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导入的价值及案例分析
2022-03-1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董 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俞宏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导入技能被视为基本教学技能之一。在我国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如青浦教学实验、GX 教学实验等,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致力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技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非认知能力发展及自主学习驱动力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导入,希望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从中获得直接经验,并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一个好的“导入”设计,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笔者对课堂导入案例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核心素养视角下课堂导入的价值体现并进行深入思考。
一、课堂导入的价值及案例分析
课堂导入始于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用于承接之后教学内容的展开,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创造力等;能为教学内容做铺垫,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效完成教学要求等;也能为知识习得提供必要的铺垫和准备。由此可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导入对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突出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聚焦注意力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从课间状态切换为上课状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课堂希望学生拥有参与新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发、积极地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在求知、探索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例如,在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一课的导入中,教师利用视频播放学习资料,讲述勾股定理的来历,介绍了毕达哥拉斯从观察地砖的摆放方式到证明出这一定理的过程,以及《周髀算经》中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并展示了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动手去数格点图中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作出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自主探究并证明勾股定理,以获得直接经验。教师的导入设计包括多媒体的应用、数学史的介绍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等,高效地实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了解数学史等目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经历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2.创设学习情境,辅助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是课堂导入的重要形式之一,有利于帮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高效理解数学抽象知识。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小球飞出”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导入,以解决问题展开教学,对教材提供的导入材料进行了补充与优化,然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答做出评析。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当小球飞出多少秒时能到达它的最高点?当小球飞行高度为20米时,它的飞行时间是多少?当小球飞行高度为0米时,它的飞行时间又是多少?通过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培养了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结合,体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这一过程。
3.承接知识模块,把握学习进度
教师授课不是单一的公开课设计展示,而是与学生有交流、有沟通、有长期稳定感情基础的相处模式。教师的授课往往也不能只关注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而更倾向于从长期的学习积累中帮助学生习得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材八年级上册“轴对称的性质”第1 课时的授课导入时,教师采用复习导入的形式提问学生“什么是轴对称”“什么叫轴对称图形”等回顾性问题,然后根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调突出问题,点拨学生要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接下来才正式开始本节课内容的讲授。这样的授课方式多见于学校的日常授课模式,展现的是长期的授课过程中每节课之间的关联、课下课上的延续,师生情感的动态延伸。
二、课堂导入的教学思考
课堂导入在多年的研究发展中不断进行改进提升与重塑解构,说明课堂导入研究热度不减、研究方向逐渐多元。然而,课堂导入研究也应当坚守其本心,导入的价值依然应当被肯定,导入的目标始终是辅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下面通过两个案例体现导入的变与不变。
1.课堂导入可融于教学
课程改革背景下要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教学,恰当的、不刻意的导入是很好的选择。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物体位置的确定”时,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展开探究:研究的范围是一维的直线、二维的平面、三维的空间,还是四维的超几何空间?选择研究对象时是否希望这个图形具体些,如一个点是怎样的点?是一个什么点?你打算用什么来确定位置?教师抛出的问题层次清晰、逻辑分明,交流的话题由大到小,聚焦于课题,学生在整个框架中回答时既能拥有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能慢慢体会研究和思考的逻辑。教师则归纳出探究要点。对象:点—线—形;范围:直线—平面—空间;状态:静—动。教师的导入和教学都在问题串的过渡中发生和进行,没有明确导入与教学之分,是导入与教学之间融会贯通的典型实践。
2.课堂导入服务于教学
导入是教学的一部分,其宗旨是为教学目标而服务。例如,在教材九年级上册“圆”一课的导入中,教师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见过的圆,并展示几张生活情境下带有圆的特征的常见物体图片,如摩天轮、车轮、硬币、瓶盖等,并让学生尝试举例。随后,教师说了《墨经》中的一句话,“圆,一中同长也”,让学生结合小学阶段学习的与圆相关的知识思考其中的含义。接着,教师让学生动手探究画圆,并总结画圆的方法。教师的导入从圆的回忆到图片展示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唤醒旧知,帮助学生对圆的特征展开细致探究,有效服务于教学。《墨经》中的话既是对数学史的回顾,又是学生探究过程提示,其思想也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符合。探究活动有效实现了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和动手实践深刻感悟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三、课堂导入的教学建议
首先,课堂导入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都是不可否认的,在实践中也得到了直观的反馈,对学生的长期影响也是可以预见的,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而不是仅停留于纸面强调;其次,课堂导入是随着课堂教学理论和方针不断改进与调整的,以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环境,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导入方法;最后,课堂导入在发展中始终不变的核心思想是要为教学服务,要围绕这一核心结合教学创造性和实际情况进行课堂导入,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