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秋味”解析及教学
2022-03-17韩永箫
韩永箫
“秋味”是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关键词,文章在首段即提出作者赶到北平,就是为了尝一尝故都的“秋味”。“味”指“韵味”,是在观景时从审美与艺术的角度看到的一层色彩。“味”本难以描述,但是作者将其写得十分透彻。“秋味”贯穿全文,是文中隐伏的意脉。赏析“秋味”是这篇课文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文本细读为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独特美感。
一、逐幅阅览画面,从景物中寻秋味
《故都的秋》一文首段即为秋味定调:清、静、悲凉。文中描绘了五幅秋景图:秋院静观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闲话秋雨图、观赏秋果图。这五幅秋景图文字优美、富有意趣,但如果仅泛泛地欣赏,学生也会不得要领。教师在教学时可紧扣“秋味”引导学生鉴赏,让学生从景物中寻出秋味,体会作者如何以秋景图层层渲染秋味。如在“秋院静观图”中,有意说明景中人的观景姿态是“静对”,用淡色的花朵和尖长的细草刻画萧索、寒凉的秋意。在“槐树落蕊图”中,说明槐树的落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也营造出清、静之意。这部分文字显示出作者细致敏锐的观察力,以扫帚的丝纹渲染季节的氛围。在“秋蝉残鸣图”中,以秋蝉衰弱的鸣叫写出北平之秋独特的凄凉美。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朗读法和文本解析法结合起来,先选一名学生朗读各幅图对应的文字,然后让其他学生进行分析,从景物中寻找秋味。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思维的支架,让学生主动解读文本。
在阅读“秋景图”部分文段时,除了紧扣清、静、悲凉的字眼探寻秋味以外,教师还可以进行补充性的讲授。在这八个自然段中,除了首段中界定的基调以外,仍存在一种浓烈而活泼的基调。如文中提及北方人缓慢悠闲的京腔,以及枣子、柿子、葡萄成熟的画面,它们与清、静、悲凉的画面相搭配,透露出故都之秋的活力与生机。对秋雨的描绘还有一种浓墨重彩的意味,别有一种壮美的气息。无处不在的蝉叫声,则有一种欢乐而热闹的意味。这些不同风格的画面交相辉映,让清静与悲凉显出了一种错落洒脱之美与生命的蓬勃朝气,令全文的境界更为宏大,这是探寻秋味时的要点。
二、对比南北秋境,从差异中品秋味
《故都之秋》还写了南国之秋。此文将南北秋境相对比,分别分布在文章的前后,有总起和收尾的意思。第2自然段中首先结合部分意象如“草木”“空气”“天”“雨”“风”写出江南之秋的特点,意指江南之秋的季节特质并不明显。其次,直言人在江南生活时对季节气候的体会,指出江南之秋“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最后,再以花和酒喻秋,以“半开、半醉”进行描绘。通过这种方式,第2自然段已铺陈了“南方秋味”的特点,后文再引出故都秋景图时便能够形成对比,更显得故都之秋浓烈、彻底、深沉,具有大开大放的美。第13自然段再写南国之秋时又有了变化,其中先列举出南国之秋的几个著名景点,以人们熟知的景物总括“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然后,用美食和动物比喻美景,使用一连串的对比,进一步说明南方秋味之“淡”、北方秋味之“浓”,强化故都有独特秋味的主张。
这两自然段的文字非常细腻,可堪玩味,教师要让学生细读文字,感受南北秋境的差异。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细致体会词语和句子中包含的信息,感受语句中对两种不同秋味的恰当描述。此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它们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南北秋境的对比贯穿全文,意在突出秋的色彩、意味、神韵各有不同,是体现主题的一条线索。当学生体会到结构上的匠心安排时,对本文中的“秋味”主线认知也将更为深刻,领会全文围绕秋味展开的特质,提升对文本的赏析能力。
三、品析人文意蕴,从文化中知秋味
本文名为《故都的秋》,但在写秋景之外还写了有关秋的文学艺术,可以让读者从文化中知秋味。文中以批评家关于中国诗文中喜颂赞秋的评论出发,通过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宕开笔意,论述不同质的文学艺术对待秋的态度。文中先延伸至外国诗文,指出感秋是人类共有的情绪,是文学艺术共同的表现主题。然后,笔调回转,提出中国文人最能够捕捉秋季的萧索与深情,而中国的秋味又以北方最为浓烈隽永、引人嗟叹,再次点题。文化论述的引入,让本文兼具情、景、理的要素,同时令前文中的情与景也着上了一层文化的氛围,使全文的寄意更为深远。
教师在针对文中“论秋”的部分开展教学时,要体现出其中的两层意蕴。第一,品析人文意蕴,认知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作者列出“秋士”的成语,又列出两篇中国经典的感秋主题文赋,这是论证民族审美心理的素材。教师可针对这些要素做适度延伸,让学生体会感秋主题在中国文学中的普遍性,从文本中悟“秋味”,懂得感秋是民族共有的审美心理,并理解为何秋的深味仍非北方莫属。第二,要让学生领会作者将感秋塑造为正面生命情感的意图。文中有些委婉地提出部分批评家认为感秋是一种颓废色彩,但是作者通过多方印证和深刻的论述为感秋正名,认为感秋是一种生命至情的体现,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的自然流露。又以传统经典名篇为例,说明对秋味的体验之中充满了积极正向的生命情感,显示了中国文士的主体精神。正是因为如此,作者在文末才提到愿以寿命换北国之秋的一个零头。这段文字表达的不仅仅是对故都之秋的喜爱和对家乡的热爱,更包含着一种生命的态度。
四、关联写作背景,从心境中解秋味
文章与整体的时代背景有关,通过具体的主题反映了作者在当时的心境。作者在文中所写之景、所赋之情、所论之理,都可追溯到当时的心境。了解成文背景,便可以展开历史想象,再从作者的心境之中解读秋味。此文写于战争的时局之下,纷乱的时势使民众饱尝流离之苦,种种景象不能不触动作者的心怀。在当时全社会充满白色恐怖的整体形势下,郁达夫从1933年4月迁居杭州,不能不怀念以前平静安稳的生活。在同年7月,郁达夫回北平赏秋,对故都的秋味产生了深刻的体会,于是写下了这一经典名篇。结合时代背景与生活背景,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体会到为何文中充满了悲凉与哀愁,带有一种纯粹与静止的美。同时从作者的心境看,又可以了解为何在悲凉的秋味之上隐含着一种激昂、进取之气。在本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形势与郁达夫的人生故事,让学生了解“文如其人”,为学生理解秋味多提供一层支架,促进学生加深对文本的认知。
对《故都的秋》的教学离不开对“秋味”的赏析,作者从多角度写故都的秋味,因此开展教学时也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本文是写景散文,因此对景物的品鉴是教学基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赏析画面,对比南北秋境,从中深刻体会故都之秋的独特韵味。同时,教师也要挖掘本文中的文化资源,对其中论述文化的内容进行透彻解读,以达到本文自有的文化深度。此外,教师可将本文与写作背景关联起来,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象作者心境,从中解悟秋味,体会本文独特的审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