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中文化意识的融入

2022-03-17

英语教师 2022年14期
关键词:本堂双减诗歌

顾 茜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教育部要求学校在学习上给学生减负的同时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特别提出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英语课程标准总目标中进一步强调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教育部 2022)。由此可见,文化意识被列为课程目标,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让课堂更高效,教师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8A Unit 7 Reading为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文化意识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作好文化背景引领

首先,教学目标应立足教材,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本身具有鲜明的文化意识,内容涉及中西方国家不同的节假日及庆祝形式,文娱及体育活动,人际交往礼仪及饮食习俗,公众礼仪,餐桌礼仪,如何正确运用日常交际问候语等。精准定位课堂教学目标,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学目标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分级目标。选择8A Unit 7 Reading这一课型主要是因为学生平常接触诗歌文体的机会较少。英语诗歌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能反映英语文化的发展,还能深刻体现出英语国家人们的情感,以及对社会、人生、自然等的思考。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感受来自东方和西方诗歌的不同魅力,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了解东西方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本堂课的学习状态,教师在教学前让学生通过信息媒体预先了解西方文化中比较通俗易懂的诗歌,以及西方文化社交礼仪中的“天气”话题。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th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Grasp some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ut the weather.

Express differences in seasons freely.

Cultivate different reading strategies to make the reading process more efficient.

Be active and creative in group activities.Find the beauty of the nature,life,people.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文化融入层层深入

(一)课前激活课堂,适时导入

课前教师需要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抓住他们感兴趣的人或事激发其兴趣。以一首藏头诗的配乐朗诵小视频导入,为快速开展课堂教学作了更好的衔接。

1.Lead to the topic by a poem.

2.Show a mind map of the ideas about the seasons.

3.Let students talk about their favourite seasons.

【设计说明】本堂课通过设计藏头诗,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然后以小视频快速导入主题——Poem。借助课前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二)课堂活动以问导学,层层深入

课堂中教师恰当、得体地提问,对渐入佳境的学生抛出问题,能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促进其思维发展。有时针对不同的课堂设计要求,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留白”,促使课堂有更好的生成。

考虑到以上要素,本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观看视频,感受四季的美

T:Now,let’s enjoy a poem about seasons to feel the beauty of each season together.

2.阅读诗歌,感受诗歌中的押韵美

T:Do you find the poem about seasons beautiful?Let’s enjoy the beauty together.

Open your books to P82.Please read the first part together.

Winter days are full of snow,

When trees and flowers forget to grow,

And the birds fly far away

To find a warm and sunny day.

3.回答问题,深入理解主题

T:What can you find between snow and grow?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winter?

T:How about the trees,flowers and birds?

T:What else can you see or do?How do you feel in winter?(thinking)

4.学习名句,提升意境

T:I will share a poem from Shelley about winter.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from Percy Shelley Ode To The West Wind

5.听录音,填写表格,完成有关春的信息(自查)

Listen and fill in the forms about spring.(work alone)

【设计说明】5个环节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欣赏、解读、答疑、演绎、思考,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文本。将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美”,同时把同一个主题的中西方诗歌放在一起,让其欣赏不一样的美,提高其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三)小组合作,趣味引导,提升素养

课堂活动的开展在保证高效性的同时应注重趣味性。针对初中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富有时代感且新颖的信息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特点,教师应引入趣味性强、紧跟时代的内容,使其进行小组讨论等。小组活动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事实证明,趣味性强的活动教学效果更好。

在课堂上,教师要以生为本,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融入教学语境,作课堂的主人。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更高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能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组,并阐明“小组”的特殊意义,让其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意识到如果小组内有人落伍、掉队,将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之后,教师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分配“工作”。每组根据课型的不同都有记录者、发言者、讨论者、表演者等。另外,教师还应适时组织一定的竞赛。活动建立在学生自主参与的基础上,强调组员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也可适当引进组际竞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沉下去”,深入每一个学习小组,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平等的参与者、耐心的引导者、热情的帮助者,并适时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

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情感反馈,让其在阅读教材、互动交流时用心感悟教材中诗歌蕴含的韵律美、思维美、情感美等,带着美好的感悟和体验学习。

小组活动设计如下:

1.观看图片,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并复述诗歌中有关夏的美(两人一组)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say something about summer.(work in pairs)

2.找出诗歌中描述秋天的变化的词,讨论好在哪里(小组讨论)

Discuss the changes about autumn.(work in groups)

3.简单比较同一主题下中国古诗和英语诗歌的异同点

Finish two poems from different poets in different countries,compare and create.

4.小组合作给Miss Seasons写一封信

Create a love letter for Miss Seasons.

【设计说明】语言只有真实发生,才更有意义。语言为真实的交际服务,只有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才会发生有意义的交流(阙宏伟 2021)。学生在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中探究,合理分工、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突出主体性。在本环节,学生在了解诗歌的押韵后,通过对比诗歌语言和日常生活语言,对诗歌的写作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很感兴趣。诗歌微创作是学生抒发情感的一种有效途径。设计开放式的分层拓展练习,鼓励基础弱的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听录音等形式试着选词填写,完成诗歌,体现了语言在用中学,在学中用;鼓励能力强的学生仿写诗歌,让其在学习诗歌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这也是本堂课情感上的一个升华,在教学中恰当融入中西方文化,提高学生的中西方文化意识。

5.评选班级最佳声音——The best voice

Show time(work in groups)

T:We enjoyed the beauty of each season.Now it’s time to express the poem with your own feelings in groups.Please read the poem correctly,clearly and emotionally.And you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your pronunciation,intonation then each team choose one group to read.Let’s see who has the best voice.

T:Wonderful.The poem is beautiful,you read wonderfully and the seasons are really interesting.

【设计说明】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能在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其在反复诵读中深刻体会押韵给诗歌带来的韵律美,从而培养其口头输出的流畅性、语言节奏感,为书面输出奠定基础,进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对比中西方不同的诗歌风格,使学生不仅学会了欣赏英语诗,还为下一步创作诗歌打下基础。本堂课的朗读比赛设计了评价方式和激励措施环节,搭建了学生成果交流、展示的平台,让他们体验成就感,增强学习自信心。

三、精化课后作业设计,减量增效促成效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在当前“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思考并设计有质量、有成效的作业体系,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当然,作业的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还应以学情为基础,分层设计作业,从辅以“支架”到自由表达,以形式多样、循序渐进的学程为引导,对同一条作业目标的达成,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作好预案(许瑾、乐飞峰 2021)。教师应兼顾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反馈,体现层次性、梯度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所提高。教师不仅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要让其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体会作业的趣味性。成功的作业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开发的空间,培养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师应在互联网上为学生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其进行全面、深入的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平台与教师和同学及时交流、互动、合作,分享学习心得,形成更有效的学习模式。针对学有余力的优生,教师可以布置个性化作业,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拓展其学习的深度,使其进行个性化、“泛在式”学习。例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学唱一首英语歌,写一篇英语日记,阅读经典作品,设计一份手抄报,进行英语电影片段配音等。针对中等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相应的能力提升题,使题目难度适中,指向其“最近发展区”,如基础题的变式练习、配音朗读、仿写故事等。针对英语能力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标词汇的记忆和运用任务,并引导其及时整理和理解错题,让其在梳理知识、对比练习中提高能力。

Homework:

Practise reading the poem.

Recite the poem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s of it.

Grasp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poem and try to use them correctly.

Look for the beauty around you—in nature,in others,in yourself,try to write a poem about it.

Design a poster for your favourite poem./Learn to sing a song about about seasons.

【设计说明】鼓励学生在课后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让主题在课后得以拓展和升华。5项选做的作业满足了班级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这样,学生掌握了作业主动权,既发挥了个性,又学有所获。

总之,“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说既是一次挑战,又是构建高效课堂、自我成长的一次契机。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在英语文化方面的素养,关注语言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发展;另一方面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断提升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使其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

猜你喜欢

本堂双减诗歌
诗歌不除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诗歌岛·八面来风
走进崇本堂
务本堂
务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