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沁阳方言的人称代词和复数标记“个”

2022-03-17张明明

中州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人儿后缀人称

张明明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121)

一、沁阳方言的调值调类

沁阳市属于焦作地区,在河南省西北方,焦作市的西南面,沁阳市的北面为太行余脉,跨过北面的太行山即为山西省晋城市,从山西流下的沁河水横贯其南北。沁阳市东面为焦作市博爱县,西面连接着济源市,南面与温县、孟县接壤,沁阳市总面积623.5平方公里[1],境内人口总数近45万。本文的考察是以沁阳市城区周围18平方公里为对象。

沁阳方言从全国性方言分区来讲,属于北方共同语,从地域性方言划分来讲,属于河南方言片。因境域同山西省搭界,历代经济、文化交流甚密,特别是明洪武年间又有山西洪洞等地移民迁入,致使沁阳话受晋语影响很大,从语音特点来讲,又隶属于晋东南方言小片。再因太行山和黄河的天然阻隔,逐渐形成了有别于河南话、山西话的沁阳方言,《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2012)[2]将沁阳方言划归晋语获济片。沁阳话人称代词复数标记常以“个”“都”为主,其中人称代词复数标记“个”[k24]最为常用,用法也较为特殊。

与作为普通话基础音的北京话相比,沁阳话的音系相对较为复杂,沁阳话中的方言音素、存古的入声声调以及音节的结构形式较多,但无“子尾”轻声,舌尖前后音含混,是豫西北独特的一块入声方言区。沁阳方言声调除轻声外,和众多方言一样,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种声调。古平声、上声、去声三声在沁阳话里的演变情况和北京话相同,古入声今大部分仍读入声,较大部分有明显的喉塞音韵尾。

其调值调类如下表:

表1 沁阳方言调值调类表

二、沁阳方言人称代词的类别

沁阳方言的人称代词“俺、我、你、他(她)”可以单独用作主语、宾语,用作这个情况时,沁阳话和北京话的功能相同。当用作定语时,表示单数的人称代词一般要加上“呐”[ne54](相当于结构助词“的”)才能修饰名词,例如:

我呐书/你呐车/他呐脚

后有方位短语时可以省略“呐”。例如:

我(呐)车里有饼干/你(呐)身上有灰尘/他(呐)房里有电脑

与北京话中人称代词修饰亲属称谓名称时“的”字可隐可现的情况不同,沁阳话的人称代词修饰亲属称谓名称时不加“呐”,要单独使用,但是,“我”后可以跟“呐”修饰亲属称谓名称,也仅用于哭丧,以强调亲属关系,表示悲痛感情:

俺大姨/你奶奶/他爷爷/我呐爹啊(哭丧)

需要指出的是,沁阳话第一人称作定语时,“俺”与“我”有着明显的分工:通常是用“俺”修饰亲属称谓(哭丧时表示强调和悲伤要用“我”)、“家”和行政区划名称,用“我”来修饰其他事物:

俺妈/俺家/俺村/我呐笔/我呐手/我呐车

沁阳话的第一人称代词用作定语修饰“家”和行政区划名称时,可以单独使用,但通常后面要加上“个”,表示复数,以指明“家”和行政区划范围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其他成员:

俺(个)家/你(个)村/他(个)县

但,“俺”修饰亲属称谓时,不能加“个”,以此表示排除说话对象的专属性,与兄弟姐妹指称自己的亲属时不用“俺个”而用“咱”来表示复数:

俺爸/俺姐/咱叔/咱姑

沁阳话的“他”有“我、你”的语法功能,与北京话中表单数的功能相比,可以在“他”后加上“几个”或数量词,以此来表示复数功能,这时的“几个”和数量词都可以被“个”代替。例如:

他几个(个)一起出去了/你把这东西给他俩人(个)

沁阳话的“咱、人儿”对应“我、他(她)”表示的是单数,于北京话不一致的是,沁阳话的“咱、人儿”不能单独作主语和宾语。“咱”表示自我的谦虚、客套,通常有自我贬低的意思,“人儿”有羡慕、尊敬、嫉妒、期待之意。例如:

咱不中/把书给咱呗/人儿可能哩/咱会有人儿强

“人儿”同“他”一样,后加上“几个”、数量词或“个”,以此来表示复数功能。例如:

人儿几个(个)学习都可好哩/人儿俩人(个)呐关系可好哩

沁阳话中表示单数的“咱、人儿”可以用作定语,这种情况下,它们只能够用来修饰亲属称谓、“家”和行政区划名称表示领属关系。例如:

咱村/咱家/咱妈/人儿爸/人儿家/人儿县

沁阳话中“俺个、你个、他个”的用法相当于北京话“我们、你们、他们”,但不能修饰亲属称谓,沁阳话中修饰亲属称谓用的是“俺、你、他(她)”。

沁阳话中的“咱、咱个、人儿个”是表示复数概念的。“咱”是包括式,“人儿个”是排除式。“咱”表示复数只用在说话者与兄弟姐妹指称自己亲属的情况下,而且这种情况下只能用“咱”,不能用“咱个”来表示复数;“咱个”与北京话“我们”的用法相当;“人儿个”表示预设前提中的某些人,相当于“人家”,它可以单独作主语和宾语。

咱妈去地了/咱个进城吧/人儿个走呐可早哩/我把资料给人儿个了

“咱”“咱个”在沁阳话中是表示自称的,除此之外,沁阳话中的“俺”“俺个”也是表自称的。不同的是,与“人儿个”一样,“俺”“俺个”也是排除式,只不过“人儿个”排除的是说话双方,“俺”“俺个”排除的是听话者。

沁阳话中的“自己”“别人”“大家”与北京话的用法相同,不再作特别说明。

表2 沁阳方言人称代词的类别

三、沁阳方言的复数标记

北京话的“们”作人称代词和指人的名词后缀。沁阳话的“个”相对于北京话的“们”,不仅可以用作人称代词的后缀,也可以用作疑问代词的后缀表示复数,用作指人的名词的后缀时仍用“们”不用“个”。沁阳话的“个”也不能用作指物的名词的后缀,这点与北京话相同。

(1)这都是俺个的。

(2)他个呐车叫偷了。

(3)咱个呐东西咋办咧?

(4)咱个去哪耍?

(5)这是谁个呐拖拉机?

(6)这车是谁个家买咧?

(7)大人们呐话他就不听。

(8)工人们都下班了。

(9)孩儿们都放学了。

沁阳方言的“个”不仅可以加在人称代词后头表复数,上面例子中的(1)(2)(3)(4)都是人称代词后加“个”,表示复数;“个”也是可以用作疑问代词的后缀,表示复数的,上面例子中的(5)(6)就是疑问代词后加“个”,表示复数。当用在疑问代词后表复数时,通常指的是一个家庭全体家庭成员,沁阳话中的“谁个”“谁个家”就是“谁家”,当说到“谁家”时一般用“谁个”或“谁个家”。当不表示家庭成员时,疑问代词后就不加“个”。比如说“这几本书都是谁哩?”而不说“这几本书都是谁个哩?”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话中表复数概念的“们”在沁阳话中几乎都能被“个”代替,但是指人的名词后只能用“们”不能用“个”,上面的(7)(8)(9)例就是“们”用在指人的名词的后头表复数。当说到指人名词表复数不加“们”时,有时可在名词前加“几个”或者在名词后加“都”(例7用作定语的情况除外),还有“们”和“都”同时使用的情况,例(8)(9)。当话语所指有复数概念时甚至可以不加“几个”或“都”就可以表示复数概念。例如:

“孩儿们没人管”可以换说作:

几个孩儿没人管。(不加“们”,名词前加“几个”)

孩儿都没人管。(不加“们”,名词后加“都”)

孩儿没人管。(不加“们”,也不用“几个”和“都”)

虽然上面几种说法都可以,但是,多数情况下话语所指有明了的复数概念,为提高话语的简洁性和效率性,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不加“们”,也不用“几个”和“都”的句型,即“孩儿没人管”,这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为了表示强调作用要用加“都”的句型,即“孩儿都没人管”。但表示陈述事实时用“们+都”或“都”句型。例(8)(9)有两种用法:

一是“工人们”“孩儿们”属于同一家庭,这种情况下“们”就可以不用,用“几个”或“都”替换,但他们所强调的内容不同:

工人都下班了。(强调家里的几个工人回到家了)

几个工人下班了。(强调家里的几个人的身份是工人,且下班回到家来了)

孩儿都放学了。(强调家里的几个孩子回到家了)

几个孩儿放学了。(强调家里的几个人的身份是学生,且放学回到家了)

二是指陈述事实,这时的(8)(9)例要用“们+都”的句型:

工人们都下班了。(陈述“工厂下班”的事实)

孩儿们都放学了。(陈述“学校放学”的事实)

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口语语法》中指出:“跟代名词合用时,词尾‘们’只有把代名词变成复数的作用,例如:‘我们’‘咱们’……但没有‘谁们’,因为‘谁’字可以指单数也可以指复数。”“虽然‘谁’可以指一个人,也可以指几个人,但是指多数时要用‘些谁’,就更清楚。……例如:‘叫些谁来帮忙呐?’”[3]就北京话和部分地方的方言来说,情形的确如此,但,作为和北京话对应的人称代词复数标记,沁阳方言可以在“谁”的后面加上复数标记“个”来表示,沁阳话人称代词表示复数时有“谁个”的用法,前面的(5)(6)例就是“谁个”表复数的例子。又如:

(10)是谁叫门咧?(这里的“谁”表单数。)

(11)谁来了?(这句问话里的“谁”可以是单指表示单数也可以是多指表示复数,但表单数的时候多一点。)

由此可知,沁阳话中的“谁”通常是指单数,用“谁个”表示复数。前面已经讲过,沁阳话的“个”用在疑问代词后表复数时,通常指的是一个家庭的全体家庭成员,所以,沁阳话的“个”作疑问代词的后缀表示复数时,使用的范围比较窄,不是同一家庭的几个人的疑问代词的复数表达形式是在“谁”的前面加“都是”,也就是说非同一家庭的几个人的复数的表达形式是“都是谁”。试看下面的例子:

(12)谁去上海哩?

(13)谁个去上海哩?

(14)都是谁去上海哩?

例(12)中的“谁”表单数;例(13)(14)中的“谁个”“都是谁”都表复数,但“谁个”“都是谁”所指代不同。“谁个”是“谁们家”“谁家”,指的是一个家庭的全体家庭成员,而“都是谁”指的是非同个一家庭的几个人。

四、沁阳方言人称代词复数标记的形成动因及其多性化

我们推断,沁阳方言中人称代词复数标记“个”是由其后表示多数的数量短语省略而来的,语言使用的简洁原则和效率原则是其形成的动因。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况,沁阳方言中存在一个由“单指人称代词(们)+几个人”到“单指人称代词+个”的演变链条,也就是说充当复数标记的“个”是数量短语(如“几个人”)省略和弱化后形成的。数量短语所表示的多数的意义凝聚到了量词“个”上,从而使“个”能够代替“几个人”的功能来标记复数。

(15)俺们几个人准备去打工哩!(俺个准备去打工哩。)

(16)俺们几个人干不了!(俺个干不了!)

(17)我们几个人把意见讨论了一下。(俺个把意见讨论了一下。)

(18)我们几个人准备去上海。(俺个准备去上海。)

(19)人儿几个人关系可好哩!(人儿个关系可好哩!)

(20)人儿几个人可厉害哩!(人儿个可厉害哩!)

通过以上语例,有几个情况值得注意,第一,“我们几个人”在演变过程省略后,没有“我个”的用法,只有自身代词“俺个”来表示,例如(17)(18),这里蕴含着作为向他人陈述事实的情况,这个他人是不包括“我们”的成员的他人,(15)(16)也是这样的表达,这即是之前说过的排他式;第二,沁阳话中的“咱”表示自我的谦虚、客套,通常有自我贬低的意思,而“人儿”有羡慕、尊敬、嫉妒、期待之意,(19)(20)中的“人儿”的作用相当于“他们”,但不能替换为“他们”,一旦替换,“人儿”所表示的感情就完全体现不出来了,会直接影响话语的表达效果。

在江西南昌方言和福安方言中,量词“个”都可以用作人称代词的复数标记,还有指示代词的用法[4],也就是说在“指示代词+数词+量词”这种结构中,指示代词可以省略,单用数量词“个”做复数标记,沁阳方言与其不同,沁阳方言中“人称代词+数词+量词”结构中人称代词是不能被省略的,数量词或“个”不能单独作为复数标记,更不具备指示代词的功能。在回答问句的特殊用法中,存在着“几(个)人”的简省用法。

(21)——刚才呐几(个)人哩?——有几(个)人往东边走了。

(22)——刚才呐几(个)人哩?——不知道。

(23)——刚才呐几(个)人哩?——几(个)人往东边走了。/往东边走了。

(24)——刚才呐几(个)人哩?——没注意。

(25)——老王他个几(个)人哩?——几(个)人往东边走了。/往东边走了。

(26)——老王他个几(个)人哩?——不知道。/没注意。

在(21)(22)中,问话人预设了被询问对象见过这里有几个人的情景,还预设了一种不清楚被询问对象是否见过这里刚才的那几个人,冒失请问的情景,而这里刚才的那几个人一定是被询问对象不认识的人,被询问对象做了肯定的回答(21)和否定的回答(22),而(21)回答中的“有”字明确表明了被询问对象不认识问话人问的那几个人。

在(23)(24)中,含有问话人确定被询问对象见过这里有几个人的情景预设,也就是说问话人问的刚才的那几个人,与问话人、被询问对象在之前不久的时空上有交集,存在被询问对象认识问话人问的那几个人、认识其中的部分人、不认识三种情况,被询问对象做了肯定的回答(23)和否定的回答(24)。

在(25)(26)中,问话人确定被询问对象见过这里的那几个人,也就是说问话人问的刚才的那几个人,与问话人、被询问对象在之前不久的时空上有交集,用“老王”虚指那几个人,确定了被询问对象认识问话人问的那几个人、认识其中的部分人两种情况,被询问对象做了肯定的回答(25)和否定的回答(26)。上面语例回答语中的“几(个)人”是“刚才呐几(个)人”的简省用法,同样是语言简洁原则和效率原则决定的。

此外,沁阳方言中存在着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复数标记的多样化路径选择:沁阳方言中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除了存在一个由“单指人称代词(们)+几个人”到“单指人称代词+个”的演变链条外,还存在着类似于充当复数标记的“个”形成的另一复数标记“几”的路径选择,即由数词“几”充当复数标记,这个演变链条为“单指人称代词(们)+几个(人)”到“单指人称代词+几(个)”。数量短语所表示的多数的意义凝聚到了数词“几”上,类似于第一种演变路径,使“几”能够代替“几个人”的功能来标记复数。

(27)你(们)几个(人)去那边。/你几去那边。

(28)你(们)几个(人)代表不了咱个村。/你几代表不了咱个村。

(29)你(们)几个(人)轮着班来。/你几轮着班来。

在这个演变链条中“单指人称代词(们)+几个(人)”中的“人”字通常不用,演变为“单指人称代词+几”的情况。其中,有一种特殊的固定问句中“人”字必须存在,不能简省。

(30)你(们)几个人?/你几人?

在(30)中“人”字后已经没有其他语词,不论是在演变前的“单指人称代词(们)+几个(人)”中,还是在演变后的“单指人称代词+几”的情况下,“人”字都不能简省,不能为:

(31)你(们)几个?/你几?

如果为(31)情景,那语言交流前提话语应已经指明复数所指对象,而这个对象一般不指人。

(32)我有两个核桃,你(们)有几个?

(33)我有两个核桃,你(们)几个?

(34)我有两个核桃,你(们)几?

(32)至(34)我们看到了不断简省的过程,而交流所指一般为物品。

五、沁阳方言复数标记与合音词

沈括《梦溪笔谈》曰:“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似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源也。”[5]《语言学名词》[6]定合音词为: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音节通过缩合语音形式而形成的词语,例如“不用”合音成为“甭”。

沁阳方言中有“数词+个”的合音词存在:

三个:san54k24>sa13

五个:u424k24>u424

合音字的声母、韵母与数词声母、韵母主元音基本相同,增加了量词“个”的韵母或其音位变体,声调基本保持不变。

总之,沁阳方言的人称代词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有着特殊的所指,同样是后缀,沁阳话的“个”相对于北京话的“们”,不仅可以用作人称代词的后缀,也可以用作疑问代词的后缀表示复数,用作指人的名词的后缀时仍用“们”却不用“个”,另外复数标记存在着“单指人称代词(们)+几个人”到“单指人称代词+个”和“单指人称代词(们)+几个(人)”到“单指人称代词+几(个)”两条演变链条,具有明显的地方方言特征,是进行方言研究很好的参考。

猜你喜欢

人儿后缀人称
拼图
思 乡
人体大探索
席地而坐
倍增法之后缀数组解决重复子串的问题
春天里的雪人儿
两种方法实现非常规文本替换
从型号后缀认识CPU性能
人称代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