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提升数感的策略与路径
2022-03-17蔡文茹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小学
蔡文茹(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小学)
数感实际上是指学生对数的一种特殊感觉,能够对数与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效的感知,然后根据这一知识联系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数感既是指学生对数的深入理解,也是指学生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认知与感悟。在学生形成数感的基础上,能够对数进行灵活地驾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一、以趣味游戏提升学生的数感
教师要实现培养学生数感的教学目标,则可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趣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从趣味游戏活动的学习体验中增强自己对数的感知与理解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一课中,教师可在课堂上开展限时的游戏活动:“这里有一堆黄豆,请你在15秒内从黄豆堆里夹出红豆,夹出红豆数量最多的学生是胜者。”在游戏的最后5秒,全班学生可以一起给参与游戏的学生倒计时,让学生在紧张的竞争气氛内增强自己对“秒数”的感知。
为了不断增强学生的数感,并促使学生对“时、分、秒”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教师可逐渐增加上述游戏活动的难度。比如,教师可在黄豆堆旁边标出三个区域,分别是黑豆区、绿豆区、红豆区。在游戏之前,将一定数量的黑豆、绿豆和红豆混入黄豆堆中,让学生在3分钟内挑出全部的黑豆、绿豆、红豆,并将它们放进相应的区域。这样的游戏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提升自己的数感。基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时、分、秒”的数量关系进行准确的表达,学会对三个不同时间单位的数进行换算。
二、在生活情境中提升学生的数感
将数学知识植根于现实生活,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下增强自己的学习体验。而且新课改也强调教师要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注重从实际生活出发,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认知经验,增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从这方面来看,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时,可以基于生活化的教学原则,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下提升自己的数感。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在多媒体设备上放映多种生活中常见的实景图,如“正走在上学路上的小学生”“正在放风筝的孩子”“正在挑选西红柿的妈妈”等。教师可鼓励学生观察这些实景图,并快速回答:“图中正在去上学的小学生有多少个人?有多少个孩子在放风筝?天空中的风筝有多少只?妈妈面前的西红柿有多少个?”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对数的感知,回答这些数学问题。而且在学生观察实景图的过程中,会进入到相应的生活情境中,这些实景图中的数学知识不再是静态的,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还会根据自己的生活认知经验,快速感知实景图中蕴含的各种“数”,给出自己的答案。
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数感,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景图,让学生快速反应过来,指出图中的“数”有哪些。比如,教师给学生放映了一张蕴含了不同动物的图,学生可快速回答:“图中的小猴子有12只、小鸟有15只、小树有13棵、石头有20块……”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数感,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师可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增强自己的数感。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学过的加法计算相关知识。在这方面,教师可列出这样的算式:4+4+4+4=_;5+5+5=_;6+6+6+6+6+6+6=_。不少学生循规蹈矩地将这些数一个个地加起来,得出了相应的答案。教师可基于此,引导学生展开自主的思考:“除了一个个地将它们加起来,我还可以将它转化为乘法算式,该怎么转化呢?”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发现教材里有这样的表述方式:“4个2”“3个4”“5个3”,于是对上述算式进行了转化:“4个4”“3个5”“7个6”。然后,学生对课本里的乘法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根据这几个表达方式,将上述算式转化为乘法 算 式,即4+4+4+4=4×4=16;5+5+5=3×5=15;6+6+6+6+6+6+6=7×6=42。此外,教师可从逆反思维的角度,引导学生根据“x个y”这样的表达方式,将它转化为加法算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加法与乘法之间的有机联系,学会将加法与乘法的概念节点衔接起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感。
四、在动手操作中增强学生的数感
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在很多情况下难以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不利于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增强自己的数感。对此,教师可依托动手操作探究学习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动手操作经验,增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与理解,实现提升学生数感的教学目的。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测量某场地面积的实践操作活动中来,增强学生对“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的认知,同时也增强学生对场地面积相关“数”的感知。
教师可带领学生测量400米跑道围起来的场地面积,经过测量与计算,学生可以认知到这一场地面积大约为1公顷。教师还可让学生测量一个游泳池,发现它的长为50m、宽为25m。这个时候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这一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俱乐部要建多少个这样的游泳池,才能使其占地面积达到1公顷?”学生在亲自动手测量游泳池,获取相关数据,并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时,可以显著提升自己的数感。为了提高学生对“平方千米”相关知识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探讨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知识迁移的原则,对“平方千米”这部分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这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教师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应重点完成的教学任务,然而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对这项教学任务的重视度不高,运用的教学指导方法也不够科学。为了改善学生数感能力薄弱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融入相应的教学氛围下,在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