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共青团社会治理效能的“十四五”规划再提升

2022-03-17黄永鹏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十四五共青团群体

黄永鹏,苏 杉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展望,也是进一步实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动指南。“十四五”规划提出,必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国民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1]。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当代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来看,发挥不同治理主体,特别是社会群体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社会运行过程中层出不穷的各种复杂问题、有针对性地满足社会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各类需求。这既是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社会治理本质要求,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有效发挥作用,促使国家治理主体朝着多元共治格局发展的重要一环[2]。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不愧为中国青年运动的先锋队,不愧为党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共青团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作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青团妇群团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国家青年事务管理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一直是国家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

青年群体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青年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是影响国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社会治理体系的健全完善、多元治理格局的构建、治理效能的巩固、治理人才的培养等都与青年工作的展开息息相关[4]。

2022 年最新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提出,“社会是青年成长发展的重要课堂。新时代中国青年以更加自信的态度、更加主动的精神,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发展进程,展现出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5]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共青团需要在国家规划的指引下,有效发挥其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其对社会治理的贡献度。

一、“十四五”规划视野下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独特优势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社会治理的推动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全面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1]。2015 年,习近平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和充满活力的群团组织,使之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6]。这一指示从群团改革的角度明确了共青团在社会治理中的突出地位。“十四五”规划中所涉及的就业优先战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妇女未成年人基本权益保障,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构建等都离不开共青团的参与[1]。这不仅是对新的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工作的肯定,也反映出青年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其针对性解决青年事务的独特优势。在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中,不仅包含政府放权、多元主体、资源整合等实际问题,也涉及青年参与、多元主体协作、系统衔接等要素协同问题[7]。

首先,共青团的价值追求与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价值目标相契合。共青团作为国家群团组织的重要一员,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建设目标中发挥着促进社会公平、推动民生发展、保障人民权益等重要作用。“十四五”规划第十四篇中明确指出,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逻辑立场、价值遵循与时代诉求。其逻辑立场在于以人民为中心,价值遵循体现在社会良性发展,时代诉求在于人人享有发展成果的获得。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象要求,将抽象的价值理念通过具象的组织形式表达出来,指出了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实践的基本方向。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总则指出,“共青团应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切实为青年服务,向党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见和要求,开展社会监督,保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8]共青团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人民解放、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今,共青团继续坚持以青年工作为中心、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积极投身社会进步事业、保障民生福祉、化解社会矛盾。这些工作目标与现代社会治理追求的民主法治、有序和谐、公平正义价值目标高度契合。

其次,共青团的组织性质、结构层次与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多元主体需求相适应。中国现代社会治理的主流价值导向与理论基础体现出深刻鲜明的人民性[9]。马克思指出,“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10]马克思主义从“现实的个人”角度,思考构建现实的社会秩序,随着“个人价值主体”地位的凸显与确立,“多元治理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在传统苏式社会主义治理模式中,党和政府是单一的治理主体与治理中心,非政府性组织几乎没有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与通道,这种封闭的治理模式的弊端就是巨大治理成本的消耗,社会矛盾的激化和部分治理区域的缺位[11]。新时代以来,我国由“社会管理”逐步转向“社会治理”,原来单一的治理主体逐渐转向多元治理、多元协同。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日益成为我国社会治理格局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具有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所不具备的非行政性、非营利性和志愿性、公益性等独特属性。作为多元治理主体的重要一员,共青团不仅表现出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巨大作用,而且,能够推动社会治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出整体性效能,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第一,共青团的角色定位符合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需求。共青团组织作为引领青年群体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群团组织,是社会治理主体的重要单元,其不论是在作为新治理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还是在协同配合政府与市场解决社会矛盾中都发挥着独特作用。多元治理主体参与社会治理能够发挥治理主体的整体性优势,促进社会资源在不同领域、不同环节的优化整合,提升协同治理效能。

第二,共青团的组织性质符合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组织需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阶层分化加速,新的社会主体不断出现,由于这些新的社会主体分属于不同的行业领域且表现出不同的复杂特点,这就要求我国社会治理更具针对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实践性。共青团组织是我国处理青年事务、开展青年工作的主要组织,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与社会性。共青团工作中所包含的联系青年群体、吸纳优秀人才、教育服务青年、组织建设群团等内容及其组织架构中所蕴含的包容、开放、协同、整合等思想与我国社会治理的内容需要与治理理念高度契合。共青团组织在长期解决青年事务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经验。共青团能够发挥尊重青年群体的个性差异、吸纳青年精英、增进群体共识的组织功能,帮助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的青年基础,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提供青年人才与青年智慧。

二、“十四五”规划对共青团参与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效能展望

“十四五”规划的国家治理目标之一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1]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团组织,在政治上、组织上接受党的领导,是党用来团结教育青年一代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在意识形态上,共青团组织与党的价值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推进社会治理的价值共识。共青团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积极开展青年工作,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人才,展现青年智慧。同时,基于青少年与共青团在国家基层的普遍存在,共青团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方面也发挥着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

(一)充分发挥共青团参与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政治引领作用

青年敢作为,国家就有未来。共青团通过加强对青年群体的领导,将青年群体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也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政治作用还表现在其带头和引领广大青年拥护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方针、执行党的政策,表现在其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教育,引领青年共识,团结青年力量等方面。

具体而言,共青团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的政治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发挥共青团贴近青年的组织优势,为现代社会治理输送优秀青年人才、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青年智慧。“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1]青年的成长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青年一直以来都是推动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中流砥柱和先进力量,不论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还是在奋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浪潮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关注青年群体的教育成长,落实青年工作的方针政策,不仅能够进一步筑牢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领导能力,而且确保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后继有人、社会主义事业能够薪火相传。共青团组织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既要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也要挖掘培养优秀青年,将经过基层历练的优秀人才输送给党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社会治理面临着多方挑战,社会治理的主体更加多元,治理的对象也更加复杂,急需打造一支更高素质的治理人才队伍,运用科学化、技术化的治理手段和专业的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与模式。“十四五”规划指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1]共青团可以而且能够联系、团结优秀社会青年,教育、培养组织各式优秀人才,将各领域、各地区、各层次的优秀青年才俊汇集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育后备中坚力量。

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引领,为新时代中国现代社会治理广泛凝聚青年共识,为社会治理汇聚青年力量。“十四五”规划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立足于党的领导,必须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共青团能够发挥其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教育青年、团结青年的优势,帮助青年形成强大的文化共识,教育青年群体以提高其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从而进一步坚实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基础。共青团可以充分发挥其贴近青年的组织优势,通过整合青年群体的各方利益,增进青年社会价值共识,把广大青年群体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之下,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为党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事业贡献磅礴的青年智慧。

第三,共青团依据其联系青年的组织要求,直接率领、动员、组织当代青年积极参与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作为国家青年工作的主导者和执行者,共青团与青年群体的联系最广泛,也最直接。其不仅可以通过各级团组织直接联系广大团员,在团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团组织活动,加强对团内成员的管理,还可以通过青联、学联、少先队组织以及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团属青年社团联系动员各界青年。特别是在突发社会性公共危机和社会大事件时,共青团能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动员广大青年,在科技、教育、卫生、安全等方面,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社会重大矛盾与危机。

(二)充分发挥共青团参与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的社会服务作用

共青团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社会作用主要集中于共青团领导青年工作、共青团服务青少年发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方面。比较而言,现阶段,共青团在意识形态、队伍建设、接班人培养等方面的社会作用还稍显不足[12]。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共青团亟须破除阻碍其发挥社会作用的环境约束,加强团青联系,不断扩充其社会作用。

第一,共青团需发挥中枢型社会组织优势,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协同社会共治。社会治理主体在开展社会治理活动时拥有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的总和就是社会治理资源。近代中国的政治实践表明,社会资源的合理有效整合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社会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动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一方面社会资源的整合依赖于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另一方面需要畅通政府、市场与社会三方的交流渠道。“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1]。共青团在社会治理中是一个枢纽型组织,既是政府与社会沟通的渠道,也是政府与青年、群众连接的桥梁。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对共青团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其将自身打造成“体制内增量资源、社会资源、社会组织内生资源的配置窗口。”[1]共青团受政府委托对青年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其主动联系政府各部门,加强共青团与政府在青年事务上的合作,进一步合理整合共青团所拥有的政治资源。同时,依据“十四五”规划所提出的“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1]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引导社会生产资源与闲置资源优化配置,整合调配社会闲散资源,调动全社会要素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共青团需承担教育引导青年群体的责任,保障青年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1]其是未来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当代青年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拥有更强的创新创业意识与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他们才是现代社会治理的新生力量。但是,当代青少年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生活与成长环境,青年权益的保障措施有待完善,青年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需进一步落实,这就要求共青团组织通过教育引导,促进青年群体的全面良性发展。共青团组织既要抓好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立足于现代青年的群体特征,关心、认可青年群体的权益需求。积极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帮助青少年群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能够帮助青少年群体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积极实现自我价值。共青团干部要深入基层,与青少年密切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保障青年群体现实的权益需求,增进青少年群体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加强团组织的凝聚力。此外,在团组织内部,应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畅通团员发展渠道,向党组织推荐入党意愿强烈的优秀共青团员,通过多样主题、多种形式的团组织活动满足团员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共青团应将服务社会融于多种实践形式,让志愿活动在社会治理中持续赋能。“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支持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者队伍,搭建更多志愿服务平台,健全志愿服务体系[1]。”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在共青团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的志愿活动,是志愿服务的一种模型,也是青年参与社会治理事务的重要方式。社会治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协作性与公益性要求共青团开展多形态、多领域、全方位的志愿服务活动。自1994年国内出现第一个青年志愿服务组织以来,在共青团中央的带领下,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日趋规范,青年志愿者的选拔、培训、管理、激励与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不断促进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化、高效化,使得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向心力与影响力大大提高。

三、依据“十四五”规划要求,提升共青团社会治理效能的基本举措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社会治理被正式提上日程,这意味着我国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原有的社会管理模式需要逐步转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建成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是完善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共青团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需求下审视自身组织结构与功能体系,进一步提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一)提升共青团内部组织能力

相较于社会管理,社会治理更加强调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更凸显出上下互动的重要性,更加依赖社会组织的参与。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传统的共青团的组织架构按照国家政府的科层制设立。这种行政体系的组织架构可能滋生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问题,从而限制共青团群团作用的发挥。同时,共青团组织内部也存在部分成员工作能力不足、脱离青年、过度依赖政府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共青团的良性发展,也降低了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效能。

组织内部结构的优化与能力的提升是实现共青团更好参与社会治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促进共青团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不断焕发组织活力、增强组织与时俱进能力、推进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第一,调整共青团内部组织架构。纵向上减少层级设置,横向上进行区域整合和权责划分。将复杂冗长的组织层级精简优化,贴近基层,减少从中央到地方的中间环节,提升日常工作的高效性与灵活性。同时要在横向上进行区域整合,细分地域、领域、群体的权责部门,链接多地域、多领域、多群体的资源整合与管理机制。调整由行政分区而设置的组织部门架构,依据当代青年诉求,全领域、多样化覆盖组织设置,进一步贴近青年群体,表达青年诉求。

第二,提升共青团自身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1],在数字技术日趋成熟的时代背景下,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共青团的管理实践中,推动共青团内部管理方式科学化,建立智能管理模型,不断提高组织服务效率。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共青团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精准高效满足青年需求。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信息化共建共用,提高数字化服务效能。同时,对青年事务工作者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教育,更好地联系、服务青年,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健全完善干部队伍下基层工作制度,在政治上、思想上、能力上、担当上、作风上、自律上提出新要求。对团员队伍建设严格要求,从入团质量上严格把关,对团员教育实践严肃跟进,提升新时代团员的标准与质量。

(二)推动共青团服务重心下沉、资源下移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社会共治的有效途径,现阶段,共青团的工作更多地停留在上层组织当中,服务重心需进一步下沉到基层群体,资源整合需进一步下移。共青团组织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时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反映青年群体诉求,保障青年权益。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广大青年成为社会治理的真正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1]。共青团组织要利用自身组织优势,密切联系广大青年,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方面的信息收集,深入了解广大青年群体的诉求,依据规划目标和国家政策导向,帮助青年好就业、就好业,鼓励青年创新创业,加强青年职业技能培训;协助政府部门落实“房住不炒”政策、长租房政策与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保障青年住房权益;贯彻落实“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发展“健康中国”,提升青年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下沉社区,贴近基层,推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共青团要组织调动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充分满足青年诉求,努力解决青年问题,不断拓宽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平台与渠道,积极探索青年自治新方式。

第二,优化资源配置。紧紧围绕公共服务的实际需求进行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由传统的“对上负责”转变为“对群众服务”,将社会资源向广大有需求的青年倾斜;建立健全青年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对接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支持社会力量扩大普惠性、规范性服务供给”[1],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建设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不断探索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化路径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路径。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制度的好坏深刻影响着社会治理实践的进程。“制度可以被看作是实践在时空当中的深度沉积。也就是说,它们是一些在‘横向’意义上具有持久性和包容性的实践。”[13]在推动社会协同治理制度的完善中,共青团应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体间的协调合作,充分利用其参与社会治理上的政治、组织优势,提升国家社会治理效能。

社会治理效能的转换是将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效能优势,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促进治理过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共青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社会治理的各领域、各方位、各环节,充分发挥党领导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共青团要坚持制度自信,把制度自信教育贯穿于对青年教育、引领的全过程;共青团要提高执行能力,青年干部要发挥关键作用,增强制度意识,强贯彻,严执行;共青团要用好科技支撑,发挥青年智力优势,将青年智慧融于社会治理,进一步加强实践探索。“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探索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优化路径。

结语

毛泽东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4]“十四五”规划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未来国家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更有着殷切的期待。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5]

共青团百年奋斗、百年荣光。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的百年历程中,共青团始终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自觉融身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之中,不断增强历史方位感和事业荣誉感,团结带领中国广大共青团员和青年前赴后继、勇当先锋,书写了一部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史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新的百年,新的时代,共青团继往开来,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继续发挥其一以贯之的强大社会治理职能,服务国家需要,把握时代律动,适时调整自我角色功能,不断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贡献不竭的青年力量。展望未来,共青团敢于担当、敢于作为,以百倍的青春活力带领当代中国青年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及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猜你喜欢

十四五共青团群体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