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域下垃圾分类的引导策略
2022-03-17马征
马 征
(中共阜新市委党校,辽宁 阜新 123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由此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1979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量是0.25亿吨,到2019年,已经增加到2.42亿吨。〔1〕人是制造生活垃圾和进行垃圾分类的主体,从心理学视角探讨垃圾分类问题,探讨垃圾分类的引导策略,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一、影响垃圾分类的因素
(一)公共宣传教育
对公众进行垃圾分类相关的公共宣传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帮助公众了解如何正确、合理地进行垃圾分类,促进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之前,对公众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可以引起公众对垃圾分类的关注与重视,创造出适宜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氛围,同时,帮助居民意识到垃圾分类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宣传教育还可以消除公众对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顾虑,避免公众因为顾虑而对垃圾分类产生抵触和抗拒心理。〔2〕
(二)情境因素
如果公众进行垃圾分类的意愿很强烈,但如果分类的配套设施服务等情境因素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公众具体的垃圾分类行为。〔3〕
1.基础设施因素
居民楼附近是否设置了分类垃圾箱,垃圾箱的标识是否清楚,垃圾箱安放的位置对居民来说是否便利,这些设施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分类垃圾箱的设置在某种程度上对居民来说起到宣传和引导的作用,提醒居民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再投放。
2.社会规范因素
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意愿和行为深受身边人的影响。来自家庭、单位、社区邻居等有关群体参与垃圾分类的态度或行为会直接影响个人的意愿和行为。如果身边的大多数人都愿意参与垃圾分类,那么会给个体带来一定的社会压力,人们会迫于压力也会采取垃圾分类行动。一个家庭中其他人、社区中其他居民、身边的朋友等都有强烈的意愿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并采取了实际行动,那么个体就会因为社会规范的影响改善自己的行为。
(三)心理因素
1.价值感知
居民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对于垃圾分类这一行为的价值判断会直接影响其是否能持续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如果居民能意识到,尽管损失了一些个人利益(个人时间与精力),但垃圾分类行为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那么居民就有可能因这些感知到的社会价值继续参与垃圾分类活动。〔4〕
2.感知行为控制
居民在具体的垃圾分类行为中对外部条件(如可行性、便利性、可操作性等)的感知能够直接影响居民是否能持续进行垃圾分类行为。如果居民在进行垃圾分类时,垃圾分类方式太过繁琐,分类过程中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投放垃圾时不够便利,居民就会因不舒服的体验而不再继续参与垃圾分类;反之,如果垃圾分类的过程中障碍较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可能性就越大。〔5〕
二、心理学视域下垃圾分类的引导策略
(一)运用心理学技巧加强宣传效果
1.借助权威效应
研究表明,人们对权威人士(即受人敬重、地位较高、有威信的人)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更容易接纳和认可,这就是权威效应。为了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效果,相关部门可以请负责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的政府官员、环保专家等拍摄公益宣传广告、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纪实报道等,因为这些权威人士从事的工作或研究的领域都与垃圾分类相关,大家会高度认可他们的专业性,认为他们在公益广告或纪实报道中的陈述更可信。
2.通过“唤起恐惧”引起人们对垃圾分类的重视
研究表明,直观、生动、感性的材料要比理性材料的宣传效果更好〔6〕,如果这些直观、形象化的宣传材料能够唤起人们的恐惧情绪,会进一步强化宣传效果。例如,对于戒烟的宣传,漆黑的牙齿、腐烂的肺部、病态的心脏等直观的图片,要比“吸烟有害健康”“吸烟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口号式的广告告诫文字效果更好。在呼吁人们定期进行体检、安全驾驶等方面,令人恐惧的信息都起到了很好的说服效果。〔7〕针对垃圾分类,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宣传和说服策略,利用“垃圾围城”“生活在垃圾场”“吃进肚的塑料颗粒”等直观的图片、视频让人们意识到不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严峻后果,唤醒人们的环保危机意识。
(二)建立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垃圾分类图式
关于垃圾如何进行分类,目前有好多种标准,因标准不同,进行分类的难易程度也不同。究竟把垃圾分成多少类,不仅要考虑垃圾后续的处理,还要考虑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或图式。〔8〕有研究表明,二分法和三分法在实际操作时效果更好。〔9〕以二分法为例,无论是将垃圾按照干湿二分法分类,还是按照是否可回收二分法分类,居民普遍认为分类图式简单、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目前我国大部分试点城市实行四分法,还有一些城市按照三分法或五分法进行分类,总体而言,五种以内的划分是可操作的,通过对居民进行培训和指导,居民是可以按照标准严格执行的,但在试行阶段,也要考虑居民已建立的图式,对分类标准和生活垃圾分类标志进行微调,建立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垃圾分类图式。
(三)从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出发,切实提高民众的垃圾分类意识,规范民众的垃圾分类行为
1.公开做出承诺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旦让人们做出某种承诺,人们就更容易根据表态或承诺做出相应的行为,并且,与口头承诺相比,书面承诺对行为的约束力更强。社区可以要求居民签订参与垃圾分类的承诺书,征集居民签名,或签字加入垃圾分类示范委员会。通过这些书面承诺,更能引导居民对垃圾分类采取具体的行动。做出书面承诺时,也要注意措辞,不同的表述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研究表明,使用“同意”要比使用“愿意”承诺的效果更好,即在承诺书上签字时,使用 “我同意参加垃圾分类”而非“我愿意参加垃圾分类”,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效果更显著。
2.利用登门槛效应对居民分阶段要求〔10〕
绝大多数公众对垃圾分类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认为进行垃圾分类是有意义且必要的。尽管态度积极,但实际参与垃圾分类的行为与垃圾分类的态度并不统一。大家都知道,垃圾分类越详细,对垃圾的回收分类利用效果越好,所以公众在参与调研时选择四分法或多分法的比例最高,但被告知居住地作为试点时,公众会更倾向于简单的分类方法。实际进行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二分法准确率明显高于三分法和四分法。〔11〕
心理学家发现,通常直接向人们提出较高较难的要求时,人们会有很多顾虑,很难直接接受这个要求。但如果先对个体提出一个小的要求或简单易实现的要求,待个体做到后,再对其提出一个较高较难的要求时,个体为保持自己的形象,就更可能接受这个要求,这就是登门槛效应。据此,在刚开始要求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时,可以采用干湿二分法或可回收二分法,待人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后,再进一步细化垃圾分类图式,逐步从垃圾分类的简单方案过渡到复杂方案。
3.默认选项促进垃圾分类行为
默认选项可以为个体在自己无法做决策或没有明确的个人偏好时提供一个自动选择。〔12〕
为了帮助人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可以先从基础设施因素考虑,为居民设置默认选项。例如,超市只售卖分类垃圾袋和分类垃圾桶,以四分法为例,四种颜色垃圾袋为一组,整体售卖,各颜色垃圾袋有清晰的标识图案,且与分类垃圾桶颜色、标识保持一致。这样操作,方便人们在购买垃圾袋和垃圾桶时无须做更多选择,不用纠结到底买哪一种,同时,各种颜色垃圾袋为一组整体售卖的方式也在时刻提醒购买者,垃圾要分类投放。
4.科技助力,减少障碍,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有多大能力完成某一活动的判断或预测。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以垃圾分类为例,如果人们预测自己没有能力完成垃圾分类,那么就不会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如果人们认为自己在垃圾分类活动上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就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很多人愿意参与垃圾分类,但实际操作起来,因为记不住怎么分类,或者分类后发现准确率较低,一段时间后就可能产生畏难情绪。现在科技发达,可以借助科技手段破解垃圾分类的难点。例如,居民可使用手机借助垃圾分类App等小程序,通过拍照识别、语言搜索等,确认垃圾类别;社区的垃圾桶可以通过电子标签、AI人脸识别、垃圾图像识别、重量自动统计等实现溯源管理。
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可以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同时也提升了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自我效能感,在人们参与垃圾分类方面逐渐形成良性循环。〔13〕
5.反馈垃圾处理结果,强化垃圾分类行为
很多居民不愿意进行垃圾分类的一个原因是,认为自己为垃圾分类做出的努力并没有改变垃圾分类的现状,认为自己做的是无用功。〔14〕居民看到分类过的垃圾又被混在一起统一被一辆垃圾清运车运走,会认为自己的努力被忽视,心理受到严重伤害,认为自己的垃圾分类行为毫无意义。因此,垃圾清运车也应和垃圾桶一样进行分类,对于垃圾后续的处理,可以通过视频投屏给予追踪,消除大家对垃圾后续处理的误解,通过对垃圾处理结果的反馈,强化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
(四)对人们的垃圾分类行为做好监督与激励
1.垃圾分类实名制
要规范人们的垃圾分类行为,应加强对垃圾投放者的监督,让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如果投放的垃圾袋不做任何区分,人们就可能会因为“匿名性”认为“反正也不知道是谁扔的垃圾,所以,扔的垃圾分不分类无所谓,分类准不准确也不重要”。垃圾分类实名制可以约束垃圾投放者的行为,现在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尝试采用垃圾分类实名制。例如,投放的垃圾袋上要粘贴家庭门牌号,或用不同的条形码进行区分,方便对各户居民投放的垃圾进行区分、追踪、指导和监督。
2.运用社会规范督促和激励垃圾分类行为
社会规范通常可分为命令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描述性规范是指在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人的实际行为,命令性规范是指在群体中大多数人对某种行为的认可或反对态度〔15〕。以垃圾分类为例,在某社区内,大多数人都会将垃圾进行分类,然后投放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内,这是描述性规范;大多数人都赞成垃圾分类,而反对将垃圾不分类乱投放,这是命令性规范。
社会规范对垃圾分类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16〕曾有研究发现,将同一社区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参与率以及分类正确情况进行统计挂在每家的门把手上,四周后发现收到反馈信息的家庭与未收到反馈信息的家庭相比,垃圾分类参与率和正确率均有显著提高。〔17〕可见,描述性规范在垃圾分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社区内可以以各居民楼、各单元或单个家庭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评比。物业、业主委员会、各居民楼楼长等社区工作者或社区志愿者可通过微信居民群、社区微信公众平台、社区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发布各楼、各单元或各户垃圾分类的参与情况 (描述性规范)。对参与率及正确率较高的居民楼、单元或住户表示赞赏,例如给予积分、小红旗、笑脸图标等;对参与热情不高的住户等通过通报批评、哭脸图标等给予否定(命令性规范)。通过规范性信息干预人们的垃圾分类行为,对消极的垃圾分类行为起到了监督和督促的作用,对积极的垃圾分类行为起到了激励强化的作用。
3.完善奖惩机制
奖惩措施对于规范人们的垃圾分类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鼓励人们对垃圾进行分类,提高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国家或各地区需制定详细的奖励制度。奖励对象可以是个人或家庭,也可以是居民楼、社区或单位。奖励形式可以是物质奖励,例如发放奖金,通过积分累计兑换相应的物品或抵扣水、电、燃气费等;也可以是精神奖励,例如发放奖状、证书、公开表扬、划分星级、授予各种荣誉称号等。物质和精神奖励的有效结合和合理运用,可以显著提高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内在动机,塑造和强化人们的垃圾分类行为。
运用多种奖励手段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同时,也应适当采取惩罚措施,抑制消极的垃圾分类行为。惩罚形式包括物质处罚和精神处罚,例如,罚款、参加垃圾分类社区服务、公开批评、纳入社会诚信体系等。制定奖惩机制时,还可以综合运用此方法,例如,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或卫生费时,按照垃圾不分类投放多付费,垃圾分类投放少付费的原则,探索差别化收费,引导人们更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