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心理词库构建途径及其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2022-03-17

英语教师 2022年14期
关键词:词库二语母语

何 进

引言

心理语言学家在研究词汇习得时提出了心理词库的假设,即语言学习者会在心里构建无形的词汇网络。当受到情境刺激时,可以从该网络提取所需词汇。双语词库属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范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心理词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使用两种语言的说话者的两种语言词汇在大脑中的储存方式,以及母语词库对二语词库构建和提取的影响(殷琪 2015)。

近年来,一线教师及词汇专家在关于二语心理词库的构建探索中已取得众多研究成果,将这些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可大幅度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增强词汇运用能力。然而,这些研究中少有提及如何从双语角度探究汉英差异,从而对二语词库构建有所启示。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增加可运用的词汇量,教师有必要了解二语词库构建理论及其途径。因此,下面主要以二语心理词库构建理论为指导,探索如何从汉英对比中利用心理词库构建途径改善词汇教学方法和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一、二语心理词库概述

心理词库(mental lexicon)也被称为内部词库或心理词典,它是词汇知识在永久记忆中的组织和表征形式,是储存在语言学习者心中的随时可以激活的词汇集(项凝霜 2015)。意即若二语学习者有对某词汇知之甚少,甚至概念模糊、似曾相识的情况,则该词汇不应被归类于心理词库范畴。因为当学习者在输出活动如口语表达、书面写作时不能从大脑中调取这些词汇并运用时,即词汇不能随时被激活运用,则不符合心理词库的定义。只有当学习者对某词汇或该词汇的某项意义的发音、词性、搭配、运用都已熟练掌握,才可将该词归类于其独有的心理词库。

崔艳嫣、刘振前(2010)采用词汇联想测试探索了第二语言心理词库组织模式的发展规律;曾玉萍(2015)认为“心理词库中常规关系构建可以使二语学习者在具体交际过程中在线快速激活心理词汇网络”;2014年,孙继平、孙秀丽从心理词库视角出发研究了二语词汇习得,并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联想网络体系模式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效果。郑咏滟(2015)从二语心理词库的动态系统发展与频率效应出发,研究了二语心理词库广度与深度的不稳定关联;徐歌(2016)在构建式的自由词汇联想测试基础上,对重组二语心理词库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成果大多从二语角度出发,鲜有考查以汉语为母语的二语习得者的特征并结合该特征进一步研究。

二、二语心理词库构建途径

(一)隐喻思维与二语心理词库构建

通过隐喻思维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展开联想,还能帮助其跳出字面意思,转从跨文化、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等角度更深入地理解词汇。

首先,隐喻思维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人们之所以产生联想,是基于对已知周遭事物的认知。人类居住的环境是隐喻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如“We always have a tornado of thoughts swirling in our head.”中的 a tornado of thoughts(千头万绪),用tornado暗指思绪如龙卷风一样猛烈。这是由于在美国,龙卷风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认知角度看,使用人们熟知的现象表达另外不太熟知的概念可以使语言更深刻、更形象,因此,隐喻从更深层次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在“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拥有一座寺庙”中,“寺庙”一词暗指人们应给自己的心灵留一方净土、打造虔诚的心境,这是由于我国文化对佛教的敬仰,每到寺庙就会获得内心的宁静。

其次,隐喻是人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认知方式之一,能够影响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及其思维和行为(宋娟 2016)。例如,“当代愚公”毛相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修路。在该句中,“愚公”运用了隐喻手法,因为在汉语中,“愚公”象征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精神,要想理解其含义,必须了解中华民族典故及优秀传统文化,反之亦然。

二语学习者对隐喻的识别和生成受二语水平影响较大,如词汇量因素,包括二语学习者理解词汇意义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影响二语词库的构建;因此,在增加二语词汇量的同时应增加母语阅读量,二者可以同时进行,否则以母语为思维载体的二语学习者很难理解英语文本的深层含义。在双语词库构建过程中,母语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同样影响二语词库的构建,因为语言的共同点是对世界万物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描述,其描述对象绝大部分是相通的。因此,目标为扩大二语词库的构建者须同时拓展母语和二语的认知深度,从而取得理想的词库构建效果。

受文化背景、语言特点等影响,母语和二语之间会存在认知差异和认知缺陷。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很难识别或总结出这些差异或缺陷,更难理解形成这些差异的历史文化原因。思维和切入点的转变往往会改变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先引入隐喻概念,因为学生在熟知概念后能从思维方式上改变对语言的认知,并将其运用于整个词汇学习过程。教师除了应在课堂上补充一定数量的隐喻知识外,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增强课外阅读,拓宽跨文化认知领域,多方位补缺隐喻认知差异,使隐喻的运用在语言学习中发挥最佳作用。

(二)阅读与二语心理词库构建

语言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内容涉及人类物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作为人类思维载体的语言异常复杂,词汇量更是浩瀚无边,要想穷尽词汇的认知,对本族语者尚且很难,二语词汇习得的难度可想而知。如何有效构建二语心理词汇库,阅读是不二法则。

首先,阅读可以提高词汇熟练程度。二语学习者常常意识不到“认识词汇”与“熟悉词汇”之间的巨大差距:如果词汇熟练度不够,就无法提高听力、口语、写作等输出能力,因此,提高词汇熟练度是提高其他能力的必由之路。提高词汇熟练度包括熟悉已知词汇的各种搭配,如在汉语中,当听到“三个诸葛亮”,就自然知道下一句是什么,英语也应如此,但是只有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才能体现出这种能力。

其次,阅读可以使模棱两可者清晰。从“认识”到“熟知”,有一个过程,即“仿佛认识”,这一过程会大幅度提高或降低二语词库的构建速度,因此,必须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强化单词的释义与用法,避免混淆与疑惑。

最后,添加新词汇。徐承萍(2019)表示:“二语词汇学习是一个动态、复杂、受多变量影响的认知过程。”因此,阅读过程是持续不断构建词库的过程。即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要么迟钝、要么敏锐、要么遗忘等,这一过程呈现无法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要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修正、打磨、强化词汇构建。

在阅读时,以上三个方面是同时进行、互相交叉重叠并反复强化的。在构建二语词库时,我国学生是以全英语信息输入或储存信息,还是汉英语兼有?抑或背诵某单词明确对应其母语的翻译?在理论上,初学者一般没有接触英英解释,而是直接给予汉语解释,因此,其大脑中应是两张无形的中英语对应表。汉语释义极可能对英语产生负迁移,究其原因,是汉英语词义有不对称现象,再加上其文化差异、历史背景不同,甚至种族认知特点不同,造成语言内涵、外延意思存在差异。例如,英语中dog的含义更可能是family member及best friend,而汉语更可能意味着守护家园和忠诚的象征。因此,需要研究是否一开始学习英语就应接触英英解释?其优势何在?英英释义对双语心理词库的构建有何影响?这些都需要深入挖掘。

(三)心理学记忆模式与心理词库构建

既然“心理词库”是永久记忆中的表征形式,加强记忆、减少或减缓遗忘是学习词汇必须面对的难题。“重复所学词汇并用适宜的时间间隔分开来提取词汇,其效果明显优于集中学习。”(张学顺、崔广进 2020)在心理词汇构建过程中,联想是基于已知记忆的心理活动,所储存的知识记忆点越多,联想就会越频繁、活跃,更易理解所学新知,更易形成长时记忆。按照青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有意识地进行重复记忆,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中可归为“识记”和“理解”性学习。在词汇记忆时总会很快遗忘,尤其是偏难的非高频词汇。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在研究人类记忆系统时总结出关于遗忘的规律,即“遗忘在人类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最初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有鉴于此,学习者可以用“重复”的策略对抗“遗忘”。

“在认知语言学中,储存和记忆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手段和方式。”(贺高燕 2020)有专家认为一个单词需要重复7—12次才能真正被内化。有鉴于此,教师可以结合记忆模式和重复策略,系统地引导学生在课内、外自主学习词汇,加快心理词库持续构建过程。由于个体差异,学生更应探索适合自己的记忆路径,以便更好地规划词汇学习。

(四)双语词库不对等现象对心理词库构建的影响

双语认知水平不对等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大学生普遍可运用母语阅读、理解、阐述较深奥且抽象的内容,而由于二语词汇量限制、语言结构差异、文化背景差异等,很难达到母语认知水平,因此,阅读二语比较严肃的文章显得举步维艰。其次,以母语为汉语者在中学阶段高强度学习了内容较难的诸多科目,其知识量大、涉及范围广,而英语只被作为通识课,涉及的话题虽然多,但是内容显然不及母语深奥,词汇量也受限制,因此,到了大学阶段体现出母语和二语水平相差悬殊。其结果是中学阶段所构成的二语心理词库网络不够发达,必须从横向、纵向扩大词汇量并深度学习。学校所增设的专业相关教程,使学生能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现状,跟上最新发展形势。同时,应加强自主学习,无限扩大知识面。最后,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结合认知规律,运用产出导向法提高所学词汇的运用能力。

以汉语为母语者大脑中的心理词库应是一张汉英语对应表,因为如果不是双语背景成长的二语学习者,其思维载体始终是汉语。若流利双语者大脑中的双语词库表对应是比较精确的,那么非双语流利者的双语词库应是不规则的对应,或是一张有众多缺口、残缺不全的大图。这些缺口像丢失的齿轮,需要学习者不断地补缺。因此,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是齿轮不断补缺、不断咬合的动态过程,补全或完善这些汉英语对应缺口,使汉英语两方齿轮达到良好的咬合状态。

三、二语心理词库构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一)二语心理词库构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语心理词库构建的特点促使大学英语教师完善自己对词汇的科学认知,深刻理解构建二语心理词库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导向作用。在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时常会有这种现象:教师和学生常感词汇量太大、太零散,近义词、反义词、词性变体繁杂等诸多原因造成词汇学习困难重重,难以在千丝万缕间找到行之有效的策略,使教和学双方都能系统、有序地推动词汇学习持续增进。这一现状必然会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既然二语心理词库是储存在语言学习者大脑中的随时可以激活的词汇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词汇已可供其使用,已经形成词汇能力。这对二语学习者其他能力如听、说、读、写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构建词库的最终目的是指导英语词汇教学。

(二)教师角色与二语心理词库构建

1.教师在二语心理词库构建中的特殊身份

二语心理词库构建途径研究成果对英语词汇教学的主要启示体现在教学上。有心的教师会时刻关注学生的各项能力发展,会尽己所能将所知理论扎根于课堂实践,因为教师本身既是语言讲授者,又是学习者和运用者。若教师的母语不是英语,那么自己一生也是语言学习者。从这个层面讲,教师具有学生和教师双重身份,更能感知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应随时切换身份,从“教”和“学”两方面持续揣摩和总结经验,并结合教学实践加以运用,这也是作为双重身份的优势。因此,在二语词库构建方面,教师应积极引导、启发,使用二语心理词库构建策略,践行研究成果,在课堂上通过频繁、刻意使用近阶段所学词汇,主动营造词汇复习氛围,使学生既提高词汇熟练度,又间接实现词汇运用。

2.教师在二语心理词库构建中的作用

对于记忆模式,学生在了解其规律后,要随时加以运用,并最终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模式;了解了阅读可以持续帮助构建二语心理词库后,要有计划、系统地进行阅读,以取得应有效果。要想这两方面得以有效实施,学生必须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二语心理词库的特点之一是学生的心理词库构建方式不同、内容不同、容量不同等,其本身就具有主观能动的特点。然而,与该二者不同的是,隐喻思维的培养最好是教师进行入门引导,因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还是一种思维模式,涉及对英语世界历史事件、文化背景、地理环境及人文知识的不断学习,非一朝一夕可达成。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词汇库的构建离不开隐喻思维,因为人类语言的各个方面都有意无意地会使用隐喻,若对其没有深入了解,对文本的理解只能是浮光掠影。

然而,从了解概念到刻意训练,从刻意训练到思维形成,采取何种策略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时即刻判断抑或潜意识也可判断某表达是否使用隐喻,这项能力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训练。训练内容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课外阅读材料,甚至来自音/视频资料。若不刻意训练,学生即使知道隐喻的概念,也很难在自主阅读时随时判断,更不用说运用自如了。一旦学生形成隐喻思维,将受益于母语及二语,并大幅度提高口头及书面表达水平,从而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了解了隐喻的奥妙,才能稳步丰富词汇库;只要词汇地基打牢固,其他能力的培养便会得心应手。

3.二语心理词库构建的课堂设计

教学离不开师生参与的课堂,课堂是二语心理词库构建的试验场之一,当然,教学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课堂教学设计。为了使学习积极、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词库构建而言,教师可设计某一教学活动,用一学期或一学年加以实践。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时刻保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可选取教材或课文材料所附图片,要求学生先观察图片,再两两合作,在一张白纸上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句子或其他类型的表达方式描述图片并写下来。这一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大脑,激活已有知识。此时极有可能大脑中跳出更多的是汉语而非英语,同样列举在思维导图中。随后与别的组比较,分析异同、查漏补缺,找到与汉语对等的英语表达。最后阅读原文,核对与自己所列信息的异同,以获得新知,补充词汇和表达。

该活动的好处是能有效激活已有词汇库,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学生组队学习,极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其求知欲,可一举多得。

结语

通过运用隐喻思维、阅读策略和记忆模式的机制,能有效帮助学生构建二语心理词库,极大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加其词汇量并最终提升其英语各项能力。教师应借此在教学上帮助学生系统、有策略地积极构建二语心理词库。但是,就如何测评心理词汇库构建效果,以及除以上内容外的其他影响二语心理词库构建的因素和策略,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词库二语母语
母语
一“吃”多用
输入法词库取证比较研究
输入法词库乾坤大挪移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