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说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值时的“变形”

2022-03-17丁伟伟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不等号题组定值

丁伟伟(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数学学习的关键是概念。基本不等式知识点蕴含了换元思想,命题者正是运用这种思想,通过先换元再变形,加强知识应用的难度。因此,从解题者的角度来看要学会逆向思考,如何变形成为解题的关键。

一、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原理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原理是: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用符号语言表述为:已知a>0,b>0,P为常数。

(1)若a+b=P,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此时

(2)若ab=P,则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此时

二、从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原理谈变形

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一书中强调,理解题目,包括未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原理本身也是一个命题,它呈现的题设和结论涉及两种运算(和与积)、一个不等号、一个定值、两个正对象,而变形的设置往往也从这几个方面谈起。

1.从两种运算和不等号方向谈变形

下面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 必修》“13.4 基本不等式”的课后习题及其变形,变形正是从两种运算和不等号的方向入手。

(1)若x>0,y>0,且2x+5y=20,求lgx+lgy的最大值。

(2)若x>0,y>0,且log3x+log3y=2,求的最小值。

第(1)小题求和的最大值,与原理中不等号的方向相反,可以尝试变形目标为积运算;第(2)小题求和的最小值,与不等号方向一致,利用积定和最小,变形条件为积是定值。

因此,当条件和目标中只涉及一种运算时,可以结合原理中不等号的方向变形。

2.从定值条件谈变形

我们先来看这组例题。

(1)已知x>0,求的最小值。

(2)已知x,y同号,求的最小值。

解析:本组例题隐藏了定值,结合两种运算和不等号方向,尝试寻找积为定值。

上述例题虽然简单,但是立意却很深远。以第(2)小题为例,首先,令第(2)小题转化为第(1)小题,体现了换元思想;其次,它提供了一类隐藏定值条件的模型——倒数型,这种模型不仅常见,而且具有一般性。看下面笔者编排的题组。

题组1:

(1)已知x∈( -2,+∞),求的最小值。

(2)已知x∈( -2,+∞),求的最大值。

题组2:

(1)已知x,y同号,求的最小值。

(2)已知x,y同号,求的最小值。

(3)已知正数x,y满足x+y= 1,求的最小值。

题组1和题组2表明:对于分式函数和二元齐次分式,若能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最终都能化为形如或的倒数型求最值问题。

3.从两个正对象谈变形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原理中只涉及两个正对象,为了考查学生的目标意识,往往会隐藏研究对象,如下面的题目。

(1)若a>0,b>0,且,求ab的最小值。

(2)已知x,y,z均为正实数,2x+3y+z=1,求的最大值。

(3)已知x,y,z均为正实数,x-2y+3z=0,求的最小值。

第(1)小题中已有定值条件,已知和求解中涉及两种运算,但是研究的两个正对象不一致,由条件和为定值我们可以直接求出的最大值,从而间接求出ab的最小值。

第(2)小题中涉及三个字母,显然不能孤立地作为研究对象。目标求的是积运算的最大值,条件中是和为定值,从运算和不等号方向来看均无矛盾,但是两个对象前后不统一,结合目标分析,可以通过换元最终统一研究对象。

第(3)小题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实现研究对象的一致。一是从定值条件入手,此题定值条件不明显,可以变形为,这样研究对象即为和目标可以变形为。二是从不等号方向出发,目标是积运算的最小值,可以尝试变为和运算,结合条件中等式消去y,可以将目标变为转化为倒数型。

由此,当未知量较多时,往往通过减元或换元,结合其他变形角度,确定研究的两个正对象。

综上可知,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变形不外乎从两种运算和不等号方向、定值条件、两个正对象入手,变形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换元,从而明确研究的两个正对象。

猜你喜欢

不等号题组定值
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应用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考点集萃
小学数学“题组教学策略”之管见
——例谈“体积、容积单位换算”教学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商榷这道商榷题的修改题组
以“题组”为抓手,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
一元一次不等式错解剖析
类正弦定理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