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让道德与法治课回归本真
2022-03-17张莉英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
张莉英(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狮山实验小学)
立足于学生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让道德与法治课回归本真。在教学内容中加入生活的元素,采用案例辨析、情境体验、实践探索等方式展开教学,使德法课堂真正与学生的生活无缝对接。
一、明辨道理,认知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的“明理”环节,是引导学生感悟生活、认知生活的关键环节。教材为了帮助学生明理,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精选了许多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道德原则。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正确结论,形成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小水滴的诉说》一课时,其教学目的是:要让低年级学生懂得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课堂上,教师安排“小水滴旅行记”的教学环节,配乐深情朗诵书上的儿童诗,随后让学生说说小水滴走过了哪些地方?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了水对生命、地球、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理解了“水是地球的血液,是生命的源泉”的真正含义。
二、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新课程倡导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角色的体验,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道德与法治教育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对现实生活情境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来体验和感受。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采取多种形式,如:情景设置、心理换位、移情体验等,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我们不乱扔》一课时,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郊游的情境。整堂课,让学生置身于最感兴趣的郊游活动之中,唤起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感受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的身心愉悦感,进而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教师巧妙地安排演一演等活动环节,帮助学生剖析生活中乱扔垃圾的不文明卫生行为给生活带来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感悟不乱扔垃圾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义务和责任。
再如,教学《我们小点儿声》这一课,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体验。第一课时,让学生现场体验关门、开门,体验挪动桌椅,学生个个轻手轻脚,把行为落到实处,“动作轻轻”不再是空洞的说教。问题从生活中来,又回到了生活。第二课时,在学生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排路队,到图书馆体验阅读的氛围,到食堂感受用餐的环境。体验过程中,学生轻轻摆好桌椅,静悄悄地行进,默默地选择图书阅读,没有人破坏这份安静,教师随身携带的分贝测量仪显得有些多余。
一圈体验过后,回到教室,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经过思维的碰撞,形成了“路队做到静齐快”“图书借阅要轻声”“食堂就餐讲文明”等积极向上的班级公约。
三、丰富实践,探究生活
“实践出真知”,实践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特征。新课程要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
要贯彻“实践性”这一特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知行合一”,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把实践活动贯穿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生活的热情。
例如,教学二年级下册《我的环保小搭档》一课时,创设了“环保行动大调查”“环保行动有搭档”“环保眼睛找搭档”“环保搭档变变变”等实践活动环节,唤起学生关注环保的责任意识。
在“环保行动大调查”活动中,学生参与“狮山娃绿色银行”“废纸宝宝旅行记”“爱绿护绿”等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探究环保的意义,提高绿色生活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
“环保行动有搭档”教学环节中,视频把学生带入菜市场、餐馆等生活场所,让他们以儿童的视角来找一找身边的环保小搭档,学生认识到随身携带布袋子、手帕、水杯等生活用品的重要性。
“环保搭档变变变”环节则通过指导学生折收纳盒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引导他们树立“变废为宝”的理念,尝试资源的再利用,通过智慧与创造来改善生活。
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学习源于生活,终于生活。陶行知先生在他的教学理论中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道德与法治课堂要注重拓展与延伸,拓展性的课堂让学生走出了书本,融入了学习;走进了社会,回归了生活。加深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快乐中探寻道德的力量,在交流中受到情感的陶冶,在实践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三年级上册《父母多爱我》一课教学中,第二板块的内容是“多一些理解”。教学的关键是,怎样引导三年级的学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去发现爱、感受爱、辨析爱、理解爱,从而形成积极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关爱的亲子关系。我们可以跳出教材的框架,把课堂延伸至学生的生活,播放一段亲子故事小视频,让父母来现身说法,播放父母深情寄语视频等。教师以多种形式让父母进入到课堂,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现身说法、故事再现、深情寄语等,把课堂推向了高潮,之前的不理解或难以理解转化为理性的思考、内心的接受、情感的升华。课堂上,学生纷纷落泪,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的无私付出和深情厚望,真实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动、感激之情。
在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及疼爱之情,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这一基础上,教师顺势指出:在我们享受爱的同时,也要懂得回报爱。要懂得理解父母,体谅父母辛苦,理解父母难处,让学生将对父母的爱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或写信,或绘画,或制作贺卡,此时的课堂无声胜有声,相信他们的心中装着可亲可敬可爱的爸爸妈妈们,相信生活中的他们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敬爱之情,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道德与法治教学源于生活,从课堂出发,再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去体验生活、实践生活,在生活中践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