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2022-03-17李政道李善阳张丽梅肖冰

教育现代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业化装配式线下

李政道,李善阳,张丽梅,肖冰

(深圳大学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广东 深圳)

一 建筑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课程

住建部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及《建筑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政策中指出,推动建筑产业化,推进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各地方政府也相应推出关于建筑工业化的规划与指导政策,可想而知,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以装配式建筑为主导的工业化建筑。但由于行业发展不成熟,出现装配式建筑生产低效的现象,并有研究表明,低效生产与项目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落后水平有关。在建筑信息化的进程中,BIM 作为一个概念已经在我国大力推广,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十三五”建筑信息化发展纲要中都提及BIM 需要大力发展。BIM 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的缩写,即建筑信息模型的意思。BIM 技术是一种对于建筑物生产全周期中各个环节进行数字信息化技术控制的一种呈现[1]。实践证明,BIM 技术利用数字建模软件,能提高项目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效率,极大地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效率,进而使装配式建造业成为更具竞争性又持续对经济贡献价值的行业[2]。BIM 在工业化建筑的应用也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越来越普遍,BIM 与工业化建筑项目的融合也越来越多,所以针对BIM 在工业化建筑项目管理是新时代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故要培养学生学习BIM 在工业化建筑项目中的应用[3-4]。然而现阶段系统的课程比较少,多是以小节出现在其他课程中,需要有成体系的学习,多元化地传授BIM 在工业化建筑项目中的基础理论及实际应用,结合“金课”建设背景,探索并开辟信息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创新课程[5]。

二 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教学设备水平不断提高,在“金课”的建设背景下,许多高校都开始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线上教育主要具有无时间空间约束性、课程多元性、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但同时需要有流畅的网络环境以及有效的监督[6]。线下教学可以直接加强学生与授课老师的关系,师生联系更加紧密,能够及时进行讨论与交流。本文针对建筑工业化BIM 项目管理课程,采用线下与线上的模式,主要原因是BIM 在工业化建筑项目管理中有比较复杂且繁琐的理论知识以及需要大量结合实际项目的实践操作。理论知识采用开放式的线上授课可以丰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自主性。实践操作授课在理论学习之后,需要涉及到复杂操作以及实战,需要线下面对面地直接交流讨论,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为响应“金课”建设下的工程管理教育的改革,本课程采用线下与线上的混合模式开辟创新课程[7]。

三 线下线上混合的建筑工业化建筑BIM项目管理教学改革思路

(一) 构建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教学体系

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课程参考教材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即理论部分与应用部分。理论部分主要从数字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理论与概念、BIM 技术全生命周期理论以及BIM 在装配式建筑各个阶段的应用进行展开。数字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基本理论与概念的教学,让学生们了解数字技术以及数字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联系,进而指出装配式建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BIM 技术全生命周期理论部分可以引导学生了解BIM,明白BIM 作为一种信息技术理论可以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应用,构建BIM 的集成管理模式。经过理论部分的融合,使学生们学习到数字技术、装配式建筑、BIM 理论的概念,深刻理解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存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建筑工业化BIM 项目管理的内容和操作方法,有利于应用部分的展开,并丰富学生的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基础。应用部分主要是以Revit 为例进行施工图设计的BIM 建模,PC 构件加工设计BIM 建模,以PC 楼板为例进行BIM 设计管理等。通过实操部分的教学,可以将理论运用到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工业化建筑BIM 建模技术,熟悉建模过程,深刻体会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

(二) 构建线上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教学课程

相关老师组件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教学团队,主要包括授课老师、视频制作老师及学科助理,组建线上教学课程。线上教学课程主要传授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的理论部分,并不是将所有的相关知识点生硬地搬到屏幕上,而是用案例视频通过剪辑进行讲解,在碎片化视频中抛出关键知识点,关注知识点的整体性。在视频平台处设置课堂提问、聚焦讨论栏可以实时讨论以及解疑。线上教学往往需要学生的自觉性,故需要设置课前与课后作业及测试,课前作业主要是上一节课的部分知识以及本节课程的预习,课后作业为本节课的知识测试。理论部分的结束会有一次考核,考核通过才可进行下一部分学习。

(三) 设计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混合教学模式

混合教学模式即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学生修完线上理论部分的课程后,展开线下的课堂实操应用学习,主要开设BIM 实验室供学生们进行实操探究。实操课程主要有:教师授课、建模实操、学生讨论、总结问题。授课老师在BIM 实验室传授实操经验,在电脑上进行建模实操通过LED 大屏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通过面前的电脑进行实时操作学习。学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解决课堂建模问题,按照小组向老师反馈问题,当堂解决并总结。

(四) 构建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教学评价

课程考核分为50% 线上评价与50% 的线下评价。线上部分的平时成绩通过课堂签到,课前课后测试进行评价占比20%,剩下30% 为理论部分结束成绩。线下部分也包含两项成绩,平时成绩20%,期末考核成绩30%,平时成绩包含课堂签到以及课堂作业情况评定,期末成绩按照最后作品考核进行评定。

(五) 混合式教学面临问题

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教学在装配式建筑与BIM 应用课程中首次应用,本文作者与团队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不断思考、改进,但是在课程实际传授过程中,作为新开辟的“金课”,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主要如下:

(1)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将理论部分的知识转移到线上进行展开,由于存在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够的现象,出现理论考核不通过情况。由于所有的课堂作业以及测试都搬到了线上平台,导致部分学生互相抄袭,没有独立思考的情况。其次,视频下的讨论区并没有非常深刻的讨论,以及经学生思考后提出的问题,在视频互动课程中不够活跃,导致许多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使得学生在后期实操部分的理论追溯不清楚,存在课程学习不扎实的可能。

(2) 教师线上授课的问题。线上通过视频录制,导致授课老师往往放不开,以及正式化的语言缺少了课堂活跃性,导致课程基调比较平缓。通过视频直接传授深刻的理论,并不能保证学生可以理解并加以应用,需要丰富线上授课的内容,经典工程案例的设置不够。加上线上平台的师生互动缺乏,授课老师不了解课程进度情况,不能针对性地帮助有困难的学习。在教学评价上,过多重视结果,反而让一部分学生投机取巧,并没有真正掌握课程知识。

四 线下线上混合的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教学模式思考

(一) 线上资源优化

线上教学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从学生角度看,学生需要提高自觉性,寻找课程学习的驱动力。但通过课程来吸引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是提高学习积极性更有效的方法。除了可以丰富相关知识点的案例,如放置仿真视频、模型渲染视频、先进技术研究相关视频等增加学生思考,还可以通过学生来丰富课程教学,例如让学生准备相关知识点的案例,并进行讨论,学生上传的优秀案例或相关扩展视频可以增加平时分数[8]。通过奖励促进学生在讨论区进行讨论,例如提出深刻问题的学生可以加分,从未提出有效问题的学生会扣分,激发学生思考。在线上课程过程中,安排阶段性视频答疑课,授课老师组织学生通过会议视频提出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较复杂的理论知识,发现知识薄弱点,巩固学习。

(二) 线下课堂教学改革

线下课堂教学的改革基本从学生与老师两个角度进行,也就是传授与学习。学生方面首先要确保不与前面部分的学习脱节,在实操课程开始时可以集中回顾一次理论部分的知识,可以是视频会议,并且在会议中讲解理论测试试题并答疑。其次就是线下课堂的分组,分组是线下课堂讨论的关键,根据测试成绩,混合分配小组成员,并确定小组长,小组长主要负责总结并提出授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反馈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部分,老师在线下课堂中要及时答疑解决学生们在实操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在课程过程中邀请业界专业人士进行课程传授,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实际应用情况,摸清实际工程中BIM 的应用,除此还可以增加出访参观的课程,参观学习模范建设工地,丰富线下授课方式,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提交优秀作品的小组可以由授课老师带领参加高校主题比赛,激发学生竞争合作精神,投入到课程学习中。

(三) 考核评价体系完善

考核评价出发点是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就是要针对线上考核的部分,防止学生应付式完成课堂测试以及在理论部分结束测试时互相作弊、线上抄袭的现象,通过定期视频答疑巩固理论基础外,理论部分的结束测试也可以采用视频会议考试的形式进行,以防作弊行为,保证考核的公平。其次线下课程考核的作品选题应该多关注BIM 在工业化建筑的实际应用问题。在分数评价上面,应该重点抓线上课程的平时成绩,将中心放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在线上的课堂测试中多增加开放性题型,刺激学生对理论基础的思考,重视课程学习[9]。

五 结语

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工业化建筑在实施过程中,难点在于多参与方的情况下对各资源和信息的有效整合,而并不是工业化建筑技术本身。工业化建筑项目的完成需要用到设计、制造、运输、施工等各阶段的信息。采集、存储和传递这些信息也需要通过BIM 技术才能高效地完成。但现阶段BIM 与工业化建筑的结合仍然存在信息传递效率低、协同管理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二者的结合仍然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高技术融合和应用的效率,这也是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因此需要高校工程领域的学生们熟悉BIM 在工业化建筑项目上的应用,开展BIM 技术与工业化建筑相结合的课程,培养更多在工程领域前沿的人才。

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打造需要更多的心思,工业化建筑BIM 项目管理的课程也需要不断地完善,需要工程领域的老师及团队们不断探索,探索专门针对BIM 在工业化建筑应用的“金课”,结合新一代学生们的个性特点以及社会不断更新的先进技术,精心制作,收集最新、最前沿的课程素材,提高创新教育,激发学生们的开放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内驱动力,学会主动学习思考与结合实际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们也要努力适应新型教育方式,寻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让自己适应力更强,知识面更丰富,成为新时代创新型建设者。

猜你喜欢

工业化装配式线下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