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路径研究*
2022-03-17张颖春
张颖春 刘 淼
(三江学院法商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2)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通过讨论、探究相关命题,丰富和发展文化自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升思政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实践,增强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理解,将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植入他们的脑海,在他们血液中流淌,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文化自信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应有内容
1.从课程承担使命的角度来看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立德,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以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去引领、感化和激励青年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所在,是经过历史的沉淀、战争的洗礼和时代的检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教育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十分强大,可以成为“立德”的重要理论来源。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引导人、培养人、改变人和发展人。上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青年学子作为国家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他们的文化观对民族核心价值的认知、认同、传承与践行,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和取舍,能折射也能决定着未来我国文化自信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育很有必要且十分重要。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毫无疑问应成为文化自信培育的主阵地。
2.从教学内容关联的角度来看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很多的教学章节内容有的直接是文化内容本身,有的需要我们结合文化内容来进行解读与辨析。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中关于弘扬中国精神、爱国主义及时代要求、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道德等章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身就是一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斗争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部中国革命文化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有关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内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篇章。这些内容与文化自信培育契合度高,讲清楚这些内容,既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也可以培养他们对革命文化的认知与发扬,还能增加他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感知与创新,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3.从教育效果评价的角度来看
思政课的教育效果最终的评价标准是学生是否能达到对课程内容的认同。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改革创新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除了需要将重大的理论问题讲清楚是什么、怎么做,更多的还要从学理的角度去探求为什么的问题,追本溯源,达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对教材中的重难点、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思想上的困惑点等方面要讲清、讲透,这就需要教师以教材为本,拓展相关知识的外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式,将课程知识活化立体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是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传承,其深邃的哲理、睿智的思想和丰富的语言文字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所需,有的放矢地去选择那些匹配度高、贴合性强的文化内容,将有理想讲得有情怀、有知识讲得有价值、有意义讲得有意思,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程变得更有吸引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引发学生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激发其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
4.从学生自我成长的需求来看
青年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生机勃勃的一群人,他们在面对国家社会政治生活,面对国际交往时,对接轨社会、融入世界、面向未来有着强烈的诉求与渴望,他们希望自己在未来的文化传播中为中华文化代言、为民族文化发声,成为多元文化环境下传播中国文化自信、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先行者与主力军。但倘若他们自身都缺少对本民族文化全面而系统的了解和认识,缺乏文化底气和自信,何谈成为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思政课是必修课,在教学中加入文化自信教育,可以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青年人观察现实世界、观照现代社会提供智慧与启迪。革命时代,青年学子、革命军队中的优秀青年,他们都是在最好的年华为大义无私地付出与牺牲,才成就了民族独立解放的大业,当代青年学生在这样的比照和精神感召下,可以逐步意识到时代赋予了每代人不同的使命与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需要去完成的历史任务,从而自觉树立起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自己的意志坚守,将社会价值与自我实现价值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融自己的青春岁月于民族复兴的大业之中。
二、高校思政课中文化自信教育的现实情况及问题省思
反观当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文化自信教育的目标尚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学生的文化参与感和获得感明显不足,对本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难以做到去伪存真,择善从之。究其原因,主要受以下4个方面的影响:
1.从教学关系来看,教师与学生主客体地位的固化
虽然在新教育理念影响下,思政课与别的课程一样,也在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并未能真正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受传统思政课堂的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主客体地位固化,在教学过程中,教者形成了一种灌输的教学思维,而学生则安于现状被动地接受,教与学缺失了良性的文化互动与交流;其二,文化自信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缺少针对性和亲和力。教与学缺乏文化互塑的通道,教者忽视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真正渴求点,学生缺乏对文化信息的主动吸收,彼此之间难以达成文化自信的共识,未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从资源选择来看,政治性和文化性缺乏有效融合
思政课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在教学内容资源的选择上应更注重文化性,而教育目标的设置上更侧重政治性,以达到政治性与文化性的有机统一。但目前的思政教育课堂普遍存在着,要么重文化知识呈现、轻文化价值塑造;要么是权威政治话语的强势表达压倒了文化话语的自然表述。前者,学生体会不到知识资源背后的文化价值;后者,则挤压了学生主体文化价值的体验。一个是隔靴搔痒,词不达意;一个是表情严肃,令人望而生畏,两者都难以激发学生文化自信的内驱力,影响实际的教育教学效果。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教者在选择上面临困难,容易将其堆砌在一起,浅尝辄止,而忽略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和实际教育意义;另一方面,教师群体受长期以来教学思维所囿,形成了以政治话语为核心的课堂垄断和权力意志表达。
3.从学业评价来看,重终结性评价而轻过程性评价
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从考核方式来看,仍是以传统的线下考试为主,辅以平时的课堂出勤、发言、作业等考核内容,重终结性评价而轻过程性评价;从考核内容来看,以知识点为核心,重静止性评价而轻动态化评价;从考核主体来看,仍以教师为主体,缺少学生自我认知评价,同学互相测评的环节。这样的考评简单易操作,可以将不确定因素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但对很多隐性的诸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却难以考量。文化自信教育更多的是通过学生的情感参与,激发其精神追求,培养他们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自觉。现有的学业考核评价难以考评到这些隐性的能力达成目标,从而降低了学生对文化自信内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4.从教育环境来看,多元文化碰撞下民族文化面临重塑
全球化语境下,多元文化的交织,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正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强势冲击,中华民族文化在现代文化中亦面临着挑战与重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年代感及缺乏亲和力的表达,近代屈辱历史下民族文化的集体哑声,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等都使青年学生在面临选择时容易产生动摇、困惑和焦虑。主要表现在,其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发育定型期,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不确定性强,容易出现左右摇摆;其二,各种新兴媒介的兴起和参与,网络上散布着的良莠不齐的文化信息,一些低级趣味的所谓的大众文化、功利主义倾向盛行,容易对青年学生产生误导。
三、高校思政课加强文化自信教育的提升路径
1.明确生本教育理念,构建适合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话语结构
好的教育必须尊重和关注学生的期待和诉求,这其中包括学生的群体需求和个体差异需求,做到合需求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教育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文化自信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大学生从文化认知到文化认同,从而引发其深层次的文化情感归属,最终达到文化自信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明确“生本教育”的理念,研究教育对象,变“为教师的好教”为“为学生的好学”,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用他们熟悉、认同的方式,寓价值观于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中,引导到最终教育目标的达成上来;其次,以教材为纲,充分整合文化资源的内涵和外延,选取最能贴近教材和教学实际的文化素材,进行创新性的应用;再者,多设置一些能让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增强他们的文化价值体验感;最后,需要结合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表述现实,在运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时,多使用一些生动化、形象化的语言,以缩减时代感带来的空间上的距离感,让学生做到愿学、真懂,愿信、真用,以达到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2.利用文化自身力量,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4]19文化本身具有文化教化、培育塑造之功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历史存在,它以各种文化精品为载体,为大家讲述“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个根本性的认同问题,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近代抗争,它以鲜活的历史事件、哲理性的理论阐述,谱写着一首民族独立解放的战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行走在新的伟大历史征程上最具有生命力、最富有时代感的表达,演绎着一代新人的使命与担当。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用、合理使用文化的思维力、感染力、创造力、教化力和舆论导向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价值澄明,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引领学生,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实施准则塑造学生,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作用,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与抉择中增强文化自信。其一,在面临中西方文化碰撞时,帮助他们在多元文化中明辨是非,引导他们以理性的思维对待文化冲突,择其利、去其弊,增强其在全球语境表述下的文化自信。其二,在古今文化的对话交流中,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深度融合,完善学生的文化认识,激发其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其自觉做到意志上的坚守,彰显思政课教学的文化力量。
3.进行课程文化建设,匹配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文化资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多彩、灿若星河,思政课中的文化自信教育与纯学科课程不同,即便是同一文化现象,解读角度不同,产生的话语结构也不同。因此,文化资源的选择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片面追求大而全,应做到简而精,去选择一些更贴近政治课程教学目标、容易被学生理解与领悟的文化教学资源,以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从内容角度来看,可以选择:其一,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经典作品作为桥梁,引导学生与创作者打破时空的对话,引发共鸣,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归属与认同;其二,利用高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构建起学生与代表历史文化特征的物证之间的对话,产生正确的文化认知和理解;其三,利用高校各具特色的校本资源,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不断补充与完善,营造环境育人的氛围,激发学生爱班、爱校的集体主义意识。
4.搭建课内课外实践平台,增强学生主体的文化价值体验
思政课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的同时多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实践,不仅能加深他们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更能将既定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生的自觉之行。根据实践教学的场域来看,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及网络实践。课堂实践,可以根据教学安排,设置一些如“图说时政”“一周新闻”“微话题演讲”等主题式分享的实践环节;校园实践,可以结合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一些如“红色经典著作阅读”“青马工程研学”等主旨式活动;社会实践,可以开展如社会调研、参观历史场馆和红色景点,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网络实践,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各种在线教育平台发起问题研讨、探究,等等。从实践教学的性质上来看,可以有认识性实践教学和活动性实践教学,认识性实践教学如鉴赏一部作品、熟悉一位政治性人物后完成一篇读书笔记,也可就某一社会热点、教材某一处难点进行研究后形成的一篇研究性报告;活动性实践教学,如通过观察、访谈等形式去到一个社区、一家单位、参与某一社会活动后形成的体验报告。同时,还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情景模拟、案例讨论、交互式作业等手段,搭建课内课外实践教学平台,增强学生的主体文化价值体验。
5.合理补充评价方式,提升文化自信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
针对现有学业评价方式对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测评不足的情况,合理进行补充和完善,将考核作为增强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的激励手段,重视过程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以提升文化自信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其一,尊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树立德育发展的形成性评价观,考评学生在一阶段课程学业完成后在价值、情感上是否有进步;其二,从评价主体来看,鼓励同学进行个人评价和同学之间的评价,以补充以教师为主体评价的不足之处;其三,从评价内容来看,不仅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综合分析,还需增设一些情感、行为目标层次上的考核环节,将显性指标评价和隐性指标评价结合起来;其四,从评价的方式来看,评价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而非局限于课程结束时的考核,应逐步提高过程性评价在学业考核中的比重,使评价趋于动态,而非静止。形式上,可以采用文化自信为主题的问卷、质性的阶段性描述、细化的目标层次等形式,让学生在比照中进行测评,知晓不足,变学业评价为鼓励学习的手段,而非传统意义上单一的成绩评定。
思政课要走进大学生的青春世界,文化自信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思政话语的接受度,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个人的文化价值自信,以此助推整个大学生群体对现实文化世界的生动理解和自信表达,树立符合社会发展、民族复兴的文化理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开创文化自信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