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缺失与完善

2022-03-17赵艳玲陆昱如

关键词:劳动学校孩子

赵艳玲, 陆昱如

(1.淮阴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2.淮阴师范学院 财务处, 江苏 淮安 223300)

劳动是指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依赖自身的体力或智力付出,从而创造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劳动教育,一般是指在正确认知劳动价值的基础上,经由较长时间的劳动实践,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怀有深厚的劳动情感以及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新的特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动教育一般包括体力劳动、探索性创新劳动、艺术审美性劳动等多种元素,内容涵盖学习中的实践与动手操作活动、社会的公益性活动、家庭生活中自理自主的独立生活活动。新时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其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其劳动情感,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对劳动教育的目标、基本原则、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为落实《意见》的战略部署,2020年7月5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对《意见》要求的进一步落实和细化,具体回应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教什么、如何教、怎么评等一系列操作层面的实际问题。《意见》和《纲要》这两个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了劳动教育的政策、法规和要求,赋予了新时代劳动教育新内涵。《意见》和《纲要》的制定和发布,是对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仅重考试分数、不重全面发展,仅重知识传授、不重劳动实践的不良状况的治理和纠偏,也是新时代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新时代境遇下,按照《意见》和《纲要》的新定位和新要求,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现实短板,积极探寻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完善之策,不仅刻不容缓而且意义深远。

1 问题表征: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透视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需要付出艰辛和不懈的努力。就教育领域而言,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继续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然而,劳动教育在学校、社会、家庭中的缺位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严峻现实,关于劳动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和许多薄弱环节,劳动教育的功能呈现一种逐渐式微的趋势,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与素养亟待加强。诚如《意见》所说:“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一些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1]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1.1 劳动价值认知偏差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办学方向和价值追求。因为德智体美劳是一个教育体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整体目标。劳动教育不仅具有习得技能的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创造幸福生活的终极价值。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深刻理解劳动是美好幸福生活的源泉,鼓励中小学生用创新性劳动去创造美好新生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即在于此。早在2015年7月,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就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现实意义、目标任务、实施路径、考核办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其在地区间、校际实际贯彻力度和效度并不平衡,存在明显差异。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部分学校领导、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有偏差,对劳动教育简单化理解和对待,导致劳动教育重“形式”轻“体验”、重“技能”轻“素质”。比如:部分学校领导、老师对劳动教育认知不清,把劳动教育等同于劳动技能教育,视为单纯的体力性教育或技艺学习,甚至将其异化为一种娱乐活动或惩罚手段,从而遮蔽了劳动的本真教育意蕴。又如,部分家长受“重教轻劳”“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错误观念的影响,认为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日常学习无甚关联,认为劳动是孩子学习的一种额外负担,形成了“劳动无用”“分数为上”的价值观念。

1.2 劳动教育中“三化”问题呈现

劳动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责任,绝不是单一行为,而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整体教育。随着中小学生学业日渐紧张、竞争持续激烈,劳动教育中“三化”问题日益凸显。所谓劳动教育“三化”问题,即在学校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就学校层面而言,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以提高分数和升学率为目标,劳动教育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学校没有开设劳动课程,即使开设了劳动课程,因受师资、课程等因素的影响,也常常被文化课代替;一些学校原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劳动实践基地已被弃用或挪作他用,导致劳动实践教育难以得到基本保障;学生原来可以参与一些简单的劳动,如花草树木的种植、楼道操场的打扫等,如今都由物业承包了,使学生失去了劳动实践训练的机会。就社会层面而言,社会尚未形成劳动教育的统一认知,一些部门、单位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不愿意提供周边环境和实践资源,不乐意接待学校安排的劳动实践教育,不愿意接收学生到所在单位参观学习或从事生产劳动,立体化、多维度劳动教育实践体系没有建立。就家庭层面而言,一些家长缺乏培养孩子的劳动精神和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的意识,日常家务劳动基本不让孩子参与,使得孩子离劳动越来越远;有的家长直接代替孩子劳动,使得“学生劳动”变为“家长增负”,甚至托关系说情帮助孩子逃避劳动,导致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影响孩子良好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1.3 劳动习惯和心理品质欠缺

劳动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教育方式,而劳动教育则可以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劳动习惯来源于日常,从细微处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反复的劳动实践中训练和积累。唯有在日常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反复引导、不断强化,方能巩固教育赋予中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中小学生在家庭不参与家务劳动,在学校不参与公益性服务,其结果不仅使自己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技能有所缺失,而且容易导致优良劳动习惯和心理品质欠缺。一些学生不会安排学习生活,不会料理各种事务,生活上不能自理自立,就连最简单的卫生打扫、洗衣洗袜、被褥整理等都不会做,久而久之,势必会养成一种依赖心理和惰性。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中小学生由于从小缺乏正确的劳动态度,又长期脱离劳动实践,在心理和行为上存在许多缺陷:有的任性、孤僻,唯我独尊,不善于与其他同学交往交流;有的情绪不稳定,经受不住挫折,感情较为脆弱;有的不善于同别人合作学习,缺乏互助友爱精神,同学感情冷漠;有的爱慕虚荣,崇尚暴富,贪图安逸和享乐,缺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有的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懂得感恩父母、回报社会,缺乏家国情怀的担当意识。

2 现象审思: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缺失的成因分析

劳动教育对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教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目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在“五育”中仍然是短板,且面临着被窄化、虚化的趋势,与新时代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不相适应,影响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缺失主要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等多元因素的严重制约和深刻影响。

2.1 劳动教育在学校错位

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依存于学校的自觉意识、自觉行为。如今大多数学校仅重视中小学生文化知识学习和升学,却忽视中小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植和劳动技能的训练,把劳动教育当作“小科”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在课程建设维度,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段链条,内容之间缺乏相互衔接,与现实生活脱节,仅仅满足于开了课、完成了课时。在教学形式维度,许多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仅以体力劳动实践体验为主,劳动教育常常被窄化为参与简单的体力劳动,甚至个别学校以安全为由,存在以课代劳、以教代劳、以说代劳的现象,教学形式单一,体现不出脑体结合、学做统一的原则。在师资和经费保障维度,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未能配齐,主要依靠兼职教师应付正常的劳动课教学,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劳动教育经费短缺,难以保证劳动教育正常开展。

2.2 劳动教育在社会失位

劳动教育在社会失位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缺乏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舆论环境没有真正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还没有成为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成员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情感认同、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其次,职责、义务不清晰。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虽然相继制定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规定了社会各相关单位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但因思想认识不到位,又缺乏评价、监督机制,致使社会相关单位认为劳动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事”,未能尽到自身的主体责任,进而制约了劳动教育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再次,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开展劳动教育,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合力推进,比如: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应向学生开放,社会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劳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场所、实验演示的场馆,支持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公益性劳动以及小发明、小创造科技创新活动等,这方面的教育实践资源明显供给不足。

2.3 劳动教育在家庭缺位

中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劳动实践环节的锤炼。时代在变化,如今人们家庭物质生活丰裕了,中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能力却日渐淡薄甚至丧失,究其原因,与家庭教育缺位有关。家庭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家长对待劳动的基本认知、态度和做法,直接影响孩子劳动价值观的确立。一些家长因受升学率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对子女过分溺爱。学会从事一些家务劳动本来是人保证自己生存能力和生活乐趣的一部分,但有的家长却大包大揽,怕苦着、累着孩子,其本意是让孩子多点时间用于读书学习,争取以高分进入名校。从小培养孩子的勤劳品格,训练其劳动技能,有利于孩子成长成才。清代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强调:“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2]这些严格而细致的劳动要求,对于规范孩子的言谈举止以及劳动习惯的养成都具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参与劳动,其目的是疼爱孩子,想让孩子在学业上有更多的发展和提升,却在无意中害了孩子,使孩子在人格和非智力因素上出现不足,甚至容易造成孩子好吃懒做的恶习。

3 完善路径: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策略探讨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生成长的途径之一,应将其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正如《意见》所指出:“加强政府统筹,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1]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发力。学校、社会以及家庭都应主动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针对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精准理解和全面把握新时期劳动教育的内在规律和科学内涵,把劳动教育融入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家庭教育各环节,从而实现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衔接、相互融合,创新体制机制,真正把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抓实、抓细、抓落地,以劳动教育锤炼时代新人。

3.1 设置劳动教育专门课程

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往往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芬兰国家为例,该国非常重视课程教学这一载体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学校教学体系,把劳动课程分为手工课、家政课、综合课程三类,旨在通过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芬兰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对我国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劳动教育不仅要设置专门的课程,而且还应依托其他的学科教学。首先,要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学校要结合办学理念和办学实际,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真正达到“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1]。劳动教育课程既要体现学段特征的渐进性,又要体现不同层次和类别劳动素养的目标和路径,使劳动教育与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劳动教育课程确立之后,就不得随意占用劳动教育课时,更不得将劳动教育停留在课表层面。《纲要》规定:“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时间,小学1—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3]唯此,可以丰富中小学生的劳动体验,深化对劳动价值意蕴的透彻理解。其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学之中。劳动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渗透性。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必须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蕴含在各学科中的有关劳动教育元素,因为每个学科知识的背后,都蕴藏着劳动教育的育人元素,需要将劳动教育渗透于不同的学科教学。

3.2 构建多元教育实践平台

加强和推进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鲜明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4]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社会各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开展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视为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的一项光荣使命,真正走出劳动教育“只是学校教育的事”的认识误区,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关乎党和国家未来的事业,关乎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塑造,进而明确自身主体在劳动教育方面应担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增强配合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其次,要搭建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因为,课堂内的作用只是劳动教育的起点,而课外的作用则更为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创建一批劳动教育实验区,农村地区要安排相应田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要为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践等提供保障”[5]。因而,在开展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过程中,社会各相关部门要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和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实需求,协助学校建立各种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不断拓宽中小学生参与劳动的多元化渠道,丰富劳动教育实践的形式,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学校要定期、定点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把劳动课搬到农业园、工业园、科技园、田间、车间、社区、街道,为学生参与劳动、体验劳动、感悟劳动提供多维路径,有效实现从课堂育人到开放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

3.3 发挥家长示范引导作用

劳动教育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家长支持与配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健康全面的劳动教育,必须依托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发挥家长示范引导作用方面应着力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现在部分家长把学习和劳动对立起来,忽视对孩子劳动兴趣的培养,虽然有些孩子在家里有做家务的机会,且具备了做家务的实际能力,家长因担心孩子从事家务劳动会浪费其学习时间和精力,从不让孩子做各种家务活。其实,家务劳动是劳动教育的开始,不管孩子今后从事何种工作,从小学会做家务劳动是他们的一门“必修课”。基于此,家长要有意识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兴趣,“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1]。二是要率先垂范。榜样具有示范、激励、导向和矫正等多项功能。如今中小学生的父母基本是70后与80后,相当一部分父母是独生子女,他们在青少年时期总是被父母宠着、保护着,既缺乏家务劳动的自觉意识,又缺乏劳动实践体验,而现在家务劳动主要由老年人或钟点工来做,家长没有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身教榜样。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是历代家德、家风、家训重点强调和宣扬的内容,家长要带头养成勤劳的品质,带头从事家务劳动,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孩子,让热爱劳动成为家庭每个成员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

3.4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是推动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实际上,没有评价,就没有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改进和完善。正如,《意见》所要求的那样:“对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保障劳动教育情况以及学校组织实施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开,同时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被督导部门和学校及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1]。不可否认,目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际成效并不理想,其原因之一在于没有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应试教育之所以会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是因为有硬性的考核指标和要求,所以执行得比较到位。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科学、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把劳动教育列入考核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过程、成果作为对学校、社会、家长进行考核评价的内容载入档案,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建立问题清单并及时反馈,形成全社会的劳动教育激励机制。考核评价的内容应根据各自主体的性质、特点而有所侧重。具体来说,在学校层面,应侧重考核课程安排、师资保障、教育形式、设备配置、经费保障等;在社会层面,应侧重考核社会相关单位配合劳动教育开展、统筹教育资源、提供教育实践基地等;在家庭层面,应侧重考核家校协同、家长督促指导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情况等。考核评价的形式应多样化,可采取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相协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统一、动态过程考核与实际成效评价相结合等方法,以体现考核评价的综合性、多元性、发展性特征。还要改革评价反馈方式,建立劳动教育考核评价结果的全方位使用激励机制,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实施和配合劳动教育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利益回报,有效发挥正向激励的辐射作用。

猜你喜欢

劳动学校孩子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