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传统文化对村民思想影响机理研究

2022-03-17田立法巫玉琴胡静冰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村民传统思想

田立法,巫玉琴,胡静冰

(天津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134)

一、引言

村民思想来源于他们对客观事物、客观现象的认知,其思维认知又通过日常行为活动表现出来。马克思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并对社会具有反作用”,故“正确的思想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但若村民被不良思想蛊惑,则极易影响农村的稳定发展局面,且最终受害者仍是村民自身。村民易受不良思想影响的原因,虽有教育水平低、辨别认知能力差等客观原因,但也有农村主流正能量文化式微等方面的原因。针对如何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为主旋律的大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式微态势。客观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包容性发展下多元文化异质性交融,使得传统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挤压;二是两面性共生下积极与消极文化博弈,错将传统文化全盘否定[1]。为继承和发扬农村传统文化在思想上育人、化人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的准确定位。学者们在研究农村传统文化与村民思想的关系时,除丰富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的思想价值内涵外[2-5],还进一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展开了广泛探讨[6-7]。包括“守望相助”传统文化的思想源流[8]、民族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介入[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机理[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意蕴与践行方略[13]等。

可见,已有研究成果虽肯定了农村传统文化在村民思想上育人、化人、聚人的积极作用,但针对具体的传统文化类型如何发挥作用(机理)的问题,则未见有学者对之有较全面的揭示。繁荣发展农村传统文化,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外,更重要的是把农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挖掘出来,让其在推进村民积极思想建设方面以继承方式发挥作用,并得以发展和延续[14]。但农村各类型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怎样的优秀传统思想,村民又该如何从各类型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优秀的育人、化人、聚人思想,则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和内容。

本文将农村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类,其中物质文化包括祠堂、大院、古建筑群和传统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包括风俗、民俗、习俗、传统手工艺等。通过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的探究和分析,从继承发展和辩证统一视角挖掘出农村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并就其如何发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给出管理对策和建议。

二、农村传统文化与村民思想的关系本质

农村传统文化与村民思想之间主要表现为继承发展和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继承发展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村民继承优秀传统思想观念是促进传统文化向好发展的前提,而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又为优秀思想的继承开辟道路。村民在农村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逐渐接纳并认同了从传统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思想理念,这种思想理念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代代相传中保留了其主要特征,使传统文化得以不断进步和发展,且不易被淘汰。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一成不变的思想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急需村民对原有思想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具有新时代特色。农村传统文化和村民思想之间是一种继承发展的关系[15]。

(二)辩证统一关系

在哲学范畴中,任何事物都具有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特质,即对立统一的辩证哲学本质。而农村传统文化的发展带动了村民思想的转变,村民思想的转变又决定了传统文化发展的走向。村民在一定时期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会形成固定思想认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村民思想的来源变得越来越广泛。村民作为能动主体,并非只会被动接受。当村民有机会受到多种文化熏陶时,便会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文化进行择选。被村民认同或偏爱的文化会得以延续和发展,而没有被村民认同或偏爱的文化则面临消亡。农村传统文化既是村民思想的塑造来源,又是村民思想认知偏好的决定因素,二者表现为辩证统一关系[16]。

农村传统文化与村民思想之间的继承发展和辩证统一关系,为我们在后续研究中提供了马克思哲学范畴的理论指导。

三、农村传统文化对村民思想的影响机理

(一)农村传统物质文化对村民思想的影响机理

影响村民思想的农村传统物质文化包括祠堂、大院、古建筑群、工艺品等。

1.祠堂对村民思想的影响

一方面,祠堂是人们祭祀祖先,寻根叩祖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作为保存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祠堂还蕴含着丰厚淳朴的人文历史,能使当地村民感受到庄严而又肃穆的家族氛围,展现以家族势力为主导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本质[17]。祠堂文化对村民思想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团结亲友、维护亲情、凝聚家族力量等。通过凝聚人心,向民众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灌输新时代新思想,引导民众学习科学知识,实现教化群众、淳朴民风的作用。

但祠堂也同样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在现代先进文化传播缺位的偏远农村,封建残余文化容易死灰复燃,进而愚昧村民的思想[18]。可见,祠堂文化对当地村民思想的影响表现为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两个方面。正确引导和传承祠堂文化中所蕴含的积极面,有助于凝聚人心、淳化民风、尊崇孝道等先进思想的传播,对促进邻里和谐,家庭和睦起到重要作用。

2.大院文化对村民思想的影响

大院文化是村民在长期群居生活中形成的院落文化。当几代人聚集在固定的场所时,生活习惯、兴趣偏好、认知观念等均会趋同。在过去,一间大院至少住两到三代的人。相同姓氏下的子群聚集生活后,其思想会形成共通点:对事物有着相似的看法,对祖上传承下来的习俗有着很大的执著[19]。因此,大院文化会对村民思想认知产生趋同作用。大院里的思想观念在家族文化的传承中起到了向心力和归一作用,并会在几代人的传承下,潜移默化成为大院里每一位村民思想的相同溯源。

但随着时代发展和家族人口的不断扩大,大院居民向外迁移,院落也在逐渐分解和消散。不同大院的村民会组成新的聚居体,其文化与思想发生碰撞,促使村民去接受或学习其他较优秀的文化。因此,异质性文化的交融会令村民在思想方面也呈现多样化发展态势。

3.古建筑群对村民思想的影响

农村的古建筑象征或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历史风貌和习俗。这些古建筑在历史长河中被遗留保存下来,对当地村民思想产生着划时代的熏陶和影响。在农村,但凡留存下来的古建筑,都曾是权力或资本高度集聚的场所[20]。如古商铺夜市模式的集聚,会使聚集区域的生存环境越发便利,经济链条也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开。

从艺术鉴赏角度分析,古建筑群是农村能工巧匠工艺和技能留存的体现。虽历经沧桑,但最终得以保留。这样的古建筑通常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也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更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现在,人们参观古建筑群时,都会选择合影留念的方式来表达对古建筑的崇敬和纪念,体现了人们思想上对古建筑所表现出的艺术或人文魅力的认同。对于艺术家而言,古建筑的研究和鉴赏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可见,古建筑对村民思想的影响是有形而深远的。

4.传统工艺品对村民思想的影响

农村传统工艺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手艺和技艺,值得当代人继承和发扬。尤其是传统工艺品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值得现代人在制作或生产产品时从思想上加以学习和继承[21]。重视传统工艺对生产或生活的启发性价值,其实从古人就已开始。如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谈到“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后世之人对艺术品的极致追求更是体现了对古时候“工匠精神”的敬仰。古代能工巧匠们耗费数年制作的工艺品,是技艺与“灵性”的有机统一体。可见,农村传统工艺精品蕴含的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思想,是农村文化自信的力量来源。

以上所述物质文化中的影响因素包括祠堂、大院、古建筑群、工艺品,其发挥作用的途径多是以汇集一定数量的人群为前提。在作用机理方面,祠堂以聚集家族成员祭拜祖先来传播家庭观念;大院以人们聚居生活来传播不同的思维活动方式;古建筑群以震慑四周民众和艺术鉴赏两个方面来传播当代群众应该保持的对历史的尊崇与敬仰之情;工艺品更是以诸多古人的事迹来弘扬“工匠精神”。在家庭、社会、历史、工作等方方面面对人们产生影响。这些因素的差异化发展、互相交融,在不同时代均对村民的思想起到了不同的影响作用。

(二)农村传统非物质文化对村民思想的影响机理

影响村民思想的农村传统非物质文化主要包括风俗、习俗、民俗、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是在农耕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得益于中华民族的血缘性、地域性聚居,非物质文明历经几千年的沉淀,依然对当代人的思想发挥着潜移默化、深远长久的影响。

1.风俗对村民思想的影响

风俗指的是特定区域、特定人群代代相传演变下来的气氛、礼仪、习惯等。风俗对村民思想的影响主要通过传统节日表现。在农村,传统节日是村民为寄托情感、表达美好愿望而设置的纪念性节日。每一项风俗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关系资源[22]。

传统节日也是联系中华民族思想情感的精神纽带。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赏月团圆吃月饼的日子。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殉国投江而设立的节日,以吃粽子、划龙舟等活动来纪念屈原,其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是人们对屈原家国精神的认同和追求,更增强了当代青年对家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家国精神铭刻于心。

可见,这些爱国及认同本国文化的思想深远持久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成为中华儿女难以割舍的情怀。

2.习俗对村民思想的影响

习俗是指旧社会农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体现村民为人处世的风格,多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因此,传统习俗要在道德法律的底线要求之上,发挥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补充作用[23]。习俗对村民思想的影响主要通过法事、祭祀等活动实现,不同地区、民族的祭祀大多以供奉牛羊等形式来祈求风调雨顺、人民安康,并寄托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法事活动作为一种精神支柱,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众对创造美满生活的信心。

但几经演变,一些不法分子却借助祭祀求神活动招摇撞骗,更有甚者借此大肆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导致巫婆、神汉势力发展壮大,甚至形成市场。这种封建腐朽文化不仅会愚昧村民思想,更会影响农村科学水平发展,阻碍农村经济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可见,若习俗被主流文化正确引导,而不是被别有用心的非法势力控制,就会对村民思想产生积极影响。若引导、开发、利用良好,更有助于提高村民的文化自信力、生存幸福感等。

3.民俗对村民思想的影响

民俗特指民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或社会群体在生产生活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并逐渐形成的代际相传、独具特色、比较稳定的文化活动,可概括为坊间流行的习惯、手艺等。民俗对村民思想的影响主要通过庙会、对歌和民间手艺等形式表现。

传统庙会又称庙市,是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现象,与民众的信仰、娱乐和交易、交往等日常社会生活息息相关[24]。庙会一般定期举办,并在特定地点进行烧香祈福、买卖交易等活动。中国传统庙会是在宗族祭祀、社区节日和民间信仰中孕育而生的,被称为“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庙会的成长壮大也使得经济与工商业繁荣发展,思想文化相互包容,交融汇合,迎来经济、思想发展大繁荣。庙会同时也是村民情感交流的地点,庙会为村民进行人际交流提供了场所,使得村民可以通过社会交流获得情感满足[25]。庙会还能促进语言交流,帮助情感宣泄,引起大众的共鸣,促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产生对某种特定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时至今日,庙会早已成为民俗的一种载体,将各个独具一方特色的思想汇聚到一起,形成了内容各异、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有利于促进农村传统风俗文化的传承和思想的多样化融合。

对歌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常常是七言四句居多。对唱的歌曲形式多样、种类广泛,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以情歌对唱较为常见。情歌内容反映了当地村民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时表达着情侣间质朴、勤劳和智慧的交往思想[26]。对情歌不仅能够传达男女相爱的情感,还可表达当地村民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使当地村民乐观淳朴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思想得以延续。

可见,民俗是村民思想的集中体现,会对一代代人们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民俗范畴内,居民们会强调民俗文化的传承性和纯正性,故异质性思想难以被认同。民俗文化虽有其独到和优秀之处,但民俗却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外来文化与思想不易与之交融,会导致民俗文化无法得到多样化发展。

4.传统手工艺对村民思想的影响

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伴随着农耕文明、自然经济延存了数千年之久,是祖祖辈辈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渗透着当地村民深厚的文化底蕴[27]。民间手工艺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而自己发明出来的,用于欣赏、使用的工艺品。其独特的工匠精神更向青年一代展现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思想,引领我们了解学习传统手工艺及其思想内涵。比如皮影戏,用兽皮或纸板剪影,操纵剪影,用流行音乐和打击乐器描绘故事。皮影戏素材大多来自于乡村地方传说故事,其流动表演形式又使得各地村民的生活故事都有了向外传播的机会,推动了不同地域村民思想的交融和发展。

而且,在“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下,中国农村的传统民间手艺开始逐渐走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精彩亮相,其传承创新的“匠人”精神更是让世界人民耳目一新。

以上所述非物质文化中的影响因素包括风俗、习俗、民俗、传统手工艺品,其多是以时间、地域为前提条件。风俗、习俗、民俗是在不同地域背景和文化下,经过长时间浸染而约定俗成的。故在作用机理方面,风俗是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来对村民思想产生爱国影响;习俗是以日常生活习惯来影响村民的处事风格;民俗是以本地独特的文化活动来增强村民在思想上对文化的认同感。手工艺品的传承创新更是离不开对风俗、习俗、民俗中优秀文化内涵的汲取。这些非物质文化以交叉融合的方式影响着村民的思想、行为规范和为人处世风格,并在各种活动的创办和民间手艺的传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发挥农村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政策建议

(一)修缮农村传统建筑场所,保护当地文化特色

农村传统建筑场所是历史演变的见证者,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幸存者。祠堂、大院、古建筑等物质实体遗址的留存也使得它们代代传承的家族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而如今,农村此类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已逐渐没落,城乡一体化发展迅速,使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依存在古建筑中的家族文化不能得到延续和发展,容易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浪潮淹没。因此,需要当地政府针对此类问题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联合村委会一同建立保护机制,对古建筑修复和保护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还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建筑特色和历史内涵,重新规划设计传统建筑遗址,还原和发扬其本来风貌和地方特色。此举可让古建筑与新时代思想相互碰撞,在打造风格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元素,使其重现生机。

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因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原始风貌,故有助于提升当地村民的传统文化自信力,从而发挥抵御外来不良文化侵蚀的作用。此外,我们还可以合理开展旅游项目,在保护传统建筑的基础上,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让古建筑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二)弘扬发展非遗文化,为其注入时代特色

农村思想文化底蕴浓厚,对当地村民有较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淀,传统的风俗、习俗、民俗思想内容繁杂,不同文化间相互杂糅,缺乏创新性,使得农村文化整体呈现式微态势。因此,我们要立足实践并充分做好调研工作,以本地农耕文化为切入点,大力发掘我国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传承好农村传统非遗文化;当地政府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发展非遗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的表现形式,为其注入新时代活力,让传统文化在农村重新焕发生机,使其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村民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色彩。

加强对农村传统非遗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有助于扩大农村传统习俗、风俗、民俗文化的生成空间,增强传统文化对思想的影响力度,从而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并为其提供坚实的保护。传统习俗所表现出的良好民风、家风、家训、祖训等也因此可以得到继承和发展。

(三)加强宣传科普力度,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灵魂作用

当前乡村文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传统遗失、发展滞后、供给不足、体系瓦解等不利状况。重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促进乡村文化再造,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地政府或村委会应加大传统文化宣传和建设力度,引起更多村民的重视和关注。通过举办大讲堂、科学会等活动,宣传农村优质的传统思想文化,结合村民的实际情况适当拉长农村传统文化科普类节目播放的时间;还可依托网络平台、网络讲堂等数字化形式,有趣味性地向村民们宣传和介绍传统文化。此外,政府还可与当地学校联合,通过九年义务教育向农村的儿童和青少年们讲授非遗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课程,促使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间传播,以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

加大传统文化在村民中的宣传力度,可使当地村民在充分了解传统文化本质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增强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引导村民树立起传统文化自信,掌握高质量传统雅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猜你喜欢

村民传统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思想与“剑”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