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水产养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2-03-17韦兰萍张雯通信作者韦玉姣

教育现代化 2022年6期
关键词:水产养殖锦鲤水产

韦兰萍,张雯(通信作者),韦玉姣

(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贵州 都匀;2.柳城县六塘中学,广西 柳城)

中国教育部于2018 年提出“新农科”建设,新农科要求涉农学科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需要顺应时代进行相应改革与优化,使之更加符合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高校课程思政在很大程度上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在新农科建设中,各个涉农学科都需要加强相应的课程思政教育[1]。

水产养殖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与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水产养殖课程体现思政教育的内容不多,尚存在较大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空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水产养殖教研团队成立于2016年9月,团队由具有水产养殖,营养学,生物,动物药学,化学等专业背景的老师们组成。教研团队前期更多研究养殖技术和专业教学。随着国家和教育部门对思政融入高校专业课程的越来越重视,团队也对水产养殖课程思政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从2018年9月到2021年12月,团队以水产养殖特色选修课程为例,通过将课程思政与水产养殖专业教学相结合,从多方面入手开展水产养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着眼于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与实干精神,树立强国有我,实干兴邦的新时代大学生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感,进而培养出又红又专的国家建设可用之才[2]。

一 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教育是指施教主体在各类课程的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和有目的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方法。通过氛围营造,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所提倡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思想觉悟与政治理念有机融合进学科教学体系之中。使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吸收树德育人的思政因素,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国家建设者。

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高校采用了多种方式和措施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水平的提高,例如听思想政治报告,爱国教育演讲比赛,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线学习并参与问卷调查等,这些思政宣传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所花时间最多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因为学科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专业教师更专注于专业技术知识教学的传统观念,容易产生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脱节的现象。课程思政则是为了解决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的问题而被提出和发展。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一种全新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教学理念[4]。高校教师应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培养思政意识,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系统地将思政教育元素吸收融合到学科教学之中,为国家为社会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二 水产养殖课程思政建设现状

水产养殖是一门面向实际生产与应用的学科,传统的水产养殖课程体现思政教育的内容不多,尚存在较大的思政教育融入空间。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自2016年9月组建水产养殖科研与教学团队以来,团队面向本科生开设了多期水产养殖、鱼类育种、观赏鱼的养殖等与水产养殖相关的课程。从学生选课,老师和学生的教学评价,学生课后的课程调查反馈情况来看,水产养殖系列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也得到同行老师们较好的评价。

水产养殖专业技术教学方面的成功,为进一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团队致力于把课程发展与改革的重心放到思政教育上,在充分发掘出水产养殖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的基础上,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之中,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发挥好其立德树人的功能。

三 水产养殖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实施

要想把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水产养殖课程,首先要充分掌握水产养殖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纲要,思政元素的融入或者说所有的教学改革都不能也不应该对核心教学内容与纲要产生根本性的冲击,否则思政元素的融入就是不成功的,甚至是得不偿失的。还要明确教学目标,就是由原来的主要传授专业技术知识转变为现在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国家建设可用之才。这就需要精确找到水产养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点,通过科学地,系统地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规划,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落实与完善,将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合到水产养殖专业教学之中[5]。

水产养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度较大,很多学生都喜欢养殖观赏鱼在宿舍或家中;学校或公园中也常见金鱼,锦鲤,乌龟等水产动物;超市或饭堂也容易看到各种鱼,虾,蛙,龟等食用水产品;国家级明星水产物种则有中华鲟、白鲟、白鱀豚、扬子鳄等,这些明星物种的保护与恢复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水产养殖教研团队从2018年9月开始,就有意识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水产养殖的知识点与案例教学中。通常都是由团队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检索,实践总结,头脑风暴等方式先尽量多地列举出各种能融合思政元素到水产养殖课程的具体方式与例子。然后汇总所有材料进行开会讨论与分析,提取出精华部分用于课堂教学。以下为部分思政元素融入水产养殖的案例:

(1)中华鲟、白鲟、白鱀豚、扬子鳄等明星水产物种野生资源与保护状况的课程思政融入:通过介绍我国境内栖息有很多珍稀的水产物种如中华鲟、白鲟、白鱀豚、扬子鳄等。这些珍稀物种曾经有数量巨大的野生种群,可后来因非法捕捉,栖息地减少和退化,环境污染等各种原因导致种群衰退,甚至面临野外灭绝的风险。我国政府与水产专家们在保护与恢复这些物种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贡献与成果。这些物种保护的经典案例宣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很多珍稀的物种资源,这是值得自豪的;但另一方面,如果不保护好生态环境,这些珍稀物种很可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上灭绝。这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具体的,形象的和容易感受到的;此外,水产专家们在物种保护中的努力,成果与敬业精神也会激发学生们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致力成长为一名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人才。

(2)锦鲤养殖与品种培育案例的课程思政融入:锦鲤原产地为中亚细亚,后传到中国,在中国古代曾经由我国专家培育出很多上佳的观赏品种,成为世界锦鲤培育与观赏的中心,这对应着我国封建社会时国力兴盛的时期。后来中国国力衰退,日本强势兴起,锦鲤培育,养殖与观赏的中心就完全转移到了日本,且相对其他国家形成绝对优势。直到中国搞改革开放,国家又慢慢恢复兴盛,中国锦鲤业也随之慢慢恢复,不断减少与日本锦鲤业的差距。锦鲤产业的真实故事能让学生们明白,国家昌盛是一切产业和人们过得更好的基础,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一直都是最优秀的民族,虽然近代曾因落后饱受欺凌,但民族底蕴在,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努力,必将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6]。

(3)贵州“稻田养鱼”扶贫项目案例的课程思政融入:贵州“稻田养鱼”扶贫项目是贵州响应国家全面消除贫困,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通过供应鱼苗,提供饲料,技术支持,订单回购等一系列的扶贫措施,推动贫困农户开展稻田养鱼。水产养殖教研团队给“稻田养鱼”扶贫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教学时不仅能把稻田养鱼的技术教给学生,还以国家的扶贫工作为题材,说明中央时刻关注着落后地区贫困人民的生活和发展,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帮助贫困人民的脱贫奔向小康。因上本课程的很多学生都是国家扶贫政策的受益者,从课堂反应来看,这一思政融入案例特别能激发学生们对国家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有不少同学甚至当场表示希望能参与到“稻田养鱼”扶贫工作的志愿者团队中,为国家的扶贫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匙吻鲟养殖案例的课程思政融入:匙吻鲟是由美国引种到我国的养殖品种,其体型大,肉味鲜美。水产养殖教研团队也对匙吻鲟养殖开展了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匙吻鲟为案例,可以教学生养殖技术与引入外来品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这么一个道理。爱国从来都不是盲目排外,我们对外国的东西,应该秉承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好的东西或技术,都应该为我所用,不管其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只有这样才能利用好全球的资源来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服务。

(5)红耳龟养殖与生态入侵案例的课程思政融入:红耳龟原产美国,因外形美丽且易于养殖而被引种到中国,红耳龟最引人关注的并不是它如何养殖,而是它所带来的生态入侵问题。红耳龟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100种最危险的外来物种之一,每年对中国所造成的损失都是以亿元为单位。以红耳龟为例,可以向学生们科普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带来的巨大危害,以及生态安全也事关国家的安全。从课堂观察看,在开展这一安全教学之前,好多学生并没能意识到生态入侵可能带来的巨大危害,此案例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国家生态案例意识。

(6)新冠疫情中华南海鲜市场故事的课程思政融入:自从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武汉暴发,华南海鲜市场一直是深陷舆论的漩涡之中,各种科学或不科学的说法都有流传。通过此案例,可教育学生水产品主要携带或传播哪些病菌或病毒之外,我们在非权威部门给出科学报告之前,不要轻信谣言,不要参与传播未经官方证实和发布的东西。特别是以后毕业直上工作岗位承担某方面技术工作或岗位职责的时候,参与发布或传播某些不实信息很可能会被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所利用,成为攻击我们国家的依据或材料[7]。

四 水产养殖课程思政效果评价

水产养殖课程思政改革效果的评价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课堂观察: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需要认真比较一下以专业课内容为主的教学环节和以思政教育为主的教学环节,看看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在这2个环节是否差异显著。从课堂观察效果来看,思政教育环节基本没出现学生们明显状态不好的情况发生。而特别能打动学生,激发他们爱国热情的情况主要出现在贵州“稻田养鱼”扶贫项目案例的课程思政和锦鲤养殖与品种培育案例的课程思政中,众多的学生都表示愿意为国家的扶贫工作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学生的课后反馈:在期中和期末,教师都会通过问卷或访谈的方式调查学生对水产养殖课程的评价,其中课程思政部分是调查的重要内容,从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学生们对水产养殖课程思政教育的部分满意度是较高的。

(3)学校的课程考核与听课教师的同行评价:学校会通过审核教学大纲,教案,PPT等材料,并结合教学督导团,听课教师的同行评价对所有课程开展评价,评价体系中涉及思政教育的部分也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整体来看,水产养殖课程在学校教学考核和同行评价中表现很好。

(4)水产养殖团队的内部评价:因为课程思政改革是整个水产养殖教研团队的集体工作,团队中不同成员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思政元素融入水产养殖课程的工作,每一个具体案例或知识点的思政元素融入都附带着原创者对课堂效果的预期期望。通过团队成员的集体听课或讲课,可以比较预期效果和实际效果,并在比较的过程中加与改进。此外,团队内部融洽的交流氛围可以让信息更为有效而顺畅的交流,这是其他评价方式无法相比的[8]。

五 结语

水产养殖是一门与日常生产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在国家大力推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水产养殖急需顺应国家战略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改革。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水产养殖教研团队通过引入课程思政理念,本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有意识,有计划和系统地设计水产养殖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开展水产养殖课程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从多方面入手开展水产养殖课程思政探索,设计与实践,着眼于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与实干精神,树立强国有我,实干兴邦的新时代大学生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感,进而培养出又红又专的国家建设可用之才。从团队内部评价,教师课堂观察,学校课程考核评估,学生选课评教,学生课后的课程调查反馈结果来看,水产养殖的课程思政教育建设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

猜你喜欢

水产养殖锦鲤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90后、00后行为观察大赏
有趣的锦鲤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小编,来条“锦鲤”
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带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