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与心育融合的逻辑基点、精神意蕴及实践路径*
——基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22-03-17曾万里易希平

当代教育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育育人德育

曾万里 易希平

从古到今,我国一直就有德育与心育协同的教育存在。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其教育思想主要来源于政治,服务于政治,也反哺于政治,主张实行“德政”,是其“爱人”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是其所使用的基本教材。其中《乐》即音乐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心理教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典型的德育与心育的融合体。蔡元培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是我国近代史上提倡美育的中坚人物。美育是另一种形式的心理教育。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劳诸者和谐发展的思想,也是德育与心育融合的“近代版本”。20世纪末,有学者指出德育与心育的渗透与融合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德育与心育渗透与融合的可能性。[1]当下,有学者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构建心育与德育的融合路径。[2]由此看来,将德育与心育融合(简称“两育融合”)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条不可多得的有效路径。

相比于普通高中与高校,职业院校单招学生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农村学生多是普遍现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心理问题学生比例较高,[3]思想政治教育困难更多、强度更大。相较于德育,心育处于发展阶段,“边缘化”“挂靠”德育的现象时有发生。德育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育人体系,但也存在经验主义、习惯说教、生硬灌输等问题。心育没有德育“高大上”,德育缺乏对被教育者心理的科学把握,德育与心育一定程度上存在“井水不犯河水”“相互疏离”的现象。[4]前期,广大职业院校已做了许多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建立了一体化领导与协同化管理双轮驱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但是,按照新时代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要求,如何发挥德育与心育的整体优势,实现“最大公约数”,仍需要持续深入探究。

一、德育与心育融合的逻辑基点及现实意义

(一)“两育融合”的逻辑基点

关于德育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但相关概念已是不少,大致可以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类。狭义上即道德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习得稳定的同社会要求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还有一个概念“大德育”,即广义上的“德育”,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多方面内容的总称,包括“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行为活动的总和”,又派生了伦理道德品质、思想政治品质、生态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四种品质。心育一般指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服务于个体的理性成长和个性的全面发展。[5]由此可见,德育的内涵本身包含了心理教育的成分,二者在本体上是互融的。不仅如此,德育和心育在目标、内容、方法上也是相通的,其融合渗透的逻辑基点在于科学性、必然性、创新性和发展性。

“两育融合”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两育融合”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源于唯物辩证法和人类学,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下,“两育融合”注重将个体的特殊性与个体之间存在的普遍性相结合,把知识教育的真理性与价值教育的导向性相结合,把学生成才的需求与学生成人的追求相结合。“两育融合”不仅认识到个体及个体间客观存在的对应关系,同时将这些对应关系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整体,统一于学生发展全过程。“两育融合”的本质追求是关注人、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完整且丰富的人。另一方面,“两育融合”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具有较强的实践基础。概括地说,“两育融合”的实践基础,是中国传统德育与中国现代心育的实践。践行“两育融合”,就要站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高度,总结德育、心育的历史经验,从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高度,践行德育与心育融合的各项要求。

“两育融合”有其必然性。德育离不开科学的心理干预,离不开心育的支持和补充。心育少不了德育的导向、调节和促进,不能背离德育的方向。“两育融合”是“三观”教育的必备内容,寓价值观引导于心育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两育融合”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应有之义,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塑造良好品德,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两育融合”是培养“全人”的必然选择,这是由育“全人”本身的整体性所决定的,是由学生“三观”养成的系统性所决定的。“两育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由学校教育的整体性所决定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两育融合”是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举措。深化改革创新,统筹资源,协同育人,形成教育合力,已成为高校的普遍共识。“两育融合”不仅在改进育人方式和手段方面进行研究,还对育人模式和协同机制进行了创新,主要从顶层设计和微观层面进行把握,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构建协同工作体系,创新测评指标体系,形成“重点突破、多线贯通、全面覆盖”的立体化育人格局;在理论基础上实现心理科学、伦理学与教育科学的跨界融合,形成以“知识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由单项创新到全方位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转变的趋势。

“两育融合”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之举。对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反思和改进是当下学术领域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最为重要的还是理念和机制的更新与优化。“两育融合”是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版本升级”,更加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尝试从理论基础向制度构建转变,通过完善理念引导制度和协同配合制度,并构建相应的责任落实制度、资源整合制度和动态评估制度,来确保育人举措在规范实施中实现长远发展。在开放思维条件下,全时空发展的学习方式中,“两育融合”正经历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变化。

(二)“两育融合”的现实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年)把心理育人作为新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纳入了“十大”育人体系,充分彰显了新时代的新任务、新使命。因此,结合当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要求,应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如何在“育心”工作中突出思想价值引领,在“育德”工作中融入心理疏导技术与方法,形成育人导向鲜明、层级职责清晰、工作保障有力的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的常态工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两育融合”是发挥资源协同优势与特色、打造思想政治工作品牌的有效途径。协同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常态机制。“两育融合”可以聚焦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以心理育人为突破口,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6]创新工作方法,开拓工作模式,构建工作平台,凝聚工作特色,打造思政教育品牌。

“两育融合”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构建心理育人工作新格局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职业院校学生有其独有的心理特点,如何把握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实现全方位育人,开拓心理育人新局面十分重要而紧迫。

“两育融合”是加强阵地建设、打赢意识形态主动战的制胜法宝。“两育融合”是推进全民身心健康、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趋势,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两育融合”积极推行心理育人、以情感人,更加有利于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精神文化,建设良好文明生态,是抢占精神文明高地、守牢意识形态阵地的有力举措,更是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两育融合”是贯彻“人人出彩”理念、创新资助育人模式的具体实践。资助育人是新时期资助工作的新使命。当前,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上”的问题,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对“非物质资助”的重视度还不够。“两育融合”可以融心理资助和情感资助于一体,筑牢心理情感资助这一基础;融财富观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于一体,聚焦道德信仰资助这一核心;融就业技能培训和文体素质培养于一体,抓住能力素质资助这一关键,落实资助育人理念,创新资助育人模式,提升资助育人实效。

二、德育与心育融合的精神意蕴

德育与心育是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的两大主要领域,在内容、方法、精神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两育融合”从分离到融合,形成了全新的实践和教育理念,成为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本质属性、功能发挥、开展方法的新视野和新语境,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然而,真正实现“两育融合”仍需面对本质与表征“两张皮”、内涵意蕴“相疏离”等问题,进一步厘清其中的“是”与“不是”、“变”与“不变”、“能”与“不能”,可以明晰二者融合的精神意蕴。

(一)“两育融合”中的“是”与“不是”

德育与心育融合的本质是普遍联系的“思政教育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不可分割。“两育融合”消弭了主客二分的鸿沟,包括内容交融、方法交汇、价值融合三个层次。“两育融合”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开展的制胜法宝,并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共识。但“两育融合”相关的具体问题也有各种观点,有必要从“是”与“不是”的范畴厘清本质内涵。在“两育融合”实践中,需要对融合的主体、内容、方式等方面的“是”与“不是”进行厘定。

首先是融合主体的“是”与“不是”。提出“两育融合”并不是因为德育与心育搞得不好,而是为了着重解决一段时间以来职业院校各阵营和各战线合力不够、功能不彰,甚至是消解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现象。“两育融合”不是对两种教育的替代,也不是某种教育甚至全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泛化,而是两种教育在育人过程中各司其职、立德树人的实践。其次是融合内容的“是”与“不是”。“两育融合”不是要改变德育与心育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心育内容换成德育内容,或者把德育内容换成心育内容,而是在系统思维指导下整体设计育人内容和育人体系,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育人内容的多维融合。再次是融合方式的“是”与“不是”。“两育融合”不是生拉硬造的融合,而是有机联系、水到渠成的融合,不是某一方面、某一环节的融合,而是全要素、全流程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两育融合”就应该像盐溶于水一样,自然吸收,自成“美味”。

(二)“两育融合”中的“变”与“不变”

从事物运动规律看,“两育融合”中的“不变”是相对的,而“变”是绝对的。“两育融合”中同样存在“不变中有变”“变中又有不变”以及“变”与“不变”相互依赖、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不变就是稳定,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某一阶段、某一侧面、某一要素的相对不变。“两育融合”应保持相对不变,这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育人方向不变。“两育融合”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育人方向,为党培养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人。这是最根本的不变,这个不变也就决定了总体目标、根本任务、育人标准不能变。其次,根本任务不变。“两育融合”必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职业教育而言,要以德为先、德技双修,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自觉践行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再次,育人标准不变。“两育融合”必须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知行合一、理实一体和弘扬工匠精神的要求一以贯之、始终未变。

客观事物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是绝对的,教育是点线面的体系递进,是在不变中求变。如徐志摩在诗歌《变与不变》里告诉我们,世界在变化,我们要适应世界的变化。教育思想要符合客观实际,承认动、变的绝对性,既要“以不变应万变”,也要“以变应变”。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应是求变、求进步。“两育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真正落地落实、见功见效,必须把握好“三个变化”。首先是概念变化。过去强调德育、心育,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本身也相互联系,提倡“德育+”“思政+”,但没有一个明确的提法。如今“两育融合”概念的提出将整合德育与心育两大块资源,依托德育与心育两个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定义、范围到内容都进行明确。其次是形式变化。过去,德育与心育两类育人是单个的“点”“线”上育人。现在,“两育融合”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面”上成体系育人、大格局育人。再次是内容变化。过去,德育高度关注学生品德教育,多从社会的角度出发,强调遵守公序良俗。现在,“两育融合”将身心健康、理论知识、价值理念、精神追求以及思维方式等个体发展要素与社会环境元素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及管理,既有服务社会的政治高度,也有以人为本的民生温度。

(三)“两育融合”中的“能”与“不能”

“能”展现了其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把握与坚信,包含道德之外的有为与道德之内的准许。而“不能”则反映了其对事物存在的条件性以及客观规律性的认知,隐含着道德原则的界限和限制人之所“能”的逻辑指向。“能”是相对的,“不能”是绝对的。“两育融合”可以在机制保障、资源整合、精准育人等方面,从“能”与“不能”之间找到一些缝隙,寻求一种调适。

一方面,“两育融合”是能可为的,有多种行为的可能性。能够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育人机制,变单线作战为多线协同的“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能够注重育人资源的融合度,通过“内生”和“外融”的方式挖掘心育蕴含的价值倾向、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变“干巴巴的说教”为“热乎乎的教学”,变被动的“约束”为主动的“响应”;能够提升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从心育的专业特点出发,融思政元素于无形,将“价值引领”贯穿于育人全过程,让每位师生明确角色定位,让每一项育人举措都能彰显特色。另一方面,“两育融合”也是不能为的,有许多道德责任禁忌要考虑。首先,“两育融合”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不能一分为二、各自为政。其次,“两育融合”在实践上是协同合作、全方位推进的,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误认为是部分人、部分课的事,或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某一部门的事。思想政治教育是同向同行的普遍行动,舞台上人人都是精通唱念做打的主角。“两育融合”在发展上是唯物辩证的,既有守正也有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因循守旧。

三、德育与心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德育与心育在目标、内容、方法等诸多要素上是交织在一起的,往往涉及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同时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如职业发展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加以解决。“两育融合”就是要在育人的目标、内容、方法三个方面实现双向互融,在育人角色、育人动力、育人模式三个方面实现转换、转向及转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穿透力、感召力。

(一)目标融合:实现由“个体”“社会”疏离到“本我”“自我”“超我”统一的角色转换

德育与心育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培养人,既聚焦到人,也落脚到人,都要以人为本,在这一点上二者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德育主张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注重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倾向,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定的信仰、正确的“三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法纪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心育注重的是个人的心理需求、心理平衡、情绪体验、人格完善以及个人潜能的发挥,其目标是提高个人的价值感、成就感,塑造个人完善的人格。心理学将自我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级,类似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的五个层级的人类需求。虽然德育与心育在学科上不同域,在理论上不同系,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方法上各有所长,但德育与心育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德育关注的思想问题本质上属于心理现象范畴。

“两育融合”在目标上突出一个“人”字。理想的德育和高质量的心育一定是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的统一体。“两育融合”实现了心理和谐发展的“本我”,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定向行为的“自我”,以及“国家至上、人民至上”的“超我”的完美统一。首先,在目标设定上,既立足个体发展,又着眼社会需要。德育目标确定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可以细化为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教育目标、道德教育目标、心理教育目标,因此要依据个体的心理特征,学生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国家的教育目的、方针,民族文化与道德传统,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等确定。心育目标为开发智力潜能、维护心理健康、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其确立应依据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各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心理健康的标准而定。其次,在目标实现上,既考虑社会面自上而下的途径,又考虑个体层自下而上的方式。要构建多维共育格局,放下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俯身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与交流,更多地赋予学生选择道德价值的权利。利用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调动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全部本质力量,促进个体的身体、智力、心理、素质和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和谐的发展,从而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7]再次,在目标评价上实现社会面与个体层的兼顾。从评价主体来看,既要有学生的自评,又要有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的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评价标准来看,既要定性把握“育性、启智、强能、激力、健心、导行”等心育目标,又要精准定位德育目标蕴含的政治性、时代性、民族性;从评价结果上看,既要客观、公正地解释评价结果,又应注重对结果的诊断、分析与应用。

(二)内容融合:实现由“外生发展”向“内生成长”的动力转向

德育与心育都是“做人的工作”。德育的内容是用来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是基于社会需求建立起来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其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文化、道德与个体的价值体认、情感熏陶、品格塑造是一致的。心育应有完善的教育目标、内容和途径,主要集中在学习辅导、个性培养、人际交往与心理障碍的防治、对学生成才与发展的指导等方面。心育的核心精神就是“以人为本”,这也是德育中需要借鉴和坚持的。[8]心育是德育的内在要求,德育是心育的根本任务。德育为心育树立正确的方向,心育为德育的发展提供基础。

“两育融合”在内容上突出一个“全”字。从受教育者的信念、文化、行为等方面,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达到既“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又实现“个体品德的社会化”。首先,要把社会的政治方向与个体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以党的初心和使命固本,激发个体未知域,实现德育引领。以德育目标统领育人方向,确立心育目标。把党的初心和使命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提高心育政治站位,用先进思想影响学生、道德规范教育学生、模范人物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要,引导学生“比学习、比吃苦、比贡献”,在解决学生的社会倾向性问题基础上,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其次,要把社会的文化意蕴与个体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激发个体闲暇域,实现文化引航。把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青春期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育人全过程,构建“多主体、多载体、多阶段、多形式”的“育人文化”,以地域文化、行业文化建设“内容为王、移动优先”的学校文化,丰富其外在表现,为学生提供集图书阅读、影音资料欣赏、VR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沉浸式教育环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实现外部环境影响与学生内部心理因素的动态平衡。再次,要把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个体的行为准则结合起来,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立身,激发个体主动域,实现文明引导。在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遵纪守法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文明行为教育的基础上,坚持人格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双学联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教育以及心理咨询、辅导和援助等,使个体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特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在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上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配合,能妥善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实现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与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和谐统一。

(三)方法融合:实现由“被动说教”到“主动共情”的模式转变

德育与心育都是“育”。德育是基于伦理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开展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践锻炼、情感陶冶、品德评价、品德修养指导等,实现“个体学习善而向善、实践道德而趋近道德”,注重实践,强调“实践出真知”,强化“手脑并用”,鼓励“从书本中来,到实践中去”。心育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讲座、心理课程、心理实践活动等,是一门攻“心”的艺术,强调共情、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等个体实际,讲究“亲其师”“乐其事”“信其道”“助人自助”。[9]德育与心育在实施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相得益彰。

“两育融合”在方法上突出一个“细”字,强调日常上的互融、细微处的互渗、心灵上的相通。首先,在日常思政上,变“评价性学生观”为“移情性学生观”,坚持教育性与人性“两性”统一。遵循以新型师生关系、重视个性发展、正面教育为主的教育规律,不断深化德育、心育课程建设,按照“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要求,发挥所有心育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育人功能,挖掘每一门心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把德育有机融入心育人才培养体系。[10]同时,开设心理行为指导课,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心理咨询、性格测试、心理测量,评估学生的心理特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以德育引导心育,按照德育对象的心理规律实施教育,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心育服务于德育。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又有助于实现“课程嵌入式”的“两育融合”。其次,在日常实践活动中,秉承“个性教育”“适度教育”的思想,将课内学习与校外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育人功能,以德育的形式开展心育活动,同时以心育的形式开展德育活动,把心育融入德育阵地、融入德育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团队活动、文体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在志愿服务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家国情怀。在体育实践中,培养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协作意识和公平观念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11]实现“体育即心育”。在文艺活动中,塑造学生个体的完美人格,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追求美的精神品质,做到“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实现“活动融入式”的“两育融合”。再次,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心育服务生活。[12]教育是生活本身,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的学习教育,更离不开成长的生活渗透,要以“方便学生办事,听取学生心声,帮助学生解困,助推学生成长”为目标,组织学生体验生活,让他们体会生活的艰辛与磨难,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温暖,进行公共生活中的规则教育。通过在招生、学业、资助、就业等环节发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经济上脱贫;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心理引导,帮助学生从精神上脱贫,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状态,突破生活的局限性,实现“生活渗入式”的“两育融合”。

猜你喜欢

心育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