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提升策略
2022-03-17陈庆佑福建省仙游县大济中学
陈庆佑(福建省仙游县大济中学)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革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课堂教学效能也得到充分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基于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否具有有效性,不是看教师能否顺利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学情况是否认真,而是要看课堂上师生的真实互动,学生是否扎实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融入趣味元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先设定好学习任务与目标,并创设有趣味、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例如,统编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4 必修》中的《雨霖铃》这首词是柳永的经典之作,也是描写离别的佳作。上课伊始,教师通过课件播放高三毕业季学生之间互留“临别赠言”的情境,并出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诗句,让学生讨论哪些诗句作为赠言更为合适、贴切。教师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容易融入进去,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点评、小结,顺势出示课题,导入新课。虽然创设的情境与新课内容是不同的离别场景,但是都抒发了离别的情感。
合适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置身于相应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对接生活,激活文本
知识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从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把文本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文本知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作用和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统编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3 必修》中的《祝福》是鲁迅所写的一篇充满感情色彩的小说。作品的主题是对封建社会小人物的怜悯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虽然文本展现的鲁镇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相去甚远,但是教师仍然可以抓住文本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熟悉的联系点切入教学。整篇小说的场景始终围绕着大家熟悉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也是理解文本主旨的关键。教师可以以“小年”这个时间点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互动探究:春节是一个团圆快乐的节日。“大家回顾一下自己过春节的经历,想想家乡都有哪些春节习俗,春节给你带来了哪些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探究,学生联想到春节是一年中最为喜庆的日子,并体会文本末段对春节氛围描述的句子“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拥抱了全市镇”,进一步体验春节呈现的欢乐氛围。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作者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描写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明白了文本是把欢庆与悲剧进行对照,营造悲剧氛围。这样,通过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对接,激活文本资源,引导学生理解文字背后蕴含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韵味,让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三、精心预设,关注生成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教师如果按照事先的设计按部就班地展开教学,很难有精彩的生成呈现。在课前解读文本时,教师要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精心预设教学重、难点。同时,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推进情况,教师要通过敏锐的观察、灵活的思维、果断的决策,对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做出有效的反应和机敏的处置,以求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仍以《祝福》这篇课文为例,在解读文本时,教师针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预设答案是鲁四老爷。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分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大部分学生认为极端冷酷的鲁四老爷是罪魁祸首,也有学生认为是柳妈。但是,有些学生认为柳妈太迷信,作为封建礼教的受害者之一,她不是要故意吓唬祥林嫂,不能完全说柳妈的一席话葬送了祥林嫂。此时,一名学生提出疑问:大家既然认为柳妈不是凶手,那杀害祥林嫂的全部责任就应该让鲁四老爷一个人负责吗?如果不是,还有哪些人也应当对祥林嫂的死负有责任呢?教室里顿时静了下来。教师适时提问学生:文本中鲁四老爷在不同时期的心情一样吗?不同的时间他对祥林嫂的态度一样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热闹了起来,学生之间展开激烈的争辩,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了一致的认识。
面对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不能拘于预设的答案简单地做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充分互动探究,展开联想,多元理解,在质疑中突破课堂预设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保障课堂效能的不断提升。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善于解读文本,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生活元素融入文本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