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2-03-17于红莉
于红莉 李 军
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山西长治 046000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发生于鼻窦黏膜炎症性耳鼻喉科常见疾病[1-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时采用手术治疗,常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3]。临床实际研究发现,仅依靠手术治疗而不注重患者在术中的配合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会增加术后的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4],加强患者对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5]。如何提高患者对术中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的了解,成为亟须解决的临床护理问题。本研究选取158 例进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后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情况、健康行为实施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1 月至2020 年10 月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进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5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 例。对照组中男44 例,女35 例;年龄18~62 岁,平均(39.23±3.98)岁;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25 例,专科33 例,高中及以下21 例;病程0.5~7.5 年,中位时间为4 年;观察组中男42 例,女37 例;年龄18~63 岁,平均(39.87±3.54)岁;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23 例,专科31 例,高中及以下25 例;病程为0.5~8 年,中位时间为4.25 年。两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鼻窦炎手术指征。②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内科合并症。②有鼻腔或鼻窦手术史。③有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④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剔除标准:问卷回答不完善,已进入实验研究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①术前护理:对入院的患者热情接待,介绍病区环境,收集患者资料。协助患者做术前常规检查,如血常规检查,心电图等,术前1 d 叮嘱患者身体清洁,剪双侧鼻毛,男性患者需剃胡须,术前遵医嘱静脉滴注抗生素、口服药等。②术后护理:全麻患者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取半卧,局部麻醉患者取半卧位。观察患者的渗血及渗液情况,如发现立即汇报医生并及时采取止血或止液护理。嘱咐患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5~7 d,24~48 h 后取出填塞物,应用滴鼻剂。叮嘱患者术后饮食丰富易消化。③疼痛护理:提醒患者及家属避免剧烈打喷嚏、咳嗽、热水洗头或自行拔出填塞物导致鼻出血,对鼻部进行冷敷,减轻鼻部水肿,收缩血管减轻疼痛,必要时使用镇静剂和止痛剂。④并发症护理:术后48 h 严密观察患者的状态,是否有淤血、出血、眶内血肿、颅内感染、视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按时测量患者体温,如在38.5℃以上并伴有恶心、疼痛、脑膜刺激等应立即向医生报告。⑤出院护理:叮嘱患者注意鼻腔卫生,避免吃刺激性食物,遵医嘱用药,叮嘱患者复查时间。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入院时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住院注意事项讲解,使患者熟悉科室制度、病房情况及生活设施等。入院后安排患者及其家属参与鼻窦炎微课堂讲座,对鼻窦炎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后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情况。术前安排患者及家属观看手术相关视频,对手术的方法和步骤进行讲解,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情绪,叮嘱患者配合医生操作,保持心情平静,放松精神,以免血压升高。住院期间对患者的饮食类型和禁忌通过纸质形式下发给患者,并进行解读,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姿势,为患者及家属示范正确的冰敷方式及清理鼻腔的方法。叮嘱患者术后72 h 不能随意触碰,不能进食辛辣食物,禁止吸烟喝酒,避免因外界的刺激影响痊愈。出院时,叮嘱患者减少工作强度,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及外出佩戴口罩等,告知患者复诊时间,强调复诊的必要性,叮嘱患者按医嘱服药及服药的必要性,并交换联系方式。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解答患者疑问,为患者讲解预防感染及复发有关知识。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于患者入院第1 天及患者出院时进行问卷发放和回收,问卷设置4 项内容,主要包括:鼻窦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情况、鼻窦炎相关行为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干预人员年龄28~43 岁,平均(31.25±2.45)岁;平均工作年限(5.50±2.50)年;其中护师5 名,主管护师5 名,副主任护师1 名;观察组干预人员年龄29~45 岁,平均(31.55±2.65)岁;平均工作年限(5.75±2.25)年;其中护师5 名,主管护师5 名,副主任护师1 名。
1.3 观察指标
鼻窦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问卷:调查患者的鼻窦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发病早期状况、术后注意事项、科室制度、擤鼻方法、出院注意事项及饮食方法8 个问项;生活质量情况采用QOL 评分量表[6]进行评价,包括6 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高;鼻窦炎相关行为调查共设置10 个问项:主要包括不用力擤鼻、不食辛辣刺激食物、按时服药、禁止吸烟、禁止喝酒、外出佩戴口罩、每天适度锻炼、保持室内空气湿度、正确按摩鼻部、保持心情开朗,每个问项分为4 个等级,“完全做到”=4 分,“基本做到”=3 分,“偶尔做到”=2 分,“做不到”=1 分,总分=40 分,完全依从=30 分,部分依从=21~<30 分,偶尔依从=11~20 分,不依从为≤10 分,Cronbach’s α 系数为0.913。依从率=(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采用护理满意度自制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情况:主要包括住院注意事项、护理态度、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工作及工作能力5 个问项,满分为50 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鼻窦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鼻窦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对照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发病早期状况、科室制度、出院注意事项与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注意事项、擤鼻方法及饮食方法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鼻窦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鼻窦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干预后QOL 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QOL 各维度评分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后QOL 评分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后QOL 评分情况比较(分,)
注 QOL:生活质量
2.3 两组干预后鼻窦炎相关行为依从性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鼻窦炎相关行为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鼻窦炎相关行为依从性比较[例(%)]
2.4 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表4 两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比较(分,)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病程顽固,发病缠绵难以治愈[7-10],给患者带来身体伤害的同时也会对患者造成身心的障碍[11-12]。该病的发病率高,受多方因素影响[13],我国城市慢性鼻窦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4-16]。鼻内镜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晰等优势[17-18],在临床普遍应用[19]。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鼻腔护理,且注意事项繁多[20],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的同时也易引发并发症及感染[21],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对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22]。
以往有对加强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的健康教育研究中,对照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81.48%,观察组为96.2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这与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鼻窦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结果一致[24-27]。慢性鼻窦炎的发病会导致患者的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命活力等受到影响[28]。本研究中,观察组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规范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以减轻患者的生理疼痛帮助患者提高生命活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内学者李玉杰等[29],在研究中发现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生活习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且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的鼻窦炎相关行为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25],提示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国内学者李晋霞等[30]在研究中发现,健康教育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对住院注意事项、护理态度、病房管理、基础护理工作和工作能力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加强健康教育后,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更高,有利于医患和谐。
综上所述,加强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