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粤北高校的统战工作

2022-03-17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东江纵队粤北文理学院

吕 莹

(韶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日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受到全国各族人民、各种社会力量和海外华侨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1]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后挺进抗日前线,在华北、华东、华中战场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有力打击了日军。

1938年10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在战略和策略上进行了调整。在军事上基本停止对正面战场的进攻,集中打击和消灭八路军、新四军;在政治上由对国民党政府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变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由于日本的诱降,加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壮大的忌惮,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反共倾向日益增长。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溶共”“防共”“限共”方针。之后,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内,逮捕、囚禁和杀害中国共产党党员、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周围制造摩擦事件,袭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1940年,在击退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总结了经验教训,在分析中国阶级状况的基础上,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贯彻执行这一方针,能最大限度地孤立极少数反共顽固派,广泛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积极发展进步势力

发展进步势力,就是要放手发动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抗日战争和民主运动,放手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力量,广泛地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进步势力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支柱。

全面抗战爆发后,虽然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全国来看,还是比较弱小的,尤其是在国统区,中国共产党党组织破坏严重,党员数量很少,不利于抗日战争的需要。1938年3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决议指出:为了担负起扩大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彻底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神圣任务,大量的十百倍的发展党员,成为党目前迫切与严重的任务[2]。决议要求各地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在工人、农民、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等群体中发展党员。

1938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1938.4-1940.11)成立后认真学习贯彻决议精神,重视发展党员,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派出巡视员到东江、北江等地,帮助各地建立、发展党的组织;针对中下级干部举办短期训练班,对统一战线、党的理论等内容进行培训[3]232。1938年8月,中共广东省委召开第三次执委扩大会,提出要“建立强而大的群众性的广东党,在国民党统治的广东地区担负起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责任”,要“发展一万个新党员”[3]216。广州沦陷后,中共广东省委迁到韶关,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以下简称“文理学院”)、国立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山大学”)、私立岭南大学(以下简称“岭南大学”)等相继迁到粤北韶关办学,这为中共广东省委贯彻中共中央的决议提供了较好的机会,中共广东省委及后来成立的中共粤北省委(1940.12-1942.5)在这些大学中发展党员,输送青年学生参加华南抗日武装,扩充了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积极发展进步力量

抗战时期,中共广东省委和粤北省委根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大量发展党员的号召,在粤北的主要高校,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展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加入党组织,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进步势力。中共广东省委和粤北省委非常重视高校党建工作,两个省委都设有青年部对接各高校的青年运动和党建工作。时任中共粤北省委书记李大林亲自领导中山大学的党组织工作,又抽调有经验的粤中特委青年部部长陈能兴、北江特委青年部部长张江明到中共粤北省委青年部担任正副部长,加强青年部的力量。其中副部长张江明常驻坪石,统一领导、协调中山大学党建工作。

中共广东省委和粤北省委先后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党员,充实党组织的力量。学校迁移过程中,有些学生党员因某种原因离开学校,学校搬到韶关办学后,中共广东省委和粤北省委安排这些学生党员回校复学。1939年秋,文理学院搬到韶关后,彭和章、林敬文听从组织安排先后回到学校复学。1940年10月,中山大学搬到韶关后,李汉兴、黄若潮、吴震乾、罗培元、林志纯、罗湘林等学生党员回到学校复学。

中共广东省委和粤北省委向地方党组织发出指示,当地有条件考入大学的党员同志,鼓励他们报考大学,以壮大党在高校的力量。党员钟国祥、郑彦文等考入文理学院,党员朱振生、关照禧、伍子高、李建熹考入岭南大学。在上级党组织的推动下,高校里的学生党员通过各种方式,如同学会、专业学会、读书会等,对其他同学进行培养教育,涌现出众多积极分子,发展了不少学生入党。这一时期学生党员发展卓有成效,文理学院的党员由迁来时的3名发展到42名,中山大学党员有100多名。

中共粤北省委在各高校发展党员的同时,也重视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和高校的党组织建设。虽然当时处在国统区,党员身份是秘密的,活动受到诸多限制,但是中共粤北省委还是利用各种方式,如学习会、读书会等,让党员们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人的经典著作。中共粤北省委在1941年和1942年,分别对中山大学和文理学院的党员进行了培训,邀请中共粤北省委各部部长从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工作、群众运动、国际国内形势和党员气节等方面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党员们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而且更透彻地理解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工作更加便利,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坚实、牢固的进步力量。

(二)积极发展抗日军事力量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全国划分了五个战区(广东属于第四战区),除第二战区的八路军、第三战区的新四军是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外,其他战区皆是国民党军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最普遍地推动友军友党进步”的方针,中共广东省委根据指示,派中共党员进入国民党广东地方实力派的部队开展政治工作。1938年夏,派石辟澜、孙大光、刘向东、司马文森、黄新坡、郁风等党员到第四战区政治部第三组工作;派李静筠(女)等12名党员到国民党第四战区政治部政治大队工作。第四路军改编为第十二集团军后,1939年初,中共广东省委派廖锦涛等210多名党员到第十二集团军政工总队工作,同时进入的还有包括大学生在内的600多位进步青年[4]。中国共产党派党员和进步青年加入国民党军队,主要是为了加强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使广大士兵认识到真正的敌人是日本侵略者,以利于抗战。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广东的国民党顽固派也制造了一系列事端。1941年夏,第十二集团军政工总队部少校组员廖锦涛(中共党员、政工总队队部总支部书记兼总联络员)带领政工人员王珠、邝清辉(女)代表总部到各师视察工作。在佛冈县157师驻地被第七战区长官司令部密令逮捕,解回韶关宪兵队,不久廖锦涛被杀害,王珠被迫害致死。廖锦涛事件发生后,政工总队队员目睹国民党倒行逆施,纷纷设法离开,部分没有暴露的中共党员仍留在第十二集团军坚持斗争[5]。1942年5、6月间,国民党特务又制造了“南委”“粤北省委”事件,逮捕了中共南委副书记张文彬、中共粤北省委书记李大林等。“南委”“粤北省委”事件破坏性极大,党组织损失惨重。在严酷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很难开展,8月,南方局向东江军政委员会(1942年2月成立,“南委”“粤北省委”事件后,中共中央、南方局对中共广东党组织的指示,均由其传达、贯彻)发出指示:除敌占区、游击区的中共党组织照常活动外,国民党统治区党组织一律暂时停止活动;已暴露身份的中共党员干部一律转移到游击区工作,其余干部应利用教书、做工、做小商贩等各种社会职业做掩护,实行勤学、勤职、勤交友“三勤”活动。何时恢复组织活动,等待中央指示决定[6]。

1944年1月,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派张江明返回韶关,准备恢复党的组织。不久,张江明在坪石被捕,脱身后回到东江纵队,把他联系的党组织和党员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交给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中共广东省临时委员会和东江纵队先后三次派钟国祥、赵炳权、李树中到韶关通知中共党员和动员进步青年到东江纵队开展工作。

1944年春,日军企图打通粤汉、湘桂线,发动豫湘桂战役,韶关危急。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大批学生、知识青年和地下党员,历经艰难曲折,奔赴东江纵队,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中山大学各学院原党支部负责人黄德士、吴健、关海、欧阳波等分头通知党员,联系进步学生,准备到东江纵队去。正为学校疏散感到彷徨的同学们,听到消息欢喜雀跃。有的毕业生虽已找好工作,甚至当上中学校长、教务主任、政府的科长、大学助教,但他们都放弃了这一切,只想着到东江纵队去参加抗日。

1944年6月13日,中山大学文学院、法学院和附中的同学乘火车从坪石到韶关,然后分批绕道始兴集中,文理学院也来了一些学生,共70多人,住进始兴中学。学生们统一交出所带的现金,拍卖多余的衣物,凑足了路费。7月初,部分学生分散出发,绕道江西到河源,等待与东江纵队联系。余下的30多名学生以华侨子弟、大学生身份,经过一个多月的辗转,到达东江纵队,遂与等在河源的学生取得联系,这部分学生也到了东江纵队。中山大学法学院党支部书记罗湘林带领平时联系的一批党员和进步学生,取道广州、东莞到达东江纵队。1944年6月,一批60多人的学生,以国民党第七战区第十二集团军政治部中大战工队的名义,到始兴墨江会馆集中,8月编成七个小组,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0月,东江纵队派赵炳权到粤北通知他们去东江纵队,绝大部分学生都到了东江纵队。11月中旬,还有几批中山大学学生和文理学院党支部书记刘渭章、郑彦文等,及其他学校的进步学生和中共党员也到了东江纵队[7]53。

据不完全统计,到达东江纵队的中共党员和爱国进步青年共有600多人,其中中山大学200多人,文理学院50多人。

1944年8月,东江纵队司令部和政治部在大鹏湾土洋村召开盛大的联欢会,欢迎到来的青年学生。司令员曾生和政治部主任杨康华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东江纵队政治部为了使大批知识青年更好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懂得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开办了七期青年干部训练班。青年干部训练班结束后,大部分青年学生被分配在东江纵队从事军事、政治、经济、政权、民运、文化、教育等工作;少数被派到广州市等从事地下工作、情报工作;还有一部分被派到珠江纵队、粤北部队等抗日前线[7]54。

这一时期,中共广东省委和粤北省委严格遵照中共中央的统一战线策略,大力发展党员,安排党员和进步力量加入国民党军队,推动了友军的进步;动员党员和进步青年奔赴抗日前线,参加东江纵队,进行抗日斗争,广泛地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华南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抗击了日军,华南抗战成为全国敌后抗战的三大主力之一。

二、争取中间势力

中间势力虽然阶级、阶层不同,但在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应该而且可以争取他们作为反对日本侵略和孤立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活动的同盟者,中间势力有时可以成为进步势力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慎重的态度和恰当的政策,尊重和维护他们的利益。

抗战时期迁驻韶关的高校,是当时中国阶级状况的一个缩影,各个高校中都有中共地下党员,但是人数不多;也有国民党顽固派的力量,国民党内部派系均想掌控高校的实权,除了积极反共以外,他们之间的派系斗争时有发生;大学里有一个青年组织“三青团”,专为国民党反动派服务。反革命力量人数不算多,但是力量较强。高校的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具有抗日救国和民主进步意愿,这对中国共产党在高校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是有利的。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派中共党员做高校教师的工作,与他们搞好关系,组织、推动、领导了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切实维护了学生的利益,争取了广大的中间势力,有的甚至发展成为进步势力。

(一)争取高校教师中的中间势力

迁驻韶关的高校大都有良好的学风和学术风气,在民族危机和国民党的施压下,依然能坚持校风校训,保持独立性,坚守大学的初心使命。

中山大学思想自由、民主开放,中国共产党组织十分重视中山大学的统一战线工作。许崇清在国民党内部派系争夺中山大学校长职务时,被任命为代理校长。许崇清虽然是国民党党员,但他提倡思想自由、民主进步,中共广东省委派原中共北江特委宣传部长黄焕秋做许崇清的工作,并单线联系党员教师。黄焕秋毕业于中山大学,1940年受许崇清邀请,出任中山大学新生指导员。期间,黄焕秋受中共广东省委委派,直接和许崇清对接。许崇清既尊重人才,大力延揽知名学者,提倡学术研究,又亲自讲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山大学开拓了进步自由的风气。1940年许崇清聘请了王亚南、李达、洪深等一批进步教授来中山大学任教,对华南地区青年学生的培养和进步文化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引用异党,危害中大”为借口,免去许崇清代理校长的职务。

1941年7月许崇清离开坪石回到韶关,继续主持第七战区编纂委员会工作。黄焕秋受邀到编委会担任编辑兼资料室主任。编委会工作人员中,中共党员和进步文化分子约占50%以上[8]。编委会编辑出版了《新建设》《教育新时代》《阵中文汇》和《学园》四份刊物,向广大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国民党军队宣传抗战、民主团结、三民主义的要旨,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当时华南地区的抗战工作、民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都起了促进作用,这四份刊物当时被称为“浓黑中的几盏灯火”。

王亚南受聘中山大学任教后,党员们积极向他求教,其中一位是其得意弟子涂西畴。涂西畴1940年考入中山大学,1944年留校任教,为争取王亚南做了大量工作。王亚南离开中山大学后,他代王亚南讲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等课程。另一位是卓炯,与王亚南交往密切,并在王亚南的启发帮助下,潜心钻研《资本论》,后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开拓者。

1939年秋,文理学院搬迁到韶关,校长林砺儒是一位爱国、进步的教育家,他主张学术、思想自由,教育学生爱国爱民。中共广东省委指示文理学院的中共党员做好师生的统战工作,中共党员们不仅从思想上、政治上加强统战工作,在生活上也对师生关怀备至。他们和校长林砺儒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后,经常将中国共产党出版的书报送给他阅读。中共党员们在学校发起组织抗日救亡工作队,林砺儒应邀参加成立大会,并作了讲话,建议工作队改名为“战时后方工作队”,全校学生都是队员,他亲任总队长。

林砺儒积极聘请进步学者郭大力、张栗原、陈守实等来校任教,传播进步思想。林砺儒鼓励支持学生开展进步活动,曾从学校拨款帮助出版几千本《抗战教育》杂志;1940年8月,批准(国民政府教育部不准这批学生转学)因“思想问题”被反动政府退学的学生转入文理学院学习;同时在图书馆订阅《群众》《新华日报》等进步刊物供师生学习,经常介绍进步文章给师生阅读。他宣传马列主义,大胆引导青年学生接触新思想,讨论新问题。

国民党顽固派曾试图拉拢、诱哄林砺儒。1940年春,林砺儒到国民政府教育部(驻重庆)开会,教育部长陈立夫要他加入国民党,他以“君子不党”为借口拒绝,引起国民党顽固派的不满。国民党顽固派也曾千方百计对文理学院进行控制、迫害,国民政府教育部派督学张北海到学校“视察”,对学校进行窥测和“警告”。

林砺儒的行为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痛恨,攻击文理学院是“红色学院”“小延安”。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以此为由,于1941年夏初,下令免去林砺儒院长职务。林砺儒离开文理学院后,和许崇清等人共同编辑出版《教育新时代》《新建设》等刊物,分析抗战形势,宣传进步思想。

通过上述举措,中国共产党党员和进步教授无论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关系都进一步密切融洽,中共党员们获得了进步教授的信赖和支持,有些教授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管制和束缚,冒着危险和中共党员们交流进步思想,研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在历次爱国民主运动中,进步教授们大都选择支持学生的行动,这些都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深化统战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争取学生中的中间势力

大学生中除少数人参加国民党和三青团,成为反动势力之外,绝大多数学生都具有爱国、民主思想,希望抗日,赶走日本侵略者,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专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帮助他们,积极组织、推动和参与直至取得胜利,赢得了他们的信任,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有的还发展成为进步势力,投身于抗日游击战争中。

中山大学的学生战时生活比较困难,有一部分学生来自于沦陷区,他们基本上很难得到家庭资助,生活费主要依靠政府资助;有的学生虽然家不在沦陷区,但家里给的生活费也不多,只能勉强维持生活;港澳和华侨学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澳门相继失守,生活费用邮寄不来,生活开始困难起来。战时物价飞涨,靠着微薄的生活费,学生们很难果腹。晚间用作照明的煤油,价格也飞涨,学生吃不饱又不能夜读,迫切需要解决吃饭和照明问题。

法学院率先在墙报处贴出一篇题为“我们需要饱和光”的文章,意思是白天要吃饱饭,夜晚要有煤油灯读书。一些政治身份不明的人,个别派系的学生,利用这个口号,把矛头直指代理校长张云,妄图夺取中山大学校长的权位。中共粤北省委青年部了解情况后,就和几个党支部研究,认为学生提出吃饱和照明的要求是合理的,应对学生运动给予支持和引导,掌握争取“饱和光”的领导权,为改善学生生活而斗争。1942年春,学生在坪石校本部游行请愿,要求学校增加并按时发放贷金和灯油费。校方派代表与学生谈判,表示在学校力所能及情况下,可以协助他们向国民政府教育部申请增加贷金和灯油费。随后学校预支现金发给学生,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并向国民政府教育部申请增加学生的贷金。

三、与顽固势力作斗争

顽固派主要是当权的统治者,他们有合作抗日的一面,也有打击进步势力的一面。中国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手对付他们,对迁驻韶关高校中的顽固派,中国共产党与他们进行斗争的时候,采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和“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一)中山大学和文理学院更换校长时中国共产党与顽固派的斗争

1941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以许崇清赤化了中山大学为借口,免去其代理校长职务,任命中山大学教务长张云代理校长。为了挽留许崇清,中共粤北省委分析形势,提出“迎邹鲁以拒张云旨在挽许”的策略。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各党支部收到指示后,组织印发传单、通告,上街张贴标语、游行和请愿。1941年7月11日,法学院学生率先打出“迎邹挽许拒张”旗号,提出要么请老校长邹鲁回来,要么还是由许崇清代理校长的诉求,其他学院纷纷响应。14日,举行全校级系代表联席会议,商议斗争的办法。当天,学生代表会见张云,请他主动辞职。张云表示“资望不及,力辞不任”,向教育部电请辞职。

可邹鲁当时在重庆养病无法返校,许崇清已经安排了新的职务,如果张云不履职,国民政府教育部可能会派来一位新校长。中共粤北省委青年部和中山大学各党支部经过分析认为,张云是天文学家,担任过系主任、教务长,有学术自由思想的熏陶,由他代理校长可行,因此决定改变策略,采取有节措施,适可而止。在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主持下,学生提出三个条件:保持中山大学的学术自由传统,留用已经聘任的教授,不追究拒张挽许的学生。如果张云答应,就同意他接任代理校长。张云当即表示接受学生的条件,并作出了保证:追随邹、许两校长之后,恪守成规。至此,中山大学易长风潮得到较为合理的解决。

1941年夏初,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下令免去林砺儒院长职务,任命国民党教授崔载阳为院长。中共广东省委青年部、连阳中心县委和文理学院党支部研究了校内外形势,决定开展“挽林”运动,学校成立了“挽林委员会”,发通电、写宣言、印传单,寄给国民政府教育部和广东省政府及全国各个大学和社会名流;派师生代表团到韶关的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请愿;先给崔载阳发电报,后派人找他,请他帮忙挽留林砺儒院长。并派代表慰问林砺儒,并表达对他的支持,他深受感动,写下一首振奋人心的诗,诗中写道:“那怕魔高十丈,恶战千场”,鼓励同学们“挺起肩膀,放大眼孔”。后来同学们为该诗谱了曲子,成为文理学院的校歌。

由于全院师生的坚决斗争,国民党广东省政府派教育厅长黄麟书兼任文理学院代理院长,由教育厅秘书陈家骥代他主持学院工作。

(二)中国共产党与中山大学和文理学院国民党顽固派代理人的斗争

中山大学和文理学院更换校长前后,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分别领导了与国民党顽固派在学校代理人的斗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维护了学生们的权益。

1942年中山大学更换校长之际,师范学院发起驱逐国民党“中统”派院长齐泮林的斗争。师范学院的学生是公费生,“饱和光”运动后,也要求提高公费,改善伙食,与其他学院达到一致的水平。这个合理的诉求,遭到了齐泮林的拒绝和辱骂,学生们非常愤慨。在中共党员和进步学生的带动下,全院学生召开“驱齐”大会,会上学生们纷纷指责齐泮林治院无方,作风专横,漠视学生的生活,要求他引咎辞职。许多教授也同情、支持学生运动。6月1日,齐泮林指使亲信雇来30多名无赖,殴打学生,更加激起师生们的义愤。学院师生代表148人,分别联名上书学校,要求严惩凶手和事件制造者,以保障学生的安全。齐泮林见势不妙,由两位保镖护送离开学校。校本部发出通告,由陆侃如教授代理院务,驱齐运动告一段落。

齐泮林逃走后不久,国民政府教育部委派“中统”派督学张北海到中山大学坐阵,借扶持金曾澄担任代理校长为名,企图攫取中山大学训导长职位,掌握学校实权。中共粤北省委青年部和中山大学党组织分析了学校形势,决定不介入国民党内部派系的校长之争,集中力量赶走督学张北海。医学院党支部发现张北海在住院期间调戏女护士,中共粤北省委青年部抓住这一情况,组织安排法学院支部书记罗湘林写了《告各界人士书》,印发公布出去,并在坪石大街上张贴“咸湿督学”漫画,结果全校哗然,张北海无法在中山大学立足,黯然离去。

文理学院更换校长之后,国民党顽固派派徐颂平担任学院训导处主任。徐颂平推行法西斯教育,压制学生抗日民主运动。1941年12月,一位教授在课堂上诋毁林砺儒写的校歌,引起广大学生的不满,加上他曾对女学生耍流氓,引起公愤,学生便质问这个教授,双方发生冲突。徐颂平以此为借口,要学校停止考试,造成停课局面,同时向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出急电,污蔑学生,要求“保障教授人身安全”,这一扩大事态的行为更加激怒了学生。中国共产党组织对形势研判后,决定积极领导学生对徐颂平进行有力回击。学生召开大会,成立“驱徐委员会”,发出驱徐宣言,分送全国各大学、报社、机关团体,打电报给代院长黄麟书,要求撤换徐颂平,恢复考试,以安定学校秩序。

徐颂平用书面方式向国民党广东省政府诬告说文理学院“共产党暴动”,在东陂“煽动抢米”。国民党顽固派一方面迫使文理学院迁校(由连县东陂迁到曲江桂头),另一方面加紧镇压学生运动。学院迁到桂头后,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对双方均做了处理。1942年5月1日,逮捕学生会主席赖至茂,“驱徐委员会”首席常委张启彤,开除赖至茂、张启彤等九位学生的学籍,对张仲熙等八位学生处以记大过处分;对徐颂平以“另有任用”为由,调离文理学院。

中国共产党组织积极营救被捕的学生。派在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工作的党员张普士每周前往探望,支部书记江国光也到狱中慰问,经过多方奔走和利用各方社会关系,向余汉谋、李汉魂等做工作,七个月后,赖至茂、张启彤取保出狱。

(三)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倒孔”运动中与顽固派的斗争

1942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香港,香港告急。当时许多著名民主人士、文化界名人滞留香港,买不到回内地的机票。但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院长孔祥熙的二女儿孔令伟,却抢占专机,带着自己的洋狗、箱笼、佣人飞回重庆。

延安的《解放日报》、重庆的《大公报》纷纷发表社论,指责四大家族,狗命竟比人命重要。消息传到昆明,西南联大、中法大学等高校学生,于1942年1月6日游行示威,要求惩办孔祥熙和用专机运狗的人,没收孔家官僚资本当作抗战经费。位于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也积极响应,校长竺可桢参加了学生的示威游行。

中共粤北省委青年部得知消息,副部长张江明和中山大学各党支部研究之后,布置各院系行动起来。法学院党支部召开“讨孔”群众大会,揭露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各种罪行,要求政府没收孔祥熙财产,严惩一切贪官污吏。会后,200多名学生到坪石游行示威。文学院、师范学院师生也参加进来,并组成全校性的“讨孔委员会”,通电全国各报馆、各学校,与西南联大、浙江大学等高校学生运动相呼应,一致声讨孔祥熙。

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召开粤北各大、中学校长会议,商讨镇压学潮的对策。中共粤北省委从维护大局出发,认为“讨孔”运动已达到进一步揭露四大家族腐败的目的,应该适可而止。中共粤北省委青年部、各学院党支部主动收兵,以积蓄力量,迎接新的斗争。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大局为重,在国统区,尤其是国民党相继发动两次反共高潮情况下,迁驻韶关的高校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策略,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在严酷的环境下,发展了不少学生和教师党员,为华南抗战输送了党员和进步爱国青年,增强了抗日力量。争取了多数中间的教师和学生,使之成为中国革命的同盟者,抗日战争和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猜你喜欢

东江纵队粤北文理学院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作品选登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作品
黑夜的献诗
东江纵队(红色上义)作品简介
西安文理学院高萍教授
东江纵队《前进报》印刷机
追寻足迹 不忘初心—红军长征过粤北图片展
东江纵队纪念馆(罗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