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行合作构建高职扩招高质量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2022-03-17王雪丽晶闫志刚
王雪丽 赵 晶闫志刚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1) 河北石家庄 050041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 河北石家庄 052160)
关键字:职业教育,高职扩招,校企合作,改革,路径
高职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充分激活高职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带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对我国教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高职扩招工作的深入实施,职业教育将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这既能在未来解决“结构性失业”,同时也是结构性增加就业供给,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撑[1]。
作为我国当前经济工作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和国家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宗旨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2]。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承担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重要任务,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激发经济增长活力等负有直接的历史责任与重要的时代使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这一改革思路投射在高职教育领域,构成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更是对高职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具有多元参与的特征,表现为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与相互协作。因此,激发企业参与活力,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推动政府、学校、企业、行业联动,构成了现代职业教育核心命题之一,也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供给侧最重要的主体,应以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出发点,以破解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动困境为突破点,以高质量完成国家高职百万扩招任务为立足点,以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为着力点,合力激发高职教育整体改革效应。
1 高职扩招是推进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推动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重大决策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人工、材料、能源、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由过去以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以量的扩张的为特点全面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重要的历史使命与时代任务。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所发布的《2010-202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预测研究报告》指出,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人才需求,我国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严重,不仅广泛而持久地存在,而且涉及到了技能人才的不同层次,呈现出总量矛盾突出、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技能劳动者需求结构和形态特征不断变化三大矛盾[3]。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扩招100万成为解决国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举措,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于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宏观政策层面,战略意义深远。此次高职扩招,是以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的,对于青年群体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探索改变长期依赖人口红利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扩招工作将强化社会各方面重视高职教育、支持高职教育的导向,从而改变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的薄弱地位,对高职教育在服务国家发展、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为高职院校建立高效的教学信息系统、完善的学分制管理体制、实行完全学分制等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高职扩招任务也将成为一次有力的推动——推动高职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促使高职教育实现并具备为不同生源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发展路径的教育功能,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与人才资源终身教育模式变革发挥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国家将高职扩招当作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的一个有效策略,强化了高职教育是类型教育的重要判断,体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三个转变”,职业教育将不再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而是要有自己鲜明的专业特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将“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作为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些都说明国家期待高职教育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4],因此,在国家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期实施的高职扩招,对于推进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推动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具有深远历史影响与重要现实意义。
2 以人为本,产教融合,构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命运共同体
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学习型社会的特征日渐显现,人们的思维和价值观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由此也使得人们的学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职业特点。我国当前处于生产一线的主力军——行业企业员工群体系统性的接受终身教育与继续教育对于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工作场所学习构成了行业企业员工群体学习的重要实现途径。所谓工作场所学习就是发生在工作场所这一真实情境中,在与专家、同事的互动过程中,为取得对组织和个人有价值的结果而进行的获取相关知识、习得工作技能的过程[5]。行业企业员工的学习动机不同于在校学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强烈的主观意愿,其外在学习动机是为了提高工作生产的质量,为了学历、文凭、升职加薪、使生活更美好而学习,内在动机则是为了自我认识、自我提高和自我实现。目前,80、90后逐渐成为行业与企业中最具创造力、最有生产力的人才群体,承担着多重社会职责和角色任务,其所注重的不仅仅是知识积累,更主要的是及时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所掌握的技能有效地应用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切实关注这一群体的学习诉求与教育需求,才能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使命,也是实现高职扩招高培养工作的必由路径。
随着我国产业技术的不断更迭,校企合作意愿愈发强烈,破除行业企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的障碍,构建行业、企业、学员、学校多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新形势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是现代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我国教育界与产业界,就如何激发行业企业参与活力、有效促进行业企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探索也是有增无减,其中,企业课堂模式成为行业企业参与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模式。由于探索者面临的问题和拟达成的目标各异,对企业课堂内涵的理解有所不同,实际操作中亦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东莞机电工程学校通过“汇丰课堂”“牧野课堂”“钜升课堂”三阶段校企合作教学实践,构建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课堂”的人才培养模式[6];南通开放大学以三阶段教学为突破点,构建了以课程为导向模式的“永达课堂”、以证书为导向模式的“永元课堂”、以顶岗为导向模式的“永太课堂”,构建了融合式校企联合教学模式[7]。总体上,企业课堂作为“双主体育人”的职业教育模式,注重在企业培养环境中以学徒与学生双身份完成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获取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等。
同时,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是科技进步、创新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实践者,也是推动行业企业进步的重要动力。一个高素质的员工团队,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运营的经济效益,还能减少企业资金的投入,降低资源的使用压力。知识经济的巨大效益需要以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提高得以实现,而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提升则要依靠人力资源的开发方可实现。因此,现代企业组织越发重视自身员工的学习与培训。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企业员工培训一般通过企业自身力量开展,或通过高价购买服务聘请的专门的培训公司实现,但是囿于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商业培训的种种弊端,这些培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课程资源匮乏、培训体系不系统、培训管理不明确、企业员工消极对待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管理人才以及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以及员工接受系统性高质量教育的诉求,效果不彰,同时也额外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运营成本。“在学习型社会,无处不是教育场所,无人不是教育者,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大环境隔离,难以造就服务伟大复兴的教育环境”[8]。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企业课堂,充分体现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主体地位,积极回应企业员工群体教育诉求,可以成为促进企业人才技能与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结构性优化。
因此,以国家高职扩招为契机,以企业课堂为载体,以个体发展内在的强烈学习动机为驱动,以工学结合的制度设计为保障,突出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体制机制,有助于构建学员、学院、行业、企业多方共赢的合作态势,对于服务经济发展、培育人力资源红利、实现行业企业转型发展、促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具有多重重要意义。
3 依托企业课堂,构建高职扩招高质量培养路径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于2019年入选成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河北省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并承担着河北省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与国家高职百万扩招计划。学院高度重视高职扩招工作,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充分调研、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全力推进。学院瞄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携手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北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共同推进高职扩招工作的深入开展,创新了校企行共育素质提升人员长效机制,助推了与高职扩招相适配相协调的高质量培养模式。
3.1 针对高职扩招目标人群,充分调研,科学谋划,反复论证,形成重要的前期认知与培养导向
由于本轮扩招具有短期内扩招规模巨大、招生生源多样、人才培养模式及考核评价模式灵活、多元等特点,作为学院实施扩招工作的重要一环,学院联合行业企业,全面启动前期调研工作,对于扩招目标群体的知识基础、技能水平、学习动机等进行了详细调研,并遵循教育规律,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深入剖析,形成结论,构成实施高职扩招工作的前期认知与重要依据,对后续开展高质量培养工作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研究发现,扩招生群体具有学习主观意愿强烈、学习动机多样化、学习目的性明确等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对于参加统招的普通在校生群体,扩招生群体心智较为成熟,具有清楚的自我概念,学习主观意愿强烈,具有明确的自我认知需求,基本具备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不是基于教师系统传授、而是对有目的地的接受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2)学习动机多样化,与其职业、社会身份、个人兴趣等密切相关,其中职业需要构成了最主要的学习动机。与在校生不同,扩招生群体因工作、生活等原因具有多重身份和多重责任,在工作单位是员工,在家庭中是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同时往往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这种身份的多重性决定了该群体学习动机的多样化,同时也造成了他们参与学校系统性学习的困难性;(3)学习目的性强,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注重知识与技能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与在校生注重知识积累不同,该群体高度注重将所学知识快速转化为职业能力的过程,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现实作用,从而实现对其职业发展、生活质量、自身完善等方面的改善,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4)心智成熟,生活、工作的阅历、经验丰富,对于学习的动机、态度、品质、效果等方面的自我评价成熟化,能基于过去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结合当前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的整体学习状况进行有效检验;(5)自制力较强,能依据社会实践效果为标准,主动实施学习目标调节、智能调节、意志情绪调节,以及技能方法调节等,注重内在的学习目标、心理品格、智能要素的分析鉴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培养更易于内在化。
基于以上认知,学院在高职扩招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扩招生的特点,从招生、管理、培养等环节,充分尊重其强烈的自我教育需求、充分考虑其完成学业所面临的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压力,依托校企行合作,实施精准化招生与管理、个性化的学习与教学、多元化的考核与评价,实现高职扩招的高质量培养。
3.2 依托行业企业,结合学院特色与专业优势,实现高职扩招的高质量培养
(1)构建校企(行)“双主体”育人体系,广泛宣传,挖潜生源,依据企业岗位标准与人才需求精准招生。针对高职扩招工作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学院分别与河北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以下简称“测绘协会”)以及河北省本土知名企业康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旅集团”)签署了合作培养协议,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构建扩招生校企共育、责任共担、资源共享、人员共用、基地共建、质量共评的育人体系,实现扩招生“双主体”培育机制。
根据市场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计划,结合学院特色与专业优势,共同确定围绕土木建筑、旅游、财经商贸、人文艺术、测绘地理信息5大专业类的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物流管理、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测量技术7个专业开展高职扩招与培养工作。同时,校企双方协同开展招生,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发动宣传。学院充分利用河北省考试院官网、学院官网、学院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招生宣传,并积极对接石家庄市长安区武装部、桥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张家口宣化区武装部等部门机构,利用电子简章和纸质简章广泛发动生源。学院教师与康旅集团、测绘协会员工共同深入报考点一线,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开展政策宣讲、招生宣传,广揽生源。在扩招工作考试录取环节,校企行三方人员共同组成考核团队,参照企业、行业招工条件和标准,合作进行职业技能测试工作,同时,依据企业岗位标准与人才需求,开展扩招生职业倾向性测试,变招生为招工,为企业培育发展亟需的人才资源梯队,充分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2)校企行通力合作,协同完善管理制度、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教学资源与教学团队,实现从制度设计到实施环节的校企行深度合作。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扩招生生源特点,校企合作出台了《学生学习手册》,制定了《学籍管理规定》《综合测评实施办法》等八项校企行共同管理规章制度,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上实现了由标准化教学和统一化管理向差异化、个性化教育和人性化、柔性化管理转型,面向在职员工学生,打破了传统、固化的学籍、学制,实行了可转换、弹性化培养的学籍、学制制度设计;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由校企行双方共同组建教学指导专家团队,共同制定扩招生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细化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态度等培养目标,开发“实践技能+综合素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模块化知识体系与技能培训构成,体现知识学习与技能培训的阶段性与层次性。
为了适应扩招生弹性培养的教学需要,实施了灵活机动“双课堂”教育教学模式。由学校专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建“双导师”师资队伍,共同开发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共同组建校专企兼的结构化教学团队,共同开发线上课堂教学资源,构建了学院、企业(行业)以及线上、线下“双课堂”教学模式。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由学院优秀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企业管理人员开展职业素质培养,工程师进行核心技术培训,能工巧匠定制技能传授,学校教师进企业、进项目、进岗位,形成双元主体育人机制。综合统筹学校课堂、实训基地、企业课堂等教学基地,实施“预约制”教学组织模式,利用线上资源,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在线开放的课程资源,并可根据自己学习进度、时间安排与交通便利等条件,预约授课时间和地点,随机组班,教师“送教上门”实施授课与答疑解惑,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与效用。为了适应扩招生灵活的教学管理形式,为每个班级配备了校企业双辅导员,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与学生的教学联系与互动交流,及时了解扩招生学习、思想、生活状况,帮助协调解决各方面困难,有效地解决了扩招生集中学习与在岗工作的矛盾。
同时,为激励扩招生在技术技能学习方面取得实效,学院在培养环节采取“双认证”融通措施,即推行扩招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认证”互通互融,扩招生在学习期间,取得与其专业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可转化为一定的学分,达到“双认证”融通,强化扩招生岗位技能培养。
4 结语
本次高职百万扩招具有短期内扩招规模巨大、招生生源多样、人才培养模式及考核评价模式灵活、多元等特点,因此,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行业企业参与办学,遵循教育规律,优化高职教育的供给方式,扩大高职教育有效供给,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提高质量,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提升水平,最终实现高职教育供给的效率和质量共同提高,真正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将国家扩招政策切实落地,惠及民生,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