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阐释及价值观转化路径*
2022-03-17包雅玮
包雅玮
(盐城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儒学在2 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仁学的核心思想内涵不断丰富且影响深远。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站在新的时间维度,以现代主体的身份去透视儒家仁学思想,探讨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儒家仁学思想所蕴含的价值信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中国传统以至现代社会的影响,使儒家仁学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相承接,发挥其现代价值并使其成为现代化强大精神动力与现代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对坚持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整体性认识。
一、儒家仁学思想的主要意蕴及其现代困境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儒学学派内外演进以及漫长艰辛的探索历程中,儒家仁学作为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体现了历代社会道德理想的崇高追求。一方面,儒家仁学思想蕴含丰富思想精华,富含现代价值的内涵特征;另一方面,随着近现代社会转型及西方文化的冲击,儒家仁学思想在日益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存在现代困境。
(一) “仁爱”的道德基石与社会关系的狭隘
儒家仁学思想的道德基石首先是以“人”为出发点的,它从不同视角得出的结论,为实现“人之为仁”的教化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仁学思想看来,成为“仁者”的关键在于保持人先天本有的善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即人先天的纯真本性互相接近,而后天养成的习性差异甚大。孟子“性善论”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即仁义礼智,并非外部给予,而是自己本来就拥有的,只是人们没有用心领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说明人的德行可以通过教化实现。西汉董仲舒说:“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春秋繁露·实性》)意在指出大多数处于地位最高与最低之间的人,是可以通过教化为善的。儒家仁学思想关注人道德理性的发掘和教化行为的弘扬,从而实现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秩序稳定。其次,孝悌是儒家仁学思想内涵的起点和基础。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是仁道的根本,在儒家仁学思想中血缘家族观念是社会关系的本质核心。“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是仁之根本,而能孝必忠。把“孝悌”血缘亲情作为“仁”之本,成为至善并超越法律的最高原则思想,这个价值系统的实质性内涵是个体情感的相通相融,把有血缘关系的家人间亲情作为一切人际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体现了处理社会关系的狭隘性。同时,儒家仁学思想中亲亲、尊尊、长幼、男女等差异原则体现了等级性的社会区分,其对公平的忽视也值得我们反思。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仁”,便会缺少客观规定与理性判断,从而使整个法律体系的构建掺杂了深厚的个人情感。
(二) “内圣外王”的价值目标与社会约束的缺失
儒家仁学思想的价值目标是通过“修己安人”达到“内圣外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不管天子还是庶民,都要讲究道德修养与维护社会秩序。孔子认为,人应该通过学习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树立外在行为规范,而后积极入世,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内圣外王”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孔子纳礼入仁、由仁及礼和由礼启仁思想。“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这反映儒家实现主体内在德性与外在功业的“圣王合一”。“修身”的起点是好学与实践,过程是礼义廉耻自我完善,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孔子认为,“修身”的根本要求是“成仁”,以践行“为仁”为基本规范,并在长期的教化实践中,实现“人之为仁”之“目的”与“手段”的结合。对于主体,“内圣”规范了发展方向,“外王”表明了社会责任,个体的“内圣”服务于整体的“外王”。“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外王”是“内圣”的目标,两者相辅相成。“内圣外王”的价值目标要求人必须克服人性本能的弱点,然而,把价值目标提得越高远,越立足于人的道德自觉与自律,就越会忽略个人“生存需要”的客观实在性。对高尚道德修养理想化的追求,容易使人在外在表现上伪装成品德高尚。因此,儒家仁学思想价值目标的真正实现,一方面离不开道德内在约束力与个体自律性,另一方面需要社会力量的宣传监督和法制约束。
(三) “五常”的核心要素与个体践行的抽象
儒家仁学思想以“仁”为核心,包含了以“仁、义、礼、智、信”为基本要素并作为教化实践的主要内容。程颢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穷索。”[1]16不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还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仁”从人从二,“仁”需要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去实现。孔子将仁学思想的落脚点放在“人”,其终极理想为“爱人”,实现途径为“知人”。子曰:“知人。”(《论语·颜渊》)“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人既是道德主体,也是关心关注的最终对象,“仁”是人们社会关系和相处方式的融合。“义”指一般抽象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现道德情怀和社会责任。在利与义的选择上区别君子与小人,并作为道德判断在具体的环境中践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义”被视为仁之德行,既是规范又是美德。“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孟子·尽心下》)“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义”与“仁”在个人层面价值相辅。“礼”作为制定国家制度、条文、政策的总领性依据,包含社会规范、礼貌礼节、法律制度等外在约束。“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礼”提倡以“和为贵”作为社会规范去调节人际关系。由此,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由此可见,“礼”是“仁”的实现保障和现实标准。另一方面,“礼”也强调对人的情性疏导和内在规约。子曰“修己以敬”(《论语·宪问》),强调了内在情感与外在表现的统一。“智”作为理性的代表,具有对道德的认知、判断和实践属性。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智”可引申为“智德”。“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智”对“仁”之内涵有正确、深刻、全面的理解把握。“信”是个人立足社会、为人处世的准则。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信”以“义”为追求“真”“善”“美”的内在驱动,成为“仁者”立身之本。儒家思想从人的内在心性出发,对社会习俗、社会制度乃至社会理想寻求人性内在的达成方法,家、国和天下大同是儒家仁学思想的宏愿图景,但明心尽性的个体修养、内圣外王的实践路向显然比较抽象。在现代,儒家仁学思想应摆脱抽象的藩篱,以开放的态度回归人的具体道德实践,使其真正融入中华民族之优秀文化基因,成为百姓的日常践行之学。
二、儒家仁学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特征
儒家仁学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回应了“立国、处世、为人”的时代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仁学思想的契合性既有科学性基础又有价值性源泉,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运动规律和当代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以儒家仁学丰富的思想涵养与教化经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体系构建做有益的借鉴尝试,既体现儒家仁学思想的当代价值,又能使其摆脱现代困境。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仁学思想的科学性契合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2]358科学性不但体现在现实的合理性,也体现在实践方面。仁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这一文化成果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其思想文化基础与现实背景,其科学性在于人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紧密结合。仁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把“人”作为关注与要求对象。一方面,“仁”作为道德品性涵盖“诸德之德”并成为儒家道德的最高目标;另一方面,“仁”作为道德行为蕴含的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形式并实现社会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不是理论而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结合的产物,体现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的需求。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升华和超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主体价值的充分尊重,推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互动及自由全面发展。儒家仁学思想的“仁者爱人”既是对“人之为人”的反思,也是对“人的发现”,不仅内化“仁”而且践行“仁”,最终实现“人之为人”。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儒家仁学,就是立足、依托并放眼实践,用发展的眼光理解儒家仁学的内涵外延与方式手段,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实现“仁学”的变化发展与完善转化,以适应不同时代的要求。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仁学思想的价值性契合
“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2]739一种思想可以传承发展,一定在于其表达的价值追求符合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在于以此为引领并付诸实践,使人民的价值追求成为现实。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仁学思想作为道德和价值教育的思想体系,重视道德对人的塑造,及对政治的稳固作用。儒家仁学思想的价值意义在于,其是所处历史时期日常生活最基本的思想动力和最本质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释了中华民族当代的价值取向,又作为统一整体体现中国人民最深层次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仁学思想的价值性契合,回归儒家仁学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涵养与外化借鉴的当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鉴儒家仁学思想教化在目标、原则、内容、方法、路径等方面的经验,发挥其当代的价值引导、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作用。两者的价值性契合重点是最大限度地契合当前中国的现实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底线,不但塑造现代公民健康人格,也体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要求。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仁学思想的发展性契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3]一切优秀的传统文化都不会故步自封于原来的狭小时代,每一次时代更替必定带来文化思想的再次发展。从先秦儒家的仁孝思想,宋明理学家的仁生思想,到现代新儒家学者所建立的各具特色的哲学体系,人们在对儒家仁学思想的内化过程中不断反思,实现其沉淀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始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看待问题,其批判性和创新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鉴别区分、扬弃继承与创新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实践导向,需借鉴古今中外思想史和历史进程中的思想资源。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批判、继承、发展、创新中产生,“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4]16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仁学思想的发展性契合,需要儒家仁学思想在现代发展性基础上实现道德理性的升华,在现实社会关系中实现教化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儒家仁学思想的内化经验中梳理观点,不但可以挖掘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历史文化支撑,同时也能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超越。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转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转化,是以传承、发展、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为目标,探求儒家仁学思想在传统与现代变迁中再运用与创造性转化。研究立足于促进现代发展为基础、自在与自觉相结合,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对儒家仁学思想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基础上领悟其“合理内核”。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现代转化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凝结成优秀的精神文化传统。儒家仁学思想在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变化的过程中一直实践着近现代转化。儒学思想起起伏伏的经验充分表明:儒学要生存,就必须吸收其他先进文化成果,从而实现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转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现代转化之后的儒家仁学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国现代化事业提供思想资源和智力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息息相关,中国制度的构建、发展和完善都深深打上了文化的烙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转化既有时代发展需求又有理论原则方法,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批判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吸纳世界一切先进文明的创造性转化成果。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现代转化的路径
儒家仁学思想是中国5 000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底蕴,孕育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与生产生活实践。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5]。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新时代给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发展迎来新挑战,深入挖掘儒家仁学思想的价值内涵,既要融入世界文化,又要保持自身特色。因此,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域,在当代语境下,儒家仁学思想需要从内容、宣传和实践的现代转化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内容的现代转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内容的现代转化,就是促使传统文化在科学转型中做好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实现人类解放的学说,是在批判和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新时代,儒家仁学思想要有所发展,必须立足全球化与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现实,吸取包括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在内的世界先进文化成果。
儒家仁学思想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没有中断,并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之中曲折发展,说明了儒家仁学本身具有强大生命力,能够适应现代化的挑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儒家仁学思想内容的现代转化要摆脱社会关系血缘的简单狭隘,将个性修为、理想追求与国家命运和社会发展联结,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价值取向融为一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人在历史语境、表达方式、词组运用习惯上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要积极寻找儒家仁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相通、相和之处。如儒家仁学思想中的“孝、忠、信”“真、善、美”“修己安人”“尚中贵和”等,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似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简单地对关键核心词语的归纳对应,也不是简单的古为今用。而是通过对传统儒家仁学思想底蕴的深刻解读和现代文化的交接,形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强大文化根基与动力支持,使我们真正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变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儒家仁学思想内容的现代转化既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点,也是国家价值观发展的关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宣传的现代转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宣传的现代转化体现在价值性。“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6]不管是儒家仁学思想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层面都是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并依于历史文化传统而存在。儒家仁学思想注重结合现实开展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完善方法体系。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社会转型,国民的价值追求也展现出多样多元的特点,不同社会个体在利益、责任、公平等价值观问题上呈现选择的多样化。当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基础对于丰富个体精神家园尤为重要。推动儒家仁学思想焕发新的生机和宣传方法现代化转型,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传统文化同等重要。儒家仁学思想宣传的现代转化需借鉴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精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必须制度、法律、规章和政策并用,法治与德治齐行,引导与约束相结合,增强全社会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归属感和自觉践行力,确保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的方向前进[7]。推动儒家仁学思想宣传路径现代化转型,摆脱道德社会约束的缺失,是一项需要建立联动贯通的制度系统和复杂工程。2021年9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司法部印发《关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协调机制的意见(试行)》要求制定部门规章、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其他各类规范性文件和党内法规、社会规范等,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规范协调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使民众价值冲突得以消解,使儒家仁学思想优秀成果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融入个人日常生活,将儒家仁学思想优秀成果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环节实现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力促儒家仁学思想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与当代价值观的契合,使儒家仁学思想朝着适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宣传路径的现代转化,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规范儒家仁学思想的传播,运用社会力量的宣传监督实现儒家仁学的大众化、实用化转变。首先,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传播方式。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如《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衣尚中国》等传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随后可以采用小视频形式在微博、微信、抖音、bilibili等社交媒体中广泛传播,扩大人们对儒家仁学思想的知晓率。通过系统研习儒家经典把握其精神实质,跳出传统经学的狭隘眼界,赋予儒学全新的现代内涵,以此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文化工作者投入到相关文化精品的创作,使儒家仁学思想更贴近群众生活,使普通民众直观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其次,伴随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时期的现代语境,儒学进入中西文明对话与国际交流,推进了国内优秀传统文化认知认同基础上对外交流教育机制的构建。如线下建立“孔子学院”“中小学孔子课堂”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线上通过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软件,以更多样的形式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在国际舞台上传播。当然,加强互联网的监管机制,使网络环境真正提供正能量,发挥其积极作用,规范网络发展是前提和基础。对于网络上负面的、错误的信息,要能做到及时回应、正面引导。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庆日的教育资源,挖掘主流价值意义并传承其当代活力,提高公民的集体文化认同感,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实践的现代转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其植根于中国5 000年的传统文化土壤,凝练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转化,需要在儒家仁学思想的创新发展和持续实践中实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实践的现代转化体现在发展性。当今世界是开放合作的大环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曾中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在内,中国作为多民族共生互动的国家一直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共生,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繁荣做出了贡献;在外,中华民族源源不断吸纳外来文化,使中国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交汇地。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实力强大才能够在世界上掌握话语权,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在近百年来都处在世界话语权的弱势地位。近代以来,中国人以开放的心态到西方去寻找真理,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始了伟大的复兴之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实践的现代转化,需要摆脱儒家仁学思想个体践行抽象的现实困境,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儒家仁学思想中道德价值观念植根普通民众的日常并引领当代社会发展风尚,从而转化为大众崇尚的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实践的现代转化,不但要继承儒家仁学思想的精髓,而且要考虑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感知、认同与实践实现。将儒家仁学中丰富的道德人文资源、思想理念加以吸收和改造,实现创新并诞生新的文化形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主体自觉意识的强化,内生自律的修养方法以及构建知情意行统一的心理结构,都具有重要价值。在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之后转化为儒家仁学思想的新态,使儒家仁学思想成为社会主义多元文化格局中的一员并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实践的现代转化,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开放合作,激发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活力,就是传承“和而不同”的文化关系,提升自身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和繁荣的过程。当前“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就是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多样性,推动多元文化的交融发展。
四、结语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实现的文化基石,其传承发展要根据时代需要和文化自身规律进行现代转化。儒家仁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孕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土壤并体现中国道德理想的崇高追求,其蕴含了“仁爱”道德基石、“内圣外王”价值目标与“五常”核心要素的基本精神与内涵特征。但随着现代社会转型及西方文化的冲击,儒家仁学思想要摆脱现代困境,既融入世界文化又保持自身特色,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实现内容、宣传和实践的现代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内容的现代转化摆脱了简单社会关系血缘的狭隘,将个性修为、理想追求与国家命运和社会发展联结,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价值取向融为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宣传路径的现代转化摆脱了道德社会约束的缺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规范儒家仁学思想的传播,运用社会力量的宣传监督实现了儒家仁学的大众化、实用化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儒家仁学思想实践的现代转化使儒家仁学思想摆脱了个体践行抽象的现实困境,儒家仁学思想中道德价值观念植根普通民众的日常并引领当代社会发展风尚,从而转化为大众崇尚的家国情怀。新时代需要激发中国人民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加强对儒家仁学思想现代转化的思考,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转化中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