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2022-03-17梁东升甘肃省庄浪县北城九年制学校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探究性深度物理

梁东升(甘肃省庄浪县北城九年制学校)

物理教学对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活动,使其能够在深入研究物理知识的前提下,对抽象的物理知识有效地理解与掌握。目前,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性较低,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多种。教师要立足物理教学的发展现状,建构更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探究式教学缺少深度性

初中生刚接触物理学科,有些教师为了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效果,更倾向于通过讲授理论知识的方式展开教学,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传递给学生。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层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难以在物理课堂中开展有深度的学习。目前,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物理学习方式,尚未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难以做到主动挖掘有深度的物理知识,不能对物理问题展开深度思考。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探究式教学的成效。

2.探究式教学缺少开放性

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造具有明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使其能够产生较强的物理学习兴趣,主动根据自己在课堂中的学习疑问开展有针对性的物理学习。然而,有些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不注重为学生创造开放性的学习条件,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导致探究式教学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作用。学生在物理课堂中依旧处于被动思考的状态,难以发挥自身的学习主体意识,也不能发散思维从不同方向对物理问题展开思考与探究。

3.探究式教学缺少多样性

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缺乏深刻的认知,引入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较少,往往不能满足新时期物理教学对探究式教学的需求,使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缺少多样性,不利于教师从多元教学的角度激活物理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发展。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改进策略

1.以问题情境引领探究式教学

以往教师更多的是提出一个问题之后,让学生直接围绕该问题来思索其答案。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不仅没有收到探究性学习应有的效果,还会让学生对探究性学习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开展有深度的探究性学习。问题情境则是教师以有效问题为基础创设的能够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产生主动探究问题意愿的生动教学情境。针对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问题意识、深度探究性学习意识薄弱等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依托问题情境合理设置探究式教学场景,让学生对教学情境中涉及的物理问题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善于根据情境体验和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深度的物理学习。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下册“弹力”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上了弦的小青蛙玩具放在地面上时会跳起来;按住圆珠笔的笔头,笔芯会出现,可以使用笔芯来写字;在运动员跳水前,会在弹跳板上做准备动作,这些现象都体现了弹力的原理,那么你会如何理解这种“力”?它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我们要测量这种力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那么这种工具的应用原理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去使用呢?

教师借助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物理学习,使其对弹力的基础概念、产生条件、原理及使用方法等知识点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会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基本认知经验,逐步理解概念知识,进而深入探究深层次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有效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内容。

2.在任务驱动下开展探究式教学

任务驱动法是指教师合理安排课堂学习任务之后,让学生以“完成任务”为出发点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其主动围绕任务内容投入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中的科学教学方法。教师将任务驱动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有机结合,能够改善学生在物理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专注力,让学生有方向、有动力地完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滑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组合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集体活动为载体围绕具体的学习任务,开展团队协作性的深度探究性学习,并为学生合理设计如下学习任务。任务一:自主寻找生活中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应用实例,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它们的概念,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及实质。任务二:找出动滑轮的瞬时支点,并归纳出确定这一瞬时支点的正确方法。任务三: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滑轮组装的设计方案,让这一滑轮组达到省力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任务四:根据设计方案组装滑轮,细心观察几次实验过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并提出对策。任务五: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

这些学习任务与课堂内容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学生在逐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对深层的物理知识进行有效挖掘、理解与运用。由此可见,教师依托任务驱动法开展探究式教学,能促进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

3.在实践活动中推进探究式教学

为了改善传统物理课堂中教师过于专注开展理论教学的问题,教师应适当地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物理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开展有深度的物理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实践活动的学习体验,有效理解与掌握物理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在这一背景下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实践性的物理教学活动中,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全一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不同的社会调查类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围绕“能源消耗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这一主题来设计调查问卷,然后走进社会中自主搜集资料,寻找调查对象,做好各项调查工作,从中获得大量的调查数据,以便在数据分析与实践调查的过程中把握社会生活中的能源消耗问题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学生也可以围绕“在能源消耗背景下人们是如何应对自然环境问题的”这一主题展开自主调查,了解当今社会能源消耗带来的污染问题和具体的应对措施。学生在完成这一调查活动后,可以根据具体的应对措施从物理学角度提出个人的建议。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既要自主获取数据、自主分析问题,又要自主探究其中的物理问题,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表达观点,并寻求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结束语

探究式教学能够支持教师打造生动、高效的物理课堂。目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深入研究适用于开展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多元化方法,致力于建构健全、完善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主动探索与深度学习。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发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其物理学习实效。

猜你喜欢

探究性深度物理
只因是物理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处处留心皆物理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探究性学习的“三要素”——以《重叠问题》的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