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体系的构建
2022-03-17张映彬
张映彬
(黎明职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习近平总书记说:“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1]151高校作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其安全治理成效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构建科学、可行、高效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体系需要三个方面。
一、宏观层面:明确治理战略,解决举旗定向问题
(一)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始终为无产阶级追求人类解放提供着信念支撑和实践指导。实践不断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尽艰辛和波折迎来今日的辉煌,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带给世界一个“中国奇迹”,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所以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2]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自始至终都要高举这面伟大旗帜。
马克思主义作为强大的思想武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去伪存真、掌握规律,推动社会发展。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和社交平台的蓬勃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交互碰撞,甚至交锋抗争,网络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特征,致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各种挑战,网络空间话语权面临各种冲击。肩负着立德树人、重大使命的高校,必须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多元的网络生态中坚定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弘扬主旋律,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夯实信仰之基,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明确“举什么旗”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谁来举旗”。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忠诚的信仰者和坚定的践行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百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始终如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这是未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期,与此同时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者相互交织与激荡,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使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尤其是西方敌对势力一直企图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形象,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国际共运史上,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就是一场意识形态斗争的结果,这一深刻教训警示我们:“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3]可见,要坚持党管宣传,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特别是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高校党委要切实带头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担起相应的领导责任和重大的政治使命,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并提升自身对重大网络舆情的研判水平和风险化解能力。
(三)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明确了“举什么旗”“谁来举旗”,还要进一步确定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整个民族最迫切的梦想,也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怕牺牲,不懈奋斗的主题。“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的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再次扬帆起航,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向前挺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安排和重大决策。
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之栋梁,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是中国梦的追梦人和圆梦人。肩负立德树人、以文化人重任的高校必须当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尤其要当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打造者、引领者和传播者。可通过学校的官网、各学院和社团部门的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从而厚植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自尊与自信,引导大学生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鼓励大学生以奋斗和奉献助力中国梦,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众望。
二、中观层面:提出治理对策,解决谋篇布局问题
(一)联动治理主体
新时代大学生与网络相伴成长,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更热衷于在网络空间关注时政热点及发表言论。然而,网络是大众文化的场域,诸多非主流、乃至反主流的思想言论正悄悄地解构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冲击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塑造。高校要及时、深入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加强网络治理思维,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主体间联动效应。
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是一项综合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元主体积极配合、联动治理。这就要求高校组建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牵头组织协调、各部门各院系分工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校党委领导召集,宣传部、学校办公室、组织部、纪委办公室、学工部、教务处、人事处、团委、网络教育管理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及各二级学院党委负责人参加,党委联席办公室设在校党委宣传部,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及时传达学习上级部门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文件指示和决策部署,分析评估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定期汇报工作动态,做好工作预案,以便有效防范风险及化解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重大问题,尤其是突发的网络舆情。
(二)研判治理风险
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风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风险,不直接表现为生命财产等可见损害,而是一种看不见、持续积淀、但一触即发的暗能量,这一特点是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首当警惕的“最大风险”。在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上,“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小心防范‘灰犀牛’事件”[4]。就是说,既要高度警惕意想不到的小概率但影响巨大的事件,也要看见可以预见的大概率潜在风险;既要具备一叶知秋的敏锐,也要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形成要素主要有四个:危害信息、传播路径、受众的易感性、相关部门的风险管理能力。危害信息主要通过事件、技术等路径生成,借助互联网各种平台进行传播,制造舆情,煽动易感受众。因此,相关部门须对风险源、传播路径、受众进行分析,做到见微知著、提前辨识、果断决策、及时处置。
作为网络社交平台的活跃群体,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深受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和形形色色舆论思潮的影响,加上反主流势力利用算法技术进行圈层化渗透,从而形成“信息茧房”,致使部分大学生偏听偏信,这些都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构成严峻挑战。经验表明,意识形态风险易多发于一些特殊年份、重大历史事件周年节点,以及有关高校教育的热点敏感话题。为此,高校必须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认知,提升对网络舆情生成演化途径的辨识,深入对学生思想动态和网络言行的动态追踪,强化网络舆情预警分析能力和研判水平。
(三)增强治理能力
网络空间虽是虚拟的,但网络的使用主体是现实社会中的人,网络社会只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绝不是法外之地,仍需人人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才能营造和谐有序的网络空间。加强依法上网、依法办网、依法治网,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早已是各国网络安全治理的通行惯例,是维护网络信息良性传播的重要保障、也是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重要手段。自2014年以来,我国已制定多部关于网络安全治理的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为构建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保驾护航。
高校要深入学习领会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管网治网,对学校网络信息的传播主体和内容进行有效管理,依法监测虚假及非法等不良信息,追责不良信息的传播主体,有理有据地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当然,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不仅要发挥法治的强制性作用,充分运用法律的震慑及惩戒力度,更要注重德育的教化引导功能。鉴于此,高校可开设网络信息素养课程,促使大学生提升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增强网络道德修养,遵守网络伦理,规范自身网络行为,共同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社会。高校只有将依法治网和以德治网两手一起抓,方能降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成本,且能长期维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成效。
三、微观层面:探索治理路径,解决资源整合问题
(一)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高校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作为新时代的有生力量,大学生既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又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对时政热点问题高度敏感,会通过发帖、评论、转发等方式来表达自身的观点或诉求,渴望通过自身的参与推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淡化”主流价值、“丑化”中国的有害思想言论,如果大学生不明真相,其观点就易受“制造谣言的网络推手”“伺机策反的境外反华势力”“喧嚣躁动的乌合之众”等力量牵制,可能因此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立场。为此,高校要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的制高点。
为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权,高校必须“紧紧守住红色地带,坚决管控黑色地带,大张旗鼓地争取灰色地带”[5]219;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优化网络意识形态内容的供给;必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风格,以广为接受的传播载体占领网络空间的制高点,引导主流舆论的走向,从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权。
(二)完善网络治理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网络强国和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核心要素是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致力于建设一支具有领导能力和监管能力的网络治理人才队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是三大必备要素。首先,要培养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意识形态内容供给队伍。在网络上第一时间唱响主旋律,推送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筑牢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其次,要培育能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治理的技术队伍。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说道:“大数据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样本无法揭示的细节信息。”[6]17互联网虽然具有虚拟性、超时空性、渗透性,但可借助大数据技术,运用大数据思维,对形形色色网络意识形态内容进行精准分析、归类、归因,从而准确把控治理方向,选择治理手段,实现治理目标。高校应着力培养掌握大数据分析、预测、溯源、追踪等技术的监管人才。最后,要打造具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作用的师生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是大众文化的场域,其中不乏各种错误思潮、有害思想、非法行为大行其道,需要更多正能量的声音进入大众思想阵地,及时澄清真相及引导。网络意见领袖因其个人魅力,往往具有众多的忠实粉丝,其言论通常会被粉丝认可、点赞及转发,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因此,可培养和引导具有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发声,以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中的引领力。
(三)加强“四史”学习教育
“知情意行”是人的高级行为模式,四个环节由表及里、由知转行,是意识形态教育须遵循的内在规律。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认知水平会直接影响接纳程度及践行力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7],以史为鉴,资政育人,重视从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凝聚力量,既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也是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途径。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有关通知强调:“要准确把握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组织好各项宣传教育活动。”[8]当然,高校的“四史”教育不同于历史教学,它是以历史为背景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重点在于让学生领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伟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进而坚定“四个自信”。
高校的“四史”教育要善于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联结,线上线下齐发力,校内校外多联动,尤其是利用线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大学生同上一堂网络思政大课、线上知识竞赛、网络观看优秀党史影片,结合重大历史纪念日组织学生线上致敬先烈等等,通过沉浸式的教育,让学生准确、深入了解党史,深刻认识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真正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同时,须高度警惕网上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论调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与削弱。对于历史虚无主义者歪曲党史国史、抹黑英雄的现象,高校要及时发声,澄清是非,坚决捍卫历史真相,在解疑释惑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引导大学生在党史学思中坚定崇高理想,在践行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四)夯实意识形态治理责任体系
夯实工作责任体系是高校推进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从决策层向执行层转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常态化的重要保障。高校需把工作责任落实落细,将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与日常教学管理紧密结合,做到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考核,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明确工作职责。按照“党政同责”的原则,实行“一岗双责”的要求,明确规定各级党委、职能部门、学工队伍、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等的意识形态工作职责,贯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主体责任体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其次,完善工作考核体系。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高校需将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纳入党建与德育工作评估、二级单位年度考核、各级党委书记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完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考核办法。根据监管部门的检查及考核结果,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及时整理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内容、复查整改成效,从而确保整改落实到位。最后,强化问责追责机制。校党委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有错必纠,加大问责追责的刚性管理,推进工作责任的硬落实,以确保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治理。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历史特点和伟大斗争,其中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显得尤为关键,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民族前途。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高校的网络安全治理责任重大,若能各方齐心协力,定好全局方向,做好战略布局,规划好实施路径,便可将网络意识形态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