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措施

2022-03-17沈超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建筑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

沈超

摘要: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经历了快速下行、重启和迅速提升三个阶段。2021年,全球疫情状况令人担忧,国内疫情也有复燃之势,但国内经济发展势头势不可挡,在国家政策优惠和货币政策调控下,我国建筑企业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各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在建筑行业管理中,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财务管理被摆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要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需要企业对财务管理予以高度重视,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防范审计风险和财务风险。在建筑企业中财务管理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可以改善建筑企业财务状况,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护航建筑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管理制度

建筑业是我国一大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建筑企业扩张迅速,规模大小不一,在推动国民经济迅猛增长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基建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帮手。建筑企业具有业务多样化、管理层级多、施工生产分散等特点,相较于其他企业,其在产品结算办理、资金筹措的形式、预算管理、收入的确认和绩效考核等财务管理工作方面有诸多区别。所以,在建筑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借助财务计划、财务决策、财务预测进行综合规划的,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必须立足于财务管理展开。由此可见,提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势在必行。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就建筑企业而言,在企业制度的日趋发展以及行业的迅猛发展下,财务管理在企业经济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就资金的筹集来说,财务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资金的筹集方式和筹集规模等进行研究,分析企业可以承受的财务风险,防止企业因为还贷问题致使恶性循环形成。就资金使用来说,财务管理的作用是集中对企业资金进行集中调配,把企业结算款回收、工程款支付比例、垫资额度相关制度制定出来,使企业资金能够正常运转,对生产性支出、非生产性支出的比例和各部分之间的支出比例进行调节。就企业经营环境而言,财务管理要在规划预算中对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活水平、地区政策以及建设单位的还款能力、资信状况等进行合理研究,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就企业税收规范来说,财务管理的作用是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对怎样降低增值税税负和合理避税进行研究,提高税务创效能力,避免税务风险。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体系不够规范

当前,我国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没有和自身情况相结合,将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构建起来。一些企业尽管将相应的体系机制构建了起来,但仍缺乏完善性,进而导致体系机制不能把應具备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算构建了财务管理体系,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仍缺乏秩序性,管理模式仍然是粗放型的,管理制度无法有效的落实,仍然流于形式,经常是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后,才开始寻找原因。一些施工企业领导把所有权利集中在自己手中,不按制度办事,甚至还会出现挪用公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预算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良好的预算对企业的正常运转、经营成本的降低十分有利。但是现阶段建筑企业的预算体系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尽管对预算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予以了明确,但因为并未严格落到实处,效果十分差强人意;企业尽管对年度预算进行了编制,但其只是为生产经营计划使用而制定,因建筑企业对业主结算回款的不确定性,资金的分散沉淀于各个施工项目账户中,无法得到合理利用。没有带给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造成很难发挥出预算控制的作用;在分析实际执行和预算差距的原因方面没有做到位,责任追究机制严重缺乏。

(三)普遍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建筑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第一,在市场中建筑企业处于弱势,部分建设项目的资金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位,严重制约了建筑企业的资金源头,把一些项目投资风险转嫁给了建筑企业。第二,在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建筑企业均有财务风险存在,建筑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以促进自身资金实力增强,使承接建筑工程的目的顺利实现,建筑企业主要面临着两类财务风险,即筹资风险和资金回收风险,在举债不适度的情况下会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第三,提供建筑劳务后,资金的回收金额和回收时间不能完全确定,与业主资金状况有直接关系,存在资金回收风险。第四,部分建筑企业缺少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资金投入使用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导致资金使用率较低,影响了企业开发新市场、资金周转和短期债务的支付。

(四)资金运转效率较低

建筑企业经常更换施工地点、业务十分分散,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内部资金十分分散,同上因为内部控制工作力度不够,对资金的使用、调配和筹集效率造成了严重影响,阻碍了流动资金运转,固定资产管理不当。首先,存货占用过大,诸多企业的存货占用资金通常高于成本的两倍甚至更多,阻碍了资金周转速度。其次,应收账款回收较慢。因为开发商等有很多欠款,同时企业的催收措施力度不够,对企业的资金周转造成了影响。最后,周转材料和固定资产管理不善。建筑企业施工地点更换频繁,由此周转材料和固定资产也经常在施工项目间调转,企业如果未严格进行资产管理,设备、周转材料等会出现损坏和丢失,严重浪费了企业资产。

三、提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措施

针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不光要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降低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一)构建完善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

第一,建筑企业应将合理、科学的组织机构构建起来,设置四个财务职能部门,即结算中心、审计部门、资本运营部门和财务部门。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是经济控制和核算,以资金的运作和管理为工作重点;资本运营部门要对资本经营、预算编制、项目成本计算、盈利目标预测等工作负责,以评估和预测经济活动为工作重点;审计部门要搭建完善的内部审计系统,展开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将审计效果反馈到企业管理中,使经济运行质量得到保证;结算中心具有独立性,其主要负责信贷和调度资金工作,在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得以体现。第二,在财务部门中应对职责予以明确、合理分工,有效结合资金的审计、调控和收入,四个部门立足于信息共享把各自职能发挥好,构建新型财务体系。第三,企业要结合规模、管理水平等要素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搭建好网络管理平台和财务数据采集平台,自上而下的形成管理合力,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建筑企业应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起来,以现金预算为主,围绕财务预算和项目预算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加大企业预算控制力度,促进运营效率的提高极为有利。第一,建筑企业的薪金预算应在对资金使用目标予以明确的同时,对资金的使用情况作出细致规划,评估今后的预期收益,对现金流入量和流出数额进行预测和管理。第二,因为建筑企业的项目囊括了诸多中间环节,如规范设计、可行性分析、项目考察等,所以建筑企业应对工程项目预算予以重视,科学、合理预测和分析工程项目,把项目资金需求及成本开支在开工前完全进行准确计算,编制出合理的项目资金预算和施工预算。第三,在全面预算中还应注重以企业的经营目标入手,必须做到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将预算的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到,平衡各项指标,保证项目管理人员在努力的状态下能完成指标。

(三)加大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力度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及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企業经常会因为下述几种风险遭受极大的损失,如虚假合同带给企业的不良影响、资金分配不当导致被诉、保险办理不及时造成损失、现场管理不善导致成本失控等,这些均是对施工企业造成影响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企业要想规避风险,就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第一,要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财务人员在企业生产活动的工作中及时将潜在的风险发现,同时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最大化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第二,积极构建相关制度,这样可以从制度上约束风险防范,当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涉及的风险主要是资金风险、审计风险、业务合规性风险、税务风险等。从过去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严格的风险管理,可以最大化降低企业所承受的风险。第三,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分析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目前企业存在的各类财务风险,形成财务风险指标及应对措施,不断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四)促进企业资金运转效率提高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企业资金运转效率提高:一是要加大存货管理力度。将严格的材料物资管理机制构建起来,努力把库存物资减少,防止闲置浪费资金。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合理的库存量制定出来,对库存预警机制进行设立,避免停工待料的现象发生,又不会因为库存量过大而占有较多的库存费用和流动资金,确保生产的均衡性。在采购用量较大的原材料时,如木材、水泥、钢筋等,可以在集团范围内统筹采购,将各项目大宗原材料采购统一规范采购审批制度,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运用多家询价或招投标等方式展开采购,并和销售厂家长期合作,将进货成本降低。在领用材料方面,严格遵循出库制度,领用材料严格实施定额管理。二是要加大应收账款管理力度。就承包工程,要事先做好市场调查,展开必要的可行性论证。调查和评价甲方负责人的诚信水平、资金情况以及项目的资金来源,以将投资风险减少。在工程施工阶段和完工后,要在固定时间和甲方一同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第一时间催收货款,严格遵循“谁经手、谁负责”的原则,由专人负责货款催收工作。若是有必要,公司可以聘请法律顾问,使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工作中要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呆账和死账,若是当时有证据证明发生坏账的,要第一时间对账务进行处理,但仍应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确保“账消债不消”,尽可能将企业的损失减少。三是要加大周转材料和固定资产管理力度。就建筑企业项目地点经常变换,而周转材料和固定资产地点发生改变的特点,企业要将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构建起来,对具体的资产管理部门予以明确,落实到具体人头上。把资产定期清查制度构建起来,就破损、丢失等情况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将企业损失有效减少。四是要加强资金集中管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归集和上缴管理办法,督促下级企业和基层项目完成资金集中任务;基层项目层面要做到收款后先归集后使用,控制好付款节奏和支付比例,坚持“分次多笔、按需取款”原则,分类别、分时间控制资金支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加强高新税务管理,提升财务创效能力

建筑企业申请高新企业,做好税务管理,能够直接为企业创效。首先,企业要根据国家政策申请高新企业,减少企业所得税费用。建筑企业应积极按国家政策要求申请高新企业,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申请成功后要做好高新核算工作,保证研发支出核算规范,高新收入及研发费用足额归集。其次,企业要对施工项目开展高质量税务策划,以“利润最大化、增值税税负最优、资金占用成本最低”为目标,制作施工项目税负测算和税负净利比模型,建立增值税风险管控系统,统筹增值税进项留抵,优化进销匹配。对一般计税项目进项留抵情况进行监控,分析留抵原因,对存在异常的项目要重新进行税务筹划,保证项目增值税税负在合理范围内(2%~2.5%)。

四、结语

总而言之,财务管理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只有立足建立强有力的财务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预算体系、加大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力度、促进企业资金运转效率提高,才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3):45-46.

[2]何军章.加强中小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236.

[3]刘彦.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8(25):132-133.

[4]彭雁.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现状及改进对策[J].财会学习,2017(16):57.

[5]佚名.财务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286(07):117-118.

[6]尹国莉.全面预算背景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对策分析[J].财会学习,2017(08):54.

(作者单位: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3616501186593

猜你喜欢

建筑企业管理制度财务管理
制度与规范:近现代设计管理制度研究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