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策略探析
2022-03-17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第一小学
卜 弢(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第一小学)
小学数学课程不仅是为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提升测试成绩,还应为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核心素养养成奠定基础。数学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数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一)创建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数学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是照搬课标考纲,采用灌输式、题海战术等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将课本知识无一遗漏地传授给学生,但是课堂教学变得无聊、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转化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缓解了这种教学现状,比如借助ppt展示课件、借助微课播放教学视频、借助钉钉向学生传送文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动画、图片音频来使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建立高效的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延伸数学教学范围,建立高效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讲解课本上原有的理论知识和课后习题,依托信息技术选取优质的学习素材,并进行归纳和整理传送给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来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数学课堂的新颖度。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现状来采取相应的融合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不局限于教室内,不局限于教材课本,积极接纳先进的信息技术,更好更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信息技术运用到导入环节,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课前导入环节在整体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教学活动中,还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而有目标的学习数学知识,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以人教版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例,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导入环节中播放视频。视频内容是学生在测量教师讲桌,其中一位同学拿米尺测量还不够,另外一位同学用直尺测量余下的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讲桌的总长度是多少?如果以米为单位应该怎样表示?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自己的课桌,看看是否遇到类似的问题,然后,以小组形式对此进行讨论。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的概念,并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使用小数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小数概念有了初步认识。
课前视频导入,使学生有了视觉和听觉的真实情景体验,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展示本节课中小数的由来及与分数的转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难点问题,并顺其自然地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知识框架,合理地进行了数学思想与数学思维意识的渗透。
(二)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除了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有规律地归纳到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中,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将课上所学数学规律和公式熟练地运用到解题当中。应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些问题。
以《有余数的除法》为例,先在导入环节,让学生初步了解余数除法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运用余数除法,然后播放教师精剪后的除法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相关概念和运算法则。借助微课视频,可进行分层次教学:学生先熟练地进行整数除法,并以6颗草莓分3个盘来展示;整数除法展示后从中抽取1颗草莓和1个盘子,让学生思考5颗草莓分2个盘会怎样?而结果便是每个盘子有3颗草莓,桌上还剩余1颗草莓,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归纳总结余数除法知识。在习题练习阶段向学生播放总结性短视频,帮助学生强化运用课上知识。
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的介入,使课堂轻松愉快、立体直观,恰到好处地回顾整数除法,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衔接,为进行下一步余数的除法做好铺垫。
(三)信息技术运用到巩固环节,强化学生解题能力
数学课程有着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教师在讲解完新内容后应及时带领学生进行回顾复习,积极组织课堂小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反馈课程教学效果。
以五年级《统计与可能性》巩固环节为例,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或云端教学平台将习题设置成游戏模式,利用动画程序来呈现“抽奖”的过程,抽奖盒子内混有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黑白棋子各20,总数为40,学生分别从盒子中抽取棋子,随着学生的抽取程序自动生成黑棋子、白棋子被抽取出的数量和在第几次被抽取出,形成统计表格。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停止抽取后回答问题:“抽取黑子的概率为多少?那抽取白子的概率为多少?”随后对游戏模式进行假设,“如果盒子中总棋子数为400,黑白各200,抽取棋子的概率会发生改变吗?改变后的概率是多少?如果盒子中总棋子数为40不变,黑色棋子30、白色棋子10,抽取棋子的概率会发生改变吗?改变后的概率是多少?若整盒均为黑子,则抽取白棋的概率为多少?”如果学生有不同意见且相互无法说服,教师可设置游戏程序进行实际演示。
信息技术融入巩固环节,应考虑教师实践教学经验、学生兴趣爱好、学习现状等因素在内。信息技术的融入,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
(四)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疑难点,转化学生思维模式
教学中疑难点的讲解是每一位老师关注的重点。教师都会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有效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课堂教学则是最简便的方式。比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时,考虑到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在网络渠道选取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的优质教学素材,进行整合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动态模型,再联系生活中的实例照片进行展示、判断,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
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转换为视频和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变换和公式的推导,是信息技术的功能性融合到课堂教学上的最大优点体现,不仅帮助学生和老师突破疑难点问题,还完成学生由具象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转变。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顺应发展潮流,接纳先进的教育技术,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导入环节中,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运用到巩固环节中,破解教学疑难点问题中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思维,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