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探索及启示*

2022-03-17曹均学魏小雪

关键词:生产力本质发展

曹均学,魏小雪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关于未来社会,《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422不过,由于受当时社会条件所限,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社会主义本质做过多表述。长期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之所以将苏联模式当成社会主义唯一模式,就是忽视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就一直在探索和回答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因此,总结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探索历程及其基本经验,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建设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自16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但正如恩格斯所言,这些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2]37,虽寄托着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但却“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3]274。直到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社会主义已不是空想,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才由理论向实践转化,并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那么,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1848年,《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未来社会要“消灭私有制”[1]414,“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1]421。后来,人们在熟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时,不约而同地从生产力、所有制等特征方面去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忽视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企图绞杀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列宁不得以实行“一切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对集中人力物力战胜敌人起到了积极作用。虽然随后列宁为应对危机用新经济政策替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对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展开了系列研究,但尚未付诸实践,列宁就逝世了。斯大林根据苏联国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建设,将落后的苏联建成了工业强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唯一模式而强制推行。尽管东欧个别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抵制,但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清,后来的改革就变成了改向。

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内在规律缺乏深入研究,没有将社会主义特征与社会主义本质有效区别开来,长期囿于社会主义特征去认识社会主义,甚至将资本主义特征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思考问题,造成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固化、僵化,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没有显示出来,也致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低潮,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遭遇曲折,甚至出现历史性倒退。苏东剧变说明,搞清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要解决的首要理论问题,如果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不清,势必要犯方向性错误。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探索过程

社会制度的区别,关键是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制度,就在于本质的不同。那么,社会主义究竟有哪些本质?起初,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不十分清楚。我们是在经历了从照搬苏联模式到自主建构的转变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前进过程中,开始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探索,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逐步深化的基础上,逐渐明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一) 以苏为鉴到独立探索

首先,矛盾学说是逻辑起点。建国初期,由于对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了解,我们毫不犹豫地照搬了苏联模式。苏共二十大以后,苏联模式暴露出来的弊端,引起了我们党的高度警觉,并决定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独立自主进行道路探索,由此开启了对社会主义新的认识航程。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暴露出来的问题做了深刻分析,并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他指出,矛盾充斥于点滴之中,社会正是在矛盾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还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4]214。

不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状态和情况,不似资本主义社会主要是剧烈的斗争和冲突。社会主义社会不是这回事,具体来说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制度完善来加以解决。毛泽东还强调,人民内部和敌我之间这两种矛盾,在性质上存在差异,所以采取的措施自然不同。一个是关于是非方面的,另一个是关于敌我方面的,因此要用民主和专政两种办法。我们的任务就是,对两类矛盾进行区分,并加以正确处理。特别是要集中精力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个是最重要的,占主导地位的。要促使其向好的方面发展,以便将人民凝聚起来,“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4]216。

其次,发展生产力是核心。马克思主义认为,无论是从社会制度还是社会发展目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把握,都应建立在生产力的现实基础上。苏联模式弊端的展露说明,如果从制度的层面出发,难以认识并找到解决基本矛盾的办法,这促使毛泽东从发展目的层面开始了探索和纠偏工作。毛泽东指出,以前为了争取人民政权,我们必须搞好上层建筑。现在,大规模阶级斗争不复存在,我们的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4]218。只有使用机械操作,才能改变社会主义贫穷面貌,才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赢得人民衷心支持。而且,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将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如果生产力不能得到提升,那么“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5]147。

过去,就是由于制度的腐朽和技术的短缺,造成了中国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生产的热情。不过,我国仍然是人口规模巨大且物质基础薄弱的国家。所以,毛泽东强调要将我们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6]351,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改善国民经济。怎样改善国民经济?那就是走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在毛泽东看来,这是摆脱落后贫困境遇、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为此,党领导人民团结奋进,大力发展生产力,使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充分彰显。

最后,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共同富裕概念的,就是毛泽东同志。他指出:我们“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6]495,富是大家的富,强就是都有份。然而,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十分不易。生产力发展是基础,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前提。消灭剥削就意味着,要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分析了中国的实际后,毛泽东指出,在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可以开夫妻店”,“可以雇工”,可以“使地下工厂成为地上工厂”[4]170,要积极引导并利用资本主义,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

消除两极分化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公平的问题。“一平二调”是剥夺他人劳动成果的表现,必须承认人们收入上的差别,否则就违背了按劳分配原则。加之,中国又是农民比重较大的国家,要走出贫困,“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6]429。为使人民脱离苦难,迈向共同富裕,我们曾强行将差距拉齐,结果脱离了发展实际,使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挫。为解决由此带来的危害,我们党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此基础上,国家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群众生活逐渐有所改善。不过,由于十年“文革”动乱,共同富裕进程再次遭遇曲折。

(二) 反思总结到开创奠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特别是对社会主义道路中遭遇的挫折进行了深刻反思,他认为其中最关键问题就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邓小平还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7]239因此,我们首要的、基本的任务,就是弄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373。这种思考不仅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到了新高度。

首先,将生产力放在了更加重要的历史地位。虽然传统经济学理论也认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极为重要的任务,但并未说明改革也要解放生产力。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倘若基本矛盾完全适应,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任何改革。实际上,这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并不相符。只有促进生产力发展,才能解决物质基础先天不足,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跃升,才能改善人民生活现状。从这个角度来看,重视生产力进步,就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状况如何,最终还要由生产力决定。因为,“全部历史的基础”[8]43,就是根源于生产力。所以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7]116。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就是为了使人民摆脱落后贫苦的境况,改变人民的生活面貌,改革同样也是如此。在这里,邓小平不仅将发展生产力看作是根本任务,而且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要调整与生产力不相切合的生产关系的部分和环节,只有变革僵硬的模式体制,社会主义才能充满勃勃生机。以前,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大多局限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生产力中存在的问题,如水平不高、发展失衡等有所忽视。所以,邓小平主张“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7]225。从根本上讲,社会发展实践中,生产力具有决定意义。因此,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也只能是生产力,这也就论证了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的正确性。

其次,更加突出了共同富裕的核心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的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除了发展生产,就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落脚点,就在于共同富裕,也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归宿。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不是让少数人富,也不是让大部分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的”[7]364。我们既要消灭普遍贫穷,也要消除两极分化。只有消灭普遍贫穷,才能铲除剥削产生的条件,也才能彻底消除两级分化。在资产阶级社会,剥削和压迫无比沉重:农民大众地位低下,处于社会链的末端,境遇贫苦不堪;而工人阶级为生计所迫只得出卖劳动力,被资本家无偿压榨,苦难不断加剧,两极分化极端严重。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它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将人民从压迫中解救了出来,生产力的提升,也是在平等劳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是让少数人享有发展成果,而是要让全体人民的财富增加,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应有之义。由此可见,邓小平已经从阶级关系中脱离出来,总的工作也开始向利益调节转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国家发展实现了大幅进阶,分配问题摆上社会前台。为此,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7]142,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这样,就不会造成贫富悬殊过大,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稳步实现,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 丰富发展到突破创新

本质,体现着事物的根本特性,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东西。抓住本质,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勾勒了国家不同阶段的发展图景。历史主题虽发生着深刻更替,但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一劳永逸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实终究是动态演进的,唯有懂得变通方能得以长久。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来说,同样也是如此。必须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方向。江泽民强调,“我们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9]294。在这里,江泽民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实任务提了出来,并强调这就是本质要求。在他看来,我们的中心工作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保持活力之关键,也是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少数人的发展,是以牺牲大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的。社会主义社会,真正将人的发展作为目标,并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创造条件,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那样:“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0]180

其次,社会和谐是基础。关于和谐社会,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并未给出明确概念,但他们却指出,未来社会就是,阶级的消亡、国家的消失和战争的消除。由于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三大差别”也将不复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达到动态平衡。但是,作为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资产阶级“撕下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11]34,不会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矛盾也出现了叠加现象,构建和谐社会既成为了我们党的工作重点,也成为了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为此,胡锦涛分析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2]625,直接点明了和谐社会的内在规定,无疑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

最后,党的领导是保证。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党,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只能由各国人民自己来决定。而要办好中国的事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关键,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举马列主义的真理旗帜,经历了风雨激荡的革命战争时期,将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变成了现实,由此踏上了社会主义的新征程。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巨变,中华儿女翘首以盼的复兴梦想,更是呈现出了光明前景。可以说,党的领导与国家命运是休戚与共的。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解答了无数理论困惑和实践难题,迎来了如今强起来的飞跃。

进入新时代,大变局加速演变,改革发展任务艰巨,治国理政考验严峻。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党的领导效能得到了集中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体现。据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学生几乎一致认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高度认可中国精准果断的抗疫举措。99.16%的受访者还表示,这更加坚定了他们跟党走的决心[13]。现在,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途。但不稳定因素难以预见,特别需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凝聚强大伟力,战胜前方惊涛骇浪。如此,才能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民族复兴巨轮方可沉稳驶向彼岸。

诚如习近平所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14]正是这种内在规定,决定了我们党的先进性,所以才能历经风霜仍旧姿态昂扬。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发生剧变,虽然有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自身的体制弊端等因素,关键还是其内部堡垒即执政的共产党出了问题。所以,只要我们在原则问题上始终旗帜鲜明,社会主义就不会变质改色,国家事业就能无往不胜。在党的有力领导下,我们还将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基于实践做出更多的理论创新,为我们的既定目标和远大目标提供科学指导,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探索的几点启示

为适应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发展要求,凝聚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必须注重从过往中汲取智慧。党的历史承载着正确的价值观和利益观,鲜明记录了我们党走过的厚重轨迹,是全面认识党的斗争实践、传承优秀基因的重要支点,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殊功用。巩固并开拓先辈打下的江山,要大力发扬并利用这些财富,将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一) 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就哲学领域来讲,唯物史观的创立,具有伟大的革命意义。与唯心史观的区别就在于,唯物史观坚持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把握,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中国国情为基础,是从各个阶段的实际出发的,并非是从概念到概念简单的理论建构。因此,也就保证了党在认识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发展生产力自然被摆在首位,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全方位拨乱反正,促进思想解放,推进现代化建设,就是我们的任务。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不仅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也极大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党的百年探索史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本质不是凝固僵化的,而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继续深化其认识,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以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为指导,紧扣历史背景,抓好现实问题。如此,才能有效防止错误发生,不断实现我们的高远目标。

(二) 始终沿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决同背离共产主义方向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并领导人民不断开拓奋进,取得了如今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但是,我们对最高理想的追求并未改变。我们坚持的共同理想,也没有脱离最终目标。而共产主义是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的设定,从社会主义通往共产主义,具有客观必然性。不过,越是崇高的追求,任务就越是艰巨。生产力程度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人自身的发展状况。当前条件下,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大的实际。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准备物质基础。虽然和平年代没有革命时期的生死考验,但各种困难挑战在所难免,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壮大,西方国家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击,借助全球化契机标榜资本主义的腐朽价值主张,企图动摇我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因此,思想防线决不能产生裂缝,否则就可能在精神上得软骨病。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牢记党的性质宗旨,克服所有惊涛骇浪,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奋勇前行,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三) 始终以先进发展理念为指导

只有认清社会主义内在规律,才能理顺生产关系,调整社会上层建筑,推动发展理念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就提出并反复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但受“文革”影响,我国经济建设遭遇严重破坏,“如何实现发展”成了时代的迫切课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思想路线得以恢复确立。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和推进,使得中断的现代化进程再次复归。但受经济去政治化、市场脱嵌等因素影响,发展理念因此演变成发展主义。社会发展取决于经济增长,遮盖了发展应有的综合性。“如何更好发展”提上日程,科学发展观力图改变人们的发展理念,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依然陷于经济增长决定论的困境。而且,经济的巨幅增长,加剧了自然资源的消耗。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中国。由追求规模和速度,进而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率,就成了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加大,迫切需要更先进的发展理念予以应对。为此,针对我国发展领域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这是五个向度统筹的集合体,更加强调多元发展形式,力图实现协调联动,为社会主义注入了崭新活力,将国家的事业推向了更高水平。

(四) 始终在动态中推进认识深化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体现在与时俱进这个根本特点上。因此,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树立科学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顺利进行。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始终是动态发展的,并非僵化不变的。这种认识能否达到真理的地步,不仅关系着社会主义政策和策略的抉择,而且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从“本质”“本质要求”“本质属性”到“本质特征”,不同阶段理论形态的具体展现,表明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历史过程,标志着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理解越来越充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任务艰巨,不仅带有长期性,还附带复杂性,我们也必然要同许多新的风险挑战作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思维总是要受到主客观因素制约,所以具有非至上性。因此,这就需要共产党人根据实际经常进行反思和追问,才能将认识推向新高度,发挥先进理论指导实践的效用,不断解决社会提出的新课题,谱写更加恢弘的时代篇章。

(五)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民具有创造历史的作用。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的涌现,乃至社会的剧烈变革,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奋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是马克思主义最忠实的传人。与其他政治组织不同的是,我们党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社会的主人,维护的是人民至上的权威,行动的出发点也是人民。而且,我们党始终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最关键的位置,与人民群众始终保持亲密的鱼水关系;通过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凝聚起最广泛的力量,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发展潮流。百年来,人民这根红线,始终贯穿于党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历史,其实就是为了人民的历史。正是为了人民,所以赢得了人民的信任,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因此,我们党才能不断地成长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步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不懈的价值追求,真正做到了初心不改、本色依旧,集中彰显了“作为民主实现之标尺的以人为本原则”[15]。

(六) 始终充满昂扬的革命精气神

摆脱逆境束缚,不仅要进行物质的角逐,更要进行精神的较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生长的最初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时代主题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在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中,革命精神并未随历史变迁而消逝退化,反而在不同环境下释放着强烈的思想张力,在增添新元素、延伸新内容的同时也指引着伟大实践。国内生产总值持续攀升,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改善,这些都是最好的证明。不过,面对我国取得的骄人成就,“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16]1438。对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避免落入西方国家设下的陷阱和圈套。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17]41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弱小走向强大,凭借的就是那么一股革命的精气神。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当口,必须以革命精神的出场和在场作为价值参照,保持昂扬的革命斗志和革命信心,继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将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历史上,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未历经社会主义实践,他们对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并未做过多论述,尤其是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更是留下了空白的画布。从独立开始探索直至现在,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处于不断的深化过程中。今后,随着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的转换,中国共产党还将继续深化认识,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这不只是理论问题,还是重大实践问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越充分,社会主义事业就越顺畅,就能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注入更多活力,为人类进步贡献更多有益方案。

猜你喜欢

生产力本质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