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构建生本课堂模式
2022-03-17甘肃省庄浪县第三小学
蒋 萍(甘肃省庄浪县第三小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以生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下,教师更要加强立德树人教育的力度,构建真正高效的生本课堂,不仅让学生学习丰富的德育知识,还要让学生自主去选择和建构有道德、有涵养的生活。
一、立德树人教育与生本课堂之间的密切联系
生本课堂是指以学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是教师转变自身角色,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而打造的课堂。立德树人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塑造学生优良品格、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学生是立德树人教育的主体,教师要探寻德育教育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接受立德树人教育的熏陶。
目前,教师愈发注重通过建构生本课堂的方式来推进立德树人教育。一是因为生本课堂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让学生主动融入德育氛围中,有效感知其中的德育内涵。二是因为生本课堂能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让学生主动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与德育知识的深层内涵,有利于更好地达成两者的教育目标。
二、立德树人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现状
1.立德树人教育落实程度低
在“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德育氛围并不浓,很多教师依旧开展机械的知识教育,忽略了该课程的德育教育功能,难以帮助学生深层次地解决如理念信念缺失、责任意识淡薄、抗挫能力较弱、感恩意识缺失、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
2.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空洞
教师单纯地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导致教学内容不丰富,不足以支撑教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甚至会产生内容空洞的问题,容易让学生感到德育内容虚无缥缈,不能触及德育知识的内涵,无法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3.立德树人教育缺乏生本特征
教师依托课堂教学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时,更注重将知识单向性地传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主动理解知识的德育内涵,容易陷入一知半解的状态,影响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
4.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活动占比小
实践性教育活动在立德树人教育中的占比较小,导致学生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学习层面,很少能将学会的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不利于提升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应用能力,也难以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基于立德树人的道德与法治生本课堂模式建构策略
1.创设情境化生本课堂,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情境化教学能够让学生置身于生动的场景中,使其感知与理解情境中蕴含的知识内容。它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特点,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根据个人的情境体验领悟德育内涵。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以下统称“教材”)三年级下册“同学相伴”时,教师可以设置“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这一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并创设情境:在一次体育课上,教师组织学生练习跳绳,自主选择单人跳绳、双人跳绳或多人跳绳,学生普遍选择双人跳绳或多人跳绳,只有小明、小光选择了单人跳绳。他们俩在跳绳时,虽然练习得很认真,但是注意力总是被双人跳绳或多人跳绳的热闹氛围所吸引,遇到技术问题自己也无法解决。后来有了再次选择的机会,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双人跳绳或多人跳绳。身处其中时他们才体会到与同伴默契跳绳是多么快乐。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情境,分析小明、小光和其他学生选择不同跳绳方式的心理特点,并围绕“小明、小光的第二次选择”这个话题进行思考,探讨集体精神在体育运动中的重要性,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同伴”在自己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建构生活化生本课堂,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
生活化教育强调的是教师要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将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生活认知经验深刻地理解与掌握知识概念的内涵,在生活化教育理念下建构生本课堂。例如,在教学教材三年级下册“我很诚实”时,教师以“诚实品质教育”为主题,引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合作开展生活化讨论: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对他人说过谎?如果自己做错了事情,是否会主动承认错误,向他人坦白?讨论话题与课堂知识密切相关,学生积极与他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为了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理解“诚实”的含义,还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实例,如考试作弊、欺骗他人、捡到东西不上交等,甚至可以扩展到虚假广告、假冒伪劣产品等方面,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诚实”的德育内涵。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担当意识,做一个敢于承认错误、承担后果的人。这样的教育既达成了立德树人教育的育人目标,又满足了教师建构生本课堂的需要。
3.建构文化性生本课堂,引导学生修身养德
在建构生本课堂时,教师可以整合优秀文化资源与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让学生从中领悟重要的人生哲理,学习如何修身养德。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弘扬优秀家风”时,教师可以引入优秀家风家训,如朱熹的《朱子家训》、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等。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到“朗读家训”的活动中,使其一边朗读,一边体会每句家训的深层内涵,体会家训承载的家风文化内涵。朗读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围绕“家训”这一话题开展生本化教育,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弘扬优秀家风”的课堂情景剧。以“勤俭持家”为例,情景剧要能直观地再现一个人是如何勤俭持家、修身治家的。学生可以从控制家庭收入与支出、摆宴席不铺张浪费、消费时货比三家等场景进行展现,将“勤俭持家”的这一传统美德充分体现出来。
4.建构实践性生本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可以依托德育实践活动来加强立德树人教育,同时也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形成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调查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环境污染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包括绿化环保问题、噪声污染问题、垃圾污染问题、汽车尾气污染问题等。学生要亲身走进社会生活环境,通过对各方面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深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学生调查具体问题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制定具体的解决策略。以“如何加强绿色环保”这一问题展开深入思考,让学生了解与绿色环保相关的科学理念和实践措施,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除了这种调查类的实践活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宣传的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噪声类型与防治宣传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承载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教师要将立德树人教育落实到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丰富课堂中的德育内容,让学生从更多的方面获得良好的德育熏陶。尤其是在建构生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更要将立德树人教育作为核心的教育内容,让学生深层领悟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