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弱化原因及对策探析

2022-03-17柴旭博

公关世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解决对策高校

柴旭博

摘要:进入到新时期的教育阶段,高校越来越重视思政教育工作。对于高校和高校学生而言,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育方式,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高校的思政教师必须明确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不断查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否出现弱化。当出现弱化问题的时候,思政教师也要及时的找出弱化的原因,并且找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基于此,本文主要探析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弱化原因及对策,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校 思政教育 弱化原因 解决对策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在具体展开思政教育工作时,应综合实际情况,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由于在实践工作中,思政教育会随着社会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变化,致使实效性出现弱化的情况,不同的原因会导致不同的弱化效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进行正常的教育工作,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已经存在的弱化问题,尽快找出解决对策。另外,在新时代的发展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发现不足、尽快改变,在不断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同时,也要为学生带来最佳的教育效果,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弱化的原因

1.新媒体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造成冲击

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很多挑战,其给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带来的各种弱化情况,都必须受到相关工作者的重视[ 1 ]。首先,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传统的思政教育已经无法为当代大学生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思政教育是为了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接班人。因此,一旦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开始弱化,就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除此之外,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学生们的注意力开始被分化,而传统的思政教育形式又难以应付当下的社会形势,使得高校的思政教育实效性难以提升,并极大程度上出现了弱化的情况。其次,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高校大学生开始失去对思政教育的兴趣,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新媒体世界的遨游中。当代学生的大学生活非常丰富,他们对这些新媒体工具产生了较大的依赖性,若不能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那么大学生们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例如追求享乐主义、自私心理等等。除此之外,新媒体的发展,也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思政工作者未能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或是不能与时俱进,必将受到新媒体的严重冲击。

2.市场经济对高校思政教育造成冲击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带来了非常多的积极影响。但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虽然已经成年,但仍然没有接触过真实的社会,所以学生对于人生的目标和发展理想都没有清晰的认知[ 2 ]。因此,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当中,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政教育引导,那么很有可能走上错误的道路,对很多事物都产生了错误的理解,进而酿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市场经济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也是有着一定的消极作用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不能及时的进行干预,那么在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冲击之下,高校学生很有可能会产生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消极思想。比如,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行事当中也会不讲社会公德、缺乏法制观念等等。除此之外,学生在产生了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之后,他们很难及时刹车,渐渐的会对身边人产生影响,进而扰乱校园的正常氛围。一旦出现了量变转质变的情况,那么高校大学生将失去对思政教育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弱化

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而言,其在日常的教育工作当中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的教育。因此,在很多意外情况之下,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时,教师无法及时发现,严重者甚至还会酿成难以逆转的后果。大部分的高校及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只重视学生的专业科目成绩,而对于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3 ]。因此,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造成了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弱化。在当下的思政教育过程当中,很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并没有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上也非常的单一,很难让每一个大学生都发散自己的思维,依托于个性不断的创新,这也造成了非常固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因为这种共性教育而逐步丧失创新能力,高校的思政教育时效性也丧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口。高校的思政教育课程当中,课外实践教育活动的占比并不高,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忽视了这一部分课程的重要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当中更多的是进行课本知识教学,而较少的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形式化过于严重,造成了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弱化。

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促进新旧媒体融合,发挥新媒体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高校阶段拥有了个人的新媒体工具,如手机、电脑、平板等等。这些新媒体工具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姿多彩的乐趣的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非常多的挑战,极大的影响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发展趋势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新媒体工具十分正常[ 4 ]。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不能一刀切的杜绝学生们使用新媒体工具,而是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让他们能够正确的使用这些新媒体工具,积极的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融合,使新媒体能够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当中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并且产生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积极推进新媒体教学平台的构建,这一平台不仅能够充分的发挥新媒体的教学优势,同时也能够容纳传统媒体的优势作用,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能够相互促进,为高校思政教育進行积极服务。当然,这一平台构建成功之后,也需要对大学生开放,让学生们能够在这一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评价和讨论,让每一个高校大学生都能够在此平台接受思政教育,并且为高校和老师带来相应的反馈,激发他们对于思政教育课程的兴趣。

2.运用情感教育,提升思政教育水平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更多的进行情感教育[ 5 ]。在提升自身思政教学水平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情感感化,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避免因为受到市场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而导致学生们产生了一些消极的思想。对此,相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利用情感教育,让大学生们能够更多更好的接受思政教育,以往的思政教育课程当中很多学生只是走过场,并没有过多的在意思政教育课程。并且,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拉近学生与思政教育教师的距离,并且逐步减轻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抵触心理,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情感导向和心理诉求的引导,让他们能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当中建立起明确的目标和理想。其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多多的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学生们当下的真实心理状态和对于思政教育的真实看法,要切实的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学生们真正产生对于思政教育与课程的兴趣,在课堂上和校园当中创设浓厚的人文氛围,让学生们也能够相互的促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此外,其次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还可以依托思政教育工作创设相应的文化活动,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让大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积极的校园文化[ 6 ]。在校园文化活动当中,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建设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

3.增加人文关怀,注重因材施教

每个高校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并且每个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所以,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不能采用共性教育的方式,而是应该因材施教,让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以此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健康发展。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每一个高校大学生眼中,他们对于思政教育的认知也是不同的。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相互结合,以这样的教学理念对每一位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让学生能够在意识当中就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当中,相关教育工作者更要重视每位大学生的想法,以及他们对于思政教育的兴趣程度,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当中来,保持学生在思政教育当中的普遍性以及每一位大学生的特殊性,如何兼顾这两者,是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最主要的问题[ 7 ]。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思政教育工作者更应该认识到其中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地进行教育优化、更新。在发现弱化情况时,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寻找解决的对策,并且积极应对问题,正确的引导高校大学生,使其能够正确的建立起正能量的思想,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积极地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陈进.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及实效性提升探究——评《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10):3055.

[2]孙铮.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07):104.

[3]杨向东.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问题探析——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领导科学,2021(11):129.

[4]刘倩.“互联网+”时代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实效性的价值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4):30-32.

[5]李金平,何潇,陈静.“易班+课程思政”模式的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探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8):116-118.

[6]黄章匾,谭建刚.新时代提升医药类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新药方”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1):9-12.

[7]黃晓东.浅谈新媒体技术下如何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及创新[J].科技资讯,2020,18(17):246-247.

(责任编辑:姜秀靓)

3310501908291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解决对策高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