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技术伦理思想的三重维度及其当代启示
2022-03-17韦晨阳
韦 晨 阳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技术应用所带来的影响不断增大,势必会使人们对技术活动进行反思,使伦理思想反映在技术领域,产生相应的技术伦理思想来规范技术的使用。这里的技术伦理指的是技术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观念与规范,人们用这种伦理观念与规范来引导技术行为,使人们在技术活动的过程中反思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以及技术应用所带来后果的正当性。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奠基时期[1]41,各种技术活动普遍存在,技术伦理形成的条件已经存在。先秦思想家对技术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大都有所立论,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在其“道法自然”的总体思想观下显露出对技术问题的关注。相较先秦时期,如今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高度发展,并且正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进行重塑,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伴生了一系列伦理问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是学术研究者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2]。因此,笔者从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三个维度来解读老子的技术伦理思想,以期探求老子思想蕴藏的当代价值。
一、技术与人的维度:扬弃技术异化
当代社会的各种先进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便利,但人的价值却在眼花缭乱的霓虹中迷失,人的本质在与世界的复杂交互中被遮蔽。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没有帮我们厘清自身的价值和本质,反而加剧了人的异化。老子没有明确提出异化概念,然而他的思想本质包含着对人的异化的批判。老子认为,人的行事准则应效仿天道,使人性复归天道。《道德经》第25章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169这里“自然”指的是世间万物本然的状态,“道法自然”不仅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指人行事所应遵循的外在要求。老子提倡人应该自然无为,顺应天道,不应使人之道背离天之道。因此,不难看出异化概念在老子思想体系中的理论逻辑。在老子看来,人的本真状态与天地浑然同性,既然人的本质就在于这种自然性,那么人与自然性的违背就是异化。老子理论中人的异化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的异化。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力量与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相对立,即为人的异化。虽然这两种异化由于不同的理论背景而有着不同的逻辑进路,但这两位思想家对于主客分离的异化实质有着跨越时空的一致认知。
关于技术对人的异化,《道德经》第12章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3]118各种感官刺激与能工巧匠制造的难得之物激发了人们的欲望,遮蔽了人自身的本质,使人偏离了自然性,不再符合无为的天道。《道德经》第19章写道:“绝巧弃利,盗贼无有。”[3]147老子认为精巧的技术和技术产品,会使人心生邪念,亦即技术对人的异化。李约瑟在研究道家技术思想时,看到了道家对技术异化的洞察,“他们看到用以统御无生命界的工具可以转过来对付工具创造者的血肉之躯”[4]140。然而,老子并非反对一切技术产品。《道德经》第11章写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3]115车毂中空使其有车轮之用,陶器中间有空洞使其有容器之用,门窗闭合形成一个空间,就有了房屋之用。这些给人的基本生存与需求提供便利的工具是老子所肯定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的自然性的一部分,老子所反对的是超出人的自然性的技术,因为超出人的自然性的技术必将引发超出人的自然性的生存状态,使人处于与天道背离的异化状态。后来庄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机心”的概念,庄子在《天地篇》中提出“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5]329,追求机械的人必然会有投机取巧的行为,投机取巧者必然有投机之心,有了“机心”就与道相偏离了。
老子给技术异化开出的药方是“复归于朴”,人若守道而行,那么技术给个人带来的负面因素将得到限制,人若放纵欲望,沉溺于技术产品之中,那么祸患就不远了。“复归于朴”指人要在自然性的限度内行事,也就是实行“无为”之为。《道德经》第37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212。“无为”指的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指行事不超出自然性的限定。就技术活动而言,人应当保全自身的朴素本质,不以技术进步本身为行事目的。可以看出,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框架,相较于马克思解决异化的现实方案,老子对异化的扬弃是一种主观性的个体调节,这种向内而求的路径强调自省悟道、去奢、去泰、复归本真,在技术活动中秉持“由技进道”的思想,进而达到“以道驭技”的境界,最终克服“以技驭道”的异化状态。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每个人都无可避免地卷入技术活动之中,与技术产品打交道,甚至被技术的发展创新不断变更着生活方式。老子的技术伦理思想提醒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自然限度,通过理解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认识到技术是辅助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克服技术产品对自身的异化。
二、技术与社会的维度:增进人民福祉
技术是由人创造并且用于服务人类社会的,因此,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构想自然而然地体现着相应的技术观。老子倡导的理想社会在《道德经》第80章中有所描绘,“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3]345。马克思也曾描绘过人类社会的美好蓝图,他和老子构想的理想社会有着相似的地方,两者都有能够满足需求的物质基础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然而,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源自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这种物质基础的极大丰富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之上,社会的高度和谐源自人的全面解放,是一种可实现的科学理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虽然,老子描绘的乌托邦不具备可操作性,但其理想社会对人民获得感的重视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在老子提出的“小国寡民”的设想中,人们并非没有掌握技术,而是拥有着各种工具却不去使用它,准确来说,是不需要使用这些技术工具就可以达到幸福美好的理想生活。老子明确了技术是为人类社会的幸福提供服务的。在老子看来,如果因为技术的使用导致了社会的不幸,或者无需使用技术就能使人们拥有理想的社会生活,技术的确可以被搁置。因此,常有人说老子是反对技术的,但其实,老子反对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带给人类社会的负面因素。
关于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道德经》第53章写道:“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3]268意即:大道如此平坦,人君却喜欢走邪径。朝堂腐败,田野荒芜,仓廪空虚;人君却穿着华丽的衣服,佩带锋利的宝剑,吃着精美的食物,财货多到支出有余,这是盗贼之首的行径,而不是大道之行。老子十分关注民生根本,提倡通过田地劳作来达到仓廪充裕,满足广大人民基本的生活需求,而不是一味追求华丽而无实际效用的技术,使人偏离朴素之道,动摇民生之本,致使社会动荡不安。老子提倡“以百姓心为心”,认为技术应该有利于人,并且应当对大众有利而不是对少数人有利,最终的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道德经》第57章写道:“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3]280从这段描写来看,老子对忌讳繁多、民多利器、人多巧诈等社会状态进行了批判,从中可以看出其所主张的理想社会状态:人民富足、官员清廉、国无盗贼。而想要达到这种理想社会状态,在技术方面人们需要对奇物、巧技加以限制,使技术复归到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需求的状态。
老子对奇技淫巧的批判态度,体现了其对技术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和贫富差距过大的忧患和反思。马克思对技术进行思考时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为有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6]4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相较以往已经高度发达,然而,世界上仍有数以亿计的人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这使我们不禁像马克思那样思考,技术的发展是否真的用于增进人类社会的福祉?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其潜在的破坏能力也与日俱增,如果放任其野蛮生长,稍有不慎就会摧毁人类社会的稳定秩序。如今人类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不断突破现有的伦理防线,用之不当就可能给人类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对待前沿科学技术,人类社会要坚守老子提出的“知其雄,守其雌”[3]183的原则。
目前,我国在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方面仍有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学技术创新成果”[7]。当今社会仍需秉持增进人民福祉的态度来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
三、技术与自然的维度:促进生态文明
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存空间,也提供了人类得以寄情的精神家园。技术手段不断增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不断提升,可以说技术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自然维度的技术伦理指的是以尊重和爱护自然的态度来进行技术活动,并对技术运用的生态后果负责。因为人类需要满足的不仅是自身的需求,也要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老子明确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总观点。“自然”指大自然或世间万物所构成的环境,此处指自然而然,亦即事物本质的样子,与“人为”的概念相对应。“自然”和“道”的概念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意义重大。老子认为“道”作为最根本的存在,为天地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233。“道”是宇宙的本源和天地万物的最高法则,而天、地、人统一在“道”中,万物都遵循着“道”这一最高法则。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道德经》第25章中写“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3]169。老子明确指出,天地和人都是同样尊贵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天地万物都源自“道”,体现着“道”,并受到“道”的统摄。因此,作为整体的自然界和自然界中的生命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平等对待,这种平等的生态观克服了西方工业文明中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为我们与自然界和其他生命相处提供了平等的视角。
人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人类同自然的良性互动会得到自然界的馈赠,但如果人类依靠科学技术妄想征服自然,那么自然界就会展示它的报复。步入工业文明以来,人们凭借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创造出大量物质财富,然而,这一过程伴随着自然资源的加速消耗、生态平衡的逐步破坏。近现代系统性的生态问题层出不穷,归根到底是由于人对自然界的无度开发、无道索取。技术是人的目的性和自然的规律性的统一,技术的功能在于提升人对自然开发利用的能力,以促进文明的进步。所以,自然出现生态危机的原因在于人的目的发生偏离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老子在这个问题上虽未涉及社会制度,但理论逻辑基本相同。《道德经》第16章写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3]134天地万物都复归于“道”,遵循着同样的规律,人在行事时要明白“道”的规律,不明白万物规律还要逆着规律行事就会产生不良后果。人通过技术的提升拥有越来越强的改变外界的能力,技术越发展,“妄作”所带来的后果就越严重。《道德经》第67章写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3]310“俭”即俭省节约,老子把“俭”作为自己的三宝之一。老子的“俭”以及其反复强调的“知足”“知止”,无不流露着其对财力、物力以及欲望的节制。老子的这种思想体现在技术与自然维度上,就是对自然的有限索取和对资源的合理的可持续开发。
老子的天地万物有机统一的整体性思想,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社会必然朝着生态文明新阶段迈进。“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8]。人类不能像最初探索自然界那样,不加区分地把所有新技术都兴奋地投入使用,或者是像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逻辑那样,只考虑不同技术的效率高低,而无视技术不当应用给自然生态带来无法估量的伤害。技术发展和应用要选择与生态相容的绿色之道,秉持顺应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避免竭泽而渔。
四、结 语
老子生活的年代距今已经两千多年,其理论的形成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和限制。然而,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老子思想散发出的智慧光芒,以及这种智慧在广袤的时空跨度中对中华民族产生的深远影响。老子的思想启示我们,在面临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规范困境时,首先要从人与技术关系的维度来理解目的和手段的辩证关系,把人从技术的异化之中解放出来;其次要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朝着对社会整体有利的角度推动,利用技术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的福祉;最后运用面向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观,让技术活动朝着对生态最有利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