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现代学徒制“1+N”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3-17周惠芳

机械职业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风电职业技能校企

周惠芳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深刻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旨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部署,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社会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当前教育资源和服务的供给与民众优质而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1]。高职教育属于类型教育,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是整个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2019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提出从标准体系建设、双导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培养模式改革、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的实施;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国家从制度层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加技术技能人才的精准和高效供给。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是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中低端单一技能人才的供给“过剩”与高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相对“匮乏”[2]。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因“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或“达不到企业对专业技术工作的要求”而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面临招工难、难稳定的困境。这种局面,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上的相关岗位对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行业、企业层面,国家从政策上大力扶持和发展新能源产业,近年来,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进入了快车道,尤其是风电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随着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产能的不断加大,风电机组并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风电机组的生产制造、风电机组的安装调试、风电场的运行维护等岗位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层面,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风电专业群为例,受就业工作性质、工作地点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专业就读人数不均衡;扩招背景下,单招生源规模加大,生源质量呈现多样化和两极分化的特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不断发展,对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亟须调整。现代学徒制作为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在试行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众多困境亟待解决。

二、现代学徒制下“1+N”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一)现代学徒制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结合,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校企双主体),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校企双导师制),对学生(学生、学徒双重身份)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内涵是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强调的是校企双主体办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须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符合校企双方共同利益为合作基础,以企业职业岗位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应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课程实施应有完善的职业培训标准和法律保障,有足够的企业实践时间,注重培养学员职业岗位能力,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升学员就业岗位匹配度和忠诚度[3]。

(二)“1+N”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1+N”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基于1+X证书制度实施课证融合而提出的一项人才培养应对措施,也是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风电技术专业群在校企双主体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专业文凭+能力提升”并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1”是指一个专业文凭,“N”是指多种技能,通过职业技能考证、职业技能竞赛、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专升本培训等渠道,实现学生“N”种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在具体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可以拓宽其内涵,“1+N”可以是以“1”个要素为主体,连通“N”个方面。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1+N”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点

现代学徒制的主要特征体现为校企双主体、学员双身份,校企双导师,其成功实践必须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企业的全力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基础。基于1+X证书制度的“1+N”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实施过程同样是以校企一体、产教融合为依托。企业证书制度、企业职业岗位能力标准、行业评价标准的引入,激发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使学校、企业和行业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合力。由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学校课程”与“企业认证”这两个关键点,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围绕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以职业标准为基础,选取职业岗位任务、整合课程内容。校、行、企基于共同需求和目标,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互联互通、精准对接。

学生通过获取职业技能证书、参与职业技能比赛、实现专升本学历提升等多种渠道,全方位提升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4]。

三、现代学徒制下风电技术专业群“1+N”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风电技术专业群顺应产业发展升级需求,先后设置了新能源装备技术、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机与电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六个专业。各专业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以一个专业主动对接N家企业,对接N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先后创建了智慧明阳风电运维班、湘电特电英才班、金杯电工班、雏鹰计划蓝思科技班等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在深化产教融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不断发展和创新。2016年风电技术专业群立项为湖南省风电技术示范性特色专业群,2019年风电技术专业群风电系统运行与维护专业团队立项了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项目。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风电技术专业群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走出了一条适应新能源产业、对接风电行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群特色发展之路[5]。

(一)提炼风电技术专业群供给侧改革核心要素

第一,深度对接风电产业链相关企业,对湘电集团、金杯电工、蓝思科技等相关企业开展岗位需求调研,了解企业对岗位技能、知识、从业人员职业证书的需求;对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岗位人才就业现状、毕业生职业成长通道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学校、行业、企业三方研讨,进行相关专业的动态调整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形成了对接风电机组智能制造、风电机组安装调试、电气控制、风电场智能运维和监控的风电技术专业群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体系;确定了从师资团队、项目化课程建设、多元教学模式改革、数字化资源建设等方面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分析国际国内风电技术专业群相关专业建设标准,找准技能人才在国际国内人才供给市场上的定位。风电机组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大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并网后的风力发电机组更具复杂性,因此,风电产业链相关岗位对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从事相关岗位,因工作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操作标准。风电从业人员需持有高压电工证、低压电工证、高处作业证、电工职业资格证等证书方能上岗。风电专业群的学生若要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这些证书,在风电专业群的课程体系中需要融入行业职业证书标准。

第三,风电专业群对接的典型岗位如风电场运维岗位,因受地理环境和偏僻的地理位置影响,存在人员流动大、难稳定的情况,同时,运维企业对技能人才的技能、综合素质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职业教育应做好面向大众的教学服务供给,通过组建新能源职教集团,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培训资源配置、强化技能标准和课程标准实施;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满足技能工人对特殊工作环境下的个性化在线教学资源的需求。

(二)引入1+X证书制度理念,构建岗证融通的风电技术专业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通过搭建职业岗位技能培训平台、职业技能竞赛训练平台、素质拓展训练平台,使学生在获取专业文凭的同时,有机会学习N种职业岗位技能,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素质拓展证书,提升综合职业岗位能力。通过搭建信息化课程资源平台和专业课互选平台,帮助学生实现专升本的学历提升。

第一,加强风电岗位人才硬技能+软技能的协同培养,促进风电专业群学生可持续发展。硬技能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风电专业群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高压电工证、低压电工证以及电工职业技能等级相关证书,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从事风电场系统运维的从业人员还必须取得高处作业证。软技能则是通过个性化培养所实现的个人能力、素质的提升,包括良好的安全职业素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秉承“忠信敏确、匠心守拙”的校训精神。

第二,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比赛,以此为契机,引入新设备和新工艺,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引入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评价标准,优化“1+N”人才培养方案。风电技术专业群作为省级特色专业群,多年来承接了湘潭市“金蓝领”维修电工培训和鉴定、高低压电工证培训和鉴定、高处作业证培训和鉴定工作,并多次承办了湘潭市电工技能比赛、省级和国家级的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赛项、全国机械行指委风力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技能比赛。由学校牵头承办、行业制定标准、企业参与评定、面向社会大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比武,有助于实习实训场地的定期维护和诊改,提升实习实训设备的完好率和先进性,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和风电技术专业群的社会服务能力。对接行业标准,开发与职业技能赛项和职业技能证书相融通的专业课程资源,促进专业课程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第三,对接风电产业链核心职业岗位,构建“一平台、三领域、多模块”的风电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通过岗位调研、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级深入合作企业实践,收集风电产业链相关职业岗位的培训资料和实践内容,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对接风电机组智能制造、风电机组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风电智能运维与监控等核心职业岗位;归纳了核心职业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要求,明确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目标;提炼风电技术专业群相关专业所需的共性知识和技能、核心职业岗位所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以及拓展岗位所需的拓展知识和技能。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电工装备制造业和风电企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高压电工证、低压电工证、电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融入风电专业群课程体系。另外增设职业岗位操作技能培训模块,为在校生、实习生和校外电工企业从业人员按照统一的考核标准提供培训和考核鉴定,获取高处作业证。根据专业群“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构建了“一平台、三领域、多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一平台是指专业群素质教育共享平台课程,培养学生通识技术技能、普及心理健康、培养良好品德、提升身体素质等;三领域是指专业群基础共享学习领域、专业群职业岗位能力核心技术课程学习领域、专业群拓展互选学习领域;多模块则是指各个专业根据所对接的核心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同,开设不同职业岗位能力培训模块课程。

(三)基于校企双主体办学,实施工学交替多段式柔性教学管理模式

现代学徒制下的企业实践不是简单地在企业做重复性的劳动,而是以专业能力、岗位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培养目标,为学生制订严格的培训计划、技能标准、师资配备、管理与考核办法,使学生能通过努力达到在职员工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通过考核获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以提升职业岗位能力、胜任职业岗位技能,且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由大型国有企业湘电集团主办,校企双方具有得天独厚的校企合作基础。自办学以来,学院与湘电集团及相关企业以订单班的合作模式,为湘电集团和区域内企业输送了大批的技术技能人才,为风电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学校风电专业群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了湘电风能学院、明阳风电学院等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学生与企业员工共享培训资源,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管理班级。学生企业实践安排在三年学制的不同阶段,由企业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四个阶段组成,采用一个专业对接N个企业、一个班级对接N个岗位的柔性轮岗实习模式,学生毕业实习实施双向选择的柔性就业模式。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采用轮岗实习模式虽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但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学生企业实践和在校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同时也保障了企业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学生在企业实践阶段有事情可做、有导师带领、有知识可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校企双方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的相互满意度。以一个专业对接N个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下的“1+N”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较好地实施了学校课程+企业课程、学校教师+企业导师的工学交替双主体育人模式。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探索的主流方向。在现代学徒制下引入1+X证书制度,拓宽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6]。职业证书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评价标准的融入,有利于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优势,激发学校、企业、行业三方联动的动能,使三方形成合力,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培养和储备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风电职业技能校企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重齿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