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在舞蹈中的作用与运用
2022-03-17张翠竹
张翠竹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北京100042)
0 引言
艺术来源于人生,人类的世代传承、宇宙循环和万物生存都与呼吸密切相关,舞蹈也不例外。舞蹈来源于生活,但它不是简单纯粹的模仿,而是由舞者的主观思维对生活的再现与升华,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价值。舞蹈中呼吸的存在赋予了舞蹈生命力。从广义上讲,呼吸是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与人体内部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不同的呼吸表现出不同思想内容、情感和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舞蹈中的呼吸被称为艺术呼吸,是舞蹈动作中的一种律动式呼吸,属于艺术领域中的美学范畴,它建立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通过呼吸的速度、节奏、风格和韵律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然后使用正确的方式与手段使呼吸加以控制、把握、处理并有效运用,从而达到丰富和美化舞者肢体语言的目的。
1 呼吸在舞蹈中的作用
舞蹈作为一种表演鉴赏艺术,不可缺少的就是舞蹈中的呼吸。科学合理地使用呼吸是一个优秀舞者的重要素养之一。呼吸在舞蹈艺术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 促进身心稳定与平衡
对于舞者来说,稳定对于实现身体的控制与协调十分重要,若要使舞蹈表演完美和谐,必须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上。动作的稳定性与舞者自身的呼吸有着重要关系,呼吸可以协调和活动身体的各个部分,保证舞者动作收放自如,促进舞者身心平衡。人们常提到的“丹田”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的腹部,所谓腹部呼吸,是指气沉丹田。每次呼吸吸入肺下部的空气较多,形成肌肉运动,会使舞者消耗的体力下降。当腹部积蓄空气,调整呼吸,舞者无论动作幅度多大都能保持稳定[1]。有气则轻,无气则重,即吸气轻,呼气重。呼气时肌肉力量大,有助于完成缓慢、平稳和柔美的动作;吸气时肌力小,有助于完成敏捷、轻盈和快速的动作。例如,脚部控制和踢都是将脚向上移动,控脚是缓慢上升或缓慢下落,踢则是急速上升或缓慢下落。因此,控脚时呼气,踢脚时吸气是常用的呼吸方式。如果呼气和吸气的关系不能及时得以调整,不仅会让舞者失去平衡,舞蹈也会缺乏美感。
1.2 帮助描绘人物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与客观的外部世界保持联系,总是会产生各式各样的情感,遇到各种各样罕见的现象。舞蹈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表现和情绪的表达同样是重要的一部分,与呼吸有着紧密的关系,呼吸就像一面镜子,照亮人们的内心活动。呼吸的速度、大小、重量、长度,都关乎着生理、力学和美学,这几方面的作用会相互制约和协调,影响着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的变化[2]。正如舞蹈理论家拉班关于呼吸节奏中长与短的关系所述,他说“长”就是呼气的使用,“短”就是吸气的使用。他认为长短组合具有活力、好斗的感觉,如同男性肢体和气势能力的象征。相反地使用,则拥有美丽和安静,被认为是女性特征的表现。再如,激烈的扰动、恍惚的神思、深深的抑郁以及感动、恐惧等,多表现为“两长一短”和“一长一短”。拉班指出,这种长度的变化足以表明每种气息表达出的不同情感,每种情感又产生不同的气息,最终呈现出不同的舞者神态,这也是对多种角色个性阐释的最终体现。
1.3 内心感情的外化
对舞者来说,“感觉”这个词都不陌生。感觉是指舞者的内在力量和外在力量的和谐统一,实现内在情感的外在化。舞者所讲的外力就是形式,内力则是“意”与“气”。但“气”摸不着、看不到,所以当舞者想要表达人物思想时,就需要通过意传达给形,主观体验事物和自身的关系,并逐步凝聚在感情中。在“气”和“意”的同时作用下,生理和心理共同创造能量,最终将情感释放与外露。由此可见,舞蹈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更不能强迫呼吸的机械化,舞者必须能够将体和心、心和身、气和意不断地进行协调与融合,只有实现了这些联系,才能有助于舞蹈人物的雕琢与刻画,增强舞者丰富多彩的情绪表达,让舞蹈表演走入观众的内心。
2 呼吸在各类舞蹈中的应用
呼吸给予舞蹈语汇以内涵,赋予舞蹈肢体以生命。艺术家最初把自然、宇宙的生命之气和人类的气息融为一体,可以说,呼吸是人的“生命线”,而舞蹈中的呼吸则是舞者的“动力线”,呼吸决定着舞蹈是否具备神韵与灵魂。在各类舞蹈表演及教学实践中,舞者需要进一步把握呼吸的不同特点,做到呼吸与动作的融会贯通。
2.1 民族民间舞
在民族民间舞中,各民族舞蹈的呼吸方法需要舞者科学运用呼吸带动外在的动势韵律,将不同的呼吸方式融入风格各异的舞蹈,充分体现出不同民族的艺术特性和文化,将舞蹈的节奏、风格和情感完美融为一体。气息的选择与运用关系到民族民间舞风格特征的准确表达,因此舞者需要跟随动作的幅度、大小和节奏的变化来加以调节使用,在训练、学习中不断探索和体会,逐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动作的快慢、强弱、静动、收放形成自然鲜明的对比。
藏族舞蹈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在高原,受自然环境和劳作习惯的影响,舞蹈中气息尽力吐纳,呼吸带有浓厚的负重感,于此便形成了慢吸慢呼的特点,弦子舞中基本动律“屈伸”,就是呼吸连贯性和内敛性的典型代表;蒙古舞主要表现草原生活环境的壮美辽阔及劳动人民粗犷健硕、稳重端庄的形象特点,在趟步和柔臂这个动作中,柔臂是肩部动作的波浪形伸展,无论哪边的手臂下压,呼吸都要走一个下弧线,所以它的流动多以缓慢的呼吸带动起伏,体现动作的平稳流畅,风格深厚浓郁,显得丰满而有张力;朝鲜舞的气息运用更是一大亮点,可以用快吸慢呼的方式学习朝鲜古戈里的基本动律,用快吸快呼的方式学习朝鲜族快板。从快吸气、屏气、慢吸气,到快呼气、屏气到慢吸气,通过特有的节奏形式体现出舞者独特的风韵和内在美。
2.2 古典舞
古典舞中经常提到的“提、沉、冲、靠、含、舔、移”,以意领气、以形取意、以气发力,无时无刻不与呼吸联系在一起。其中“提沉”存在于各种身韵短句的训练,具有严格的呼吸规范,对身韵之形影响极大。古典舞中的呼吸囊括了以上所述的各种类型,多种呼吸形式的不断交互融合,使得气韵彼此间犹如血脉相连,在清晰的动作脉络中体现出轻重缓急,或静若处子,或动如脱兔。舞者可将慢吸慢呼用于节奏缓慢、上下起伏的动作,如晃手、提沉、圆场、碎步等基础训练,给人以缓慢、恬静、悠长和连绵不断之感;快吸快呼用于亮相和跳跃训练,瞬间完成呼与吸的交替,快速衔接动作间的转换;快吸慢呼出现在快起慢落的动作中,可在水袖的训练中使用;慢吸快呼一般结合动作的慢起快落,可使动作显得坚实有力,脚下生根。古典舞中那些亮相刹那间的气势凝聚力,延绵不断的肢体控制力,以及明快洒脱富有弹性的寸劲儿,都能够在呼吸与动作的千变万化的配合中做到精准的展示,良好地呈现出舞者充沛的情感和技术的精湛,引起观众的共鸣。
2.3 芭蕾舞
芭蕾舞是在开、绷、直、立、轻、准、稳的基础上,形成了动作的基本要领,带给人以动中有静的动作衔接、高贵典雅的动作气质和张弛有度的动作技术等深刻印象和视觉效果。芭蕾舞十分重视动作的自然延伸和松弛,但在日常基本功训练中,部分舞蹈初学者容易出现手臂与上身紧绷、舞姿僵硬的问题,缺乏轻松舒展和干净利落感,其原因之一是呼吸没有松弛,无法带动手臂和上身的自然传导。芭蕾舞并不是四肢和躯干简单的动作堆积与排列,而是要在动作中自主控制呼吸,在松弛的基础上向远方无限延伸,如此才能形成芭蕾舞轻盈的动作质感。
芭蕾舞中的呼吸,是以吸气时动作多为起、上为主,呼气时动作多为落、下为主。在舞蹈课堂训练中,可将慢吸慢呼用于慢板动作如 plié,developpé、rond de jambe à terre,adagio 等,每一次的蹲和起要慢呼慢吸,每一次呼吸都要贯穿音乐的始终;可将快吸快呼用于pas assemblé,sissonne fermée 等动作中,每一次的跳起和旋转都是一个快速呼吸的过程,使动作更具爆发力[3]。芭蕾舞中的 grand Jeté,Jeté pas terre entournant等都属于较大的跳跃动作,常常需要用到屏(含)气的方式。例如,当空中做大跳时,大喘气会破坏空中造型的稳定性,而大憋气会导致全身僵硬,破坏空中舞姿的美感并影响完成度,此时身体可以在空中给予一个移动方向的力进行巧妙的呼吸处理,用适度的屏气方式让腹压升高,促进腹腰等肌肉收缩,锁定住胸廓和骨盆,在空中形成一刹那造型的停顿,突出舞姿的优美与灵动。
3 呼吸在舞蹈中的具体运用
自然呼吸与舞蹈呼吸有着明显的差别。自然呼吸通常人感觉不到,是被动的呼吸,而在舞蹈中,想要做到力达、气顺,舞者就必须把呼吸视为舞蹈训练的一部分,确保有节制的主动呼吸。呼吸的自我运动主要运用于鼻吸在腹这一基本方法,通过横膈膜的升降力量来进行吸气与呼气。横膈膜的两条肌肉连接着脊柱,横膈膜脚在脊椎前方呈垂直排列,在吸气时帮助下拉横膈膜,空气从胸、肩膀向下吸入下腹部,此时下腹部收紧、抬起,感觉到腹部与腰部之间似乎有气息聚集。呼气时,肋间肌、辅助肌和横膈膜向下松、向内收,这样可以使身体始终处于良性收紧、自然可控的状态。掌握并运用好科学的呼吸方法和呼吸规律,可以起到类似语言表达的效果,使舞蹈表演更具有活力和表现力,实现舞蹈作品的高品质。
3.1 感受呼吸的不同节奏
舞蹈训练中总会伴随着相对应的音乐演奏,动作始终配合着音乐节奏进行,因此呼吸也必须紧紧跟随音乐的节拍进行协调的呼吸运动。舞蹈中对节奏的主要处理方法是“满”“赶”“闪”。“满”指的是将呼吸延绵贯穿于整个舞蹈过程,做到行云流水、舒缓有序,在动作表现上就是速度缓慢,在此期间舞者适当调节呼吸,使身体和气息能够得到良好控制,从而达到舒缓、流畅的视觉感;“赶”是指音乐中的切分,主要是形容舞者对舞蹈动作变化上的各种处理,比如在先前缓慢的节奏中加上“赶”,舞蹈就不再显得苍白平淡,反而形成层次显著、节奏分明有断点的艺术效果;“闪”实则重点突出呼吸节奏之快,例如在1/8拍或者1/16拍就需要舞者呼吸快如闪电,动作反应敏捷迅速,具有强大冲击力,并在一瞬间爆发,这样的呼吸节奏可以让人充分体验到舞蹈效果的震撼。同时,“闪”可以强化舞者对呼吸的控制,让舞者在舞蹈过程中情绪饱满高涨,动作坚实有力,在快速的呼与吸的同时跟随节奏不断变化,在一刹那间屏住呼吸进行高潮动作的亮相,带来亮点[4]。所以,舞者在训练中必须使呼吸与舞蹈节奏相协调、相适应,不断提升舞者动作的流畅性和动作发挥的兴奋度,促进舞者尽力尽兴的训练与表演。
3.2 掌握呼吸的基本规律
气是身体的内在力量,产生身体变化的内在力量关键在于它的吐纳,呼吸带动身体进行各项运动时,必须找到适合运动方向的身体力量。舞者要想实现各种各样的身体变化,必须做到从内到外,以气动身。在完整的舞蹈作品中,呼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呼吸方式在舞蹈中的运用可以带来不同效果。呼吸受运动变化的影响,原始的平均呼吸被破坏了,在这种情况下,舞者必须随时控制和调节呼吸,根据动作的频率、强度和各项规律完成舞蹈动作。一般来说,舞蹈呼吸分为短呼吸、长呼吸、小呼吸、大呼吸、快呼吸、慢呼吸等。在表现喜悦和欢快的情绪时,一般采用小而快的短促呼吸;表现悲痛或思考时,一般采用较慢、上下起伏、节奏平均的慢呼吸;想表现出轻盈、柔美的视觉效果时,则可采用快吸慢呼并伴随着快起慢落来实现。
舞蹈动作的控制、力度、大小和身体的爆发力都与呼吸密不可分,所谓“以情带动,以心带情”,就是指呼吸先于动作,动作由呼吸带动。来自身体的呼气大小会波及外部肢体,也直接决定了最终的规律性。当人在快速呼气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重心必须整体朝下;反之,当快速吸气时,重心必须迅速向上集中。掌握好这些法则,舞者就可以通过动作的节奏和波动来学习如何控制呼吸,最大限度利用呼吸对人体的帮助来展现舞蹈的动作风格,将艺术表达发挥到极致[5]。
3.3 与舞蹈技术动作紧密配合
呼吸伴随着每个动作的发生,贯穿整个训练过程。呼吸运用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舞者技术技巧的发挥,舞蹈中对呼吸形式的选择与采用,应根据有利于舞蹈技术动作的施展且又不妨碍正常呼吸为前提进行灵活转换。例如,在attitude和arabesque中,这些动作需要胸、肩的固定才能将造型稳定达到最大化,因此呼吸形式就要选择让人沉稳安静的腹式呼吸,可以极大提升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当遇到一些需要腹部固定的技术动作,如上固定或下固定时的屈体舞蹈造型,卧鱼、展翅蹲等,则要转换为更能体现出舞者精神振奋、饱满激昂的胸式呼吸。胸式呼吸要随着胸廓的扩张加长加深,并力求最大容量的吸气,然后将气体通过肺部排出,如此才有助于腹部动作的保持;在大范围的控制动作时,若要以高稳定性和低频率完成,主力腿应垂直,臀部、小腹向上缩回,在形态静止时吸入气体,在动作恢复时呼出气体;在弹跳这种频率较高的动作中,踏地要与吸气同时完成,跳跃时要呼气,起飞时要吸气,如此才能保证动作的完整和连续性。
一般舞蹈动作的起范儿都要用吸气,动作的结束复原时应用呼气。吸气要有提长感,有助于身体变得轻盈,更容易腾空起跳;呼气有助于身体彻底放松力量,使蹲的动作延续流畅。也就是所谓的升为吸气,降为呼气。此外,还有慢为呼气、快为吸气、停为呼气、起为吸气、沉为呼气、举为呼气等。如果舞者能配合呼吸的活用达成阴阳交换、刚柔融合,就能很容易地把气运用于舞蹈动作中,推动舞蹈技术技巧的娴熟与变化[6]。
4 呼吸在不同阶段的运用训练
舞者不仅要学习各种动作的配置,舞蹈中不同阶段的呼吸训练也应有不同的侧重。持续的呼吸训练十分必要,不仅可以使舞蹈艺术具有强大的活力和吸引力,还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身体的运动损伤。
4.1 初级阶段
在舞蹈基础动作的初级阶段学习中,舞者要正确认识舞蹈的呼吸概念,培养最基础的舞蹈呼吸意识。初学者一开始就要有目的地进行单一、针对性的呼吸训练模式,把握住以一种“无意识呼吸”状态转化为“有意识呼吸”状态的过程。
以压腿组合为例,舞者在进行把杆的压腿时,首先要建立好良好的形体姿态,后背挺拔,后脖颈拎直,肩膀下沉,中段收住,主力腿和动力腿要绷直外开与把杆呈45°角,脚背绷紧,三位手手指尖向上时要不断拉长并无限延伸,把气息自然贯穿于手臂中。当往下压腿时,后背伸展往腿的方向走,下巴尽量往脚背方向走,每一次下压时呼气,起身时吸气,头顶上方犹如有一根线在牵引,伴随身体的角度共同起伏。同时还可以通过变换节奏、力度和速度重复进行训练,感受不同的呼吸感觉。通过以上训练方式,可以让舞者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压腿这一相对枯燥的练习,使韧带拉伸更长,纵向肌肉线条更加明显。再以舞蹈课堂结束后的放松动作为例,舞者可利用呼吸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式练习。准备动作时直立站稳,双脚与肩同宽,调整全身状态放松,身体面向一点方向。向上抬头45°,吐气,低头,然后继续重复吸气,抬头,双手从身体两侧起到与肩平齐处,继续吐气,低头,手回身体两侧。在放松过程中通过采用不同节奏的呼吸,可以让舞者感受到肌肉松与弛的关系,并使得后期的舞蹈动作更加富有弹性和控制力。
4.2 中级阶段
舞者进入舞蹈中级阶段的学习后,随着舞蹈动作内容的深入、复杂和多变,为最大限度地保证动作的完整性,舞者应结合现阶段的动作技术要求,主动配合有意识的呼吸,使呼吸与动作相协调并融为一体。例如,在由缓慢的节奏形式和一些抒情的舞姿组成的平衡与控制力的专项训练中,要求舞者学会运用舒缓、深长的呼吸相配合。而一些跳跃及助跑的动作节奏通常会比较欢快,多由一些小舞姿组成,因此需要短、浅、快的呼吸进行配合,如,射燕跳、凌空跃、摆腿跳等,都是在磋步的瞬间要求立刻出现一个短暂的呼气,当瞬间发力蹬地离地之时,采取短暂的快速吸气,待身体在空中展示出完整的舞姿造型时,舞者要对呼吸的控制加以把握,动作完成后落地时再迅速转为呼气。这样即可建立起躯干、肩带和盆骨的协调统一,也能推迟和延缓舞蹈疲劳的发生。
除了节奏相对规律和平稳的自然呼吸之外,还可能需要加入偷气、屏气、含气等一些特殊的呼吸方法,舞者必须学会运用气息来增强动作的表现力度,也就是呼吸的形式、时机和节奏等,随时要根据技术动作的变换而做出合理性选择,并随着舞蹈技巧的提升和变化进行呼吸的自如调整。只要舞者在实践中坚持这些训练方法,就可以做到舞蹈发力时不气短,不吃力。通过舞蹈动作中对呼吸的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舞姿的控制与稳定,保障高难度技术的完成,切实提高舞者的综合素质。
4.3 高级阶段
当舞者过渡到高级阶段的学习时,将进入一个综合性训练阶段,也就是动作、技巧和情感表现三方面的统一。这一阶段的舞者身体素质已成长、提升到一定程度,无论是软度、肌肉力量、核心素质还是技术技巧等方面都具备了扎实的基础,除了对舞者身体的基本能力、节奏变化、动作规范、方向准确及技术难度等要求之外,呼吸训练依然是一个重要环节。此阶段要注重训练舞者感受身体变化及在不同位置上使用之紧、松的张力改变,熟悉一吸一吐身体紧与松的差异,提高身体的觉察能力和敏锐性。
感情驱动是舞蹈呼吸的基本要求,舞者外在的舞蹈动作和内心情感都与舞者的呼吸密切相关,要想流露和表达出真情实感,舞者不仅要依靠和借助外在的肢体语言来实现,还要有计划地对呼吸进行系统训练。舞蹈高级阶段的训练要比前期更加复杂和专业化,这就要求舞者在呼吸运用和处理上要更加丰富和细腻,以情感表达作为最终学习目标。一是要做到气息的规范化,使气息全程贯穿于动作间的衔接,让舞者感受到身体内空间与外空间的关联性,体会到身体对舞蹈空间的占有和穿透力;二是舞者的肢体语言要对音乐有更加全面的诠释,不仅要调动起肢体的协调,还要充分展示出将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音乐中蕴含的情感。通过以上训练可以让呼吸与肢体语言高度融合,舞姿运行连绵不断,有利于舞者塑造出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
5 结语
动作是舞蹈的外部基础,呼吸是舞蹈的内在动力,呼吸给舞蹈带来了丰富的活力和细腻的效果。只有正确的呼吸才能有效控制身体,使舞蹈动作更加丰满并具备张力,帮助舞者游刃有余地完成各类舞蹈表演。舞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呼吸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熟悉舞蹈呼吸各项规律和形式特点,掌握合理的呼吸方法并科学准确地加以运用,有序贯穿在舞蹈训练和舞蹈表现的始终。只有将呼吸和动作完美结合统一,达成情感的外化和肢体能量的自然流动,淋漓尽致、形神兼备地把作品的中心思想展现与表达出来,才能使舞蹈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从而给广大观众带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使观众领略到舞蹈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