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三明非遗文化翻译与传播对策
2022-03-17周斐芳
周斐芳
(三明学院 海外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范,是国家形象与地区形象的一种展示,是民族凝聚力的黏合剂,也是整个世界的共同文化遗产。非遗通过人的口传身授,依托具体的表现形式,传承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非遗的范畴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文化,有传统医药、民间信仰;有木偶、皮影、印染、剪纸、雕刻、刺绣等传统手工技艺;也有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寓言类等民间文学;还有民歌、戏曲、舞蹈、杂技等传统表演艺术;更有礼仪、节庆、婚姻、丧葬、社会风俗、相关器具和文化场所等。新媒体对非遗的对外传播产生积极助推和引领作用。通过新媒体多样化的传播优势,非遗的传播途径得以拓宽;借助新媒体高效传输效率和交互性,可提升非遗产业化发展,进而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翻译是推动非遗文化走出国门的主要途径,能够展示中国形象,使全世界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中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深入,翻译作为传播文化的媒介作用日益凸显。非遗的成功译介需要实施主体、技术手段、新媒体三者的共同作用,促进非遗由传统单一传播劣势向新媒体全方位传播转变。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及其对非遗翻译传播的新要求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新媒体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为代表的 “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1]58。新媒体具有技术多样性、呈现方式多元化、参与方式交互性、服务模式个性化和传播范围的跨域性五大主要特征。
1.技术多样性
新媒体是技术上的数字化,涵盖了所有数字化媒体形式,呈现出传播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包括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互联网技术、VR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无线通信网、数字电视、手机、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微博、虚拟社区、网络杂志、App、微信等传播模式[2]144。非遗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极大扩展和延伸了其传播和发展的新空间。
2.呈现方式多元化
新媒体能够以全方位的数字化方式展现非遗项目,所有的文本以汉字格式化缩制成编码,编码也可以提取汉字。文字、图像、视频、音频、虚拟现实体验、可视的艺术形式和数字文化产品等都是非遗多元化呈现的形式。
3.参与方式交互性
新媒体以互联网连接千家万户。用户之间,用户与信息发布者之间无障碍沟通交流。用户也可参与到传播系统中进行评论互动、角色互换,还可以作为信息的发布者参与生产信息、发布信息、共享信息,因而具有交互性强、即时同步感强的特点。
4.服务模式个性化
新媒体以互联网海量数据为基础,注重满足用户特定需求。基于用户信息的使用爱好或兴趣,新媒体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需求服务和反馈,能够提高信息传播的精准度。对于用户而言,他们既拥有信息关注的选择权,也拥有信息的需求控制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创作、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
5.传播范围的跨域性
新媒体可以利用通信卫星和网络传输数据,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也可以对同一内容以不同介质终端域多窗口、多面向传播。新媒体技术的跨域优势,充分发挥了不同媒体间的协同效应,拓展了传播范围,强化了传播效果。
(二)新媒体时代对非遗翻译传播的新要求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非遗传播需要传承人、译者、传播媒介、受众等多层面的共同作用。新媒体的优势给予非遗传播技术上的助力支撑,也势必对语言学角度下翻译的质量提出新的要求。
1.规范翻译提升交际实效
新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带来了海量信息数据的实时互联互通。广泛的信息来源使得“一名多译”的不规范译文也夹杂在推送信息中,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可能误导受众,削弱文化传播的影响力。英国翻译理论家赫曼斯认为,翻译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要重视译文规范;同时,翻译过程也是译者的取舍过程[3]72-73。在翻译中,译者要秉持降低国外受众对译文理解不确定的可能性,提高核心关键术语的传播清晰度。项目名称的核心关键语是非遗翻译的点睛之笔,需要规范为同一标准。同一非遗名称出现不规范的多种译文情况,会让受众误以为是不同事物,造成误解,最终导致翻译交际失败。
2.力求文化内涵保真
新媒体技术的跨域性优势,决定了信息传播是覆盖全媒体、全渠道的传播模式。在目不暇接的海量信息数据中,同质化或普泛性的文化难以激发受众需求。只有承载自身独特精神内涵的文化才具有脱颖而出的吸引力和持续的生命力。因此,新媒体时代非遗的对外传播离不开译者对于翻译中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把握。译者应竭力避免为了追求译文与目的语的趋同,而丢掉文化独特性的做法。正如翻译理论家威尔斯所强调的:“翻译体现为译者对原文和译文综合能力的双重权衡把控。”[4]139由于语言的本质是思维和文化的外显符号,译者准确传达文化内涵对于个性化和互动性的新媒体优势特征也带来增益效果。因此,新媒体的跨域及多元性特征需要为翻译设定更明确的目标,需要译者着力文化层面的深入诠释,并力求文化内涵精确保真。
3.兼容并蓄,强化受众共鸣
新媒体技术加快文化间的取长补短和互通更新,因而在促进文化交流和思想观点传播上,对译者提出新的挑战。新媒体时代下的译者不应局限于狭义上的“对等”转换,要注意文化的时代性,新事物、新词语的翻译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找到合适的翻译着手点,保持多元文化的宽容精神和兼容并蓄的心态。同时,译者需要对不同文化的特征有清晰的辨识能力,使译文既促进文化区域间的信息分享和吸收,更贴近受众的思维习惯、满足受众需求、符合受众口味。译者既要捍卫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又要重视语义诠释和文本解读,提高可译性,达到审美上、逻辑上的可融性,以此不断增强目标受众的文化共鸣。
二、新媒体时代三明非遗翻译现状
三明非遗资源丰富。永安大腔戏、泰宁梅林戏、大田板灯龙舞、将乐竹纸制作技艺、宁化石壁客家祭祖习俗等7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泰宁大源傩舞、沙县肩头棚、宁化木活字印刷等65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宁化石门山祁剧、大田华溪稻草龙等182个项目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其中,大腔戏、小腔戏、南词、龙灯、打黑狮等,以表演艺术形式在城乡广为流传,兴盛不衰;尤溪朱熹祭典、宁化客家祭祖大典、将乐跑马将军等礼仪方式,以节庆记录了古代人们朴实的社会实践;龙池砚、西山纸、龙凤神剑、客家擂茶、明笋生产、肉脯干制作等手工技能,仍闪烁智慧之光;泰宁大金湖、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尤溪朱子文化等非遗同文化旅游融合,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三明不断加大对非遗的抢救、挖掘、整理、保护和管理的力度,在资源普查、项目申报、社会宣传等多方面开展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已建立三明非遗保护网站和非遗微信公众号,以视频、图片、文字说明的方式,收录了三明区域内从国家级到县级的非遗项目。但是,与非遗的大力保护和申报宣传成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明非遗翻译传播明显不足。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非遗翻译严重滞后
目前,三明非遗翻译尚未树立对外传播意识和建立国际传播平台。翻译资料空缺,没有一本英文或英汉对照的非遗书籍;未设置英文网页,无英文宣传口袋书或小册子等。已有的非遗展馆、宣传片、网站均未见相关英文翻译,更无对非遗文化背景及内涵介绍的译文。这些问题阻碍了外国友人了解三明非遗文化的渠道,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的对外传递效度。再则,三明非遗翻译的学术研究薄弱。通过知网平台检索,设定时间为2000至2022年,输入关键词“三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明非遗”,结果显示仅2篇,其中没有关于翻译传播的成果。据谷旭光近年的研究表明,“我国的非遗翻译研究尚属探索阶段,实证研究较为匮缺,无法满足对于优质译介日益增长的需要”[6]99。因此,加强三明非遗翻译已刻不容缓。
(二)翻译人才缺失,新媒体助力不足
三明专攻非遗翻译的专业性人才少,严重掣肘了非遗文化的对外传播发展。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技术的深入运用与三明滞后的非遗翻译传播形成巨大落差。非遗文化的翻译是三明非遗突破地域和语言障碍,走向世界的必然趋势;也是非遗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求生存、谋国际交流发展的必经之路。除此之外,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优势推动非遗对外传播的动力不足。目前已建立的三明非遗保护网站,注重申报资料的完整记录、复制、上传和保存,内容同质化,偏向于静态的非遗传播方式。虽然三明开展了众多线下的非遗文化传播活动,但更应加大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利用新媒体的互动传播、仿真虚拟等宣传优势,打破传播地点和时空的限制。
(三)译名翻译不统一
目前,三明对非遗翻译重视不够,没有统一、规范的译名管理;未形成非遗翻译研究体系和译文规范化、术语标准化。由于缺少官方权威的非遗介绍,虽然部分网站和民间媒体、个人有一些关于非遗的英文介绍,但在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得体性、一致性和简洁性上存在不规范问题,甚至对有些关键非遗名称的翻译,还出现了“多人多样”的现象。例如,在“沙县小吃服务网”,“沙县小吃”的名称被翻译为“Shaxian Delicacies”或“Sha County snacks”;某旅游网微博则将译为“Shaxian food”;而“中国日报网”对此译文为“Shaxian County cuisine”和“Shaxian Delica cies”;“环球时报英文网”译为“Shaxian Xiaochi”;三明各区街道的部分小吃店可见以下翻译方式“Shaxian snacks” “Sha Town snacks” “Sha xian Xiaochi”。同一个非遗项目的译文就有8种之多,译名不统一的情况降低了非遗翻译的可信度,影响了对外传播的效果。此外,三明非遗网上展馆的名称被译为“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该译文出现信息漏译空缺,与原文意思大相径庭。可见,提高非遗文化的翻译质量,任重而道远。
(四)文化翻译精髓流失
翻译得当直接体现了一座城市旅游文化产业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三明非遗翻译现状堪忧,有些译文对于文化内涵阐释存在省略、错译、漏译等现象;有些译文不知所云地机械直译,缺乏民族文化特色品质。这些存在问题的译文,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对外传播功效,还会造成其蕴含的深刻文化意义流失,导致翻译交际沟通受阻。例如,沙县某些小吃店将小吃“金包银”翻译为“gold and silver bun”,属于明显的字字对应翻译。该译文未能深入解释小吃的背景知识,未能体现出这道小吃的实际制作食材、烹饪手法及名称来历。再如,在“沙县小吃网”展示的中英文菜单中,“沙县香酱拌面”译为“Hong butter noddles”。拌面是沙县小吃的招牌菜,这道香酱拌面,核心就是花生酱。该译文中使用“butter”一词,虽然含括花生酱之义,但该词也常用于表示黄油和奶油,指代面广,语义指向不清,未能精确体现制作食材。以上这些译文例子,均未能展现充足的文化背景、阐释价值观念信息,使得非遗文化的韵意无法体现,其传统特色的文化精髓无法保留。
(五)翻译违背受众心理
有些译者对中英思维差异的了解不够,忽视了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接受程度。因此,他们在实际非遗文化的翻译中,大量使用音译法,译文可读性较差。例如,在“搜狐网”2018年11月的一篇介绍沙县小吃的文章中,将扁肉、拌面、蒸饺均以拼音方式译为“bianrou”“banmian”“zhengjiao”。此外,三明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的非遗项目名称95%以上都以发源地命名,且较多采用写实的命名方式。使用拼音来翻译这些项目,缺乏相关的民族文化信息,造成了信息真空的现象。以拼音翻译非遗文化信息,未充分考虑受众的心理、接受能力与接受效果,其译文必定令人望而却步。使用音译法传播非遗文化,虽然可以避免信息的冗长,达到形式上的简洁,但对于国外受众而言,易产生理解障碍,失去阅读兴趣。受众失去了阅读兴趣,翻译出来的材料就难以得到他们的认同和接受,有效传播的交际效果自然无从谈起。
三、新媒体时代非遗翻译传播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7]162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和平台优势,是实现非遗文化翻译与传播的最好途径。
(一)建立双语数字化传播平台
三明应全面推动非遗翻译和传播的系统化和规模化,建立双语数字化平台;各地文化馆、博物馆应共同参与,构建多元合作的保护创新发展模式;联合高校建立非遗翻译研究机构,合力建设非遗双语网站。“图书馆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科学等相结合。通过数据处理,能更好地展示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8]78因此,非遗文化的传播可以借助图书馆资源,逐步构建非遗双语语料库、双语数字化保护管理系统和中英文资源共享传播平台。
三明非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将非遗翻译融入旅游观光业,以目前三明的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为先,联合旅行社开发面向国外客户、以新媒体为主的非遗旅游体验项目;将传统手工艺品与新媒体营销相结合,催化产品研发、品牌运营及产业推动;打造非遗旅游App,利用旅游App推广非遗纪念品。不可忽视的是,在利用非遗产生对外经济效益时,要组织专家根据审定的文本进行翻译,逐步探索出一套能达到文化特色保真需要的统一翻译标准。
(二)建立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非遗译介研究对象呈现多样性的特点,拥有一批具备扎实民族文化、历史、经济多方面综合知识的高素质翻译人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政府可以起主导作用。政府应设立非遗翻译的专项基金;设置配套非遗翻译的研究课题,对项目申报、评审、执行、推广、产业化的全过程实行严格评估;为译者提供便利通道,建立译者同传承人直通的 “翻译链”。非遗翻译也需要地方高校的参与,政府可依托地方高校建立翻译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一体化创新翻译平台,搭建非遗翻译发展智库。高校也可结合专业和职业导向,开展非遗翻译实习见习活动,做好非遗翻译人才储备。除此以外,地方高校也可建立非遗双语线上课程,让非遗翻译实践走入课堂,并把非遗翻译纳入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三)统一规范术语
非遗译名是否规范齐全,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开放程度和服务水平。同一种非遗项目名称译名太多,会让受众误以为同一项目分别对应不同的概念,引起沟通混乱。同一非遗体系下的主要名称应统一译文,在方便受众的同时,也提升传播清晰度。因此,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力量,由政府、大众传媒、词典编纂者和译者共同推动,成立专门的非遗术语标准库,解决译名错误频现的不规范问题。
(四)恰当使用音译和借译
在新媒体时代,非遗翻译可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如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等。翻译过程并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多方共同参与的互动交际。译者和受众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所形成的不同文化态度、价值取向差异、心理因素区别,都会叠加并决定翻译的最终结果。译者会根据自身翻译传播活动的初衷,有选择地取舍传播内容,决定传播方式。
非遗文化的核心要素就是民族性,是带有定向价值内涵的民族文化标志。译者对非遗文化的诠释和解读,要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大”就是核心关键名称的翻译和文化精髓的翻译,除采用直译和意译外,有时需要恰当地采用音译和借译,以保留原语气息,否则跨文化交际将失去意义。例如,沙县小吃“金包银”可使用音译和注释的方法,传达小吃中的民俗文化,译为 “Jinyin Tofu”或 “Jinyin Bean Curd(a kind of steam food)”。再如,对于市级非遗项目“沙县曹氏骨伤康复传统疗法”中的中医特色词翻译,因其难以与国外受众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知识对接,故而容易造成理解障碍和译文的文化缺省现象。为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保留涉及的文化内涵。“阴”“阳”“气”属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术语结合的经典代表,属于核心术语,并已被西方语言吸收,具有广泛的认同识别度,可使用音译法将它们译为“yin”“yang”“qi”。对于这类已经约定俗成的翻译规范,如果译者再以其他翻译方法,比如增补法来改译,反而会干扰受众理解。当然,也不能滥用音译法,否则会增添受众的认知负担。对此,译者应区别对待、取舍权衡,对于一些非核心思想文化内涵且在目标语中有对等信息的术语,可以在融通中西文化的基础上兼顾受众文化中的知识基础。比如,另一中医术语“气滞”,译者可使用借译法,将其译为“qi stagnation”。如此,翻译中的文化“折损”可控制在最小范围。
(五)译释结合,套用并举
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武曾针对对外宣传工作提出“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9]54。奈达认为:“翻译活动的内容之一是处理不同语言文化的异质性及其思维差异。”[10]78为了促进文化的有效对外传播,译者需要充分研判受众特点,考虑受众需求。只有充分考虑受众习惯和其文化形式,才能够增强译文可读性,进而突破文化障碍,提高受众认可度。译者与受众的互动意味着围绕翻译目的,根据各种条件和变量不断调适,努力使译文话语选择在受众接受范围之内,且在受众心里产生有利于实现翻译目的的潜能[11]34。
新媒体的个性化自动搜索匹配功能,使得不同期待意愿的受众能够精准接收到符合他们需求的信息。因此,针对对中国文化有一定兴趣,愿意主动了解的受众,译文要突出民族文化特色;针对来自迥然不同的成长环境,不了解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共鸣难度较大的受众,译者应考虑他们的认知模式,译文应易于为其接受,同时适当增加文本的吸引力,增强文化沟通效果。译者应找到与受众共享的信念观点与可接受的话语方式,采取必要的翻译调整手段。如针对国家级非遗项目泰宁梅林戏,“老生”这一角色行当可使用译释结合的翻译策略,将其译为“Bearded male role,the major role in Chinese opera”。该译文既符合了老生化妆“髯口”的显著特征,也符合老生又称“须生”的称谓,又让受众能够“有迹可循”地想象人物外貌形象。此外,还可以直接利用英语中语义和内涵相当的既有表达。如“丑”这一戏曲角色行当,多表现为伶俐幽默或阴险狡猾的人,就如喜剧演员卓别林所塑造的角色一样。因此,这一角色名可译为“comedian”,既有喜剧角色和丑角的概念,又使受众能够快速理解源语的意义,译文在贴近受众需求的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交际目的。
综上所述,非遗的翻译及随后的资源聚集、价值挖掘、产品开发、品牌运营,对传承与发展非遗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在翻译非遗文化时,译者应遵循信息传播规律。关键核心民族文化内涵的翻译应“以我为主”,其他内容翻译应以“目标受众为中心”和“效果为先”为原则。政府则应发挥主导作用,推动翻译纳入非遗数字平台建设与内容集成之中,促进非遗平台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致力于利用新技术实现非遗资源传承与创新,如3D技术、数字资源、VR技术都可为其所用。相关研究机构应促使地域非遗翻译向标准化、系统化、实用化、综合化迈进;加强地域性非遗项目翻译的语料库建设,带动非遗资源向产品、品牌、产业及资本的国际化转化[12]11,最终使非遗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得以体现。让非遗“自我造血”是自然可持续传承、保护、发展的科学之路,也是新媒体时代非遗翻译与传播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