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思政教育自我效能感的现状与提升
——以成都市C高校为例

2022-03-17张少山郑晓娟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效能辅导员育人

张少山,郑晓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1.后勤基建处;2.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等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人、群体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和工作的能力的感受,它影响着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往往表现出乐观、进取、自信、抗挫能力强,自我效能感低的人相比之下往往显得悲观、畏缩、容易放弃。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往往工作成效更好。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是辅导员对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感受与评价,影响着辅导员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和成效,对其职业归属感、队伍的稳定和建设也有着重要影响。准确掌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有效提升对策,有助于推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发展。

鉴于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等并列的一项辅导员工作职责,本研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包含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一、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为尽可能准确掌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提升对策,研究团队于2021年5月31日至6月3日通过“问卷星”软件程序对位于成都市的一所四川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的辅导员开展了线上匿名问卷调查。该校拥有文、理、工、医、管等学科,同时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调查问卷共计发出65 份,覆盖全校66.33%的辅导员(截至2021年6月初,该校辅导员共98人,其中兼职8人)。收回问卷47份,其中有效问卷47 份,有效回收率72.31%。有效问卷填写人数占全校辅导员总数的47.96%。收回的有效问卷涵盖全部招收本专科学生的学院,填写人员包括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科科长(副科长)、分团委书记等专兼职辅导员。受调查的辅导员中,95.74%具有研究生学历。

(一)自我效能感总体较高,但自我效能感一般的人员占比很大

对于调查问卷中的问题“您认为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总体如何?”,有8.51%的辅导员认为“很强”,有42.55%认为“较强”,选择“一般”、“较弱”、“很弱”的分别占40.43%、6.38%、2.13%。可见,该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总体较高、处于较好状态,但自我效能感适中(一般)的人员占比很大。

(二)在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方面的自我效能感高于政治教育方面

在对大学生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方面,12.77%的辅导员认为自己能力“很强”,42.55%认为自己能力“较强”。在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方面,12.77%的辅导员认为自己能力“很强”,44.68%认为自己“较强”。纪律教育方面高自我效能感的占比与爱国主义教育数据相同。而在对大学生开展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政策教育方面,认为自身能力“很强”的辅导员仅占6.38%,认为“较强”的仅占38.3%,低于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方面。

(三)工作年限长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略微高于工作年限短的辅导员

在47名有效调查对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3年及以下的有23 人,占总数的48.94%,工作4年及以上的有24人,占比51.06%。工作3年及以下的辅导员中,47.83%认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很强和较强。而工作4年及以上的辅导员中,认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很强和较强的占54.17%,只比工作3年及以下的高出6.34个百分点。

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掌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是提出科学、有效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对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问卷针对本问题设计不定项选择题:“哪些原因导致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不强”。结合已有同类研究和调查结果,概括为以下4项主要影响因素。

(一)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

辅导员开展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前提是自己先将教育内容学懂弄通、掌握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要理论、政策、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新形势、新变化、拥有比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调查显示,高达73.91%的辅导员认为“自身掌握的政治理论知识不多”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不高,69.57%的辅导员认为“自身对政策的了解把握不够”影响了自我效能感,同时有60.87%的调查对象认同“自身思想理论水平不高”降低了自我效能感。

(二)辅导员所掌握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与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难度相当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开展好立德树人工作离不开良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技能与方式方法。受调查的辅导员中,高达73.91%的人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技能不足、方式方法有效性不高”是导致自我效能感不高的原因,仅次于“承担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严重占据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这一因素。

另外,辅导员的榜样示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一个因素,但其影响力不强,仅有8.70%的调查对象认同这一项。

(三)辅导员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当复杂,辅导员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存在的困难,才能有效开展教育引导。而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往往不是通过一两次谈心谈话就能起到显著效果的,需要投入很多时间。但因为种种客观原因,不少辅导员身兼多职、承担着一些不属于岗位职责的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开展育人工作的时间被严重挤占。高达78.26%的辅导员认为,“承担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严重占据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导致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不强。这也是诸多影响因素中影响力最大的因素。

(四)辅导员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情况

辅导员工作内容领域广泛、工作对象往往相当复杂,而且经常要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和紧急工作,工作挑战性大,需要具备良好的工作方法、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辅导员胜任工作离不开有力的培训。52.17%的辅导员认为“缺少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训”降低了其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

三、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对策

为尽量提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提升对策,调查问卷设计题目“您认为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结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概括为以下六项对策。

(一)辅导员应自觉加强学习、努力提升政治理论水平

辅导员虽工作繁忙,但不能放松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是非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专业背景的人员,否则难以开展好教育引导。调查显示,高达82.98%的辅导员认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应“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理论素养”,这也是辅导员们认可度最高的一项提升对策。同时,高达59.57%的辅导员认同“应密切关注时政”。

鉴于调查反映出的辅导员在政策理论教育方面的自我效能感低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纪律教育方面,辅导员应该着重加强学习、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内外政治经济新形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和国家近年出台的重大政策等。

(二)辅导员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技能、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由于近些年我国发展迅速、国情变化深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些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须拥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有效的方式方法,而一些辅导员尚不具备。调查显示,48.94%的辅导员认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自我效能感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技能”,44.68%的辅导员认同应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辅导员提升育人实效应当掌握谈心谈话、理论讲授等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和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榜样教育法、情境教育法、警示教育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三)辅导员应提升道德修养和道德感召力

辅导员只有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将学生的诉求与困难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不遗余力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才能获得育人实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辅导员开展育人工作离不开自身的示范引领。具备了强大的道德感召力后,辅导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挥出隐性教育的作用。这些都要求辅导员牢记育人初心、不断提升道德修养。42.55%的受调查辅导员认同提升自我效能感须“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和道德感召力”。

(四)高校应努力避免辅导员陷入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使其有时间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很多高校并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每200名学生配备一名辅导员的要求,一些辅导员还承担着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以外的院系宣传、党建等行政工作,这就使得不少辅导员陷入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加班成为常态,难以有充足时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大影响了育人成效和自我效能感。高达68.09%的调查对象认为,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上,“学校应配备足额的辅导员、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和工作边界,避免辅导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大量从事与岗位关联度低的工作,使其有时间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项成为认可度仅次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理论素养”的对策建议。

(五)政府和学校要强化对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训

目前多数高校辅导员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背景,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技能和规律的掌握有限。即使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背景,一些参加工作不久的辅导员也往往难以把握和处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破解这一问题除了辅导员自身加强学习、反思、总结外,也需要得到有力的培训。46.81%的受调查辅导员认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院系要加强对辅导员开展系统性、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

而调查所显示的工作年限长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效能感仅略高于工作年限短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少工作多年的辅导员其工作能力没有显著提升,凸显了加强专业培训的必要性。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训应邀请专家学者、具有丰富育人工作经验的一线资深辅导员或领导讲授,形式上可以包括理论讲授、经验分享、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交流互动等。培训要注重体验式、建立长效机制,力求内容系统、紧贴实际、形式丰富、生动有效。

鉴于调查反映出的辅导员在政策理论教育方面的自我效能感低于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方面,应该尤其强化政治理论和政策解读方面的培训。

(六)学校、院系要建立、完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奖惩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短时间不容易见成效。调查反映的工作4年及以上的辅导员中,高自我效能感人员占比仅比工作3年及以下的高出6.34个百分点,很有可能是因为一些工作多年的辅导员职业倦怠、消极应付育人工作所致。规避或减少一些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消极应付,“学校和院系要建立、完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奖惩机制”,接受调查的辅导员中51.06%认同这一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对策。

建立、完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奖惩机制应突出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注重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薪酬绩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挂钩。

猜你喜欢

效能辅导员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