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课程改革实践

2022-03-17邓力吕晓峰宋超刘润华

教育现代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弹药储存航母

邓力,吕晓峰,宋超,刘润华

(海军航空大学,山东 烟台)

一 引言

笔者所在教研室一直以来作为海军机载弹药技术保障人才培养的单位,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建立起完整的岸基保障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搭建了贴近部队、贴近装备的教学训练平台,凝聚起一支懂装备、会教学、能保障的教员队伍,圆满完成了一系列的教学训练任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为适应海军航空兵由“陆基为主”向“舰基为主”转型的新需求,高质量培养部队急需人才,针对现有岸基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积极探索一条涵盖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保障条件、师资水平和教学策略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之路。在充分吸收前期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部队、厂所与院校“三方联动”机制,对于提高航母机载弹药技术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岸基储存管理、海基综合补给与舰基技术保障一体化的“三基深度融合”的航母机载弹药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各专业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目标。

二 课程地位与改革需求

《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课程是海军机载弹药技术保障人才培养专业——航空勤务技术与指挥(机械电子工程)的一门必修课。该课程是在教研室《弹药储存与管理》《弹药储运安全》《弹药储运管理》《弹药储存安全技术与管理》四门课程的基础上,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创新,不断更新融入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新技术建设而成的课程[1]。课程通过阐述弹药在储存过程中有关储存、质量监控、安全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使学员理解和掌握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为岸基机载弹药保障部队任职需要的人才培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已成为机载弹药保障人才培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形成了教学内容体系较为完整、教员队伍构建合理、教学条件建设初具规模、教学实施过程规范、具有鲜明特点的岗位任职课程。该课程主要特色有:一是立足岗位任职需求,突出航空特色,形成满足机载弹药保障部队任职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二是教学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众多,与部队装备结合紧。课程包括弹药基础知识、仓储技术、管理方法和措施,涉及化学、物理力、电、热学和管理学知识,实装教学内容均为现役海军机载弹药,同时紧盯新研型号相关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三是形成实践教学基地提升教学效果,课程理论指导实践基地安全管理的良性互促机制。为了使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直观认识弹药在地面保障作业中储存与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课程组大力推进联教联训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得学员弹药安全管理的能力能够稳步提升。

虽然已经建成颇具特色的兵种岗位任职课程,但是随着海军航空兵转型升级不断走深走实,原有的课程体系要想适应“舰基转型”需求,必须开展与其相适应的改革实践活动,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的提出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为此,课程组针对航母机载弹药保障这一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高质量培养需求,以习近平强军思想(特别是海军建设重要指示以及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围绕“立德树人”和“为战育人”两个方面开展课程改革实践。将该课程打造成能够为培养航母机载弹药保障人才奠定坚实理论基础的海军特色课程。

三 “立德树人”方面改革实践

(一) 用新时代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激发学员的荣誉感

习主席指出,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强国兴军服务,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2]。

作为现代远海作战中的中坚力量,航母通过舰载机携带的航空武器,实现对敌远程火力打击,其战斗力水平直接关系着未来海战的胜负[3]。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人民海军航母战斗力关键指标——舰载机的出动回收与维护能力实现了飞跃,为航空武器大规模上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提升航空武器安全保障作业效率与作战使用效能将是航母战斗力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为此航母机载弹药人才的培养与新时代教育方针培养目标高度契合,通过对新时代教育方针的解读,让学员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荣誉感和自豪感。

(二) 用海军战斗力建设需求激发学员的使命感

人民海军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加快现代化进程,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的人民海军,正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习主席指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

面对新的时代条件和历史方位,海军建设需要紧跟海军使命任务不断更新升级,努力打造与“一流”目标相适应的现代化海军,航母作为海军建设的焦点,其战斗力水平与未来海战胜负息息相关;机载弹药的在舰储运安全又是航母远海作战的前提条件,课程的学习将助力航母机载弹药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理清课程与海军战斗力建设的关系有助于激发学员的使命感。

(三) 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4-5]背景下的课程思政体系

《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课程以海军航空弹药安全为主要内容,因此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有自然结合的优势。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习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指导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丰富理论教学内容,提升理论教学水平,强化实践环节,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课程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厘清“管弹药储存必须管安全,管弹药收发运输必须管安全,管弹药使用必须管安全”的安全保障职责,把安全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在组织教学中,要把总体国家安全观贯穿于教学内容的始终。课程着眼航母机载弹药安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内容结合,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想分解到教学内容中,并深挖课程教学中专业知识体系本身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构建了以航空弹药的发展、储存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监控等四个知识模块为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取得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丰收。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都要用总体国家安全观串起来,一根红线自始至终,做到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社会主义高等院校的性质决定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项教学工作的共同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复杂系统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课程的思政改革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为指导,持久地进行下去。

四 “为战育人”方面改革实践

围绕“为战育人”,开展面向航母舰基保障的《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课程内容改革研究,对于完善航母机载保障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高航母机载弹药技术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快航空母舰战斗力的全面形成和持续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适应海军海空兵转型需求,“弹药储存与管理”课程组基于教研室使命任务,结合海军机载弹药保障的新变化,紧盯海军航母远海作战条件下弹药保障作业特点,将实战化条件下航母机载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深入研究航母部队人才成长及培养规律,优化调整与补充建设相结合,统筹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条件与评价标准建设,按照“应用技术型航母机载导弹技术保障人才培养”的原则,完善航母机载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教学保障条件,力求打造一门兵种特色鲜明的本科生长军官专业必修课。

(一) 立足实战要求,科学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和知识体系

面向航母舰基保障的《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首先在对航母机载弹药保障人才职业能力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对学员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准确定位,制定出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装备操作与组训的能力。

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科学建立课程知识体系,完成教学内容的确定,实践体系的建设和创新能力培养计划。主要的工作有:建设航母机载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知识信息化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将相关的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程知识体系中;增加实践课的内容比重,培养学员实操和创新能力。

(二) “三方联动”保障教学科研条件升级

从航母机载弹药人才实战化培养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厂所、部队、院校的优势,开展教学条件建设,打造出一支了解部队、熟悉实装、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服务部队的创新型教学团队;针对航母部队机载弹药保障机制、内容和过程不断变化的实际,形成实验室适时联动升级的长效建设机制。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现完成了阶段性的教学条件建设目标,主要包括“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实验室”的建设,以及新“联教联训”基地的选取。

课程组的教学和科研方向稳定一致,实战化条件下航母机载弹药保障问题为科研指明了方向,这样一来,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就可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成果又可以助力部队服务效果升级,形成最新科研成果向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室条件建设的高效转化的模式。例如,课程组参与现代安全存储相关的科研项目涉及的物联传感、数字化测量和计量检定等新技术,都服务于航母机载弹药舱室采用的现代安全系统,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后,实现了现代机载弹药存储设施原理教学的质量提升,同时为课程实验室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三方”共同建设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知识信息化资源。在前期参与的“弹药爆炸事故防范”专题研究基础上,建立《典型弹药安全管理手册》电子手册;录制《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课程MOOC 资源和制作弹药储存设施三维结构展示模型。

(三) 面向岗位任职需求,优化考核评价标准

课程体系改革是为了培养满足航母机载弹药技术保障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6-7],人才的评价应该更重视对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8-9]。课程改革后的考核评价就不能仅仅是根据学员的理论笔试成绩来进行了,应该结合航母机载弹药技术保障能力的要求,邀请航母航空部门的领导、专家参与制定合适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使对学员的考核更加合理化和全面化。

根据课程建设目标,结合课程自身特点,采取相互呼应、彼此补充、多层次、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形式,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使课程考核全面化。例如在课程理论知识的过程评价中,通过“前测”环节了解学员的已有知识基础和对授课内容的了解程度,设置 “参与式问题互动”评判学员的理解程度,运用“后测”环节检测学员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针对课程装备实操内容的结果评价,除了校内实操考核外,还可以借助“联教联训”平台,充分发挥的一线作战部队装备资源和保障经验的独特优势,将考核场地设在部队,同时邀请部队人员担任考核成员,使得装备实操考核更加合理。总之,通过采取多样化的课程考核形式,实现考核评价标准更加优化。

五 结语

为适应海军海空兵转型需求,《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课程组基于教研室使命任务,结合海军机载弹药保障的新变化,紧盯海军航母舰基条件下弹药保障作业特点,在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引领下,围绕“立德树人”和“为战育人”两个方面开展课程改革实践,力求打造一门兵种特色鲜明的本科生长军官专业必修课。开展面向航母舰基保障的《弹药储存与安全管理》课程内容改革研究,对于完善航母机载保障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高航母机载弹药技术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快航空母舰战斗力的全面形成和持续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弹药储存航母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美国狼弹药公司A16.5mm卡宾枪
打不完的弹药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航母爱出糗
弹药动态加载下破片测试方法
我爱航母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在航母上起飞
2016'(第七届)含材料与钝感弹药技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