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提前讲述的故事(创作谈)
2022-03-17李迎春
李迎春
当我刚刚结束一个长篇的写作时,心头最想写的是松毛岭脚下的一个村庄。在冬日的某个周末,那个村庄的人和事不断翻卷过来,带着浓浓的感伤,让我陷入一段沉思,有了新的创作冲动。待到真正提笔时,我却突然走了神,想得更多的是与这个村庄一山之隔的故事。这个故事在脑海里不断生长,不断地偷袭着我的思路,而原本要写的故事被冲击得七零八落,终于溃不成军。于是,我开始了另一个故事的讲述。这个故事还是在松毛岭,只不过换了一个方位,和原来的村庄一山之遥。
我与松毛岭曾经有过一段缘分。2013年,我参与松毛岭战役遗址现场教学的打造,了解到1934年那场悲壮的战役。参加那场战役的官兵和老百姓,以血流成河的代价捍卫了苏区最后的尊严,虽败犹荣。也许是战斗过于惨烈,也许是作为中央苏区最后一仗的匆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個重要的战役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时间一晃将近百年,这座沉默的大山依然残阳如血,以旧战壕、旧遗址向人们诉说着那年的血雨腥风。但是,我的小说要写的不仅是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写这里的后人,他们的故事。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光荣,也有着像上辈一样的默默付出。他们像松毛岭这座大山一样,善良本分,隐忍坚守,与命运抗争,不轻言放弃。他们身处底层,踏踏实实地做着自己认为值得去做的事。而那些轻浮的人们,却往往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消解着真实和真情。小说中重点书写的黄润东和项长生,在生活中都有真实的原型,我只不过进行了艺术加工。生活中的他们,我都真实地接触过,在他们的家里吃饭喝茶,谈天说地,进入过他们的生活中。而我,竟然也保存着对他们的记忆将近10年。10年的发酵,足够使这段经历长成一篇小说。黄润东和项长生这种原型的出现,在我的小说中是很难得的。我以往的小说,基本上没有固定某个原型,甚至完全来自虚构。而这次以真实为主、虚构为辅的写法,就是想将这两个人以我的方式推到读者面前。在他们俩面前,我深感惭愧。他们以不问世态的干净,照见我早已麻木庸常的内心。在写作中,我一次次被他们感动,直到写出顾祝同的飞机在庙前迫降的时候,心里才慢慢轻松起来。历史和现实的勾连,原来也可以变得十分有趣。
想到这些,我才明白,松毛岭这个故事确实到了它被讲述的时候。我愉快地接受它的到来,完成我内心的夙愿。
责任编辑林东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