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教学

2022-03-17刘光收山东省莒县洛河镇中心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趣味图形数学知识

刘光收(山东省莒县洛河镇中心小学)

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是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趣味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也使趣味教学能够得到全面落实。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趣味情境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各学科教师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了融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也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中的知识以多元化的形式生动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中的抽象的知识点。尤其是在教学空间感、立体感较强的数学知识时,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其进行具象化处理,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时,由于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吃力。因此,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应用多媒体创设趣味情境,进行辅助教学。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会产生强烈的兴趣,所以能够通过笔者对教材知识的形象化呈现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课堂学习上。首先,笔者将图形的运动方式利用投影呈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体移动的方式,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图形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其次,笔者将提前制作好的图形运动的Flash动画播放给学生观看,将图形的运动利用多媒体进行重复翻转,并在播放的过程中详细讲解知识点。通过这样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奇妙之处,还能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引入趣味元素,引发学生探究

小学生仍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阶段,对于数学知识中一些几何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因此,在教学几何知识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融入生活中的趣味元素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探究,进而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中的“组合图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教材中有很多思考性的探究问题,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趣味元素,将其中的问题还原到生活实际中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首先,笔者将提前准备好的七巧板带到了课堂,提问学生在七巧板中都能看到哪些图形,学生通过观察,正确地回答问题。然后,笔者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找一找在这些组合图形中哪些是我们学习过的图形。通过观察,学生回答:一面中国少年先锋队中队旗是由两个梯形组成的,也可以看作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组成的。笔者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了肯定的评价,并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组合图形,并且具体分析这个物体的组合图形。学生带着笔者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分别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组合图形例子。将教材中的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学习数学知识,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三、开展游戏活动,构建趣味课堂

游戏活动具有强烈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帮助教师构建趣味性的数学课堂,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游戏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不断探究数学知识,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建构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教材一年级下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为了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能力,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首先,笔者带来了一些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互相帮忙将这些数字卡片相互张贴到后背上,并且要记住自己卡片上的数字,然后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以“20+50”这道题目为例,当笔者说出这道题目时,背后张贴着这两个数字的学生和在背后张贴答案“70”的学生要迅速站到讲台上。在这个游戏中,由于学生事先并不知道笔者出的题目是什么,所以游戏的整个过程对学生的反应能力、计算能力和注意力的要求都比较高,也能检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在笔者组织的游戏活动中展开了激烈的比拼,将整个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开展游戏活动,不仅巩固了“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知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将这部分知识有效地进行了拓展与延伸。通过游戏活动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趣味化的游戏活动学习数学知识,在快乐的体验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融入实践活动,体验趣味数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确保学生能够将更多的热情放在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不断发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例如,教材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一)”这部分知识主要是对学生的方向感和位置的辨别进行教学,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感,笔者在课上引导学生开展了实践活动。笔者提出了实践活动的背景:新学期到来,我们班上又迎来了一些新同学,他们还不熟悉我们学校的位置,老师想请一名学生来给他们介绍一下。由于学生的知识积累有限,以前只学习过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概念,所以在向新同学介绍学校位置时便出现了不准确的情况,这也对本节课即将学习的“东、南、西、北”的概念做好了铺垫。然后,笔者对本节课程的位置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习了位置的表示方式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课程结束后,笔者还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记住学校到家的路线,并且以画地图的形式画出来,下次上课时利用今天所学知识给其他学生讲解。通过实践活动的巩固,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还能锻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当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打好数学基础,通过创设趣味情境、引入趣味元素、开展趣味游戏、融入趣味实践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化构建。

猜你喜欢

趣味图形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午睡的趣味
分图形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找图形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图形变变变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