,扶志扶智任务繁重;全市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可持续能力较弱等现实问题,给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许多根本性制约因素。

因此,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在,问题与发展并存,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需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立足本市基础,丰富产业项目,发挥体育助推作用,加速经济发展,这是目前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庆阳市体育扶贫现状分析

2014年10月为进一步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2018年7月为实施体育扶贫工程,推动体育工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到9月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甘肃省在体育扶贫领域率先垂范,落实国发〔2014〕46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2015年1月甘肃省就率先出台《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5〕14号),明确“积极发展健身休闲产业”“体育+扶贫”模式;2016年出台《甘肃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和《甘肃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8年7月对甘政办发〔2015〕14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18〕150号),在全国率先出台《推进体育扶贫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体育设施、体赛事、彩票、明星、企业和综合体六大扶贫行动[2]。庆阳市紧抓乡村振略和体育扶贫时代机遇,发挥体育行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特有优势,发挥敢于担当作为的精神,推动体育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实践乡村振兴战略。

庆阳市由于地处陇东,经济欠发达、基础薄弱、地域面广、不平衡等问题,在抓国家和甘肃省政府政策支持上,能够积极争取,但是由于基础差,市场竞争激烈,成效一般。而且体育投入要占用巨大的财政资源,时间长、见效慢、专业性强,结合自身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乡村体育的现实状况,只能继续“帮扶式”投入,对于体育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缺乏信心,无法真正地落实到“开发式扶贫”,对于发挥“体育+、+体育”的助推作用比较局限。

三、存在问题分析

(一)缺乏体育功能的认同和促进乡村振兴的共同意识

首先,庆阳市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对于体育的基础性低层次功能和人类美好生活主动参与的行为意识高层次功能认识不到位,导致体育扶贫意识缺乏;其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政府主要是解决指示性问题,紧盯时限,需要见效快的产业项目,对于周期长的体育扶贫项目自然考虑较少;最后,庆阳市体育基础又十分落后且不平衡,政府需要投入的基数大,又局限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任务的政策性投入限制,7县1区中,两个深度贫困县的政策性倾斜,当地财力本来捉襟见肘,保地方运转越来越紧迫,缺乏体育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理念意识;在体育扶贫方面,基本以政府指导为主,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扶贫方面的政策支持主动性和积极性差,自身实施体育扶贫的信心也不足,按照庆阳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的统筹安排,多以政策性扶持投入为主,体育扶贫以“帮扶式”为主,重点以基础性体育设施保障为主,如庆阳市五级公共体育设施的配置,实施“体育+公共体育设施”扶贫之路,发挥体育功能意识不够。

(二)缺乏特色体育扶贫路径的带头示范

由于庆阳市在体育助力发展方面缺乏经验,受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体育助力经济发展方面与同省兄弟县市高台县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个别项目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较少,且暂时无法摆脱投入大于回报的现实状况。在全市投入巨大的财政资金和体育专项资金,建设的体育场馆、健身中心、健身步道、健身区、广场和学校体育设施等组成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组五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在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体育助力功能还远远不够,缺乏体育路径助推的带头作用。实际体育扶贫形式多种多样,有体育彩票公益金的直接资助,有以赛事搭台间接带动,还有体育产业与扶贫相结合,以及体育旅游扶贫助推等形式。目前也只是庆阳大众高山滑雪比赛、秦直古道合水乡村马拉松、正宁森林马拉松、中国南梁“红色之路”长征赛、庆阳周祖“岐黄杯”登山赛、中国南梁垂钓大赛等一批群众健身品牌赛事的间接带动,产生了短期助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成为庆阳市特色体育扶贫路径还需要长期规划发展。

(三)缺乏“体育+、+体育”的创新能力

在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打造乡村旅游、健身休闲、观光消费的地方旅游产业,大多都以当地自然地理环境资源为基础,形成吃、住、游、玩的基本模式,产业品种单一,内容统一,千篇一律,而且新开发的旅游产业均为立足地方,服务当地,资源基本还以地方群众为主,这些都限制旅游产业的经济转化。庆阳市旅游产业本身发展相对滞后,除庆城周祖陵、马嵬驿、药王洞一体旅游区,西峰显胜黑老锅户外休闲娱乐运动基地,镇原北石窟驿旅游区、华池南梁红色旅游区外,其他旅游产业都存在普遍性问题,产业品种单一、地理环境有限、缺少地方特色、缺乏创新性、持续发展不足等,尤其是缺乏体育健康元素,产品和资源单纯的旅游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以文化、休闲、体育、度假、保健康复、民俗等为主的多元化旅游才具有较大空间,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缺乏体育产业人才和体育明星人物的影响

庆阳市发展相对落后,体育产业和体育明星人物影响有限,目前已经建成的陇东滑雪基地、北石窟驿旅游区、南梁红色旅游区,合水县“体育+扶贫”的五大行动为精准扶贫举措,都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步的旅游产业,是庆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简单尝试。受传统思想束缚,对乡村旅游的经济价值认识不够,大多以个人利益为主,缺乏体育助力意识,缺乏乡村环境保护和打造理想家园意识,主动参与性差,村民参与体育旅游产业的积极性不高。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有知识、有眼光、有方法、有思路的实干懂体育人才作为领军人物,引导群众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扩大群众体育意识,转变落后观念。庆阳市在全省竞技体育领域也并不十分突出,培养了一部分的体育人才,但还没有体育行业和体育明星人物,社会影响力也十分有限,乡村体育旅游发展后劲不足。

(五)缺乏经济对体育投入的助推保障

发展庆阳市“体育+、+体育”的体育产业项目,乡村振兴体育场馆、中心、广场和健身步道及公共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运行和后勤维护和保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庆阳市经济欠发达、基础薄弱、地域面广、不平衡等现状,财政能力十分有限,且庆阳市体育产业经济还没有建立形成,仅有的项目效益也十分有限,目前还是以政府扶持为主,国家、省政府和省体育局对庆阳市体育资金支持有限,市政府对体育的投入也不足。总之,地方财政不足,上级部门资金投入有限,自身产业经济发展局限,导致全市体育经济水平整体不高,致使作为乡村振兴体育精准助力的经济保障滞后。

四、发展建议

(一)强化政策措施,大胆创新,多元协同,形成体育助推乡村振兴的共同意识

庆阳市政府部门是提供社会公共体育服务和实施乡村振兴的唯一主体部门,也是唯一的监督部门和管理部门,这个体制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干事的特点。但是对于庆阳广大的城乡村的多元结构,要依靠政府主导,积极争取国家、省政府和职能单位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配套完善,强化政策措施,发挥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和社会群体的多元结构合力,把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重点解决体育资源整合利用、公共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体育+、+体育”举措大胆创新,不断扩大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规模。通过政府引导多元合作机制,开展全民健身、引进体育赛事、援建基础设施、发展体育产业等助力举措,优化政府唯一主体部门职能,发挥具体职能单位的监督管理作用,扩大社会群体多元参与的格局,努力把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体育产业和学校体育共同推进,达到庆阳各区县的体育产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展,促进体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形成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共同意识。

(二)培育特色体育路径,健全体制,打造有影响力的体育路径模式

在庆阳市各方面基础都较为落后的形势下,市政府积极争取国家冰雪运动全民发展的机遇,西峰区显胜毛寺村陇东冰雪健身基地的成功实践,形成了典型乡村旅游“体育+”模式,以冰雪项目为主的户外休闲娱乐为主,结合举办中国·庆阳油菜花节暨“花香蒲河、醉美西峰”“体彩杯”山地自行车越野赛事,旅游+体育休闲的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最终发展成为庆阳体育路径模式。但是,由于庆阳市体育基础差,经济落后,特色体育路径在乡村振兴发展中非常有限,数量少,规模小,目前仍然以政府“帮扶式”投入为主,像镇原县北石窟驿景区、庆城县药王洞景区、环县四合原旅游区和华池县南梁红色旅游区,虽然已经成为地方旅游的特色品牌,但是长期投入大,也都缺少“体育+、+体育”内涵元素;另外,庆阳市乡村旅游模式,同全国其他旅游区一样,品牌单一,高度类同,缺乏长久发展活力。因此,可以考虑在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强化自身优势,可以将华池南梁红色旅游区升级扩大到“红色体育小镇”,因地制宜选择体育帮扶措施,构建“体育+”扶贫模式等[3],打造本来为数不多的“体育+、+体育”的特色体育助力路径十分必要。

(三)培育专业体育产业人才,发挥引领,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由于庆阳市体育发展相对落后,缺少体育明星的形象代言,更缺少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军性和专业性体育人才,没有优秀“体育人”的体育行业产业,“体育人”和“非体育人”从事体育产业也很少。因此,要发展庆阳市“体育+、+体育”特色路径,必备条件是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专职管理人才,储备专业化人才资源。邀请庆阳籍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全国冠军、省冠军和优秀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庆阳市各类社会体育比赛和形象代言外,一方面要利用好陇东学院、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专业的高校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水平来引领社会发展职能,加强合作,有计划地培养体育类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提升经营体育管理业务能力,打造长期稳定的人才供应机制。另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职能,多渠道培养复合型体育产业人才,吸纳有志于投身体育产业发展的退役运动员和其他行业的体育经营、创意设计和体育中介等方面人才,使其保持实践技能优势和行业特长,扩大体育人才队伍,推动体育发展[4]。

(四)坚持因地制宜,整合优化资源,增强庆阳市经济活力

庆阳市被誉为“红色圣地、农耕之源、岐黄故里、能源新都”,尤其是“天下黄土第一塬”的地理环境,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但其发展的不均衡性,“一要摸清自身家底,二要广泛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三要充分了解周边地区资源状况和产业布局,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做出特色”。[5]“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整合优化地方资源,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的模式,需动员和整合多方力量和资源进行扶持”。[6]庆阳市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体育产业扶贫政策支持,积极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大力提倡社会行业投资,如社会团体、企业行业和个人等,允许购买、合作等形式参与,实现政府财政投入增加,社会行业资本有效补充,让整合优化的体育资源,进行准确的战略谋划和布局,明确体育资源开发的方向和定位,实现由“帮扶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7]。应因地制宜,如借鉴陇东冰雪健身基地模式,开发镇原县北石窟驿为水上休闲健身运动+旅游的模式,庆城药王洞为养生体育+旅游的模式,环县四合原为自驾休闲娱乐体育+旅游的模式和华池南梁军事体育+红色文化旅游的模式,以确保长期有效,让乡村振兴中“体育+、+体育”的模式有经济保障。

猜你喜欢

庆阳市体育产业助力
中秋节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庆阳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北海道黄杨在甘肃庆阳市的引种观察及繁育技术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