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内迁韶关高校的党建工作
——以坪石时期的中山大学为例
2022-03-17王丽
王 丽
(韶关学院 英东食品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和壮大与高校密切相关,参加中共一大的13名党员代表都是知识分子,全国53名党员也大多来自高校,高校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策源地。因此,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国共两党对高校领导权的争夺从未停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懈努力,“在各类高校中大多建立了牢固的基础”[1]。中国共产党在高校的成功成为夺取解放战争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选取中国共产党在坪石中山大学开展工作的情况,以此来揭示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在高校中筑牢根基,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发挥积极作用的。
一、中国共产党在坪石时期的中山大学开展工作的基本情况
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北迁至粤北重镇韶关,韶关成为临时省会和广东抗战中心。为了适应战时需要,中共广东省委也迁到韶关,领导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
中共广东省委迁到韶关以后,一向以广州为中心的青年运动也向韶关转移,韶关逐步取代广州成为广东青年运动中心。根据这一形势,为了在以韶关为中心的粤北地区迅速扎稳根基,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政策,将拥有大批青年知识分子的学校作为在韶关开展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建党布局上,较大量的是对北江各地学校进行有计划的占领,学校不仅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开展城乡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我党与国民党必争的据点。”[2]247“所以,在北江一开始建党布点,主要便是占领学校阵地。当时各县的中学几乎都派有党员进去工作,并先后建立了党的基层支部。”[2]247
为延续华南教育火种,众多粤港澳大中专院校迁往韶关。1940年10月,因躲避战火而西迁至云南澄江的中山大学,举校返回广东,落址韶关乐昌坪石。中山大学是全国知名高校,精英知识分子云集,青年学生众多,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它的前身——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和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是较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高校。其中,“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是最早建立团支部的学校之一”[3]10,1923年就已有蓝裕业等五位中国共产党党员,其中“最早入党的是附中教师谭天度,于1922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3]10。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也是广东最早建立团支部的学校之一”[4],1923年已有郭寿华等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在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外围组织——“广东新学生社”成立时,也成立了支部。1925年1月,建校刚刚半年,中山大学就“开始建立中共支部,有党员六七十名。后来,在这个党支部的基础上,中共广东区执委又组建了中共总支委员会,作为训练和培养干部的重要基地。”[5]
基于从教育战线开展党建布局的方针策略,结合中山大学的声誉地位和办学历史中的“红色传承”,中共广东省委非常重视在中山大学开展工作。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李大林亲自领导省委青年部,省委青年部直接对接中山大学党组织,由省委青年部部长陈能兴主管全面工作,副部长张江明主抓青年学生工作。中共广东省委青年部设在乐昌县城,张江明则常年驻在中山大学所在地坪石,统一负责以中山大学为主的大中专院校等教育战线党的工作。“当时大体上每个月由省委青年部向李大林汇报中大和其他方面青年学生工作情况与问题,接着根据党中央关于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指示,结合广东实际情况,作出部署安排,然后向中大党组织等传达、贯彻。”[6]根据中共广东省委的指导意见,为避免党组织被国民党破坏,中山大学不建立全校性的党组织,也不设党委或党总支,只在各学院设立党支部,由支委分工联系党员,“当时法学院支书、支委:林之纯、罗培元、罗湘林、黄若潮(后成立两个支部),文学院支书:卢炽辉、黄德士,农学院支书:方君直、吴逸民,工学院支书:王浩源、刘秉楷,师范学院支书:周钊、吴健、李汉兴,理学院支书:林挺,医学院支书:吴子熹;研究院党员:丘陶常,先修班和中大附中都有党员。”[6]“1942年还有由广西大学转学来中大的特别党支部”[3]398。作为广东最高学府,中山大学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对内迁韶关其他高校党建工作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广泛促动了粤北教育战线各类学校党的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在坪石时期的中山大学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策略特点
为争取中山大学师生的拥护和支持,夺取在高校工作中的主动权,自1940年10月中山大学从云南迁到坪石起,至1945年1月中山大学因战事逼近再度东迁止,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大量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坚持党的领导
抗战期间,国民党处心积虑地在高校建立三青团,借机网罗了大批学生。针对这一情况,1940年6月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关于目前国民党区学生工作的几个决定》中指出:“我们今后在国民党区学生运动的根本方针应是:长期的潜伏发展,积蓄力量,争取人心。故工作中心应由校外救亡工作立即转为校内学生工作;应设法建立短小精悍的支部。”[7]286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开始重视和逐步争取对高校各种学生运动、学生团体的领导权。在中山大学,中国共产党一直牢牢地把握住学生运动的主导权,决定着运动的起始和走向。如中国共产党在法学院和文学院中的力量比较强大,就领导这两个学院的学生分别开展了“迎邹挽许拒张”和“倒孔”运动。在“争取饱和光”“驱齐”等其他学生运动中,也积极领导中国共产党党员和进步学生进行坚决斗争。此外,在中山大学研究会、班会、同学会等各类学生社团中,都有大量的学生党员和进步青年组织开展活动。通过对学生运动和各类社团的领导,不仅吸引了大量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团结了大批进步青年,而且巩固和强化了自身建设。这一经验,对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坚持灵活的斗争策略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学生运动的领导不是盲目地追求短暂的、局部的胜利,而是根据社会环境、运动形势的发展,选择最有利于学生运动长期稳定开展的策略。“必须认清中国的革命是长期的,因而每次运动收是必然的,必须的。如没有收好,就会削弱了自己的基础。过去就吃了小斗争发展成大斗争、大斗争发展成为暴动的急性病的思想的亏。”[8]361“是有步骤有计划的收,而不是溃下来。放要放得自然,收也要收得自然。放要与群众结合,收仍要与群众结合。放要〔为〕进攻中的防御,收则为防卫形势下的进攻。收不是运动的收,而是这一次的结束,准备以后再搞运动,是战略上的进攻。战役上的结束是为了再次更大的进攻。”[8]360中国共产党在中山大学领导的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运动非常注重策略的灵活使用,如“迎邹挽许拒张”运动后期陷入了胶着状态,在取得运动前期胜利的情况下便同意了国民党顽固派的部分条件。在“倒孔”运动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院、工学院的百余名党员和进步学生开展工作,形成了席卷全校的声势浩大的浪潮,影响很大,但并没有一味不计后果地追求完全的胜利,而是审时度势,在取得了一定成果后结束了运动。以上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纯熟地运用斗争策略的结果,不仅提升了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的水平和能力,也为日后长期斗争积蓄了力量。
(三)坚持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民族矛盾已经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如何发动能发动的一切力量、壮大抗战队伍成为中国共产党面对的重要课题。1939年底,针对党内有人不愿意吸收知识分子、不重视吸收知识分子这一情况,毛泽东同志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中指出:“在长期和残酷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共产党必须善于吸收知识分子,才能组织伟大的抗战力量,组织千百万农民群众,发展革命的文化运动和发展革命的统一战线。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9]高校是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论述为高校做好统战工作扫除了顾虑,指明了方向。
“伟大的抗战必须要有伟大的抗战教育运动与之相配合。”[10]教育统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山大学工作的重要方针。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山大学实行的是从学校领导层至教授学者再到青年学生的从上至下的统战策略,既能掌握学校工作的主动权,又能有效拓展统战工作的覆盖面。
一方面,基于学校领导、教授学者在学校中的话语权和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首先将他们作为争取和团结的主要对象。当时的中山大学在校长许崇清的主持下,汇聚了《资本论》翻译者王亚南、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李达、进步戏剧家洪深等一大批进步教授。为了争取他们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安排党员考学,利用学生的身份与进步教师接触联系,向其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如考入中山大学的中共党员涂西畴长期跟随在王亚南教授身边,潜移默化地向王亚南传输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另一种是安排中共党员进入中山大学工作,利用教师身份,影响和带动周边的同事。如中共广东省委指派作为新生指导员的党员黄焕秋与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直接对接,积极争取许崇清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受中国共产党的感召和影响,许崇清亲自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学生撰写研究苏联教育制度的毕业论文。在被国民党反动派免去校长职务后,他仍留在韶关主持第七战区编纂委员会的工作,编辑出版了《新建设》《阵中文汇》《学园》等进步书籍和抗战刊物,深受中山大学及其他大中专院校师生的欢迎。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联系学校上层的基础上,也十分注重联系普通青年学生。1937年,周恩来同志在《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中指出:“在国家环境整个的变动下,青年在这时代里所占的地位是最困难而又最重要的。”[11]刚迁到坪石时,国民党在中山大学大力发展三青团,中国共产党为了壮大党组织的力量,就必须要争取青年学生的支持。“国共斗争不免在校内争取青年,但大部分学生是站在客观立场,谁能抓住这些中间分子,胜利就谁属。”[12]中国共产党争取青年学生的主要方式有:一是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科学重大理论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认同、肯定、靠近中国共产党。在课内,积极引导青年学生选修进步教师的课程,积累理论知识。如引导学生选修进步教授王亚南的“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史”,洪深的“戏剧评论”“西洋文学概论”等课程。在课外,召开座谈会、学习会、开展调查研究、给当地农民上课,将课内理论知识与社会现状、社会形势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的了解。二是以学生社团为阵地,广泛开展各类研讨、演出等活动,宣扬抗日和民主进步思想,团结学生。中山大学没有全校性的学生组织,但是各系各级都有系会、级会、同乡会、学生自治会等各种合法组织,还有宣讲会、读书会、学术研讨会、壁报社等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党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团结进步学生,如戏剧社组织排演进步话剧《北京人》《风雪夜归人》;歌咏团演出《黄河大合唱》;壁报社刊登讽刺小品、时政评论、杂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口琴演奏队和法学院幸福合唱团到韶关联合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连演五个晚上。三是通过组织文体活动广泛交友,扩大群众基础。如工学院党支部书记刘秉楷组建口琴队,吹奏抗日歌曲,由中共党员主导的学生社团岭风社和莽原社自办伙食,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文学院的中共党员购买小船,团结爱好划船的同学。在这一时期,虽受局势严峻性所限,中国共产党无法公开地在校园内开展活动,但却通过上述三种形式,在校园内建构了一个庞大的群众性网络,不仅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还团结了大量青年学生。
三、中国共产党在坪石时期的中山大学开展工作的影响和作用
(一)将统战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巩固和壮大了华南教育战线统战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中山大学的统战方针无疑是成功的。在这张覆盖全校、上至学校领导下至青年学生的群众性网络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一次次学生运动的历练,通过中共党员对师生潜移默化的感召和引导,逐步获得了众多师生的拥护,确立了完全不同于国民党的形象。“统战”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山大学推进工作的尖刀利器,而且为韶关的抗日战争乃至广东的解放战争奠定了民意基础,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即巩固和壮大了华南教育战线统战力量。
首先,统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山大学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一方面,统战将中国共产党和进步教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共党员和进步教授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上,关系都进一步密切、融洽。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大批进步教授的信赖和支持,有些教授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管制和束缚,冒着危险和中国共产党党员交流思想,研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在历次席卷全校的爱国民主运动中,进步教授大多选择和学生站在一起。另一方面,统战为培育中国共产党党员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中山大学不少师生从一开始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接受马克思主义乃至最后选定马克思主义作为终身信仰。中山大学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此迅速增长,仅两年时间,就由刚搬到粤北坪石时的12人迅猛发展到116人,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时任中共北江特委书记的黄松坚后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学校取得胜利的原因:“由于我党大量的主要力量转移到农村各地学校,继续坚持斗争,国民党反动势力知道学校阵地对联系城乡群众所占的重要地位,于是便与我党争夺学校阵地,开展了一场争夺学校的领导权和对学校群众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由于我党广泛地团结了学生和社会进步人士,采取了正确斗争策略,斗争均以我党胜利而国民党顽固派的失败而告终。”[3]249
其次,统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山大学汇聚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方针策略。在坪石的四年间,中国共产党在中山大学发展、壮大了统一战线。中山大学回迁广州后,不断总结经验,提炼深化,推进形成了反蒋反美的“第二条战线”,为广东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尽可能广泛的民意基础,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开国大典时十二人中就有两位在抗日战争期间共饮武江、烽火教学的国立中山大学教授。”[13]因此,“我们在解释国民党为何失败时,注重军事原因无疑是正确的,但若没有广大知识分子的支持,要执政中国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4]。
(二)促进了粤北教育战线党组织的建立和壮大
中山大学在粤北教育战线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因此,中国共产党在中山大学的蓬勃发展不仅对其他学校起着引导和风向标的作用,还成为了教育战线及学校周边区域的“红色火种”,促使其他学校及所在地区的中共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是发展“种子党员”,即学生中共党员成为传播革命理想的种子,毕业后到工作地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建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组织。如中山大学文学院党支部书记卢炽辉毕业后到阳山中学任校长,马上就在该校建立了中共党支部。在卢炽辉的引领下,阳山中学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发展得很快:“由卢炽辉校长带头,30多名师生参加东江纵队;还有数十名师生参加当地抗日游击队。”[7]303二是将党组织从校园延伸到学校附近的乡村,通过校园扶助农村,发展农民党员,建立农村党组织,形成了以校园为据点,周边党组织快速发展的良好形态。三是建立党组织校际交流及高校带动中学的互动机制。中山大学注重加强与广东省立文理学院、粤秀中学等内迁韶关学校的交流沟通,引领带动中山大学附中等中学的中共党组织建设,促进了教育战线党组织的稳健发展。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山大学通过上述方式,助推党组织在粤北教育战线“开枝散叶”,为粤北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贡献了力量。
(三)为粤北乃至广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中山大学除团结党外知识分子,培育大批中国共产党的新生力量外,还注重培植抗日武装力量,为广东的抗日武装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以中山大学为主的大中专院校“不仅是掩护党组织的据点,也是开辟城乡抗日工作的阵地,同时又是进行革命教育,培养革命人才和发展党组织的摇篮。广东许多革命和建设的人才,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广东游击队,许多指战员都来自这些学校的”[7]298。如1944年日军向粤北进军时,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包括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广东省立法商学院、韶州师范学院、中山大学附中、粤秀中学、阳江中学等学校的600多名学生参加东江纵队,其中中山大学的学生有200多名。这些学生后来被派往珠三角、粤东、粤西等地区从事革命武装斗争,很快成为各条战线的领导人或骨干。除了参加东江纵队外,中国共产党还引导学生加入其他战线,有“数百名青年学生参加粤北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武装斗争”[7]311。这批青年学生素质高、有活力,他们的加入大大提升了抗日武装的政治素养和战斗力。抗战胜利,中山大学回迁广州以后,这些人员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拥护者,有些甚至直接参与了粤北或者广州的解放战争,为粤北乃至广东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