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审美视域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2022-03-17张梦婷
张梦婷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美育思想由来已久,从古代的诗词歌赋、工艺建筑,到现代的美学思想、美学文化,从柏拉图的“理念美”、毕达哥拉斯的“和谐美”,到席勒的“美育”等,尽管美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无不体现着各个时代人类对美的追寻与渴望。而在新时代的今天,对美的理解也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各高校应当在重视大学生德育的同时关注审美教育,以实现高校大学生对审美生活观的重构,完善当代高校教育体系。然而,实现美育与德育的完美结合并非易事,德育着重强调对人本身道德思想上的培养,而审美教育倾向于对美学知识结构的学习和思考,两者内容虽有交叉,但学习中属于不同领域。因此要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必须借助于某个“关联点”作为契机,而学习者本身的“身体因素”即为此契机。“具身审美”不仅强调“身体”在审美过程的重要性,更能借助于“具身认知”的理论知识,将审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既拓展了审美教育研究的范围,又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一、具身审美的内涵与意义
何为美?一般而言,可能是我们观感到的美的事物,也可能是某种愉悦的感受。总之,我们无法用具体的语言去描述和概括美,但却可以感悟到美的存在。什么是审美呢?当你在感受、鉴赏或者评价美的时候,即在审美。当然,审美离不开审美活动,具有审美价值的实践活动就是审美活动。通常情况下,我们所理解的审美活动首先是一种心理活动,主要包含感觉、知觉、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但随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和进步,审美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心理认知因素,而是逐渐扩展到包括主体身体的生理机能、外界环境等因素。换言之,审美过程不仅需要心理认知,更需要主体“身体”的参与,受到周围实际环境的影响,即审美是“具身”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具身审美”[1]。具身审美是从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视角去理解审美教育。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对认知影响的重要性,离开了身体,认知也就不复存在,而理解“身体”也会必然涉及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等科学知识。其次,外界环境也会影响身体机能。因此要充分理解“具身审美”的内涵与意义,必然要从具身认知的视角进行分析和理解。
(一)“具身审美”教育体验的多重维度
就目前而言,审美对当代人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对美的认知需求比其他任何群体都更加迫切,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各种媒体信息铺天盖地、鱼龙混杂,网络平台的便捷性使得大学生群体更容易接触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无形中受到影响。同时,审美教育逐渐呈现多样化发展,且审美活动内容也越来越宽泛,其涉及的领域之广、层次之多已非传统美育所能涵盖。因此在大学阶段,如何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等则显得异常重要,甚至关乎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导向,包括对美的感悟和思考。但事实上,我们对美的认识远远不够,甚至无法达到当今社会的要求。人类不仅在追求美感体验,更在追求美的深度。我们所期望的审美教育不单单只有纯粹的功利化思想,而是从科学的、具体的方式中提升人的道德素养、情感体验和人生境界。“具身审美”从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等科学基础出发打破现阶段对审美教育的认知局限,让大学生在追求美的同时,体验审美教育的多重维度,进而达到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在对美的感悟和体验中发掘人生乐趣、提高人生境界、实现思想自由。著名的审美教育家席勒说过“审美教育就是慢慢解放人性”。当人性得到解放之后,才能达到一种自由状态,而此时人的思想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美化,即美的体验。“具身审美”不同于传统美育,而是以具身认知为科学基础,拓展了审美教育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大学生审美教育体验的多重维度。
(二)“具身审美”教育的科学建构
审美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即让每一个人都具备健康、科学的审美能力,更是当代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未来的审美教育必然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且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如此才能保证审美教育紧跟时代潮流,发挥实际作用。此外,科学、合理的研究方式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审美的本质。首先,目前已有科学家证实了神经科学与审美活动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当我们在进行审美时,大脑顶叶和额叶部分显示激活状态,这充分表明审美过程与脑神经系统是相关的。审美教育需要科学化,更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严谨、系统的论证,从而推动审美教育的发展。其次,审美教育应该摆脱传统艺术教育领域的局限性而实现多领域、多层次的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必然需要关注个体认知、意识状态以及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审美教育必须要经历一场科学性的质的变革,才能实现与当代审美思想相匹配的审美教育方式,而具身审美的发展正是基于此契机为审美教育的未来研究提供一条新思路。
(三)“具身审美”与“身体”
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对个体认知的影响,事实上,身体与大脑神经系统是相互关联的,身体机能可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反之,神经系统也可能因身体机能而受影响。如何理解这种关系呢?首先,具身认知虽然强调身体的重要性,但是身体和意识并非“二元”分离的状态,更没有倒向行为主义,更确切地说应该将“认知”与“身体”看成一个整体,并从相关的外在环境条件分析和探索,进而准确地把握审美活动的本质。其次,具身认知也强调环境对身体的影响,身体与环境不可分离,身体是内嵌于环境之中的。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曾经表达过关于“身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身体”是嵌入“外界环境”之中的。[2]外界环境对内部身体结构以及运动系统是相对契合的,即是动态统一的关系。因此对美的研究和探索离不开神经科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支撑,只有借助于神经科学等科学知识才能使审美教育更加科学、合理地发展。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意识不会独立于身体而存在,我们的情感、意志、认知和身体、环境等息息相关,甚至相互影响。当然,从更深层次上说,我们研究审美的意义就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人本身,包括人类心理意识以及以身体为主体的认知活动等。具身认知将环境、认知和身体作为统一整体,不仅为高校大学生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开辟一条新路径,更让我们看到了“身体”的重要性,从而有助于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实现“具身审美”教育。
二、具身审美与高校思政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大学生对美的感知日渐弱化,尤其是在科技繁荣的时代,大学生群体对什么是真正的“美”呈现异化状态,比如随处可见的丧文化、丑形象、网红脸等成为大家普遍追捧的对象。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是时代的发展让我们的审美认知淡化了?还是当前的审美教育出现了问题?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善美”?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清楚,具有审美能力不仅仅是美学专业学生的特权,更应该是每一个大学生内化于心的文艺素养。审美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思想上、道德上的教育,而“美育”与“德育”也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因此,在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政课程教育体系中也应包含美育内容。思政教育承担着培养德行、才干、文学素养兼备的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的艰巨任务,当然包含美育元素,同时美育中也应包含思政元素,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关系。[3]同时,大学生审美教育和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融合在一起,要实现美育与德育的科学结合就必须打破陈规、另辟蹊径,探索出一条契合于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培养方案,以全方位、全领域、全覆盖的形式将其教学化、生活化和实践化,以相对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大学生鉴赏“真善美”的能力,而“具身审美”视角下的“德育+美育”正是契合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途径。
(一)为“德育”奠定“美育”的科学基础
思政教育的本质是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就包括个人道德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而在今天,我们虽然拥有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文明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拥有比以往更好的鉴赏美的能力。德国哲学家鲍母嘉通(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说:“先天的审美能力如果不经常训练也会衰竭、消失的”。[4]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我们对美的要求和期许也在不断改变,拥有正确的审美观是时代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传统的美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也就是说,人类的现实需求与美的需求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的断层关系。比如目前所出现的审美教育发展不均衡而导致教育成果不显著、个别地区审美教育缺失而使审美教育无法紧跟时代脚步等问题,都体现了这种“不平衡”的关系。此外,在网络时代,人类接触的信息量空前之多、西方审美意识的全面入侵、民族文化自信的严重缺失等,导致各类人群的大众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教育观念日渐削弱。因此,如何思考审美教育的未来出路、如何把握审美教育方式紧跟社会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当前的美育方式、美育内容和美育过程之所以无法超越传统美育思想,正是因为缺少科学知识的有力支撑。事实上,由于神经科学知识的进步,特别是脑科学的发展成果已经逐步应用于审美探究领域,已有研究表明可以从神经科学层面对文学审美的机制进行研究[5],这说明关于审美教育的未来发展已经开始逐渐迈向神经科学范围。审美教育必须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并进行科学的回归,用科学的方式进行重构,才是未来审美教育发展的方向。具身认知正好弥补了美育发展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足的缺陷,实现了从传统美育到科学美育的完美蜕变,同时也为思政课程奠定“美育”的科学基础。
(二)为“德育”丰富“美育”的教学体验
具身审美既关注于审美教育,更重视个体的美育体验。具身审美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规律形式的感受能力,也能将道德、思想等形象化、具体化和艺术化,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实现思想道德内化,丰富和深化思政课程内容的美学体验。审美教育被认为是一种以愉悦为目的感知世界的方式。[6]如此来看,美育与智育最大的区别就是——智育可以完全凭借大脑的认知学习而掌握知识,而美育不仅需要大脑的认知,更需要适合的环境以及个体本身的切身体验,从具体的认知到“美”的过程,也可以说美育更注重于体验过程。因此,美育与智育不能一概而论,审美教育也不能像传统课堂一般口耳相授,正如别人无法想象我们走在一片优美的山水田间悠然自得的心情一样,尽管我们描述得很具体,但关键却在于是否亲身体验。这种体验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哪怕是我们无意中看到的一件物品,也夹杂着对“美”的感悟,进而培养评价美的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不仅仅局限于美学课程,而是存在于一个人生命和生活的始终,每个人不是只有在学习美学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美,而是生活中一直都在感受美、学习美和欣赏美。我们对美的感受来源于生活和自身,并时刻被美环绕着,当然也时刻处于思想、道德和价值的激烈碰撞中。另一方面,获得美也不仅仅依赖于现实生活,只要能够达到净化心灵、丰富情感、舒适体验、提高境界或者能感受到精神愉悦时都可以被称为获得“美”的体验。这种体验同样存在于思想、道德等人文素养的学习中,因此思政课程中同样需要审美认知和审美体验。
(三)为“德育”开拓“美育”的个性化教学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一般采取说教和灌输式教学方式,内容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引起学生兴趣。而具身审美强调关注于主体本身,对主体进行“具身化”审美的教学方式,开拓了思政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当然,就当前高校而言,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课堂教学,虽偶尔也有实践体验课程,但大多限于时间、空间的原因无法有效实现。特别是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没有相应的美学课程或相关教师进行指导和教育,美育课程只能培育艺术专才。但事实上,美育所包含的范围是比较宽泛的,它不仅仅只存在于美学专业中,甚至比其他课程教育更加复杂。首先,如果“美”是一种愉悦的、无目的的享受的话,这就和艺术教育的初衷不相符合,毕竟专业的艺术并非只是享受美,而是认知“美是什么”的过程。然而这种认知仍然比较局限,因为审美活动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接受的审美教育不只是来源于课程教育这一种方式,而是与自己的个人生活、身体素质、社会交往、学习环境等密切相关。因此审美教育需要转变思维进而转向具体化、具身化的教育模式。其次,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时代正是青春激昂、享受文明盛宴的阶段。这个时代在赋予他们各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连带着各类网络信息的冲击和挑战,无论是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都需要正确的审美指导和教育。再者,我们身体的结构、感官和运动系统对个体认知也有重要作用,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过情绪对身体确有影响。比如著名的神经科学家罗伯特·萨波斯基(Robert M.Sapolsky)曾说过“大脑中很多区域都会合成多巴胺”。我们知道多巴胺的增多会使人感到愉悦,影响人的情绪。此外,位于海马体末端的杏仁核主要功能就是负责产生恐惧、焦虑、攻击、冲动和愤怒等情绪的组织。可想而知,如果杏仁核受损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7]审美教育离不开身体的生理机能,在思政教育课程中要学会借助于具身审美教育并读懂“身体”的信号,丰富大学生个性化教学,更有助于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高校思政教育路径建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众对审美需求提升与审美意识不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这个时代都更需要美的回归。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全方位、全过程的协同育人导向,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目标的育人理念,更需要将具身审美内容与高校思政课程相结合,以丰富思政课程教育方式、拓展教育模式,并将之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对审美过程的理解不仅受制于个人的认知模式,也同样受身体机能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具身审美让我们认识到既可以在认知神经科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审美活动探索,更能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思考德育与美育的未来发展。
(一)思政课教育方式的“科学”革新
就当前高校而言,大多数学者对思政教育的研究视角还停留在传统的离身认知(disembodied mind)研究方式上,即认为学生应该更多地待在教室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比较重视大脑的训练,忽略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然而,从主体认知的角度而言,审美教育过程不仅包含内部心理因素,如欲望、信念、喜欢、痛苦等一般性概念,还包含外界环境因素,比如外界环境是否优美、安全、嘈杂等,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我们对审美的认知。具身审美既强调审美活动中认知、环境和身体的重要性,又强调心理因素与神经系统结构的关系。审美是个体的一种体验,而心理意识与大脑神经系统息息相关,了解脑部系统结构更有助于探索审美体验。为什么我们如此关注神经系统呢?神经系统是如何影响人类认知的呢?其实这要归功于“镜像神经元”(Mirror-Neuron)的神奇功能。镜像神经元可以让我们“共情”别人的情绪和感受,正是有了镜像神经元,我们才能真的做到“理解他人”。同时镜像神经元的伟大发现也为具身认知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证据。[8]著名的认知神经科学家安德森(John R.Anderson)通过实验阐释了认知神经科学对人类认知理论的影响,他特别强调在认知的同时也需要关注身体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当我们对人类某个行为进行理解时,一定要将环境、心理和身体视为一个整体去理解,并不是分离开来”[9]。因此,我们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应当学会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去探索,比如位于大脑深处的边缘区域(limbic areas)就是专门管理情绪的区域。审美体验与身体的感受和大脑的认知息息相关,同时,坚持具身审美的教育理念还能延展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美育内涵,并实现思政课教育方式的科学革新。
(二)思政课教学体验的“美学”转向
思政教育不仅要注重内容的深度,更要注重学习的美感,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教师风格等都会影响思政课学习的美感体验。那么如何增加思政课的教学美感呢?即将“具身审美”的教育理念与“德育”实现深度融合。具身审美关注外界环境带来的审美体验,正如我们学习知识需要一个相对较好的环境一样,环境的不同带给每一个人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在审美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的认知感受。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对美的偏好各有不同,有人喜欢巍峨高山,有人喜欢清幽小路,不同的环境在不同的人看来美感确实不一样。为什么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审美呢?从神经科学上说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对美的认知是受神经元影响的。因此尽管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但可以通过同一规则去体验美感,或者通过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美感,这一特点对思政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思政课程内容的“美学”转向。以相对熟悉的美育思想作为导向,增加学生学习内容的美感体验,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艺素养。其次,授课方式的“美学”转向。思想的培养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可以选择相对文艺的、轻柔的、富有美感的方式进行授课。比如将思政课上的实践活动进行美化,以相对美的体验展现给学生,以推进艺术与思政的融会贯通,提高思政课教学方式的美感化。最后,教师风格的“美学”转向。审美教育不仅是课堂教育,更是终身教育。教师应该采用相对美的风格和态度去感染学生,学生学到的不仅是课堂的有限知识,更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课堂氛围也是学生所处的环境之一,营造相对完善的美感环境对提升教学效果将大有裨益。
(三)思政课教学主体的“个性”体验
教学过程有两个主体,一是学生,二是教师。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与不同的环境相互作用后会形成自己的认知图式,因此在思政课堂授课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具身审美强调“身体”对审美的影响,虽然审美活动都是起始于对事物的知觉,但一般的知觉和情感是人本身生命活动的具体形式,甚至表现为一定的生理特征和特殊的神经运动。如果我们无法了解人本身的生理结构和神经机制,就无法透彻认识审美情感。身体不是大脑的傀儡,身体可以辅助我们更快地学习和认知世界,当然也包括对美的认知。认知的过程与身体密切相关,这是有理由的。首先,认知过程由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认知过程需要借助于身体的物理属性,比如一位色盲患者永远无法认知到色彩斑斓是什么样的感受。其次,认知的内容受身体影响。人们通过认知所得到的心理感受,比如耳听、鼻闻、眼观、口尝、身触等身体的参与才能具体认知到痛苦、悲伤、难过、忧愁还是开心、愉悦等。我们需要通过身体的感觉才能更加明晰个人的认知,正如安简·查特吉所说:“你的身体会帮助你学习、理解,同时弄明白我们所处的世界。身体甚至能够改变你的想法,无论你是否知晓”。此外,在一项关于婴儿行为和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中就有这样一个结论,“9个月大能够爬行的婴儿比无法独立自由移动的同龄婴儿记忆力更好”[10]。这个结果同样表明,人类的行为会影响他们的认知功能,身体在行动的过程中通过对周围的环境探索无形中训练了大脑思维,同时也训练了思考、认知能力以及个人审美能力。因此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更要关注“身体”的变化,以开拓思政课课堂的“个性化”教学体验和教学模式。
四、结语
不可否认,追求美是人类的本性,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要实现从传统美育向科学美育的转变,就离不开科学知识的支撑。心理认知是以神经活动为基础的,而身体的生理机能与心理状态息息相关。“具身审美”与“思政教育”的相互结合,让我们看到了思政教育从传统模式到科学模式的可能性。未来要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同发展、共进步,必须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具身认知”的角度出发,打破“身体”与“心理”的二元对立思想,构建身体、环境与认知的教育共同体,才能真正系统的、全面的、科学地理解并认识审美,同时实现“德育”与“美育”的科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