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地方非遗戏曲保护与传播途径的思考
2022-03-17段俐敏
张 超,胡 斌,段俐敏,苏 乐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安徽 芜湖 241100)
地方非遗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由民间艺人及文人在当时历史文化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文化产品,因具有的浓厚生活气息、亲切的乡音土语而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20世纪以来,随着电视及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出现,人们的娱乐及消遣方式更加多样化,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对于地方非遗戏曲而言,其与观众多通过舞台剧院进行交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人不愿意花费时间及精力到固定场所欣赏传统的地方戏曲,这种以舞台剧院为中心的交流方式过于陈旧。此外,随着观看人数的逐渐下降,地方非遗戏曲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缩减,传承人员后继乏人,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无人演、无人看、无人传”的“三无”传承生态和“老艺人、老观众、老剧目”“常演老戏、老戏常演”的演出现状,地方非遗戏曲的保护与传承面临重重困境。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地方非遗戏曲网络保护与传播带来了机遇,不仅能实现对非遗戏曲的创新性保护,而且能为其传播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因此,有必要从网络角度对地方非遗戏曲保护与传播途径进行研究,以期为地方非遗戏曲保护与传播实践提供参考。
1 网络对地方非遗戏曲保护与传播的优势
互联网时代,随着数字化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升,通过网络实现对地方非遗戏曲的保护与传播,不仅能实现对戏曲的记录归纳,而且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实现即时交互传播、拓展传统戏剧外延,并开发新的戏剧形式。
1.1 有利于扩大地方非遗戏曲传播范围,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地方非遗戏曲作为特定区域与特定文化融合的产物,不仅体现着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同时还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华,更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对象。但其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传播范围多集中在与所用语言相关的区域及人群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网民数量的增加,地方非遗戏曲在互联网空间内的传播范围得到极大拓展。在网络空间内,信息传递更加广泛,信息的传播模式更加多样,传播空间更加广阔,地方非遗戏曲通过互联网空间传播能有效突破传统传播渠道与人群的限制,随时成为世界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人的访问对象,扩大了地方非遗戏曲传播范围。
1.2 有利于提升地方非遗戏曲传播速度,实现即时交互传播
地方非遗戏曲以满足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首要任务,是最朴素、最形象的思想教化形式,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发展历史,但由于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其仅能在特定区域传播。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短视频、视频直播等形式的出现,极大提升了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播速度,实现即时交互传播。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受众主要为年轻一代,短视频、视频直播等形式还能有效扩大地方非遗戏曲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激发他们对地方非遗戏曲的兴趣,提升地方非遗戏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3 有利于丰富地方非遗戏曲传播形式,拓展传统戏剧外延
地方非遗戏曲的传统传播形式多以线下演出的形式开展;而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爆发的近几年,地方非遗戏曲的云上展演、线上演出、短视频传播等成为主要传播形式。相较于传统的线下演出,线上演出丰富了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播形式,不仅使得观众数量大幅增加,扩大了演出的覆盖率,提高了经济收益,而且有利于消除现场选位导致的视角差异,通过摄像机镜头使观众更近距离地观看表演细节,通过直播弹幕进行实时互动,拓展传统戏剧的外延。
1.4 有利于建立戏曲文化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新的戏剧形式
地方非遗戏曲要想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发展,除了需要保留自身优秀传统之外,还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了解当代观众对戏曲的喜好,创作出符合当代大众审美的戏曲文化。互联网时代,地方非遗戏曲还可以实现与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等数字文化内容产品的创新性融合。例如,作为传统戏剧剧场的广东粤剧院,紧抓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围绕3D武侠网游《剑网3》,以把握粤剧的“戏曲性”与基于网游设定的“还原度”为创作原则,创编戏剧《决战天策府》,自演出以来获得了较高的人气与评价。该部剧以网络游戏为创作起点,不仅开拓了戏曲文化创新发展思路,开发了新的戏剧形式,而且为粤剧挖掘、开拓、培养了新的受众群,使更多原本对粤剧知之甚少的玩家观众能走进剧场,接触并感受该传统文化[1]。
1.5 有利于借助网络强大记录功能,实现对戏曲的记录归纳
地方非遗戏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人们长久以来生活的积淀,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研究区域文化、音乐、服饰及方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鉴于当前地方非遗戏曲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观众群体逐渐减少,部分地方戏曲濒临消亡。借助互联网强大的记录功能,可以改变传统仅能记录戏剧文本与曲谱的弊端,将影像、声音、唱腔等戏曲相关内容进行全方位、原始的记录与归纳,降低戏剧消亡的可能,为后期艺术家的创作提供真实资料。
2 地方非遗戏曲保护与传播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方非遗戏曲因难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其规模与数量不断萎缩与消减。在国家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领域重要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地方非遗戏曲保护与传播的背景下,地方非遗戏曲的保护与传播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不可避免仍存在一些问题。
2.1 地方非遗戏曲保护与传播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地方非遗戏曲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地方非遗戏曲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被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一方面,2013年,文化部印发了《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通过确立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对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的剧目创作给予资助、对表演及创作人才进行培训,以及对本地最具代表性地方戏曲剧种的史料进行抢救、保存等方式来实现对地方戏曲剧种的保护与扶持。另一方面,在社会保护层面,诸如戏剧院、戏剧学校及演出团体等社会团体能共同建立戏曲传承基地,戏剧保护工作逐渐步入常态化、规范化;部分省市开展戏剧数字化管理系统试点工作,为地方非遗戏剧的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传播地方非遗戏曲,主要包括3条途径。其一,由个人进行传播[2]。戏曲作为传统文化,主要由传承人进行传承与传播,传承人可以通过戏剧演出的方式将剧目传播给公众,也可以通过戏曲教学的形式将戏剧经验及技能传递给徒弟。其二,由表演组织传播。剧院作为组织,通过组织戏曲传承人进行演出的方式,在为观众提供良好视角体验的同时,实现对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播。其三,通过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在现代社会,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欣赏戏剧的方式逐渐多样。将地方非遗戏曲与现代电视媒体相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能促进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播,提升其影响力[3]。
2.2 地方非遗戏曲保护与传播存在的问题
从地方非遗戏曲保护与传播现状来看,虽然整体有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地方非遗戏曲保护层面,一方面,由于录音、录像设备的落后等历史的局限,地方非遗戏曲的记录多通过刊印选本和曲谱方式进行,即通过文本方式进行传承。但戏曲属于综合性艺术,除了文本与曲谱之外,还包括戏曲表演身段、服饰道具、乐器等。现代社会,大众娱乐方式的变化导致欣赏地方非遗戏曲的观众不断减少,观众数量的下降进一步影响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承,最终导致部分地方非遗戏曲消亡或濒临消亡,很多优秀文化随之消失。据原文化部组织开展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共有348个戏曲剧种,与《中国戏曲志》相比少了47种剧种,还有17种濒临消亡,且流布于民间的小戏种消亡比例更高[4]。另一方面,地方非遗戏曲存在传承与创新动力不足,传承人员后继缺乏的情况,导致对其保护出现短板。正如前文所述,地方非遗戏曲作为一种活态艺术,对其传承与保护需要靠人。而由于戏曲作为历史的产物,其中的某些元素已经难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且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技术支撑的媒体、硬件设备及娱乐方式的全面辐射,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文化娱乐选择,导致青年一代对地方非遗戏曲的认识不深入,许多戏曲随着艺术家的去世而消亡,地方非遗戏曲保护陷入困境。
在地方非遗戏曲传播层面,一方面,地方非遗戏曲的传统市场发展不均衡,传播范围有限。剧院作为传播地方非遗戏曲的主体,其规模与数量直接决定了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播成效。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剧场数量从2014年以来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到2018年数量达到1 130个,同比增长4.24%,虽然2019年数量略有下降,但整体仍然保持较好发展态势[5]。从分布区域来看,剧院分布呈东多西少的趋势。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剧院发展相对较为成熟,具有丰富的演出资源,同时具有一批稳定的观众,能促进戏剧传播;但中西部地区,由于剧院建设较为滞后,影响了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播[6]。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对地方非遗戏曲影响力有限,难以激发年轻受众的兴趣。诸如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传统戏曲的传播渠道,但鉴于社会变迁引起审美文化的变化以及传统地方戏曲的念白以及戏文多为方言,导致即使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形式对传统地方非遗戏曲进行传播,当代年轻人依然很难被其吸引。同时,传统广播、电视等媒体对于戏曲的传播多为单向传播形式,观众仅能被动接收信息,这种单向传播形式不仅难以将观众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戏曲,而且与当代年轻人的文化习惯存在出入,难以满足观众的诉求,造成青年观众的流失,导致戏剧传播与观众审美相背离。
3 网络对地方非遗戏曲网络保护与传播的途径
为从互联网角度实现对地方非遗戏曲的保护,便需要建设地方非遗数字戏曲文化博物馆,丰富地方非遗戏曲艺术的本质内涵;为从互联网角度实现对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播,则可以搭建网络戏剧传播平台、利用移动媒介实现多元化传播,注重地方非遗戏曲传播创新与内容升级。
3.1 网络对地方非遗戏曲的保护途径
通过网络对地方非遗戏曲进行保护,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建设地方非遗数字戏曲文化博物馆。现代社会,数字化技术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为实现对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承与保护,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地方非遗戏曲资源进行数字化记录、归纳、整理与运作,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使人们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地方戏曲艺术,以扩大其影响范围。同时,还可以以数字戏曲文化博物馆为依托,借助现代数字影像技术,将地方戏曲的舞台形象、声调旋律及表演过程向观众展示,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实现保护地方非遗戏曲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其传播[7]。在具体建设数字戏曲文化博物馆时,需要对地方非遗戏曲的历史、现状、理论、剧目、传承人、剧团及表演戏曲需要的戏台、服装道具、音乐及剧本等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与归纳,完成数字戏曲文化博物馆资源库的建设。另一方面,应提升地方非遗戏曲内涵与质量。地方非遗戏曲作为地域文化的结晶,承载着特定区域人们的集体记忆,同时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也需要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面向市场及观众才能得以生存。因此,在对地方非遗戏曲进行网络保护时,需要提升地方非遗戏曲的内涵与质量,尤其需要进一步提升创作者的思想意识,破除陈旧观念,在创作内容时融入当代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改进表演形式、舞台造型、表现手法及音乐使用等层面[8],在保留地方非遗戏曲民族区域特色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地方非遗戏曲的网络保护奠定基础。
3.2 地方非遗戏曲的网络传播途径
通过网络传播地方非遗戏曲,应在结合传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进行改进。
首先,搭建线上戏剧传播平台,促进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播与保护。互联网时代为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播提供了机遇,不同于地方非遗戏曲的现场演出,线上戏剧平台不仅能突破戏剧演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且能予以观众更多选择权,任何人在任何时间进入平台都可以欣赏戏剧演出,扩展了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播途径。在具体搭建线上戏剧平台时,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挖掘地方非遗戏曲文化,探索将戏曲文化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发展道路。例如,“一通平台”作为湖南省政府协助当地演出公司开发的传统戏剧戏曲移动互联网平台,自2015年上线以来经过几年的探索,已经实现了传统戏曲资源的收集、整理、分类、数字化存储,以及经典剧目的直播、点播等服务功能。截至2019年,共完成演出直播178场,涵盖湖南省多个地方戏曲,在线观看人数累计达1 100余万人次,促进了地方非遗戏曲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其次,可以通过移动媒介实现多元化传播。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升级,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一代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出现也使得社会进入移动新媒体阶段。在此阶段,为了促进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播,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戏曲移动终端平台的形式,实现地方戏曲资源的整合,并对戏剧影像及相关戏剧文化进行传播,以方便观众随时随地欣赏戏剧,提升传播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传播地方非遗戏曲[9]。具体可以由剧团或者戏剧传承人在抖音开设账户的形式,通过展示戏剧化妆、脸谱、戏衣、唱段、念白、绝活、戏曲段落或者戏曲文化知识等形式来吸引用户的关注,达到宣传地方非遗戏曲的目的。例如,2018年,抖音联合央视等共同发起了“粉墨新声”的话题挑战[10],共有约40名戏曲表演家参与其中,涉及昆曲、黄梅戏、豫剧等多种地方剧种,戏曲家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示地方戏曲,深化了观众对地方戏曲的认知,同时抖音通过发布戏曲头饰贴纸及唱腔音乐的形式使用户体验戏曲艺术的经典脸谱、妆容及饰品等,促进地方非遗戏曲的传播。
最后,应注重地方非遗戏曲传播创新与内容升级。互联网的技术处于不断升级发展过程中,戏曲要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必须适应互联网的传播思维,对其自身进行传播创新与内容升级。一方面,由于戏剧的保护与传播离不开人,互联网环境下的戏曲传播同样要以观众为基础,从观众的年龄、地理位置、审美等角度研究观众的喜好,然后根据不同观众的需求为其制定个性化的传播方案,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戏曲要想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应注重自身内容的升级。具体可以结合当前热点话题,并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顺应当代社会发展潮流的同时,使其成为移风易俗、教化人心、凝聚力量、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的有力武器,由此促进地方非遗戏曲的进一步传承与发扬[11]。
4 结语
地方非遗戏曲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文化,不仅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研究区域文化、音乐、服饰及方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地方非遗戏曲的保护与传播带来了诸多机遇,具体可以从建设地方非遗数字戏曲文化博物馆、提升地方非遗戏曲内涵与质量、搭建线上戏剧传播平台、通过移动媒介实现多元化传播及注重地方非遗戏曲传播创新与内容升级等方面着手,以进一步提升地方非遗戏曲的艺术价值及历史价值。同时也需注意,在对地方非遗戏曲进行传播与保护时,不能完全割裂地方非遗戏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而应该在保留地方非遗戏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将地方非遗戏曲与网络进行融合,以扩大生存空间,拓展保护与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