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书画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2022-03-17何琴琴
何琴琴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兰州 730000)
新时代,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全球蓬勃发展。自2001年文化产业正式被纳入全国“十五”规划纲要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正循着自己特定的模式和轨道,稳步向前迈进[1]。随之而兴的学术研究也硕果累累,据已有研究可知,在文化产业基础理论、产业业态、企业园区、产业政策、区域文化产业等方面,近来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关注概念要素、细分领域、产业链条、产业立法、区域协同发展等主体[2]。
1 通渭书画艺术到产业的历史累积
通渭县位于古丝绸之路要道,素有陇中文化沃土之称,自古孕育了溢彩飘香,翰墨丹青的独特文化现象。上至文人墨客、英雄名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为通渭从“耕读文明”向“书画艺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 翰墨飘香的历史渊源
通渭县——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地势平坦开阔;县城背枕笔架山,面朝南屏山,牛谷河三面萦绕。在这片土地上,自古生存着一代代勤劳朴实的劳动者,同时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通渭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无数才俊英雄:东汉夫妻诗人秦嘉、徐淑,四川按察使“牛青天”牛树梅;明代工部尚书赵荣、开封知府王瓒、清代四川威远知县李南晖、革命将领邢肇棠、抗日女青年邢华、陇右革命游击战领导人毛得功,乃至当代的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中科院院士姚檀栋等,他们或文学垂史、或政绩昭彰,都名留于世,在通渭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色彩。历史的印记晕染着通渭浓厚的艺术氛围,“耕”与“读”思潮引领当地社会风尚。为此后书画产业的发展预备了先决条件,大批能书善画的艺术人才随之应运而生。
1.2 从“耕读通渭”到“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通渭文化渊源流长,人们始终发扬耕读精神,水墨丹青、雅俗共赏是其独特文化现象。自1982年起,该县开始依托市场发展书画文化,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了“通渭县农民书画展”,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书法大师沈鹏老先生亲笔题字——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巨碑矗立于通渭县广场。2005年被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评为“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2006年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类)”、被甘肃省命名为“甘肃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书画类)。2013年通渭县成立了画廊协会,众多书画家、文化经纪人相继加入其中。此后,在协会和企业的共同投资下,承办了许多文化展览活动,这促使通渭的书画产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同年,通渭县建成了规模宏大的悦心国际书画村,悦心国际书画村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2015年,通渭县成立了文房四宝协会和通渭画廊联盟,59家企业和215家画廊分别加入了协会和画廊联盟,这表明通渭书画产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016年12月,又获批筹建“全国书画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现已成功注册了如甘肃省悦心国际书画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公司。此后,众多画廊和文化企业公司正在申请注册,可见通渭县书画产业发展前景可观并呈欣欣向荣之象。
至今,通渭县已形成书画收藏、书画创作和书画产品交易为一体的文化发展体系,为通渭书画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耕读传家”的文化传承,钟情书画的强烈爱好,孕育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并引导“书画市场”单一产业向“书画文化”综合产业发展。通渭县依托“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品牌优势,目前已举办了11届通渭书画文化艺术节,每逢节会期间,许多书画爱好者、书画家和书画经纪人到本地交流、交易。平日里,到通渭旅游,采风的文化名人往来不绝。书画收藏家与爱好者皆汇聚于此,使当地书画交流、交易活动日渐活跃。以耕读传家的通渭正一步步发展为闻名的文化艺术之乡。
2 “通渭现象”促就产业模式化发展
2.1 “通渭现象”说
所谓“通渭现象”,并非某一确切的名词界定,而是对通渭人尚书善画现象的表达。地处黄土高原的通渭县,地瘠民贫、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滞后。当地人世代耕作于黄土地上,自古涌现出众多成就卓著的历史名人,他们大多能写善画,深刻影响着一代代通渭人。小农经济的自由性塑造了通渭人喜好“耕读”的性格,“耕罢梯田耕砚田”是其真实写照。异于寻常的是,通渭书画爱好者不局限于文人墨客,相反以庄稼人为主,“文化人”多亲自执笔,庄稼汉酷爱收藏。正如贾平凹所言:“通渭人可以不识字,但家中不可无字画”。农民画家层出不穷,书画多描摹朴实的现实生活。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造就了吃苦耐劳的通渭精神和高尚品质。人人爱字画、家家挂字画,全民崇尚书画之风极盛[3],故而被业界称之为“通渭现象”。
“通渭现象”的持续发热,促进该县已形成“政府主导、协会推进、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并不断趋于成熟与完善。立足“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实施“文旅名县”战略,深入推进以书画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抱团”发展[4]。
2.2 文化资本视域下的书画产业运作模式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涉及到了两个重要关系——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关系,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根据布迪厄的解释,文化资本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具体的形式、客观的形式和体制的形式[6],该形式可对应于通渭书画产业发展模式的四个方面。政府引导对标于体制的形态,协会推进和企业运作可与客观的形态相联系,群众参与同时对应在具体的、客观的状态两方面。因此,通渭县的书画产业是基于政府、协会、企业和群众四大要素形成相应的发展模式下以实现资本的转化与再生产。
2.2.1 政府组织搭建书画产业发展平台
地方产业要发展繁荣,政府需搭建相关平台使书画创作者、企业家等产业主体发挥优势。产业发展初期,县委、县政府规划建设通渭县文化产业综合开发及书画产业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3000亩、总投资43.6亿元[7]。产业园项目依托牛谷河书画风情线,将众多景点和场馆连为一体,充分展现当地文化特色。此外,通渭县与中国美术协会、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建立合作关系,搭建了宣传和外联平台,通过与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的合作,在全省率先免费开通了书画频道等。
2.2.2 协会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按照“协会牵头、画廊加盟”的模式,悦心国际书画村牵头组建了通渭县画廊协会。目前,全县已注册成立了13个行业协会,发展文化企业67家、画廊480多家、书画装裱店120多家。30多名国内知名书画家建立名师工作室[8]。协会引导会员组织举办各类书画展览、中国传统文化书法绘画专题讲座及名家书画拍卖等活动,还组织了城区及乡镇文化交流交易活动、文化旅游商品展销活动、文化旅游线路宣传推介会、通渭地方戏曲展演艺术交流、书画名家采风等交流活动。形成了政府、企业、画廊、协会、市场互联互通的格局,产业集群发展趋势初步呈现。
2.2.3 企业推动产业经营面向市场
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质是将文化产品面向市场从中获取收益,故通渭县着眼于建设全国知名书画交易市场。目前书画产业的辐射已呈现书画中介组织、装裱业、文房四宝经营、画框制作乃至报刊订阅、图书销售等多元发展格局。书画家留画或寄卖、“长途贩运”与低进高出,实行经纪人代理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书画作品的收集和销售,初步形成了创作、交流、装裱、销售为一体的市场化现象。此外,各企业力争从各地收集、拍卖,收藏等交易活动,争取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悦心国际书画村、墨香温泉小镇等项目都由企业投资建设,为打造“中国·通渭书画城、西北最大的文房四宝交易市场”目标起到积极带动作用。
2.2.4 各媒体大力宣传力争打造书画产业品牌
政府积极加强与媒体交流合作,扩大“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品牌效应。如贾平凹《通渭人家》、张道兴《翰墨飘香通渭行》等的文章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等报刊开辟专版全面报道通渭书画产业,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等媒体对通渭文化进行了一系列专题报道为通渭书画走向全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12年通渭书法在央视大型纪录片《中国书法5000年》栏目播出。此后,通渭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到社会关注,著名作家张贤亮题词“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数通渭”。
3 书画产业模式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在政府的政策导向、市场运作等各方面仍处于探索与完善阶段,通渭书画产业亦如此。加之通渭县自身的不利因素也阻碍了书画产业的进步。
3.1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融资渠道狭隘
通渭地处西北内陆,地瘠民贫导致该地缺少企业、公司、商贾等商业实体入驻,整体经济实力较弱。其产业发展主要由政府扶持,少数公司、企业参与融资,个体投资微乎甚微,缺乏资金支持。以致众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难、招商难,建设资金短缺。
3.2 产品创作缺乏新意,产业链不完善
艺术产业的繁荣与文化价值观念、社会经济水平乃至传统文化积淀等多因素有关,就书画创作角度来看,农民画为其优势所在,具有雅俗共赏之效,但其主要进行仿古临摹,缺乏文化创新故并未形成特有的文化、艺术风格,极难将通渭特有的文化内涵融入作品中,内容与形式尚未完美结合。产业园区虽将重大项目集中以便推动产业集聚,而通渭书画产业项目建设缺乏特色,产业链整合与延伸不够。突出表现在书画产品除书画成品、文房四宝、装裱行业、旅游娱乐业之外,尚未开发出更多衍生产品。
3.3 市场管理措施不健全,市场形象受损
市场为产品的终极归宿,通渭书画艺术市场现已基本成型。艺术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收藏群体随之壮大的同时问题频发。由于缺乏具体的管理措施,加之经济利益的驱使,商业竞争加剧,使得假冒伪劣品充斥着市场,赝品泛滥。更多书画商家打着名人、专家的幌子谋取利益。个体经营户间勾心斗角,以次充好,严重破坏了市场形象、损害了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3.4受众社会参与度低,缺乏专业型人才
地处陇中的通渭曾以“苦甲天下”而闻名,人均消费及受教育水平偏低。因而当地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空间有限,对于书画收藏、买卖等市场交易仅限于少寡群体。通渭虽有“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之说[9],却鲜少有人将书画视作产品进行消费,受众参与度极低。与此同时,通渭书画产业发展存在一个严重问题——专业化人才极度匮乏。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及经营能力,很难从宏观管理中正确把握产业发展动态。而文化经纪人作为沟通文化商品与市场的桥梁,却为通渭艺术产业发展中的薄弱一环。因此,通渭书画产业的管理和经营体制不完善,专业化、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极度短缺。
3.5 书画产业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力不足
“通渭现象”虽具一定知名度,但在中国书画艺术界的地位还远未达到其应有水平。省内外普通大众对其了解甚少,旅游旺季不过三、四个月,平时店铺空空,无人问津,显然对全国各地不同群体影响有限。另外,通渭书画艺术的市场卖点还不够明晰,缺乏名人效应,虽有国家、省书法协会会员、省书协会员等书法家,但有影响力的艺术大师寥寥无几。在中国书画界、文化界作为“通渭现象”的耕读文化还未形成系统的话语体系。
4 通渭书画产业发展模式的改进建议
书画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其发展模式是否优劣得当。由上讨论得出,此后的书画产业发展,应着力从政府、协会、企业和群众四大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力图创立“全国书画文化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着力打造“全国书画第一县”。
4.1 加强政府宏观引导
4.1.1 构建服务体系,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作为引领者,全方位服务于产业发展。首先,政府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产业发展的平台与载体,加大投入多元文化惠民工程力度,不断完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其次,政府应面向市场需求,引进大型文化企业集团,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推动多元化投资、金融市场投资、倾斜性金融信贷政策等。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融资渠道社会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4.1.2 转变政府职能,实施间接管理
为顺应文化产业发展要求,全国各地形成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业依法运行的文化管理体制。但就目前发展状况看,通渭县政府还未真正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管理体制,存在政府宏观管理欠缺、执法随意性过大等问题。因此,转变政府职能刻不容缓:一要引导大众改变观念、书画消费市场良性发展,以扩大市场需求。二要培育和完善监管部门和检查机构,优化市场秩序。三是加快培养专业型人才,防止政府的手因伸的过长而阻碍书画产业正常运行。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10],始终坚持把文化效益置于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4.1.3 制定与完善相关产业政策
良好的政策是产业发展的温床,政府应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与政策,协调产业有序发展。尤其要准确解读和精准把握国家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政策信息,统筹全局,依据本地优势条件制定《通渭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不断完善。此外,政府应遵循《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在发展中总结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将目标预期与实际成效对比分析,方可有效部署后期发展规划。
4.2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4.2.1 健全市场体系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其发展关键在于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健全书画产业体系需要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政府要提高对书画市场的调控能力,制定相关的市场法律法规,完善市场规范体系。市场主体应巧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落实各项政策,降低市场准入规则和门槛。企业联合协会主动寻求发展契机,合理分配书画市场资源要素,增强与省内外企业的竞争与联合。广大群众要积极参与,力争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业市场体系,激发市场活力。
4.2.2 延长产业链条
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指出:“通渭书画市场需要品牌项目的引领,必须要建立高端的市场,提升品牌价值。简言之,就是要学术引领产业。”他坦言,真正要形成完善的书画市场,要慢慢培植,进行学术形象的运作,进行艺术作品管理,以艺术家为中心、打造高端高质量产品,形成一个完备的产业链[11]。因此,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通渭县要重视书画衍生品的开发,如麦秆画、皮影戏、剪纸、小杂粮等旅游产品;推进通渭小曲、刺绣、社火和罐罐茶等民俗活动的影视产品制作;完善文房四宝等关联的产业,加快书画电子商务交易,把书画产业倾力打造成通渭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4.3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4.3.1 培养专业文化经纪人
复合型文化经纪人是书画产业蓬勃发展与活跃文化市场的必要因素。首先,政府应招聘专业大学毕业生作为产业经纪人,熟悉各项法律要求与交易规则。此外,锻炼经纪人的心理素质,使其拥有较强的沟通、应变能力,要有诚信公平意识,积极维护市场秩序。其次,开设培训机构,邀请大学专业教授对管理和经营者进行定期培训,或者政府出资要求相关人员进各大高校进修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为书画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4.3.2 建设产品创作团队
对原有协会会员培训基础上,要求本县中小学校开设书法美术课程,并将其纳入考试范围形成新文化现象;企业积极与兰州大学等各大高校合作,广纳人才,建立起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创作队伍,塑造书画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力图使书画产业形成“龙头+基地+千家万户”的创作生产和销售模式[12],产生规模效应来辐射周边。
4.4 打造品牌,发展龙头产业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13]。打造有价值的书画产业品牌,首先要立足本土文化和历史;其次要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禁锢模式,凸显地域特色,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激活产业发展的创新活力,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不断更新创作方式和内容;最后要把握时代脉搏,紧抓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主流文化的结合点,比如书画文化和当前旅游文化的结合。加大研发相关产品力度,创造出新型的艺术作品。
4.5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是“通渭想象”走出去的必然步骤。第一,善于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制定出适合本地书画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切不可照搬政策与发展模式。第二,要坚持“走出去”策略,加强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合作,共同举办大型展览活动;对文化名人进行包装,推选本县有创意的农民画家,到各地学习考察和培训,不断提升其艺术素养,使其成为通渭书画产业的形象代言人;充分与各大媒体积极合作,善于运用新媒体传播通渭独特的文化魅力。第三,商家或个体制作专属通渭书画文化的网络APP, 善于运用新媒体传播文化魅力,让通渭书画走进大众的视野,通过积极传播来建构本县的文化形象。
5 结 语
各地文化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方可把握主流信息,合理规划,抓住发展契机。通过对通渭书画产业发展模式的解读,浅析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使之不断得以改进和完善。同时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完善书画市场体制,激发文化企业的活力,使通渭书画产业的发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力求实现文化资本的转化、再生产和积累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带动通渭经济的发展,实现文化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