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2-03-17丁茹燕
丁茹燕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传统的语文课堂带来了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2.023
一、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
作为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在學校设置的环境中,在学习中不断学习了新软件,完成课件PPT,下载微课程制作系统,以语文课文为目标录制微课,积极扩展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如同新生学习一样,新的教学方式在慢慢适应的过程中,会不停为新的课堂导入新的活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在每年的暑假提升了众多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我也在此教师行列中,学会了“微课”制作和教学,学会了多媒体课件制作、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网络的发展使教师的学习更加快捷有效,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师与教师交流学习经验可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网络已经慢慢普及至各间校园,多媒体渐渐深入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作为基础科的语文,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中小学教师应努力掌握新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代化的教学。不同于以往传统一位教师、一黑板、一粉笔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的使用改变了授课方式,教师运用多媒体后基本上都感觉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学生学习得也更有兴趣,学习效率的改变充分体现出了信息技术对教师及学生的影响,结合语文课文用电脑播放录音、展示人物历史图片、用网络视频播放故事背景,由此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并了解丰富的思想内容。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现在很多初中学生认为语文就是教自己说话的学科,自己的语言水平已经很高,不用再进行认真学习了,于是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消散,教学的效能提升也变得极为缓慢。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
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字生词的认识理解仍旧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这一知识点在高考当中也是必考点。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重视生字词的拼写,教师就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投篮游戏开展教学。教师首先让学生自由选择挑战对手,然后电脑屏幕上会出现拼音篮球和汉字篮筐,学生需要将对应的拼音篮球投进相应的汉字篮筐中,投篮正确积分会增加一分,投篮错误分数不会增加。这样在规定时间内投篮正确的拼音与汉字数量最多的学生就是获胜者。
再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提前几天布置同学们利用自己家的摄像机、照相机、手机等工具,拍摄一些同学们自己认为最美的春天的图片和视频。我从《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上下载音频资料,利用“Photoshop”等软件,把同学们拍摄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制成声像文件。朱自清的《春》本身就带有无穷魅力和内涵,再将其与图片、图像、音频与视频相结合,还运用了同学们自己拍摄的作品,让学生参与教学,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的学习更为快乐、主动而富有成效。
2.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平台
近年来,智能手机逐渐流行起来。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将学习材料利用智能手机发送到学平台软件,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在线清楚地了解课程内容,以便自己进行复习。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并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之前,教师通过学平台软件以文件的形式上传了文言字词的含义和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语句含义。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发送一些关于陶渊明的信息,旨在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经过学生的准备后,教室的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可以主动回答问题并对课文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学习效率。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将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收获足够的学习技巧,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深学生对初中语文的理解层次
培养学生更高水平的理解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初中学生语文能力真正提升的必要条件。初中生对于文本的感知、体悟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教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把相关的资料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将会让学生实现理解层次的不断深入。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是一篇极为精彩的文章。但是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真正融入情境,甚至还存在说父亲是自讨苦吃的现象,这就失去了教育的本意。如果教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把筷子兄弟演唱的歌曲《父亲》作为背景音乐,选取若干个年迈的父亲逐渐远去的镜头组合成一个视频来让学生观看,这样一来,学生们在视频与音乐的共同感染下迅速融入了情境。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还可以结合背景音乐,让学生写一段自己要对父亲说的话,在音乐的渲染下,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感恩之情。这样一来,教学的德育目标得以实现,教学的效率自然也就提升了。
4.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实践功能
实践活动是保证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而语文这门课程更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在新《课标》改革后,我们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学前后参与到语文实践当中去。但是初中生因为懒惰心理较为严重,所以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搜集的资料、实践的结果展示不方便,制约了初中语文实践活动。而现代信息技术却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例如《驿路梨花》一文是表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的名篇,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素材。在学习完这一篇课文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以“雷锋精神在身边”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们深入到生活中,用手机、相机、DV等方式把那些助人为乐、大公无私、拾金不昧的行为记录下来,同时上传到班级QQ群中,和大家进行共享。教师再进行筛选,挑选一些代表性的事例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谈谈此次活动的收获。这样的活动极受初中生的欢迎,故此实践活动开展极为顺利,学生们也搜集到了大量的典型人物和行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真正体会到“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也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促进了学生道德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又如综合性学习活动《倡导低碳生活》,可让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生活,对家中不环保、不低碳的不良现象进行拍摄,再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共享,畅谈自己的想法,这样既能对学生进行环保的思想教育,又将课堂活动延伸到生活中,将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5.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收获更高的教学效率,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备课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不应故步自封,而应搜集更多与教学有关的信息。教师要明白一点:基于信息的教学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因而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资源,以及吸收其他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这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发挥出更加出色的表现。
例如,文章《回忆我的母亲》是关于母爱的。在此基础上,教师会在备课的时候收集与母亲的爱有关的各种现实生活案例,让学生从许多事实中了解母爱的重要性,生命中不能没有母爱。教师打算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角色。教师从其他在线教学本文的教师那里搜集了教学经验,发现许多学生在表演剧本时争吵的原因是很多人都想扮演同一个角色。这时,教师会事先做好纸签,然后让学生按顺序进行抽签,由此确定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以避免吵架。此外,教师还将根据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来进行假设,总结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6.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改善语文课堂环境
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改善语文学习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时教师要一边书写一边讲授课文内容,遇到内容多知识多的课文,往往课堂节奏紧凑、枯燥,教师授课吃力,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一般。在使用多媒体后,教师可以将课本的内容,用网络上的材料展示出来,如文字、图片、视频,用悦耳的声音、多彩丰富的图像、动画等,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课堂学习氛围,多媒体教学使课文内容显得条理清晰,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小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中国名著《水浒传》的第三回,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学习的内容知识点多,同时需要了解《水浒传》中的社会背景,学生初识小说,教师既要讲授小说的三要素,又需要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的方法,一般在上课前语文教师需要提前预设小黑板,但是多媒体设备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自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开始后,许多教师尝试尝试用《水浒传》电视片段、音乐让学生感受这部作品的气氛,用人物图片来分析人物形象,教材配制的录音使学生深入了解故事情节,上课时拓展了课时容量,使课堂变得灵活多样,同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进一步改善了语文学习的课堂环境,给学生以全新的感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7.始终提供信息场景,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信息化教学资源不仅具有多媒体功能,可以集成多媒体图形,文本,音频和视频,而且具有多个层次和不同角度的信息。这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教学的過程中,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文字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并且可以打破空间限制,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通常,以教学内容形式的信息化的最大特点是直觉,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具体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带有音乐的简短视频,以便学生可以享受视觉和听觉体验,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了解。各种形式的视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它们的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取决于教师如何应用。
8.巧设教学情境,有效课堂导入
由于初中生心智尚未成熟,有些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为缓解这一现状,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应按照学生心理需求和教材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一般来说,在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时,不仅需要考虑教材内容,还应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避免出现按部就班的现象。比如在学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课时,可以通过介绍作者来导入新课。导入语可以设计为:“亲爱的同学们,今天和大家一起认识一位民国才女。她左手文学,右手建筑。她能行文,给后人留下千古名篇;她能设计,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念碑和国徽的设计。”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一首轻灵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样的导入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诗歌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9.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件
对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关键是课件的质量。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以,要制作一节优质多媒体课件,必须得狠下功夫,广泛收集各种材料,与本课教学目标结合,再组织加工,精心制作。例如,我在制作朱自清的《春》一课的课件时,先搜集相关资料:朱自清情况,有关春景的片段描写,有关春的诗句、俗语,有关春景的图片,课文配乐朗读资料,其他有关描写春夏秋冬的文章等等。然后理清思路:通过本文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心描绘的写景方法,领会作者热爱自然的美好心灵,学会发现美和欣赏美,能轻松自如地描绘出所看到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最后,再制作课件:先采用色彩明丽的春景图片,将学生带入美丽的春天,再展示春的诗句、俗语,感悟春天的美好,带着对春天的无限遐想进入新课的学习。接着,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文中所写的具体内容。再利用图片分别出示春花、春雨、春草、春风,并让学生逐一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看到的景物和心中涌动的情感,与文中语言进行对比,体会作者用语的精妙,练习仿写,读写结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然后,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拿起笔,以“春天在”的句式写出自己眼中的春景,激发他们发现美的热情,锻炼他们抒发真情实感的能力。这样,一节课,既做到了知识与情感的结合,又使学生做到了眼动、嘴动、脑动、手动、心动,圆满完成目标,教学效果显著。
总而言之,把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被广泛发掘出来,让学生以更加乐观、积极的态势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把学生带进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让学生的学习更具个性化,更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为初中语文教学事业的进步提供更加充沛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 杨靖《信息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文教资料》2018年第26期。
[2] 谭羽箫《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3] 姜双明《初中语文信息化教学方式探究》,《华夏教师》2017年第24期。
[4] 钱巧玲《信息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学周刊》2017年第32期。
357250190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