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午后阅读引发的二三事

2022-03-17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幼儿园金惠兰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希希大卫小男孩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幼儿园 金惠兰

一个平常的冬日午后,我和大二班的孩子们一起分享了一本名为《大卫,不可以》的绘本,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故事……

故事1:从“不可以”到“我爱你”

我首先带领孩子们安静地欣赏并理解绘本的前半部分内容,接着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内容,如“一个小男孩把花瓶打碎了。”“这个小男孩在浴缸里放了很多水,结果水都流到了地上。”“小男孩在拿鸡腿搭小人。”“小男孩站在椅子上踮起脚拿高处柜子里的东西。”最后孩子们总结:“这个小男孩真调皮!”

接下来,孩子们逐页欣赏故事内容,仔细观察故事画面,并说说大卫在干什么,猜想大卫的妈妈会说什么,分析妈妈这样说的用意……渐渐地,孩子们意识到了大卫妈妈常说的“大卫,不可以”其实都是在关心大卫、爱护大卫。

看到大卫打碎花瓶时,正在热烈讨论的孩子们顿时安静下来,因为他们观察到大卫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细心的小宇说:“大卫哭了,你看他的眼角有泪珠。”“你观察得真仔细,看得出来他很难过。”希希说:“妈妈会打他的屁股吧!”“现在大卫应该很害怕。”萱萱说:“大卫就应该听妈妈的话,不要在家里打棒球。”“他可能很后悔没听妈妈的话。”

大卫闯祸了,妈妈知道后会有什么反应呢?所有孩子的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绘本画面。当我轻声念出故事内容:“妈妈张开双臂,抱着大卫说‘大卫,乖!妈妈爱你!’”我看到孩子们的眼睛湿润了,萱萱有些感动地说:“大卫的妈妈非常爱他。

孩子们不禁谈论起了自己的妈妈和那些妈妈曾经对自己说过的“不可以”。悦悦说:“我妈妈对我说不可以自己洗澡,因为水龙头会放出很烫的水。”“你妈妈很关心你,怕你烫着。”辰辰说:“我奶奶对我说不可以单独带弟弟去外面玩,因为路上有很多汽车。”“你的奶奶在保护你和弟弟。”萱萱说:“我爸爸倒热水的时候对我说不可以靠近,因为热水很烫。”“你的爸爸很爱你。”孩子们都动情地说起了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家人,除了希希——她大声地对旁边的同伴说:“我的爸爸妈妈才不爱我呢!他们只会打我。”于是我走过去抱着她说:“你的爸爸妈妈为什么打你呀?”希希委屈地说:“我也不知道,他们总是打我。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玩,不小心摔了一跤,爸爸就打了我一顿,接下来就不让我和她玩了。”“你当时肯定很痛吧!来抱抱!”希希叹了一口气,继续说:“是呀!后来我又摔跤了,膝盖上鼓起了一个大包,我怕爸爸打我,就用力把这个大包按下去了。”“好痛,抱抱我们希希,不过你的爸爸肯定很爱你,他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下次你可以主动告诉他‘爸爸,我摔了一跤,好痛,你可以抱抱我嘛?’”孩子们看到我撒娇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起来。

孩子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当我向孩子们提议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向家人表达感恩时,有的孩子说要回家抱抱自己的妈妈,有的孩子说要对妈妈说“我爱你”,有的孩子说要对奶奶说“谢谢你”,还有的孩子说要给爸爸赠送自己亲手做的礼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表达爱意的方式。活动结束时,我鼓励孩子们张开双臂,勇敢地说“我爱你,I love you”。

故事2:老师眼中的孩子们

在全班26位幼儿共同参与的阅读分享活动中,刚开始只有8位幼儿举手发言。通过老师不时的鼓励和点评,以及故事的深入推进,目前已经有24位幼儿积极举手发言,包括平时不主动发言的瑶瑶、阳阳、泽泽、婕婕和小郑都多次举手参与讲述,但还有2位幼儿——帆帆和豪豪从头到尾都没有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在最后的讨论环节,我听到豪豪对旁边的同伴说:“我的爸爸妈妈也经常对我说不可以,但我知道他们都很爱我。”帆帆的眼睛则一直盯着绘本画面,可见帆帆和豪豪都在认真倾听。

孩子离园后,我和配班老师分享了今天阅读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并让她猜猜哪两位孩子没有举手发言,她一下子就猜到是帆帆和豪豪,并且分析道:“帆帆和豪豪两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豪豪虽然在集体面前不怎么说话,但私底下和小朋友们说得挺好的,思维也很活跃;帆帆在集体面前不爱说话,私底下与同伴也不怎么交流,思维比较迟钝。”

通过与帆帆妈妈深入沟通,我们了解到:帆帆家有两个孩子,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平时就把孩子交给文化程度不高的奶奶。每次我们要求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任务也都是草草完成,但却对孩子要求很高——给帆帆报了各种培训班。孩子刚上小班时就让和大孩子们一起学画画,最终孩子不但没有学会画画,而且失去了自信心,目前帆帆学的珠心算也是小学的学习内容……

其实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以幼儿绘画为例,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将早期儿童绘画发展分为:涂鸦期(1.5~4岁)、样式化前期(4~7岁)、样式化期(7~9岁)、写实萌芽期(9~11岁),每一个绘画发展阶段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经典论著《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写道:“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不能跳步走的,如果他跳步走,就等于浪费了时间,因为日后他必须爬着走过来。”这样直白的话不正是告诫我们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吗?要想促进帆帆和豪豪的成长与发展,除了与孩子的爸爸妈妈不断沟通,还要在一日生活中给予两位小朋友更多的耐心与关注。在每天早晨的签到活动中,我发现豪豪的进步非常大,比如他已经会写自己的姓名了,而帆帆也会写自己的姓了,但还不会写名。于是我引导帆帆反复练习写字,现在他已经会写“帆”字了。“真是太棒了!”听到我表扬他,帆帆开心地笑了,今天还主动走到我身边说:“金老师,早上好!”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帆帆一定会越来越棒!

故事3:与希希妈妈通话

阅读活动当天晚上,我与希希妈妈进行了电话沟通,描述了希希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希希妈妈的表述,我得知了孩子行为背后的缘由,希希妈妈也反思了自己可能经常拿孩子与同龄且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希希表妹作比较,加上希希爸爸的性格比较冲动,伤了孩子的心……最后,她表示会与爸爸沟通,一起多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想法。当我提到希希升入大班后有很大进步时,希希妈妈也有感而发,讲了孩子的诸多进步,比如孩子会自己独立上网课学习画画;会自己穿衣服、梳辫子,而且梳得很好;会听医生的话好好保护眼睛,除了上网课之外不看手机等电子产品;能够清楚地记住自己的学习任务,晚上主动要求妈妈讲故事给自己听,早上主动背故事给妈妈听,不懂的问题能主动提问……从电话中我能感受到希希妈妈的欢喜与自豪,我笑着说:“小姑娘真是长大了,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希希妈妈笑着说:“是啊,看来以后我们要更耐心地跟孩子讲道理了。”

※ 故事总结与反思

1.关注幼儿的阅读兴趣,支持幼儿阅读图书

每周我们都会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本大家都喜欢的图书,每一次阅读都好像一场旅行,总能发现很多意外惊喜。这次和孩子们共同阅读的绘本是《大卫,不可以》。大班的孩子已经具备通过观察画面进行初步阅读的能力,我作为引导者通过有条理的提问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观察、讲述绘本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再做出一些切合实际的反馈,引发孩子们的情感共鸣,从而让孩子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当师幼双方都拥有愉快的心情时,阅读就变得让人格外期待。

2.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幼儿的情感需求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敏感的、脆弱的,需要我们用爱去浇灌。这次阅读活动中,我发现希希的内心受伤时,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理解的话语,让孩子道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让我有机会去抚平那抹伤痛。在与希希妈妈的通话过程中,我没有责备、没有说教,更多的是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进而引导家长懂得理解和尊重孩子。

3.加强班组成员的沟通,助力孩子更好成长

教师始终关注着孩子的成长变化,班组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分享让班组的目标一致并形成合力,从而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教育绝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的结果。作为一名班主任,始终关注幼儿的发展需求,提供适宜的支持策略,团结班组,携手家长,打造出安全、友爱、舒心、愉快的班集体是我致力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希希大卫小男孩
“聪明”的小男孩
敞开怀抱 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杨杨和希希
大卫,不可以
不想要,就礼貌拒绝
承认错误
小男孩
大卫,圣诞节到啦
拯救大卫
萌萌哒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