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17黎炳锋
黎炳锋
(梧州学院,广西 梧州)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高校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已经不再满足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注重提高培养人才自身的核心素养成为关键。因为学生的知识学习重点在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而不是知识的单向灌输。但是很多高校老师普遍将知识的单向灌输视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实则本末倒置[1]。只有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个人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品质素养,才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之举。比如本文所阐述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其同样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摈弃以往那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这样才能够逐步引导学生走向核心素养提升的层面当中。特别是在“新文科”的视域下,更加需要注重强化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提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新文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现综述如下[2]。
一 “新文科”概述
(一) “新文科”内涵
“新文科”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以“新”冠名,便是建立在原来文科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变革。这里的新重点还是与传统的文科教育教学模式相比较,重点突出文科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发展。其实当今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同以往,现在的知识教育需要采用新的路径以及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开展,这样才能够与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相结合,也才能够与学生的培养教育相结合[3]。具体而言,“新文科”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新背景、新路径和新方法。所谓新背景,主要指的是时代的发展背景和教育的发展背景。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今天,已然改变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各个行业以及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比如传统的知识教育通过板书的方式开展,而现今的知识教育则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开展,这就是时代与科技发展带来的教育变化。当前的高校专业教学,更加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推动信息技术2.0的深入与贯彻,如此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高校人才的培养与提升。特别是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加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将具有视觉冲击的画面以及知识、方法灌输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于该方面知识的学习、掌握与运用。新路径则是指当今的教学教学模式,教师不能够再单一的站在“师者,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学开展教育教学,而是需要从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的角度出发,切实有效地推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发展工作,这是一种教育理念思维的转变,也是一种教学身份的转变,从协同性的角度出发,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从共享性的角度出发,才能够实现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工作的全面化发展和深入性落实。新方法则是指教师教学的具体方式,要遵守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个人主观能动性,而不再将他们作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并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各方面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个人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果的有效提高[4]。
(二) “新文科”对设计类专业的意义
设计类专业是一项贴合时代发展和社会企业实际需求的一门学科,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而且需要新颖、创意,属于一种开放性较强的知识学科。在开展设计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把握新背景、新路径和新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从而在设计专业学生的身上得到体验。因为设计专业的人才的知识学习属于基础层面,重点需要培养这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新文科教育就是要对设计专业学生推展能力型教学,让他们掌握过硬的设计技巧和设计技能,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独挡一面的能力。因此在新文科的教育背景下,注重视觉设计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提升也就成为关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设计专业学生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础性的设计理论,而没有全面掌握设计的思维和方式,因此无法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发展需要,从而形成了毕业即失业的局面,或者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够适应社会工作,需要重新进行学习和练习,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知识应用效果,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滞后学生的工作发展[5]。视觉设计专业虽然属于独立性的学科,但是学生却需要掌握诸多的知识,这样才能够促使其在各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效性的思维整合,也才能够保证学生知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共同提升。可以说,高校的教育发展正在面临新的市场变革,而新文科就是这场教育变革的主导。
二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脱离社会需求
正所谓“学以致用”,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丰富自身的知识学习素养,而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知识学习能力,这一点尤为关键。古语有云“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原因就是书生不懂得学以致用。在当今社会,学生的知识学习就要需要发挥其用武之地,而不是仅仅掌握“屠龙之技”便可[6]。对此,高校在开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需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而不是简单的完成基础知识教学。但是就当前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而言,普遍不能够满足这一基础性的教学需要。前文已经说到,视觉传达设计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但是反观当前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依然停留在基础理论知识教育的层面,依然停留在上世纪的视觉传达设计内容教学层面,学生难以将视觉传达专业知识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相结合。而且视觉传达设计设计专业的教学场景相对较为封闭,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人才交流相对较少,这就会影响学生的视觉设计创新力,自然也就会影响整个市场链的发展。
(二) 学生兴致偏低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校教师在推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其首先需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致,这是基础。因为脱离了兴趣的基础,学生就难以主动性的投入到视觉传达设计的知识学习过程当中,自然也就不能够实现和开展有效性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的有效性学习。很多教师在开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时,诸多学生的课堂表现相对消极,他们或者跟不上老师的思维,或者神游天外,不能够明确理解教师所阐述的知识内容。特别是在课下,学生几乎不会主动翻开课本进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的复习与巩固,这就降低了学生之间主动展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交流的机会,学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7]。
(三)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是展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层面内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视觉传达专业知识的最终学习成效。很多高校教师都忽视了这一点,他们认为知识的教育就是自己将课本知识内容完整地传输给学生,关于教学方法的认识却很少思考与涉及。这其实进入了一种思维误区,知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师自身接受知识教育工作的影响,因为自己在做学生的时候,教师也是这样将知识传输给自己的,所以并没有认识到这个过程存在的教学漏洞。但是世殊时异,这个时代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时代,这里的学生也不再是曾经的自己。对于这种变化,教师需要保持清醒认识。而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也难以调动和激发起学生的知识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弱化了学生的知识学习成果。
三 “新文科”理念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致,提升学生学习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展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自觉感受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学习的乐趣。如此一来,学生才会配合老师进行主动性的知识探索,而不再是进行被动性的知识学习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其实较为简单,就是摆脱以往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入手,调动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8]。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将视觉传达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主要是因为视觉传达专业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和枯燥,所以学生在进行这部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感到头疼。此时如果能够加入生活化的元素,就能够很好地降低学生们的学习难度,进而保证和提高学生们的最终学习成效。例如在教学包装设计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包装设计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进行结合。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说一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过哪些印象深刻的包装设计,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包装设计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所以教师就可以以此作为基础,让学生自主谈论,并且还要让学生说明印象深刻的原因。学生对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包装设计较为熟悉,这时他们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在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认知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谈一谈为什么这样的包装设计令自己印象深刻,将学生从生活到理论的方向引导,进而逐步展开本节课的理论知识内容。
(二) 问题引导教学,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开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其就可以通过向学生进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知识的学习最终都需要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才能够真正消化与吸收,所以教师一贯采用的直接性陈述方式显然不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思维能力。尽管视觉传达理论知识难以理解,但是没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其最终的知识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教师逐步转化学生的思维,引导和促使他们进行主动性的思考,进而深化学生的知识学习成果。
例如,在教学平面广告专业设计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首先,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平面广告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平米昂广告。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举一些平面广告的例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轻松的就会想到校园内的各项平面广告。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校园内的平面广告设计进行点评,分析这些平面广告设计之间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都具有什么作用,如何实现这些作用的等。这就是一个逐步递进的思考教学过程中,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不会告诉学生最终的答案是什么,而是会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由此也可以看出,只要学生掌握了一个起点,那么学生就会顺着起点进行后续内容的思考。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教师依然不能够告诉学生最终的结果,而是转换方式,重新提问学生,或者降低提问的难度,继续引导。
(三) 让学生学会课前预习,锻炼学生自主设计能力
做一件事情之前提前准备,不临时抱佛脚,往往更容易成功,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所以课前预习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开始之前,学生首先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能更好地掌握课堂重点。学生只有提前熟悉知识点,在听老师讲解时才能引发更深的思考,启迪学生思维,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用重要作用。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做好课前预习,掌握主动性,在课堂学习时才不会因为知识点的庞杂而感到手忙脚乱
例如在教学印刷工艺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本章,同时让学生明白预习并不只是简单的看一遍知识点,而是要对所学知识首先形成自己的思考,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对将要学习知识哪里掌握得好,哪里掌握不好。在预习过程中,首先要粗读一遍课本,知道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了解印刷具体包括哪些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又是如何开展的等;然后开始第二遍细读本章节知识点,将其中的重难点划出,并且对自己在预习过程中不理解的内容重点标记,准备一个笔记本来,将难点摘写上去,这样在课堂上就可以针对这些地方重点攻克,将这些地方彻底吃透,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
(四) 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深入交流
小组合作指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知识自主探究,让学生之间能够展开协作,如此既强化了学生的知识探索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很多老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时,习惯于按照前后座的方式进行分组,但是这并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知识学习效果。因为前后座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小,教师应当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划分在同一小组,这样才能够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成效。
例如,在教学广告图形创意设计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的方式进行该部分内容的知识学习。首先,教师可以明确具体的合作探究方向,比如进行广告图形创意设计的基础是什么。学生明确了具体的讨论方向,也就能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共同性的知识讨论。在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的过程中红,教师不能够高坐讲台,而是要进行“走访”,了解不同学生小组对于这一问题的探究方法以及小组合作的具体开展方式。针对学生的探究思路,教师不要加以干预,只是了解学生的思路即可,针对学生的合作讨论方式,教师则可以进行指导说明。比如有的小组学生在进行知识讨论时,你一言我一语,毫无规范性。对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明确合作讨论的职责,并且建立合作讨论的规范,这样才能够保证合作讨论工作的有效性开展。最后,教师还要针对学生们的合作讨论结果进行点评,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合作讨论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说明,从而使得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此才能够实现有效性的学习提升。
四 结语
总而言之,“新文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培养模式的探索工作并不轻松,其不仅需要高校教师转变当前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而且还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让学生变成知识学习的主导,这样才能够更具效果性地提升学生自身的知识学习能力,也才能够切实强化学生自身的知识学习素养,并适应社会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化和应用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